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五年级上册科教出版科学课后复习本参考材料.规范标准答案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教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1 种子发芽实验(一)1.判断题。
(1)×(2)√(3)√2.写出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不同实验的方法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
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2种子发芽实验(二)1.选择题。
(1)C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填写。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选择题。
(1)A (2)C (3)A2.略。
3.仙人掌沙漠香蕉热带莲水中4蚯蚓的选择1.选择题。
(1)A (2)B (3)B (4)C2.实验题。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的生活与温度有关吗?我们的推测蚯蚓适宜生活在凉爽的环境n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光线、相同的土壤、相同的湿润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温度不同实验的方法找一个纸盒子,盒子的两边放好湿润的土壤。
把盒子的一端搁在装50摄氏度的热水袋上,另一端搁在木块上。
把6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观察蚯蚓的反应,它们会爬向哪一边。
5食物链和食物网1.填空。
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
(1)×(2)√(3)√(4)√(5)√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6做一个生态瓶1.填空。
互相作用、互相生存2.判断题。
(1)√(2)×(3)×3.略7改变生态瓶1.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
略2.思考题。
(1)植物的作用是提供氧气,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2)动物的作用是消耗里面多余的物质,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粪便为植物所用。
3.实验题。
根据自己的实验进行记录。
8维护生态平衡1.判断题。
(1)×(2)√(3)√2.看图回答。
(1)草羊人;草马人(2)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8课时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公开课课件

第8课时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导入
一、聚焦
思考:图中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导入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
导入
雨控水制侵侵人蚀蚀类现带想象来办的法带破尽来坏可的,能危但地害
现实很残酷!
探索
二、探索
想一想:
• 用什么材料建造有山地有平 原的地形?
• 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 • 通过怎样的设计提高家园抵
抗暴雨侵蚀的能力?
写一写:
画设计图,写理由。
探索
观察和思考: 认真观察侵蚀现象的产生; 观察家园是否受到破坏,受到怎样的破坏; 思考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影响。
本组模拟实验完成后,请和其他小 组开展交流,了解不同设计抵抗侵蚀现 象的能力的区别。
研讨
三、研讨
谈一谈你们在模拟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聊一聊你们在模拟实验中的精彩发现 想一想现实中哪些情况是无法模拟的 说一说怎么修改你们的家园设计
小结
建设梯田缓解山体雨水冲击
小结
种植绿化保护土壤表层
拓展
四、拓展
思考:还有哪些现象能对家园造成破坏?
台风、地震、沙尘暴、火山喷发等
拓展
地面逐渐沉降导 致房屋墙体开裂
拓展
自然界中侵蚀现象从未停止过, 有的快,有的慢,持续进行。
拓展
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家园不受破坏?
肆意的破坏环境, 带来生态的破坏。
拓展
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家园不受破坏?
除了用先进技术进行防治外,人类要与自然和 谐相处,爱护地球的同时更好保护人类自身家园。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课件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回忆:雨水、流水对土地、 河流有哪些影响?
哪些现象可以造成对土地的侵蚀?
A 流水 B风 C 冰川 D重力
流水造成侵蚀的现象
风造成侵蚀
冰川侵蚀现象
怎样减少土地的侵蚀?
植树种林种草 改变地形地貌
哪些力量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我们知道有哪些力量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 貌?
我们人类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会造 成某些灾难吗?会造成哪些灾难?
科学概念小结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 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 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作业
课下小组合作试验,流 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第一课
小车 回形针 绳子
铁垫圈
重庆长江索道上的缆车
缆绳
实验一:如何安装小缆车 边做边想:
1.绳子拴在哪里? 2. 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 3.怎样不让小车掉下桌子去?
怎样让小车运动起来?
实验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大胆猜测: 挂几个铁垫圈刚好能让小
车运动起来?
实验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拉力不变,在小车上放置重量不同 的物体,请问小车上物体的重力与小车 运动的快慢是否有关?如果有,有什么 关 系?
