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分析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附例详析)
阅读理解中人物角色分析

阅读理解中人物角色分析在我们的阅读世界里,人物角色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承载着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传递。
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走进作者构建的奇妙世界。
首先,我们要明确人物角色的外在特征。
这包括他们的外貌、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
比如,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她的穿着打扮尽显其高贵与奢华,也暗示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凡。
而外貌描写往往还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个面容憔悴、眼神疲惫的人,可能暗示着他经历了诸多磨难或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年龄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通常充满朝气与梦想,对未来充满期待,可能会比较冲动和理想化;而年长者则往往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沉稳的性格,做事更加深思熟虑。
性别差异同样会影响人物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可能更倾向于表现出坚强、勇敢和果断;女性则可能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细腻的内心世界。
但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正在被逐渐打破,人物形象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职业对于人物角色的塑造同样不可忽视。
一个医生可能因为职业习惯而善于观察和分析;一个教师可能富有耐心和教导他人的热情;一个商人则可能精于算计和追求利益。
然而,仅仅了解人物的外在特征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深入探究他们的内在性格。
性格决定了人物在面对各种情境时的反应和选择。
勇敢、善良、自私、狡猾、忠诚等都是常见的性格特质。
以《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为例,他的忠诚和勇敢令人钦佩。
无论面对多少艰难险阻,他始终坚守对刘备的忠诚,过五关斩六将,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义气。
而曹操则被描绘为一个既有雄才大略又生性多疑的人物,他的多疑性格在很多决策中都有所体现。
人物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在经历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在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软弱变得坚强。
这种性格的转变往往是故事的重要线索,也是读者感受人物成长的关键所在。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一部小说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挖掘其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
本文将针对某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开分析,并从外貌、性格、经历和行动等方面进行剖析。
一、人物A人物A是小说中的主角,他的外貌特征在整部小说中得到了详细描绘。
他长着一双深邃的眼睛,可能是因为小说中的经历,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忧郁之色。
他瘦弱的身形和苍白的皮肤,传达出他内心的柔弱与无助。
从性格上来看,人物A是一个善良且坚强的人。
他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从不退缩。
尽管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但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始终保持着对人性的信任,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机智。
人物A的经历是他形成这样性格的重要原因。
在小说中,他经历了家庭的破裂和亲人的离世,这些打击使他变得成熟而坚毅。
同时,他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困境,这进一步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勇气。
他的经历是他性格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他成为小说中的英雄的重要条件。
在小说中,人物A的行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他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勇于捍卫弱者的权益,同时也愿意付出一切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的行动不仅帮助了他自己,也带动了其他人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行动在小说中不断推动剧情的发展,将读者带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
总之,人物A在这部小说中形象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外貌、性格、经历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使他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角色,让读者对他的命运和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关注。
二、人物B人物B在小说中扮演重要的配角,他的形象独具特色。
外表上,他有着一张精明而狡诈的脸庞,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酷和阴谋。
他高大而威猛的身躯,让人产生一种敬畏和压迫感。
性格上,人物B是一个极端自私和狡猾的人。
他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不顾他人的利益。
他往往隐藏着真正的意图,给人一种虚伪和欺骗的感觉。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是重点内容之一。
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分析人物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一、细读描写细节揭示人物性格特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作者的描写来展现。
我们可以通过细读描写细节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行为举措等方面的描写,都能给我们一些线索用来理解人物的性格。
同时,还需要注意透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心理活动等来推断人物的性格特征。
只有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二、分析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成长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成长来展现主题和意义。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关注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通过人物的经历、思考和冲突等,可以看到人物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内心变化。
例如,有的人物在故事开始时是懦弱无主见的,但在一系列事件的激励下,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的人。
这样的变化和成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和作品的含义。
三、分析人物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关系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往往通过与其他人物的互动来展现自己的性格和特点。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关注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争斗、合作等,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思想和价值观等。
例如,在小说《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亲密关系、盘亘的爱慕之情以及两人经历的种种波折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揭示了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分析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关联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关注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关联性。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内心变化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举例具体概括分析经典实例

在苍茫的大海
上,狂风卷集
着乌云。在乌 云和大海之间, 海燕像黑色的
从情节和环境中分 析人物
闪电,在高傲
地飞翔。
从小说塑造 人物的方法
中分析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 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从小说塑造人 物的方法中分
202X
人物形象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 的观点
以刻画 和 学体裁。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
从情节和环境中分析人物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 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 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 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析
