吓数基础知识共20页

吓数基础知识共20页
吓数基础知识共20页

第一章、吓数知识学习

第一节、常见符号的认识

在羊毛衫设计中,时常在制单表格,及付料上,遇到不同的符号及部位的英文名称,而感到知识的不足而头痛,这种现象往往是初学者常见的毛病,为了避免这些现象,下面我们将学习:

一、吓数的有关符号认识

KG 表示公斤N,W 表示净重

LBS 表示磅G,W 表示毛重

G 表示克m 表示面积

OZ 表示安仕sime 表示码

XS 表示加小码CSH 表示箱

S 表示小码G 表示针数

M 表示中码N 表示支数

L 表示大码T 表示转数

XL 表示加大码K 表示转

S 表示单层H 横式手摇机

W 表示双层J 表示拔花

I 表示挂毛DOJ 表示打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二、颜色的中,英文对照

OFFOHTE 白色MGREY 中灰色

WHTTE 漂白色AQVA 浅绿色

DRFICE 驼色DPARPL 深紫色YELLOW 黄白LORANCE 浅橙色HOLIDAY TEAL 湖绿色BROWN 杏色ORANL 啡,深啡色COLOUR 颜色PURPE 紫色BEIYE 泥色

BLUE 蓝色SAXE 浅蓝色

OGREY 深灰色NARY 宝蓝色

RED 红色KHAKI 卡其色

PTNR 粉红,玫红色ROXL 彩蓝色

BLACK 克色PALE,YELLON 旦黄色TANGERINE 橙色MUSK 虾肉色

WINE 杏红色PUNPRIN 金色GREEN 绿色MOCA 啡色

IVOREY 象牙白CHACOAL 灰色

三、羊毛衫各部份名称的中,英文对照

(1)Length from shoulder 身长(领边度)

(2)Bust Width 1"beIow armhoIe 胸阔(夹下1"度)

(3)ShouLder width 膊阔

(4)Sleeve Length from shouIder 袖长(膊度)

(5)Slee Length fromc enter back 袖长(后中度)

(6)Avmhole/straigth raglom 夹阔

(7)Sleere width 1"below armhole 袖阔(夹下1"度)

(8)Sleere caff width 袖咀阔

(9)Seere eaff height 袖咀高

(10)Neek width-inside seam to seam 领阔

(11)Neek deplh-from back horizomtal to seam fro前领,后领深

(12)Neek tvim 领贴

(13)Piacket 胸贴

(14)Buttlns 钮

(15)Bottom caff height 衫脚高

(16)Bottom width 脚阔

四、常见包装材料名称中,英文对照,

(1)Back neck label 主唛

(2)Care bag 副唛

(3)Poly bag 胶袋

(4)Swing lieket 挂牌

(5)Fibre content 成份

(6)Colour b/down 颜色搭配

(7)Comment on coiourways 颜色评语

(8)Srae/desion of pattam 尺寸/款式

(9)Shipping mark 箱唛

(10)Quantity/ctn 每箱件数

(11)Colour/ctn 每箱颜色

(12)Size ratio 尺码搭配

第二节、单位的换算

单位换算这一节是本书的学习重点之一,运算速度直接影响吓数工式快慢,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羊毛衫成品质量,所以这节要重点学习。

一、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码=91.5厘米

1厘米=0.39英寸 1英寸=2.54厘米

1市尺=33厘米 1英寸=8分

1市尺=1.3英尺

二、英寸与分的换算

1分=0.125英寸 2分=0.25英寸

3分=0.375英寸 4分=0.5英寸

5分=0.625英寸 6分=0.75英寸

7分=0.875英寸 8分=1英寸

三、重量的有关换算

1公斤=2斤1斤=1.1磅

1磅=0.907斤1磅=16安仕

1安仕=28.375克1克=0.02524安仕

四、磅与安仕的换算

1安仕=0.0625磅2安仕=0.125磅

3安仕=0.1875磅4安仕=0.25磅

5安仕=0.3125磅6安仕=0.375磅

7安仕=0.4375磅8安仕=0.5磅

9安仕=0.5625磅10安仕=0.625磅

11安仕=0.6875磅12安仕=0.75磅

13安仕=0.8125磅14安仕=0.875磅

15安仕=0.9375磅16安仕=1磅

五、1打=12件其关系如下

1件=0.0833打2件=0.1667打

3件=0.25打4件=0.33打

5件=0.41667打6件=0.5打

7件=0.5833打8件=0.667打

9件=0.75打10件=0.8333打

11件=0.91667打12件=1打

第二章、羊毛衫款式设计工艺

第一节、工艺(吓数纸,尺码纸)设计要求

羊毛衫吓数设计是根据产品的款式,规格尺寸,手感及成品重量等要求来制定操作吓数的。羊毛衫生产过程是按吓数操作要求进行的,吓数设计得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成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吓数设计内容

羊毛衫的生产吓数主要有织片(横式手机。花机,电脑机),成衣(缝盘)和后整等方面,具体要如下:

(1)样品分析,即根据样品资料,确定原料,毛纱支数,机型号

坯布(布片)织法及密度(字码)

(2)按样品及合约要求,制定规格尺寸,初步确定单件用料定额及辅助物料等;

(3)初步确定其缩水情况,计算吓数初稿工艺进行织办试样投产。

(4)以试样产品为基础,对初办进行分析,鉴定,确定生产吓数纸工艺

(包括横式手机,花机,电脑机,裁剪排料图,缝盘尺寸和后整工序,洗水等)。

(5)计算衫片重量或单件重量,织,缝,挑,损耗率和用毛数量。

(6)制定成衣工艺流程和要求。

(7)确定成衣出货重量。

(8)整理好吓数及有关资料归档。

第二节、平方密度(组织)的计算

在设计工艺中,平方密度(以后简称组织)的求取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吓数计算水平和产品质量效果,所以组织在整个款式设计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即然组织这么重要,我们又如何地进行合理正确求取呢?