实验步骤
实验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探究的问题 我们的推测 改变的条件
实验步骤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快慢的关系
拉力大,小车运动得快;拉力小,小车运动得慢。
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3.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 ) 2、在同一地区,土壤坡度的大小不会影响侵蚀的程度。(× ) 3、在植物覆盖的森林里,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很小。( √ ) 4、降雨量越大,对土壤的侵蚀越大。( √ ) 5、降下的雨在地面汇聚一起流动称为径流。( √ ) 6、泥石流是土壤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 )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3.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在做雨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程度的实验时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 )。 A、坡度和降雨高度要一样
B、坡度和降雨量要一样 C、降雨量和降雨高度一样 2、下列最容易受到雨水侵蚀的地形是( A )。
A、坡度很大 B、坡度较小 C、地面很平整 3、下面环境中,土壤侵蚀最严重的是( C )。
3.8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为了防止山上的泥土流失,人们采取了( A )方法。 A、植树造林 B、伐木 C、开山造田
2、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6%,人为 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0.4%
①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A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和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3.5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 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 侵蚀 。 土壤中的 细沙 和 黏土 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2、坡度大小 、有无植被 、降雨量大小等会影响到土壤被分侵蚀的程 度。
3.5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 B )。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风的作用考同步练习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风的作用考》同步练习一、单选题L 地球上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是()oA.风搬运的结果B.河流搬运的结果C.冰川搬运的结果3 .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这种现象是因为()原因造 成的。
4 .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力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越强,它所携带的颗粒就5 .风蚀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沙漠中的石蘑菇的形成与( )有关。
A.人 B.水 C.风A.风化侵蚀B.地震破坏C.人工制造D.火山冲积越粗。
这句话描述的是( 对土地的侵蚀。
A.波浪B.冰川C.风A.流水冲刷B.强风摩擦C.烈日暴晒D.石材分解6.风蚀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的作用。
A.水流B.重力C.风7•美丽的云南石林地质景观是( )的结果。
A.冷热作用B.沉积作用C.风化作用二、判断题8.自然界中,只有河流、冰川有冲刷和搬运作用. ()9.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想办法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0.土地被侵蚀是因为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量,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会影响土地侵蚀。
()1L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12.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13.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三、连线题14.将下列自然现象与其相对应的改变地表的作用连起来。
①温度变化,使岩石出现裂缝②沙漠中的沙子被强风吹走风化作用③山顶破碎的岩石跌落在山脚下④石缝中生长的古树将巨石一分为二侵蚀作用⑤河水将下游的石头变得细小,圆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C3.A4.C5.B6.C7,C二、判断题8.x 9.V10.x 11.x 12.V13.x三、连线题①温度变化,使岩石出现裂缝②沙漠中的沙子被强风吹走--一风化作用③山顶破骨5岩石跌落在山脚下④石缝中生长的古树将巨石一分为二--------- ;侵蚀作用14. ⑤河水将下游的石头变得细小,圆润。
水土保持防护措施

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水土保持防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地侵蚀、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植被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可以减缓风蚀和水蚀的速度。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种植草坪、树木或灌木等来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此外,植被的生长可以增加土层的黏着性,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侵蚀率。
因此,对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措施。
第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土地的合理利用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湿地等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有助于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
同时,加强土地管理,建立起健全的土地监管制度,对于土地的耕作操作、植被覆盖情况和管护措施进行相关监测和审核,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
第三,建设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园。
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水土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自然保护区中,有针对性地保护和修复植被,维持物种多样性;在生态公园中建立生态水系,通过湿地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工程等,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园的管理中,还应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第四,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水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要素,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对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其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是关键,要建立起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和城市的水浪费。
同时,建立起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第五,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对于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于水土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治理;同时,对于违法行为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每课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2.从我国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从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知道:(世界上海洋多,陆地少。
