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一、古典之美(26分)(一)1.下面是同学们拟写的一段节目开场白,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8分)亲爱的同学们:男:山水怡情,滋养我们的志气。

曹操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王湾以“(3)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表现开阔的胸怀、昂扬的心情;谭嗣同以“(4)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抒写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女:“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有志向的人自信自强。

刘禹锡吟“晴空一鹤排云上,(5)__________________”,尽显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陆游诵“夜阑卧听风吹雨,(6)________________”,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

男:新一代的我们也当坚定志向。

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7)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节目——“诵经典诗文,展雄心壮志”。

(二)在班级举行的“博学笃行”交流会上,明智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晓其意·文章内容理解】2.“不亦说.乎”中,“说”同①__________________,即可以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时光飞逝,“年与时驰.”中,“驰”的意思是②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负韶华。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2分)3.从选文或纯真朴素,或整齐对称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贤的进取品格。

“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意思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急不躁,行稳致远。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B. 一狼洞其中(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C. 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D. 亡处亡气(逃亡)【答案】D【解析】D项句意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亡同“无” 没有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⑤①⑥②④③B. ⑤⑥①④③②C. ⑥④③②①⑤D. ⑥②③①④⑤【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要排序的内容正是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的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而不能选⑤ 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应该衔接在一起③和②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该衔接在一起①和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而且⑤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应该放在最后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⑥④③②①⑤故选C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D.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答案】D【解析】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旧历丁卯年除夕逝世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B. 《望岳》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圣” 诗中的“岱宗”就是指泰山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情感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答案】C【解析】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六一居士D. 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答案】C【解析】C项“晚年号六一居士”有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柳宗元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答案】B【解析】B项“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是“曾巩”7.下列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 思君/不见/下渝州B. 未若/柳絮/因风起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C【解析】C项变诈巧变诡诈其间不断句“禽兽之变诈”结构完整其后断句故断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此未足为吾学也足 _______________②闭户读书户 _______________③日沃汤数次汤 _______________④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 _______________8.(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4处)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8.(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②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8.(4)阅读【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答案】(1)①值得, ②门, ③热水, ④起名命名【解析】(1)①句意为这些不值得我学习足值得②句意为闭门读书户门③句意为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洗几次汤热水④句意为后来他将读书的书斋称作“七录” 名起名命名【答案】(2)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解析】(2)“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意思是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句意完整后面应断开“不起草”“对客挥毫”是张溥的两种行为应各自断开故断句为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答案】(3)①再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②家中长辈应当把这看做(作)忧虑的事不能把这看做(作)可喜的事【解析】(3)①又再如是像这样已停止②当应当忧忧虑的事喜可喜的事【答案】(4)熟读经典做人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解析】(4)【丙】文从治学、品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来论述“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告诉我们治学要熟读经典锤炼品性要做到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人际交往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坚持长久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9.(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9.(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9.(3)下列对文章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9.(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A. 国人道之(讲述)B. 闻之于宋君(知道)C. 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D. 及其家穿井(等到)【答案】B【解析】(1)B项句子译为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答案】A【解析】(2)A项结构助词的B项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介词在故选A【答案】C【解析】(3)C项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答案】(4)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回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解析】(4)对应答回答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作者说“冬至是所有节气里过得最为像模像样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冬至过得如何的“像模像样”10.(2)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先一天是过小冬后一天是过大冬大冬是正日家家必庆之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10.(3)下面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示例①吃是最隆重的庆祝方式冬至那日家里会吃汤圆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②冬至那日一家人围桌而坐企盼团圆家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了相处起来客客气气亲亲密密【解析】(1)根据原文第⑧段“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吃是最隆重的庆贺方式”、原文第⑨段“这时候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连脾气火爆的我妈脸上也多了笑容……但在过冬那几天却看到她们见面客客气气的晕黄的灯光下她们亲密地坐在一起搓汤圆”来概括即可【答案】(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大冬前的过“小冬”比作戏剧开演前的“插科打诨” 把过“大冬”比作“主角”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解析】(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在“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这个句子中把“小冬”比作“插科打诨的” 把“大冬”比作“主角”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答案】B【解析】(3)B项“而又茫然的心情”理解错误“我们进进出出的不知怎么快乐才好”写出了节日里的人们的忙碌和兴奋之情11.(1)第②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11.(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 列数字打比方B. 举例子分类别C. 列数字举例子D. 举例子分类别【答案】C【解析】(1)根据第②段中“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等内容可知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C【答案】B【解析】(2)根据“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早气候控制”等内容可总结出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D【解析】(3)A项原文表述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B项原文表述为“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C项原文表述为“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故选D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综合性学习进入初三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多数家长都不赞成学生再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时机不好在有限的应考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名著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为此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共同发声老师请不要让我的孩子阅读名著对此你怎么办?请你代替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回复一下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答案】各位家长你们好!我能够理解你们的意思你们希望在中考中学生们能够获得一个好成绩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名著这些也会出现在中考试卷上而且多读名著还能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古人曾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但不能一味地只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要学会扩大视野走进名著世界领略民族风彩【解析】这里要针对家长不赞成学生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名著与中考成绩的关系、名著对孩子的影响等角度回复即可注意是以班主任的名义来回复注意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甲文段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13.(2)乙文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13.(3)这部作品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请结合选文说说理由【答案】(1)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可知这四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答案】(2)示例“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该句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徒” 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对即可)【解析】(2)找到文中的拟人句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将蝉比作歌唱家把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即可【答案】(3)示例如乙文中“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意对即可)【解析】(3)《昆虫记》独特的魅力与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从“用它突出的嘴……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文中还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蝉比作歌唱家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生动有趣这部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作答时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即可。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瞬.间(sùn) 喧.腾(xuān) 凝.成(línɡ)B、训诫.(jiè) 啜.泣(cuò) 嶙.峋(xín)C、骚.扰(shāo) 辜.负(ɡū) 茁.壮(zhuó)D、伫.立(zhù) 鹤唳.(lì) 伶.仃(línɡ)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紧肉跳头昏目眩B、忍俊不禁蜂围蝶阵C、盘虬卧龙小心冀冀D、仙露琼桨恰然称快3、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痴想诱惑训诫纳罕B、收敛卑微宽怒零落C、藤萝迸溅脆弱短暂D、精致痕迹颤动耸立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B.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C.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