这里就作如下步骤进行简介。

一、根据办单或客人要求去选定针型种类,毛料品种和毛的用量条数,去确定附合手感的字码来织一块30CM×30CM布片。

二、把织好的布片锁好眼进行封口,缝成袋状然后根据要求手感进入洗水,烘干和顺烫,烫时要注意,不能用力扩张或缩小布片的原有面积,烫时要使布片,平,正。

三、把烫好的布片取出来,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量取一定单位面积时所包

含的针数,转数,再求取出其1CM或1寸所包含的针数,转数。

例如:一幅100支针×80转的布片洗烫好后,布片横向密度(宽度)为30CM直向密度为30CM然后用布片开针支数100支÷布片宽度30cm =3.33支,再用布片转数80÷布片长度30cm=2.69转

其布片计算出组织为1cm=3.33支×2.69转,注意:求取组织时,为了避免在吓数计算中减少差异,所以一般只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新平方组织的计算公式

在羊毛衫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重量的限制,往往会引起织物字码的梳结变化,织物字码的变化直接影响其平方组织,为了快速和简便计算平方组织,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例如:字码10支2.5/8组织(3.84支×2.98转)要较梳1分织10支拉2.6/8寸,现将原字码化为分数,2寸=16分+5分=21分,较梳后字码分数为:2寸=16分+6分=22分,用原字码21分÷22分=0.95

较结字码用原组织 3.84÷0.95=4.04支,转数2.98÷0.95=3.14转

较梳字码用原组织 3.84×0.95=3.65支,转数2.98×0.95=2.83转

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字码拉力变化不大时的计算,若超过3分以上的字码不可采用,应重新求取平方组织。

第三节、旧平膊吓数纸的计算公式

一、后幅计算法(后膊不收花)

(1)胸阔×组织支数+缝口=后幅胸阔支数

(2)身长领边度(膊度)-衫脚高×组织转数+缝口=身长总转数

(3)袖夹-1.5CM缝耗×组织转数+缝口=袖夹转数(上身位转数)

(4)领阔-1.5CM缝耗×组织支数=领阔支数,(后领收花,12G, 9G,7G,一般用,1-2-3,5G,3G一般用1-2-2或1-1-2。最主要是看后领深尺寸大小来确定怎样收花。)

(5)膊阔(肩阔)×组织支数-领阔总支数÷2=后幅一边剩针。

(6)后幅胸阔支数-膊阔总支数÷2=后幅一边收夹支数,(收夹一般用5--7CM转数收)。

(7)身长总转数-上身位转数=下身位转数,若有膊斜则用身长总转数-膊斜转数(膊斜尺寸若没规定,一般用3CM计算)-上身位转数(袖夹转数)=下身位转数。

(8)旧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后慢,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二、前幅计算公式

(1)前幅开针比后幅多2CM支数,多出的支数由收夹时收完。

(2)前幅剩针和后幅一样,全长转数一样,下身位转数与后幅一样。

(3)前幅收领,圆领一般用收完领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个数视乎领位转数而定,圆领要尽量收圆。 V领则最好一个转数收完要够V。

(4)圆领用后领总支数-前领两边收领支数=前领落领支数。V领则用后领总支数÷2=前领每边收领支数。

(5)袖夹(上身位转数,若有落膊,要加膊斜转数)-收夹转数(收夹转

数与后幅一样)-收领转数=收完夹至收领直位转数。

(6)前幅开针支数-膊阔(肩阔)总支数÷2=前幅每边收夹支数

(7)旧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后慢,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三、袖计算方法

(1)袖夹总转数-收夹转数(若有落膊则要减膊斜转数)×2-2

÷组织转数×组织支数×1.05+缝耗=袖尾剩针。

(2)袖长膊度-袖咀长×组织转数×0.95=袖全长转数。

(若袖长是后中度则要减膊阔一半 = 袖长膊度)

(3)袖阔夹底度×2×组织支数×1.05+缝耗=袖阔总支数。

(如无袖阔,旧平膊袖阔比袖夹细2--3CM。

(4)袖阔总支数-袖尾剩针÷2=袖每边收夹支数。

(袖收夹转数比前后幅多2转)

(5)袖阔总支数-袖咀开针支数(各种袖咀开针计算方法看附页)÷2=袖每边加针支数。

(6)袖加完针至收夹直位一般 2.5cm-3.5cm。

(7)袖全长转数-收夹转数-直位转数=袖加针转数。

(8)袖加针算法:例如: 212转加39支

212转÷39支=5.43589…

5.43589…-5=0.43589…

0.43589…×39支=16.99…

把个位数减去第1个加针的转数 6+1+17 后1次加针的次数 5+1+22 (9)旧平膊前幅收花:先慢后快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第四节、新平膊吓数纸的计算公式

一、后幅计算公式(后膊收花)

(1)胸阔夹底度×组织支数=后幅胸阔支数。

(2)身长领边度(膊度)-衫脚高×组织转数+缝口=身长总转数

(3)领阔外度-1.5CM缝耗×组织支数=后领阔总支数(领阔内度要加两边领贴阔)(后幅剩针5--7支由领针减出)

(4)膊阔边至边度-领阔(领阔内度要减两边领贴阔,外度不用)÷2×组织支数=后幅每边膊阔支数(即收膊支数)

(5)后幅一边收膊支数÷组织支数×组织转数×0.727+缝耗=后幅收膊转数。

(6)后幅胸阔支数-膊阔总支数÷2=后幅一边收夹支数,(收夹一般用5--7CM转数收)。

(7)袖夹斜度-1.5CM缝耗(若有落夹则不用减缝耗)×组织转数+收膊一半转数=后幅上半身总转数。(即袖夹总转数)

(8)上身位转数-收膊转数-收夹转数=收完夹至收膊直位转数

(9)身长总转数-上身位总转数=下身位转数。

后幅(后膊不收花)计算公式

(1)胸阔夹底度×组织支数=后幅开针支数。

(2)身长领边度(膊度)-衫脚高×组织转数+缝口=身长总转数

(3)领阔外度-1.5CM缝耗×组织支数=后领阔总支数(领阔内度要加两边领贴阔)

(4)膊阔边至边度-领阔(领阔内度要减两边领贴阔,外度不用)÷2×组织支数=后幅每边膊阔支数(即落膊支数)