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
)4.丘陵的地形特点是:(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5.山地的地形特点是:(蜿蜒起伏,层峦叠嶂)6.平原的地形特点是:(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7.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较高,周边有明显的陡坡为界)8.盆地的地形特点是:(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9.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平原)。
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1.地球内部从内到外是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组成的。
2.(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3.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4.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拉张形成的。
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的很猛烈如(地震)(火山);有时表现的极其缓慢如(板块运动)、(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岩石变化的原因是(冷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风化继续风化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1.冷热的作用会改变岩石模样吗?(模拟)实验设计实验材料:(酒精灯、镊子、岩石、烧杯、护目镜)实验步骤:(点燃酒精灯。
用镊子夹着岩石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岩石碎裂了或烧杯底部有岩石的碎屑)实验结论:(在冷热的作用下,岩石改变了模样。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综述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综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一直是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表面被水、风、人为活动等因素剥蚀、冲刷和流失的过程,其主要危害包括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而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1. 植被覆盖变化导致的土壤侵蚀变化植被覆盖是维持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植被破坏、退化和改变会直接影响土壤侵蚀的发生。
森林砍伐、草地过度放牧、农田扩大等行为都会使植被覆盖度下降,土壤侵蚀的风险增加。
植被覆盖的变化还会影响土壤结构、土壤保护层的形成和维持等土壤侵蚀的阻挡因素,从而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2.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导致的土壤侵蚀影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有着不同的影响。
林地、草地、农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敏感性和发生程度存在差异。
不同的耕作方式、种植模式、土壤保护措施等也会影响土壤侵蚀的发生和程度。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不合理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甚至引发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
3.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侵蚀影响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诱因。
城市扩张、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活动往往伴随着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而这些活动本身也对土壤侵蚀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城市建设、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施用等行为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1. 农业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农业活动是土壤侵蚀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田的耕作和种植活动往往会导致土壤结构松散、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的加剧。
尤其是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耕地的裸露度高、植被覆盖差、机械化程度低等都加剧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而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逐渐得到了缓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新的土壤侵蚀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 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修建梯田是半干旱
丘陵区变保土、保水、 保肥的三保田的重要措 施。
梯田具有明显的保 水、保肥和增产作用。
根据各地实践,将
坡地改造为水平梯田, 一般每年每公顷可多拦 450m3左右的降水,减 少土壤流失量1~5吨。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为了防止山上的泥土流失,人们采取了( A )方法。 A、植树造林 B、伐木 C、开山造田
2、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6%,人为 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0.4%
①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A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和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大平原,所以水土流失没有危害。( × ) 2、水土流失会加剧沟壑的发展。( √ ) 3、黄河水面高出地表,这也是因为水土流失造成的。( √ ) 4、人类活动会造成水土流失( √ ) 5、水土流失是不可治理的。( × ) 6、要减轻雨水对山体的侵蚀可以植树造林。( √ ) 7、为了让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可以在四周多种一些植物。
1、我们的家园经住了暴雨的袭击了吗? 水流到哪里去了? 2、观察:径流清吗? 3、把实验结果和我们的预测比一比。
我们的方案周到吗? 4、我们的修改方案
哪些力量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我们知道有哪些力量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 貌?
我们人类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会造 成某些灾难吗?会造成哪些灾难?
科学概念小结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②这一文字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C ) A、人类活动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类活动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治理水 土流失。
③黄土高原比较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是( A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台风
3、下列不是因为水土流失原因引起的是( C )。 A、阻塞河道 B、破坏土壤肥力 C、形成高山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回忆:雨水、流水对土地、 河流有哪些影响?
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在大盘里,设计建造我们的家园 设计分析地形:这个地形适合我们建设家园吗?
我们怎么办? 请设计建设我们的家园: 地形可改造吗?怎么改造? 房屋村落建在哪里? 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我们的家园
暴雨对我们的家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