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
1.《书戴嵩画牛》中,尾搐入两股.间。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大腿 B.股份,指集合资金的一部分 C.量词,用于气味、力气等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为“绝”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超出B.花费C.毁坏D.打败3.下列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汤汤..(tāng)乎锺.(zhōng)子期少.(shǎo)选B.戴嵩.(gāo)画牛搐.(chù)入奴婢..(nú bì)C.谬.矣(miào) 处.(chǔ)士曝.(bào)书画D.拊.掌(fǔ)谬.矣(miù yǐ)好.(hào)书画二、看拼音写词语miào zāi shàn zāi wēi wēi wēi éqín xiánxīn xián chē zhóu gǔn zhóu bào guāng pù shài三、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善哉.(zāi zhāi) 绝弦.(xuán xián) 汤.汤乎(shāng tāng) 嵩.山(sōng gāo) 曝.书画(bù pù) 搐.入(xù chù) 谬.论(miù liào) 奴婢.(bēi bì) 四、比一比,组词语。
哉巍弦轴曝栽魏眩辆暴五、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绝:①断;②尽,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④绝对。
伯牙破琴绝.弦斩尽杀绝.绝.无此意美妙绝.伦(2)宝:①珍贵的东西,珍藏的宝贝。
②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
③珍贵的。
④姓氏。
宝.物所宝.以百数宝.刹(chà寺庙)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学语⽂六年级下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语⽂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则》⼀、形近字组词。
俱()援()盂()弈()惧()缓()孟()奕()⼆、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三、翻译句⼦。
1.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内容填空。
1.写出“之”在句⼦中的意思。
①⼀⼈虽听之,⼀⼼以为有鸿鹄将⾄,思援⼸缴⽽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记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围棋,⼀个____________________,⼀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不能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的品质。
五、阅读⽂⾔⽂,完成练习。
北⼈识菱北⼈⽣⽽不识菱者,仕于南⽅。
席上⾷菱,并①壳⼊⼝。
或②⽈:“⾷菱须去壳。
”其⼈⾃护其短,⽈:“A我⾮不知,并壳者,欲③以去热也。
”问者⽈:“北⼟亦有此物否?”答⽈:“前⼭后⼭,何地不有!”B夫菱⾓⽣于⽔中⽽⽈⼟产,此坐④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
③想要。
④因为、由于。
1.读注释,联系上下⽂,解释画线句⼦的意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对你的启发,可以⽤《论语》中的句⼦来说明。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练习题(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练习题(附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pān dēng shān jiàn fèn zhàn xiǎn yàobào fāyù dìng sù jìng cì xù二、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淌.水(tǎng shàng)吊唁.(yán yàn)膝髁.(kēguǒ)伽.蓝(jiāqié)闪烁.(shuòlè)陨.石(yǔn xǔn)渲.染(xuān xuàn)迂.回(yūyú)婆娑.(shāsuō)三、比一比,再组词。
慎(______)脱(______)而(______)权(______)提(______)桂(______)孜(______)不(______)徒(______)浇(______)四、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____)然而止约定(____)成(____)歌(____)舞画龙点(____)余音(____)梁(____)(____)如生天(____)之音笔(____)龙蛇(____)妙(____)肖1.正当我听得陶醉的时候,那美妙的音乐(____)。
2.徐悲鸿的骏马画得(____)。
3.文章的结尾(____),点明了中心思想。
五、精挑细选严密精细精致精美精心1.桌子上铺着雪白的白布,摆着(__________)的盘子和碗。
2.为了奉迎联欢晚会演出成功,导演对所有节目进行了(_______)的打造。
3.那(_________)的刺绣令人赞叹不已。
4.他考虑问题总是那么(___________)。
5.这次测量,工程师使用了许多(___________)的仪器。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语文试卷文言文二则人教统编版(含答案)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请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4.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什么?(二)阅读课外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
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
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
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能找到的,()拿来读。
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
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
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
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
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2、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缺乏——()清晰——()4、细读短文,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人教版语文六下《文言文两则》附作业本答案

难句质远疑小近大的原因:
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②孰为汝多知乎? 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
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 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
是下树,木此、时译房的:屋太及阳谁远就山显说和得你一小小了多角。智天空慧,在呢这?样的比较
据是什么?
初出 1如车盖 2沧沧凉凉
(近—大) (远—凉)
视觉判断
感觉推论
日中 如盘盂
(远—小)
如探汤
(近—热)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1.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 么?