(5)后幅膊斜尺寸×组织转数=后幅落膊转数(若没膊斜尺寸,一般用3CM左右计

(6)后幅开针支数-膊阔总支数÷2=后幅一边收夹支数,(收夹一般用5--7CM转数收)。

(7)袖夹斜度-1.5CM缝耗(若有落夹则不用减缝耗)×组织转数+落膊转数=后幅上半身总转数。(即袖夹总转数)

(8)上身位转数-落膊转数-收夹转数-收完夹至套纱转数=套完纱至落膊直位转数(此直位转数用来缝袖尾一般用3.5 cm-5cm)

(9)身长总转数-上身位总转数=下身位转数。

(8)新平膊后幅收花:先快后慢,夹型要弯,收花最好分3级花以上收

二、前幅吓数计算公式(后膊收花)

(1)前幅开针比后幅多2CM支数,多出的支数由收夹时收完。

(2)前幅膊针比后幅多1CM,总转数一样,下身位转数与后幅一样。收夹转数与后幅一样。

(3)前幅收领圆领一般收三级花,收完领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个数视乎领位转数而定,圆领要尽量收圆。V领则最好一个转数收完要够V。

(4)圆领用后领总支数-前领两边收领支数=前领落领支数。V领则用后领总支数÷2=前领每边收领支数。(后膊收花,前膊位每边要比后幅多1CM支数,此支数由领支数减出)后膊不收花则不用减。

(5)前幅收完夹后,织直位转数到后幅收膊位置时,要做记号给缝盘上袖。

(6)上身位总转数-收领转数-收夹转数-收完夹至做记号所拉直位转数=做完记

号至收领所拉转数。(此计法针对领深尺寸较浅的款式所定,若领深尺寸比较深则另计)

前幅吓数计算公式(后膊不收花)

(1)前幅开针比后幅多2CM支数,多出的支数由收夹时收完。

(2)前幅膊针比后幅多1CM,总转数一样,下身位转数与后幅一样。收夹转数与后幅一样。

(3)前幅收领圆领一般用三级花收,收完领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个数视乎领位转数而定,圆领要尽量收圆。V领则最好一个转数收完要够V。

(4)圆领用后领总支数-前领两边收领支数=前领落领支数。V领则用后领总支数÷2=前领每边收领支数。

(5)前幅收完夹至套纱位转数与后幅一样,

(6)上身位总转数-收领转数-收夹转数-收完夹至套纱所拉直位转数=套完纱至收领所拉转数。(此计法针对领深尺寸较浅的款式所定,若领深尺寸比较深则另计)

(7)新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后慢,夹型要弯,收花最好分3级花以上收

三、袖吓数的计算公式(后膊收花)

(1)收膊位转数-1÷组织转数×组织支数×1.05+缝耗=袖尾剩针。(第一种做法)

(2)收膊支数×80%+缝耗=袖尾剩针(第二种做法)

(3)袖阔夹底度×2×组织支数×1.05+缝耗=袖阔总支数。

(4)用后幅收夹转数+收完夹至收膊直位转数-1cm至1.5CM左右转数=袖收夹转数

(5)袖阔总支数-袖咀开针支数(各种袖咀开针计算方法看附图)

(6)袖阔总支数-袖尾剩针÷2=袖每边收夹支数。

(7)袖长膊度-袖咀长×组织转数×0.95缝耗=袖全长转数。(若袖长是后中度则要减膊阔一半 = 袖长膊度)

(8)袖全长转数-收夹转数-直位转数=袖加针转数。

后膊不收花袖尾剩针计算公式

(1)后幅套完纱至落膊直位转数-1÷组织转数×2×组织支数×1.05+2=袖尾剩针。

(3)袖阔夹底度×2×组织支数×1.05+缝耗=袖阔总支数。

(4)用后幅收夹转数+收完夹至收膊直位转数-1CM至1.5CM左右转数=袖收夹转数

(5)袖阔总支数-袖咀开针支数(各种袖咀开针计算方法看附图)

(6)袖阔总支数-袖尾剩针÷2=袖每边收夹支数。

(7)袖长膊度-袖咀长×组织转数×0.95缝耗=袖全长转数。(若袖长是后中度则要减膊阔一半 = 袖长膊度)

(8)袖全长转数-收夹转数-直位转数=袖加针转数。

(9)新平膊袖收花:先慢后快,夹型要弯,收花最好分3级花以上收。

第五节、背心吓数计算公式

一、后幅吓数计算公式

(1)胸阔×组织支数+缝耗=后幅胸阔支数

(2)身长领边度(膊度)-衫脚高×组织转数+缝口=身长总转数

(3)领阔-1.5CM缝耗×组织支数=领阔支数,(后领收花,12G,9G,7G,一般用1-2-3,5G,3G一般用1-2-2或1-1-2。最主要是看后领深尺寸大小来确定怎样收花。)

(4)肩阔(膊阔)边至边度-袖咀长(两边夹贴阔)×组织支数-领阔总支数÷2=每边膊针

(5)袖夹口度(内度)+夹贴阔(袖夹外度不用加)×组织转数+缝耗+膊斜转数(后膊收花+收膊一半转数)=袖夹(上身位)总转数。

(6)膊斜尺寸×组织转数=膊斜转数,(若后膊收花则用一边膊针÷组织支数×组织转数×0.727+2转缝耗=后幅收膊转数)

(7)袖咀长(即夹贴阔)×组织支数=落夹支数。

(8)后幅开针支数-膊阔总支数-两边落夹支数÷2=每边收夹支数。

(9)袖夹总转数-膊斜转数-收夹转数(背心收夹转数一般用袖夹总转数-膊斜或收膊转数后的3/5作为收夹转数)=收完夹至落(收)夹直位转数。

(10)身长总转数-袖夹总转数=下身位转数。

二、前幅吓数计算公式

(1)前幅开针比后幅多2CM支数,多出的支数加入落夹支数中。

(2)身长与后幅一样,落膊与后幅一样,膊针与后幅一样(若后膊收花,前幅膊

针每边要比后幅多1CM支数,由领阔支数减出。)

(3)前幅收领圆领一般用2-1-* 2-2-*

1-2-*

收完领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个数视乎领位转数而定,圆领要尽量收圆。 V领则最好一个转数收完要够V。