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 01 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02 „„”“什么清白,我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被
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 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 的事,能算偷么?”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 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 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 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 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 了五元钱呢。”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作者态度 主旨
他因为赵家的抢劫事件受审。他向人 陈述革命没有让自己入伙的愤恨。于是 头目让他在一张纸上签名,阿Q不认字。 人家就让他画圈。他平生第一次握笔, 自己想画一个圆圆的圈,但是手一抖, 却画成了瓜子模样的。他觉得这是他一 生的屈辱,遗憾的不行。但是转念一想, 孙子才能画好呢,便又放心了。
中学语文论文 如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说到底,小说是“人的艺术”,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形象的展现,深刻地表现一个时代主题。
那么怎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一.借助描写方法。
借助小说中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和遭遇,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动作、语言描写可表现人物的情感、态度等,体现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展现性格特征;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具体而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出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里运用外貌描写,突出孔乙己生活非常困窘,但又迂腐的性格。
二.借助故事情节。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
人物的性格是在故事情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的发展中得到发展的。
了解小说的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依照盼于勒(开端)、赞于勒(发展)、遇于勒(高潮)、躲于勒(结局)的情节,通过菲利普一家对待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展示了菲利普夫妇爱虚荣、向上爬的卑俗心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是“冷酷的现金交易”,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
阅读小说时抓住这一情节结构特点,便找到了分析人物形象的入手处。
三.借助环境描写。
环境与人物关系密切,人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活动的。
自然环境的描写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可烘托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的描写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暴风雨的片段中有这样的描写: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析和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辅导课题:分析和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5.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3分)6.文章结尾写妻子老家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就足“我”当年决心下堤修车的村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夏日的绿荫里躺着一头猪侯德云①天地间灌满了火辣辣的热。
他愤愤地骂了一句:这鬼天气!骂过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抬腿向村子走去。
②他光着膀子,衬衫随意搭在肩上。
浑身上下粘叽叽的油汗把他纠缠得很不舒服。
太阳快要落山了,咋还这么热呢?他觉得老天爷一定是老糊涂了,就像村里活了90多岁的那个白发老太婆一样,耳聋眼花,弄不清是是非非了。
③只锄了几垄地,他就受不住了,嗓子里冒了烟。
他要回家去喝一大碗凉水,不,喝一大缸凉水,痛快痛快再说。
当然啦,痛快之后,他还是要返回地里干活的。
那片庄稼是他一家人全年的指望,敢不精心地侍弄着?④走近村子的时候,他看见村头那棵粗大的老槐树下懒洋洋地躺着一头猪,一头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猪。
那头猪浑身脏兮兮的,在绿荫里酣睡,呼噜打得很响。
不知为什么,他对那头猪萌生了一股非常强烈的嫉妒。
傻不拉叽的东西,你倒是会享个清福!他又愤愤地骂了一句,一口痰喷到猪身上,那头猪仍在呼噜呼噜地酣睡,根本没理会他的存在和他正在燃烧的愤怒。
他狠狠地踢了猪一脚。
猪醒了,哼哼着撑开眼皮,歪了他一眼,迅即又闭上眼睛。
呼噜又起。
⑤他愣了一瞬,一下子跌到树荫里,坐那头猪的身边。
他卷起一支喇叭筒老旱烟,没滋没味地吸了起来。
一缕缕蓝色的烟雾飘飘乎乎地萦绕在他的头顶,他的心思也随之摇摆了起来。
⑥他叹了一口气:唉,这人哪,活得还不如一头猪哩。
一头猪,一辈子不必为吃喝犯愁哇。
饿了,渴了,嗷嗷吼几嗓子,就会有人屁颠屁颠地端来吃的喝的。
人能行?不干活想吃饱肚子,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呀!不如下辈子就托生一头猪吧,热天热地里躲到树底下睡大觉,真他妈的美气!⑦一支老旱烟抽完,他又卷了一支,满腹心思仍在继续摇摆着。
⑧他想到了那头猪命运的最后时刻,心兀地颤了一下:尽管活得自在,还不是要被人杀掉吃肉吗?他扭头看了一眼那头还酣睡的猪,禁不住可怜了它一下。
中考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复习人物形象分析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分析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或故事的情节、主题和核心思想,并为写作或阅读理解题提供更具体的支持和论据。
下面是对几个常见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是主角形象的分析。
主角通常是故事的主要推动力和焦点。
他们的性格、动机、行为和变化都对故事的发展和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在分析主角形象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特点:主角的性格特点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他们可能是勇敢、聪明、善良、冷静等,也可能是懦弱、自私、狡猾、冲动等。
通过分析主角的性格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
2.外貌特征:主角的外貌特征通常与他们的性格和角色定位有关。
例如,身材高大、英俊的男主角可能具有勇敢、正义的性格;娇小可爱的女主角可能具有温柔、善良的性格。
通过对主角外貌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角色形象和角色定位。
3.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主角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部分。
这些关系可能包括家庭关系、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
通过分析主角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并对故事的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是配角形象的分析。
配角在故事中通常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故事的发展和情节推动起到关键作用。
在分析配角形象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角色定位:配角通常扮演特定的角色定位,如朋友、助手、反派角色等。
通过分析配角的角色定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2.性格特点:配角的性格特点可能与主角形成鲜明对比,或者是与主角形成补充和平衡。
他们的性格特点通常与故事情节和主题有关。
通过分析配角的性格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动机,并对故事情节产生影响。
3.与其他角色的关系:配角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部分。
这些关系可能包括配角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合作、矛盾等。
通过分析配角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贡献和影响。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高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
通过深入剖析人物形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分析人物形象的第一步是了解其基本要素,包括外貌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综合考察这些要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人物形象。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充分举例,引用作品中的描写和对话,以提供依据和引导读者理解。
二、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通过分析人物所代表的特定含义,我们可以拓展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塑造狂人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由的追求。
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寻找其背后所隐含的象征意义,这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解读。
三、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发展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经常与情节发展紧密相连。