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 形状小。 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 就感觉凉。
•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我会认
dòu yú cāng
辩 斗 盘盂 沧沧凉凉
shú wéi zhī
孰 为汝多知乎
探汤
tāng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斗: 辩论、争论 故: 原因
1. 多朗读 2. 看注释
3. 懂句意
4. 释全文
……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yì
huǐ
weí
弈悔 惟
zhuó
fú
yǐ
缴弗 矣
hú
鸿鹄
yú
与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五十八分。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精品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精品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A. 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B. 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C. 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D. 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2.选择加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_______A. 善弈者也与人为善B. 专心致志致敬C. 人与自然与之俱学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恰当的句子是()。
A.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使/弈秋/诲二人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71分)4.填空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
战国时期________家、________家。
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学大师,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________。
5.读拼音写出下列词语xué yìgōng zhuójù xué zhuān xīn zhì zhìwéi huìhóng h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6.按原文填空。
学弈弈秋,________之________也。
使弈秋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之________;一人________,一心以为有________,思援________而________。
虽与之________,________。
为是________?曰:________。
7.先写划线字的意思,再写句子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________②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________ 弈:________③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8.按原文填空弈秋,________。
使弈秋诲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文言文二则 》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文言文二则》教材课后练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答案大家找〕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
最后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孔子不能决.也。
〔答案大家找〕善:善于,擅长。
之:指弈秋的教导。
决:判断。
3.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答案大家找〕学弈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让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子争辩不休,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4.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答案大家找〕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一、基础题(共22题;共211分)1.(16分)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使弈秋悔(huǐhuì)二人弈(yǐyì)。
②弗(fúfó)若(luòruò)之矣(ǎi yǐ)。
③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ǔyú)。
④曰(rìyuē):非然也。
2.(8分)多音字组词为wéi wèi汤tāng shāng3.(1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wǔrǔwēiǎi qín风小家gān júpéi jǔzéi不是规盗4.(8分)写出近义词辩论—凉爽—阴冷—专心致志—5.(8分)写出反义词凉爽—开始—果断—专心致志—6.(16分)形近字组词弈俱援盂奕惧缓孟7.(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①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②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③我最不中(zhōng 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8.(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B.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9.(2分)选择加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_______A.善弈者也与人为善B.专心致志致敬C.人与自然与之俱学10.(8分)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问其故。
故:11.(6分)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他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2.(12分)选关联词填空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宁可…也不…如果…就…①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学弈》字词荟萃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诲.( )二人奕 鸿.( )鹄.( )将至虽与之俱.( )学,弗.( )若之矣.( )。
2.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 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wéiwèi )听。
(2) 为.(wéi wèi )是其智弗.(fó fú)若与.(yú yǔ)(3) 弗若之矣.(yǐ yì)。
(4) 鸿鹄.(hú háo )(5) 思援弓缴.(zhuó jiǎo )而射之(6) 曰.(rì yuē):非/然也。
3. 形近字组词。
弈( ) 诲( ) 俱( ) 援( )奕( ) 悔( ) 惧( ) 缓( )4. 选字填空。
诲 悔(1) 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5.写出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6.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通国()之善()弈者也(2)使弈秋诲()二人弈()(3)惟()弈秋之为听(4)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5)思援()弓缴()而射之(6)虽与之俱()学(7)为是其智()弗若()与?(8)非然()也7.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句段集锦8.用“/”划分朗读节奏。
(1)使弈秋诲二人弈(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9.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10.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链接11.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2)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3)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两小儿辩日》字词荟萃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辩斗.( ) 盘盂.( ) 沧.( )沧凉凉 探汤.( )孰.( )为汝.( )多知.( )乎?2. 用“/”画出朗读停顿。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 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4.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1)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 )。
(2) 我以( )日始出时去( )人近,而日中( )时远也。
(3) 及( )日中则如盘盂(4)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5) 孔子不能决( )也。
(6) 孰( )为汝( )多知( )乎?5. 一词多义:(1) 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为:__________②孰为汝多知乎 为:__________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__________(2) 其 ①问其故 其:__________②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__________③未有其比 其:__________6. 古今异义:(1) 日中如探汤.汤:古义: 今义:(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 今义:7. 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通假字___,本义______8. 找出课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9. 成语加法。
(1) ()丝不苟+( )霄云外=( )万火急 (2) ()全其美+( )神无主=( )面威风 (3) ()思而行+( )海为家=( )零八落 (4) ( )长( )短+( )上( )下=( )全( )美(5) 朝()暮( )+( )丝( )毫=( )分( )裂句段集锦 10. 翻译句子。
(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1. 选出正确的翻译(1) 孔子不能决也。
( )A 、 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B 、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2)孰为汝多知乎()A、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B、谁说你多知识呢1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1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课文链接(课内同步阅读)14.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____段~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段~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____段~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孔子不能决也(4)结合文章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分别说明两个小孩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依据和结论。
一个小孩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小孩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_____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_____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15.语言表达训练(1)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2)“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3)孔子为什么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6)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关《两小儿辨日》中的科学知识。
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__________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__________。
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__________射大地,中午太阳___________射大地。
文学常识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这部书记录了____的思想和言行,他是我国古代的____家、____家。
2.《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时期____所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春秋末期____家、____家、____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
写两句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练习(一)精卫填海——《山海经》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
“精卫”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用文中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