(4)圆领用后领总支数-前领两边收领支数=前领落领支数。V领则用后领总支数÷2=前领每边收领支数。(后膊收花,前膊位每边要比后幅多1CM支数,此支数由领支数减出)后膊不收花则不用减。

(5)前幅领深尺寸(领边度)×组织转数+缝耗=前幅收领转数。

(6)袖夹总转数与后幅一样下身位转数与后幅一样。

(7)前幅收夹转数一般比后幅收夹转数少2CM左右转数。

(8)袖夹总转数-收领转数-收夹转数=收完夹至收领直位转数 (若前领深尺寸比较深则另当别计。)

(9)前幅收夹支数与后幅一样。

第六节、尖膊吓数的计算公式。

一、后幅吓数计算公式。

(1)胸阔夹下度×组织支数+缝耗=后幅开针支数。

(2)身长领边度-衫脚高-袖尾阔2cm-2.5cm×组织转数=后幅总转数

(3)袖夹领边垂直度-袖尾阔2cm-2.5cm缝耗×组织转数+缝耗=袖夹总转数。

(4)领阔外度-两边袖尾阔 3.5cm-4cm(一般每边2cm)×组织支数=领阔总支

(5)尖膊后幅一般不做后领深。

(6)用后幅总支数-领阔总数÷2=后幅每边收夹支数。

(7)收夹则用袖夹转数收,一般收完夹花留2--4转直位。

(8)身长总转数-袖夹转数=下身位转数。

(9)尖膊后幅收花:先慢后快,例如: 2-2-☆

3-2-☆

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二、前幅吓数计算公式

(1)胸阔加大2CM×组织支数=前幅开针支数。

(2)后幅总转数-2cm转数=前幅全长转数。

(3)前幅袖夹转数比后幅袖夹少2cm转数。

(4)前幅收夹支数与后幅一样,前幅比后幅多开支数全部放在前幅领位,

(5)前幅开针总支数-收夹支数(收夹支数与后幅一样)=前领总支数。

(6)前幅收完夹直位一般3--4转由收夹转数减出。

(7)前领总支数-收领支数-前幅每边5--7支膊剩针=落领支数(前幅每边收领支数)

(8)前幅收领圆领一般用,1-2-*,2-2-*,收完领直位一般2转。

(9)尖膊前幅收花:先慢后快,例如: 2-2-☆

3-2-☆

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三、袖吓数计算公式

(1)袖尾一般做7--9CM X 组织支数+缝耗=袖尾剩针。

(2)袖收夹花用后幅上身位转数+前幅上身位转数÷2+缝耗=袖收夹转数。

(3)袖长后中度-袖咀长-领阔一半×组织转数+缝耗×0.95=袖全长总转数。

★袖长领边度-袖咀长×组织转数+缝耗=袖长总转数。

(4)袖阔尺寸×2×组织支数×1.05+缝耗=袖阔总支数。

(5)袖阔总支数-袖尾剩针÷2=袖每边收夹支数。

(6)袖阔总支数-袖咀开针支数÷2=袖每边加针支数。

(7)袖全长转数-袖收夹转数-收完夹直位转数。 (此直位一般2.5—3.5CM)=袖加针转数。

(8)尖膊袖收花:先快后慢,例如: 3-2-☆

2-2-☆

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第七节、马鞍膊吓数的计算公式

一、后幅吓数计算公式

(1)胸阔尺寸×组织支数+缝耗=后幅开针总支数。

(2)身长领边度-衫脚高-马鞍阔2cm-2.5cm×组织转数+缝耗=后幅身长总转数。

(3)袖夹垂直度(领边度下夹底)-马鞍阔2cm-2.5cm缝耗×组织转数+缝耗=袖夹总转数(上身位总转数)

(4)领阔外度-两边马鞍阔 3.5cm-4cm(一般每边2cm)×组织支数=领阔总支

数。

(5)马鞍膊后幅一般不做后领深。

(6)膊阔边至边度×组织支数-领阔总支数÷2=每边收膊支数。

(7)一边收膊支数÷组织支数×组织车数×0.727=后幅收膊转数。

(8)袖夹总转数-收膊转数=收夹转数。

(9)身长总转数-袖夹总转数=下身位转数。

★有袖阔无袖夹,算袖夹领边度:用袖阔夹底度×0.25+袖阔尺寸=袖夹领边垂直度。

(10)马鞍膊后幅收花:先慢后快,例如: 2-2-☆

3-2-☆

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二、前幅吓数计算公式

(1)胸阔加大2CM×组织支数+缝耗=前幅开针支数。

(2)后幅总转数-3cm转数=前幅全长转数。

(3)前幅膊阔每边剩针要比后幅每边收膊支数多1--2CM(此1--2CM支数由领位减出。

(4)前幅收夹支数与后幅一样,前幅比后幅多开支数全部放在领位。

(5)前幅开针总支数-收夹支数(收夹支数与后幅一样)=前领总支数。

(6)前幅收完夹直位一般3--4转由收夹转数减出。

2-1-*

(3)前幅收领圆领一般用 2-2-*

1-2-*

收完领直位要剩2转完,收花个数视领位转数而定,圆领要尽量收圆。V领则最好一个转数收完要够V。

(4)圆领用后领总支数-前领两边收领支数=前领落领支数。V领则用后领总支数÷2=前领每边收领支数。(后膊收花,前膊位每边要比后幅多1CM支数,此支数由领支数减出)后膊不收花则不用减。