研究人物形象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例如,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作为一个自嘲式的人物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了其自卑、自恋和自嘲的心理状态。
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情节的发展,探究人物形象的变化轨迹及背后的内在原因。
四、人物形象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文学作品往往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人物形象也深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例如,在茅盾的《子夜》中,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年代人物的痛苦和沉重。
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五、人物形象的评价与思考分析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单纯地描述和解读,也需要我们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与思考。
我们可以从道德、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出发,对人物形象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1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分析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人物形象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有的同学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总爱丢分,不是他们分析的不对,往往丢分是因为人物形象分析得不够丰富、饱满、全面。
以下是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帮助大家做到这类题型不丢分。
知识点解析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答题技巧(一)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类1.常见考查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思路导航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
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①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②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③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④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⑤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3.思路步骤: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4.答案组织模式:(常用3种)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例1:(2018年安徽高考《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5分)【试题立意】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参考答案】蒙铁尔: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试题解析】蒙铁尔虽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表现也不多,但性格鲜明,尤其是吝啬、粗暴、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非常明显。
关键是要抓住蒙铁尔自己的言行正面分析,以及其妻子、儿子的言行的侧面分析。
例2:(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
(总括身份)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分述性格特点)②单句下定义型例:(《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
(2分)(2)对比法。
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4分)③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例1:“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例2:(十月月考)根据小说内容,概括癞子脑壳的形象特点。
(6分)答:①对生活有计划,办事干净利落;②勤劳乐观,不张扬,不斤斤计较,敢于改变现状;③顺从政府指令,不善于为自己争取合理利益。
(二)小说人物形象作用类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1.常见题型(1)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这一人物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2.思路导航①人物作用类考题:往往要考虑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
②分析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描写手法的作用类:首先要总结这些描写的内容,分析它们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然后依次考虑对情节、对主题的作用。
③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类: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④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类:主要是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例1:(《想起母亲》)1、作者写老太太“一双混浊的眼睛”“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有何用意?(5分)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林雄”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6分) 【答题思路】:(1)第1题考查的是肖像描写的作用。
应先分析这一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接着依次分析对情节发展及对主题的作用。
答案示例:①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位饱经沧桑,至今仍辛勤劳作的老母亲的形象。
(1分)(指向本身)②这个形象触动了林雄内心深处的情感,为下文情节、情感的发展做了铺垫。
(2分)(指向情节)③用老母亲贫弱的形象与小司机的“横”形成反差,促使林雄情感爆发,深化小说的主题。
(2分)(指向主题)(2)第2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即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应在人物个性分析中透出其典型性,并由此折射社会存在的某些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其对社会的积极的作用。
答案示例:①林雄请胡局长钓鱼,希望了结拖欠的工程款,反映了他的不正之风;(1分)但面对小车司机喝斥老太太时,林雄表现出了他的正直、善良(人性可贵的一面)。
(1分)(结合情节分析人物)②小说通过这样一位具有多面性格的形象,教育人们不要为利忘义,(1分)要有正直、善良的心灵;(1分)呼吁社会良心和正义。
(2分)(言之有理即可。
答“要孝敬老人”也对)(结合人物分析意义)例2:(《铁公鸡施粥》)“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
(6分)答案示例: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
其作用有:①衬托主要人物。
小儿子是陪衬人物,衬托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指向人物)②丰富了情节、内容。
使小说在情节方面不显得单一,在内容方面更趋饱满。
(指向情节、内容)(三)综合提示(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分析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认真审题,定向扫描,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题目的命题点,锁定答题区间。
如:XX是一个……的人。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节),表现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形象作用”题:①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主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折射的社会现象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
例如(《想起母亲》里的老太婆)②次要人物的作用: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若是线索人物,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若是第一人称,就有见证作用。
例如(《铁公鸡施粥》里的小儿子)③物象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具象征意义,揭示深化主题;若反复出现,起线索作用,使结构更加严谨。
例:小说中的“渡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示例:“渡船”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代表着一种衰败落后但还有重要作用的事物,是旧思想、旧传统、旧事物的象征。
对小说主题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④景象的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或突出季节特征;渲染烘托氛围,为情节的展开铺设合理场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暗示主题性质,为主题解读提供背景途径。
例:(《洗澡》)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6分)答案示例: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