(8)前幅身长总转数-下身位转数(下身位转数与后幅一样)=前幅收夹转数

(9)前领深尺寸-马鞍阔2/3CM×组织转数+缝耗=前幅收领转数。

(10)马鞍膊前幅收花:先慢后快,例如: 2-2-☆

3-2-☆

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三、袖吓数计算公式

(1)用马鞍阔(一般7--9CM)×组织支数×1.05+缝耗=袖尾剩针。

(2)用后膊针÷组织支数×组织转数+缝口=马鞍转数

(3)袖阔夹底度尺寸×2×组织支数×1.05+缝口=袖阔支数

(4)袖阔总支数-袖尾剩针÷2=袖每边收夹支数。

(5)袖收夹转数用后幅收夹转数,+前幅收夹转数÷2=袖收夹转数。

(6)袖长后中度-领阔一半-马鞍长-袖咀长×组织转数×0.095=袖长总转

数。

★袖长领边度-马鞍长-袖咀长×组织转数×0.95=袖长转数

(7)袖长总转数-马鞍转数-收夹转数-直位转数(此直位一般3--4CM)=袖加针转数。

(8)袖阔总支数-袖咀开针支数÷2=袖每边加针支数。

(9)马鞍膊袖收花:先慢后快,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模电数电基础笔试总结

模拟电路(基本概念和知识总揽) 1、基本放大电路种类(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互导放大器和互阻放大器),优缺点,特别是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2、负反馈种类(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的优点(降低放大器的增益灵敏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自动调节作用) 3、基尔霍夫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电压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4、描述反馈电路的概念,列举他们的应用? 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输出回路中的电量输入到输入回路中去。 反馈的类型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负反馈的优点:降低放大器的增益灵敏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自动调节作用。 电压(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压(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5、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 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 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目前的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6、基本放大电路的种类及优缺点,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答:基本放大电路按其接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简称共基、共射、共集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电阻在三种电路中居中,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常做为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 共基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与共射放大电路相当,频率特性是三种接法中最好的电路。常用于宽频带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并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常用于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也常采用射极输出的形式。 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是差分结构可以抑制零点漂移现象。 ?7、二极管主要用于限幅,整流,钳位. ?判断二极管是否正向导通: 1.先假设二极管截止,求其阳极和阴极电位; 2.若阳极阴极电位差>UD ,则其正向导通; 3.若电路有多个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电位差最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其导通后,其阳极阴极电位差被钳制在正向导通电压(0.7V 或0.3V );再判断其它二极管.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数电和模电知识点

模电复习资料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结 *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 二. 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

2) 等效电路法 直流等效电路法 *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

五行八卦基本知识

五行八卦基本知识 1)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属猪。 (3)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方。 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戌)属金,司秋位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冬位北方。 辰、未、戌、丑属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天干相冲 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戊己位中央无方冲。 (7)天干五行相克

甲、乙木克戊、己土。丙、丁火克庚、辛金。戊、己土克壬、癸水。庚、辛金克甲、乙木。壬、癸水克丙、丁火。 (8)地支三会 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已午未三会南方火。 申酉戊三会西方金。亥子丑三会北方水。(9)地支三合 申子辰三合化水。亥卯未三合化木。 寅午戌三合化火。巳酉丑三合化金。(10)地支六合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 (11)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12)十二地支相刑 寅巳相刑。巳申相刑。 申寅相刑。丑戌相刑。 戌未相刑。丑未相刑。 子卯相刑。子午相刑。 卯未相刑。

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13)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 寅已相害。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酉戊相害。 (14)五行生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15)地支藏干 子藏癸水。午藏丁火、己土。 丑藏己土、癸水、辛金。未藏己土、乙木、丁火。寅藏甲木、丙火、戊土。申藏庚金、壬水、戊土。卯藏乙木。酉藏辛金。 辰藏戊土、乙木、癸水。戌藏戊土、辛金、丁火。巳藏丙火、戊土、庚金。亥藏壬水、甲木。(16)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17)十天干序数

数电模电超有用知识点,值得拥有

《数字电子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主要知识点总结和要求 1.数制、编码其及转换:要求:能熟练在10进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8421BCD 、格雷码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举例1:(37.25)10= ( )2= ( )16= ( )8421BCD 解:(37.25)10= ( 100101.01 )2= ( 25.4 )16= ( 00110111.00100101 )8421BCD 2.逻辑门电路: (1)基本概念 1)数字电路中晶体管作为开关使用时,是指它的工作状态处于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 2)TTL 门电路典型高电平为3.6 V ,典型低电平为0.3 V 。 3)OC 门和OD 门具有线与功能。 4)三态门电路的特点、逻辑功能和应用。高阻态、高电平、低电平。 5)门电路参数:噪声容限V NH 或V NL 、扇出系数N o 、平均传输时间t pd 。 要求:掌握八种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掌握OC 门和OD 门,三态门电路的逻辑功能;能根据输入信号画出各种逻辑门电路的输出波形。 举例2:画出下列电路的输出波形。 解:由逻辑图写出表达式为:C B A C B A Y ++=+=,则输出Y 见上。 3.基本逻辑运算的特点: 与 运 算:见零为零,全1为1;或 运 算:见1为1,全零为零; 与非运算:见零为1,全1为零;或非运算:见1为零,全零为1; 异或运算:相异为1,相同为零;同或运算:相同为1,相异为零; 非 运 算:零 变 1, 1 变 零; 要求:熟练应用上述逻辑运算。 4. 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几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①真值表(组合逻辑电路)或状态转换真值表(时序逻辑电路):是由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及其对应的函数值所构成的表格。 ②逻辑表达式:是由逻辑变量和与、或、非3种运算符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式子。 ③卡诺图:是由表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的小方格所构成的图形。

五行八卦基础知识解读

五行八卦知识 五行知识: 1.五行生克 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柔和、仁慈之性,故木主仁。 (2)二、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炎者,热也;上者,向上也。故火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除湿、煅炼金属之能。火生于木,其势急,其性烈,其情恭。火主礼。 (3)三、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土主信。 (4)四、金的特性 金日“从革”。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也。改革、变革必施以威力,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主义。 (5)五、水的特性 水日“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淹藏的特性。水主智。 2.十天干与五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乙同属木;东方木 丙丁同属火;南方火 戊己同属土;中央土 庚辛同属金;西方金 壬癸同属水;北方水

3.天干相冲 甲与庚相冲,乙与辛相冲,丙与壬相冲。丁与癸相冲。 所谓[冲]就是五行不同而方法立场又相对立的四组天干。甲属木属东方,遇到庚金属西方,西方与东方相对立,便相冲起。 4.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5.十二支配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二支相冲:子与午冲、丑与未冲、寅与申冲、卯与酉冲、辰与戌冲、巳与亥冲、 6.三合局: 申子辰合为水局;亥卯未合为木局;寅午戌合为火局;酉丑合为金局 八卦的基本知识 1.河图基本知识(楼层以河图数的五行为准) 口诀: 一六共宗居北,二七同道居南,三八为朋居东,四九为友居西,五居中央。 南 东西 北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 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 朱丹溪(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就是: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性; 5.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 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与体征就是病与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就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 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 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阴阳基本概念: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 阳;比较对象不同; 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就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电路:若干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 2.电路功能: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3.集总参数电路近似实际电路需满足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长度)远小于电路 。 正常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λ,即l 4.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5.关联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参考方向一致。 6.支路:由一个电路元件或多个电路元件串联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 7.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连接点。 8.回路:电路中由若干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 9.网孔:对于平面电路而言,其内部不包含支路的回路。 10.拓扑约束:电路中所有连接在同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约 束,任一回路的各支路(元件)电压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约束,这种约束关系与电路元件的特性无关,只取决于元件的互联方式。 U(直流电压源)或是一定的时间11.理想电压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端电压为一恒定值 S u t,与流过它的电流(端电流)无关。 函数() S 12.理想电流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输出电流为一恒定值 I(直流电流源)或是一定的时间 S i t,与端电压无关。 函数() S 13.激励:以电压或电流形式向电路输入的能量或信号称为激励信号,简称为激励。 14.响应:经过电路传输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叫做响应信号,简称响应。 15.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受到同一电路中其它 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16.受控源的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 流源。 17.电位:单位正电荷处在一定位置上所具有的电场能量之值。在电力工程中,通常选大地 为参考点,认为大地的电位为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18.单口电路:对外只有两个端钮的电路,进出这两个端钮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19.单口电路等效:如果一个单口电路N1和另一个单口电路N2端口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 则这两个单口电路对端口以外的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可进行互换。 20.无源单口电路:如果一个单口电路只含有电阻,或只含受控源或电阻,则为不含独立源 单口电路。就其单口特性而言,无源单口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阻。 21.支路电流法:以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元件的VAR和KCL、KVL约束关系, 列写独立的KCL方程和独立的KVL方程,解出各支路电流,如果有必要,则进一步计算其他待求量。 22.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各独立节点对参考节点的电压降)为变量,对每个独立节点 列写KCL方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将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联立求解方程,求得各节点电压。解出节点电压后,就可以进一步求得其他待求电压、电流、功率。23.回路分析法:以回路电流(各网孔电流)为变量,对每个网孔列写KVL方程,然后根据

《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路》试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一 附答案 一.(10分)设二极管采用恒压降模型且正向压降为0.7V,试判断下图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出图(a)电路在v i=5sinωt V时的输出v o波形以及图(b)电路的输出电压V o1。 (a) (b) 二.(10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R b1=62K,R b2=15K,R s=10K,R c=3K,R e=1K,R L=3K,C1=C2=10μ,C β=80,V BE=0.7V。 1.说明电路属于何种组态, 画出该电路的直流通路;(5分) 2.计算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5分) 3.画小信号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4.说明电路属于何种组态,

三.(18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足够大,场效应管的参 数g m=0.8ms,R2=6.8KΩ,三极管的参数 β=50,r be=0.5K,R3=90KΩ,R4=10KΩ,R5=4KΩ,R6=1.5KΩ,R L=4KΩ。 1.画出其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4分) 2.计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v、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10分) 3.若R s=10K时,计算源电压放大倍数A vs,说明R6对电路频率响应的影响。(4分) 四.(12分)反馈放大电路如图示。 1.判断各电路中级间交流反馈的极性(要求在图上标出反馈极性)。 (4分) 2.对于级间交流反馈为负反馈的电路,进一步判断反馈的类型,同时按 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估算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写出表达式)。并简单说 明电路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对信号源内阻有什么要求?(8分) (a)(b) 五.(10分)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运算电路如图示,求电路的输出电压。 1.求出电路(a)的输出电压。(4分)

五行基础知识

五行基础知识 一、五行发用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行方位: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 中央属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巳辛癸为阴。 地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己未酉亥为阴。 天干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地支五行: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戍丑未属土。 天干方位: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中央戊己土,辰戍丑未四方土。 天干相生: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戊己土生庚辛金,庚辛金生壬癸水,壬癸水生甲乙木。 地支相生:寅卯木生己午火,己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 天干相克:甲乙木克戊己土,戊己土克壬癸水,壬癸水克丙丁火,丙丁火克庚辛金,庚辛金克甲乙木。 地支相克: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 亥子水克已午火,已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 天干相合(五合):甲己相合,乙庚相合,丙辛相合,丁壬相合,戊癸相合。 地支相合(六合):子丑相合,寅亥相合,卯戌相合,辰酉相合,已申相合,午未相合。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寅午戌合,亥卯未合,已酉丑合。 天干化气: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化气: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辰酉合化金,已申合

化水,卯戌合化火,午未合化土。 地支三合化气:申子辰三合化水,寅午戌三合化火,亥卯未三合化木,已酉丑三合化金。 天干相冲: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丙壬相冲,丁癸相冲,戊己土不冲。 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已亥相冲。 地支相害(六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已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地支三刑:(1)子刑卯,卯刑子。(2)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3)寅刑已,已刑申,申刑已,辰午酉亥自相刑。 天干长生:甲木长生在亥,乙木长生在午,丙火长生在寅,丁火长生在酉,戊土长生在寅,己土长生在酉,庚金长生在巳,辛金长生在子,壬水长生在申,癸水长生在卯。 天干禄位:甲禄寅,乙禄卯,丙禄巳,丁禄午,戊禄巳,已禄午,庚禄申,辛禄酉,壬禄亥,癸禄子。 天干刃位:甲刃卯,乙刃已,丙刃午,丁刃未,戊刃午,已刃未,庚

中药学基础知识专业资料大全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四气】】】 1、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

模电数电面试的复习知识点.doc

电路与系统复试专题 模拟电路 1.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 答: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 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目前的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2.什么是负载?什么是带负载能力? 答: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负载。对于不同的负载,电路输出特性(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几乎不受影响,不会因为负载的剧烈变化而变,这就是所谓的带载能力 3.什么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答:在独立源不作用(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的情况下,由端口看入,电路可用一个电阻元件来等效。这个等效电阻称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4.什么叫差模信号?什么叫共模信号? 答: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信号称为差模信号。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差模信号(uil =-ui2)时,称为差模输入。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一对信号称为共模信号。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共模信号(uil =ui2)时,称为共模输入。在差动放大器中,有用信号以差模形式输入,干扰信号用共模形式输入,那么干扰信号将被抑制的很小。 5.怎样理解阻抗匹配? 答: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低频:当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匹配之一。对于纯电阻电路,此结论同样适用于低频电路及高频电路。当交流电路中含有容性或感性阻抗时,结论有所改变,就是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抗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这叫做共扼匹配。 在高频电路中: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跟负载阻抗不相等(即不匹配)时,在负载端就会产生反射。为了不产生反射,负载阻抗跟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应该相等,这就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6. 解释电流偏置的产生电路。 答:偏置电路:以常用的共射放大电路说吧,主流是从发射极到集电极的IC,偏流就是从发射极到基极的IB。相对与主电路而言,为基极提供电流的电路就是所谓的偏置电路。偏置电路往往有若干元件,其中有一重要电阻,往往要调整阻值,以使集电极电流在设计规范内。这要调整的电阻就是偏置电阻。 7.偏置电阻: 答:在稳态时(无信号)通过电阻为电路提供或泄放一定的电压或电流,使电路满足工作需求,或改善性能。 8. 什么是电压放大?什么是电流放大? 什么是功率放大? 答:电压放大就是只考虑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比如说有的信号电压低,需要放大后才能被模数转换电路识别,这时就只需做电压放大。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 题及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D C B A D C A B ++《数字电子技术》试卷 姓名:__ 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1.有一数码,作为自然二进制数时,它相当于十进制数(147),作为8421BCD 码时,它相 当于十进制数(93 )。 2.三态门电路的输出有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3种状态。 3.TTL 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高电平或悬空)。 4.TTL 集成JK 触发器正常工作时,其d R 和d S 端应接(高)电平。 5. 已知某函数?? ? ? ?+??? ? ?++=D C AB D C A B F ,该函数的反函数F = ( )。 6. 如果对键盘上108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要( 7)位二进制数码。 7. 典型的TTL 与非门电路使用的电路为电源电压为(5 )V ,其输出高电平为()V ,输出低电平为()V , CMOS 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3--18) V 。 8.74LS138是3线—8线译码器,译码为输出低电平有效,若输入为A 2A 1A 0=110时,输出 01234567Y Y Y Y Y Y Y Y 应为( )。 9.将一个包含有32768个基本存储单元的存储电路设计16位为一个字节的ROM 。该ROM 有( 11)根地址线,有(16)根数据读出线。 10. 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10进制计数器串联后,最大计数容量为( 100)位。 11. Y 3 =(AB )。 12. 13 二、分) 1.函数。 A .F(A,B,C)=∑m (0,2,4) B. (A,B,C)=∑m (3,5,6,7) C .F(A,B,C)=∑m (0,2,3,4) D. F(A,B,C)=∑m (2,4,6,7) 2.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为I 0—I 7 ,当优先级别最高的I 7有效时,其输出012Y Y Y ??的值是( C )。 A .111 B. 010 C. 000 D. 101

中医药基础知识问答

第一部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1、什么是阴阳五行学说?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世界是自然的论理工具,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五星是怎样运行于中医临床的? 答:中医借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而分属五行。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有生、克关系,生就是互相促进和助长;克就是是相互抑制和制约。并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说明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上的互相联系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⑴整体观念:①人是有机的整体;②人和自然界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同时,人生活在自然中间,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⑵辨证论治:“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加以综合分析、概括,以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 4、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与病理学说;诊法与治则学说及预防。 5、什么是阴阳?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6、阴阳学说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答:⑴阴阳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⑵阴阳相互依存:就是说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 ⑶阴阳相互消长: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 ⑷阴阳相互转变: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7、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⑴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⑵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⑶用于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⑷用于诊断疾病; ⑸用于指导治疗; ⑹用于概括药物的性味和功能; ⑺用于指导防病养身。 8、如何理解“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答:是指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而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变化就是正邪斗争的结果。人体的抗病机能是正气,致病机能是邪气,阳邪致病,可使阳盛而阴伤,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致阴盛而阳伤,出现寒证。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出现阳虚的虚寒证。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变,均可以用“阴盛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来概括。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全解

第3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 【3—1】 填空 1、与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的特点是它的 离散 性。一个数字信号只有两种取值分别表示为0 和1 。 2、布尔代数中有三种最基本运算: 与 、 或 和 非 ,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五种基本运算,分别为与非、或非、异或、同或和与或非. 3、与运算的法则可概述为:有“0”出 0 ,全“1”出 1;类似地或运算的法则为 有”1"出”1”,全”0”出”0" . 4、摩根定理表示为:A B ?=A B + ;A B +=A B ?。 5、函数表达式Y=AB C D ++,则其对偶式为Y '=()A B C D +?。 6、根据反演规则,若Y=AB C D C +++,则Y =()AB C D C ++? 。 7、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四变量A B C D的最小项和最大项。在最小项后的( )里填入m i ,在最大项后的( )里填入M i ,其它填×(i为最小项或最大项的序号)。 (1) A+B+D (× ); (2) ABCD (m 7 ); (3) ABC ( × ) (4)AB (C +D ) (×); (5) A B C D +++ (M 9 ) ; (6) A+B+CD (× ); 8、函数式F=AB+BC +CD 写成最小项之和的形式结果应为m ∑(3,6,7,11,12,13, 14,15),写成最大项之积的形式结果应为 M (∏ 0,1,2,4,5,8,9,10 ) 9、对逻辑运算判断下述说法是否正确,正确者在其后( )内打对号,反之打×。 (1) 若X +Y =X +Z ,则Y=Z ;( × ) (2) 若XY=X Z,则Y=Z;( × ) (3) 若X ⊕Y=X⊕Z ,则Y=Z ;(√ ) 【3—2】用代数法化简下列各式 (1) F 1 =1ABC AB += (2) F 2 =ABCD ABD ACD AD ++= (3)3F AC ABC ACD CD A CD =+++=+ (4) 4()()F A B C A B C A B C A BC =++?++?++=+ 【3-3】 用卡诺图化简下列各式 (1) 1F BC AB ABC AB C =++=+ (2)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 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就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就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就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就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就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就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就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就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瞧,其所指内容就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

五行经络养生 中医五行养生法

五行经络养生中医五行养生法 五行经络养生中医五行养生法,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五行经络养生中医五行养生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五行经络养生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运动。五行学说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 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养生是传统中医养生观念,重天人相应理论。五行养生之说由来已久,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相互提携,相生相克。 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

相互提携,相生相克。五行和谐与否直关身体运营,哪一项强了弱了都会出现相应的身体症状,所以,了解机体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为发展。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为平衡。 五行经络调理 五行经络调养,是根据五行相生原理的一种中医调节养生方法,包括对心、肝、肺、胃、肾的调养。 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可以根据五行特性而分类,比如我们熟悉的五脏、五音、五味、五方等。对于我们的身体,五行对应的五脏就是指肺、肝、肾、心、脾,在四季则对应春、夏、长夏、秋、冬。只有根据季节四时变化,调和好五脏平衡,才能维持身体健康状态。 中医五行养生法

奇门遁甲基础知识归纳概要

第一部分:排盘起局 一、根据起盘时间,排出四柱(由阳历推四柱见后)。根据节气和日干,确定是阴遁还是阳 遁 局的确定,根据拆补法,由日干支求出符头(甲或者己开头)甲乙丙丁戊或者己庚辛壬癸符头地支三种情况子午卯酉上元 寅申巳亥中元 辰戌丑未下元 跟据图洛书在九宫排布的原则定出属于几局 阳遁为顺排,阴遁为逆排 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七局,下元为四局 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中元为八局,下元为五局 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中元为九局,下元为六局 入立冬上元为阴遁四局,中元为七局,下元为一局 小雪上元为阴遁三局,中元为六局,下元为九局 大雪上元为阴遁二局,中元为五局,下元为八局 二、排地盘。根据阴遁阳遁几局,在九宫图中排出地盘 阴遁(夏至以后)戊乙丙丁癸壬辛庚己 阳遁(冬至以后)戊己庚辛壬癸丁病乙 三、排天盘。 1、根据时辰,求出符首。在十二地支图中,从时辰的地支起甲,逆时针数到时辰的干 支,所对应的地支加上甲得到旬首,如癸未,则旬首为甲戌 2、再根据旬首六甲遁(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 癸)得到符首(戊己庚辛壬癸) 甲子戊(正黄,阳土,土生万物地位最高) 甲戌己(镶黄,阴土,稍次) 甲申庚(正白,阳金,阳土生阳金) 甲午辛(镶白,阴金,阴土生阴金) 甲辰壬(正黑,阳水,阳金生阳水) 甲寅癸(镶黑,阴水,阴金生阴水)水又复生木,既甲,东方青龙 3、把符首放入地盘时干所落的宫位,把地盘重新顺时针排布得到天盘。故天盘和地盘 成一定角度的旋转

四、排八门。 1、根据地盘符首所落宫位对应八门所在的固定位置,得到某一门和对应的数字,称作 直使 2、再在十二地支盘中将此门放在旬首地支位置,顺时针旋转(阳遁从一往九数,阴遁 从九往一数),数到时辰地支位置,其数就是直使所落宫位 3、从直使开始,顺时针把八门依次排入 注:当地盘符首落入中宫时,一律寄坤二宫,称死五而非死二 放在地盘时干位置,顺时针排放 注:当直符落入中宫,一律寄坤二宫,禽芮一起 六、八神盘。直符放在地盘时干上,阳遁顺时针,阴遁逆时针,依次排入 直符、腾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 七、旬空的计算: 由干支求出旬首,将甲安于旬首地支,顺数,剩下末尾两个既为旬空 举例:壬辰,属于甲申旬,从申顺数甲乙丙丁。。。得到午未旬空 1、年干:公元年末尾数-3 (负数+10) 年支:(公元年-3)/12 取余数(除尽作12算) 2、月干:年干×2+月数 月支:根据节气固定不变 3、日干: 日支: 4、时干:日干×2+(时支-2) 时支:每天固定不变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制作技术基础课程代码:01172 2013年4月版 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况 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 一、数字化的优点 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给节目制作、传输直到播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视系统全面数字化将导致信息业务的三大媒体(通信、广播和计算机)因广播电视数字化而最终融合,使多种业务能在各种通道中传送。信息和业务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图形和图像,而是多种格式和媒体的组合。 全面数字化的影响是数字电视业务的可分级性带来的各种业务的统一性。 二、数字电视系统的构成 电视数字化是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电视广播实现全数字化是必然趋势。数字化演播室

靠计算机的制作来完成电视节目的创作及制作,人物、景物全部是计算机虚拟制作,可以没有真实的人物、景物。 二、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1、ENG方式——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制作特点是前期拍摄,后期编辑。 2、EFP方式——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制作特点是多机拍摄,同时编辑。 3、ESP方式——即“电视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制作特点是完善的照明、音响设施,机动灵活。 第三节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一、前期制作工作包括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前期制作工作流程图。 二、后期制作工作包括画面编辑、录音合成。后期制作工作流程图。 第二章电视摄像技术

第一节彩色摄像机的主要性能 1、分类。摄像机种类繁多,用途越来越广泛。按用途分类:广播电视用摄像机;特殊用途用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业务级摄像机;家用级摄像机。 2、摄像机的原理。 3、CCD摄像器件。行间转移式(IT式);帧间转移(FT式);帧-行间转移式(FIT式)。 4、新技术特性。 长期以来,无论是早期的模拟信号经调制后直接记录,还是目前大量采用的不同压缩方式的数字信号经调制后间接记录,磁带都是存储的主流载体。但随着节目制作量的增加以及对记录图像的完美程度需求的提高,对载体记录数据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同时IT技术在专业广播电视领域的渗透和发展,磁带这种单一的、线性的流媒体记录方式已经不是IT环境的最佳选择。在固定应用环境下,出现了硬盘的应用。移动编辑和存储领域出现了专业光盘和半导体存储技术。 专业光盘摄像机性能。 半导体存储摄像机性能。 第二节彩色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