D.黄莺儿羞涩地躲在绿柳深处,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花喜鹊高兴地站在高枝上,向人们报告着激动人心的喜讯。

5、与下段文字衔接自然、连贯、得体的一句是()财富是什么?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创造的知识;哲人拍了拍地球仪说,财富就是拥有的智慧;农民望着金黄的麦浪说,……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A. 财富就是广阔的田野B. 财富就是成长的麦苗C. 财富就是收获的庄稼D. 财富就是播下的种子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等到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舟儿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A 、干涸.(hé) 缝.隙(fèng) 殉.职(xùn) 狭隘.(ài)B 、鄙.薄(B ǐ) 废墟.(xū) 坍.塌(tān) 附和.(hé)C 、凌.乱(líng) 派遣.(qiǎn) 热忱.(C hén) 纯粹.(C uì)D 、佩.服(pèi) 饱.满(B ǎo) 酬.劳(C hóu) 暂.时(zàn)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 、实践动机极端拈轻怕重B 、冷清溜达慷概精益求精C 、呼啸水渠琢磨刨根问底D 、滚烫流淌恍惚沉默寡言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形象地写出了“我"紧张、谨慎、丝毫不敢懈怠的心理)B、当我想到以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蕴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C、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低级趣味”指兴趣很低)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驰.”指迅速逝去;“枯落..”指凋零、衰残,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走一步,再走一步》描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冒险以及在父亲的帮助下走下悬崖的脱险经过.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C、《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章刚看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着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D、《纪念白求恩》一文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天边的云彩不停地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②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③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A .变换传承相映成趣B .变幻传承赏心悦目C .变幻传递相映成趣D .变换传递赏心悦目6、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3)《次北固山下》中,能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比眼前现状好”的诗句(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巧妙地运用对偶句的两句诗是:(5)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世说新语咏雪》7、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②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英雄,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③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 ,.④人生即使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留点时间来“浪费”.(3分)(1)第②句有语病,应改为:.(2)请根据第③句划横线句子的句式,再仿写一句..(3)第④句中关联词有误,请修改 .8、请从《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两篇课文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五言.(2分)题目:《》上联: ,下联; .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诫子书》的作者是 ,三国时 (国名)政治家、军事家.(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1)无以广才( )(2)年与时驰.( )11、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2分)12、诸葛亮在这段话里,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的是哪句?(2分)13、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3分)(乙)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4--16题.(5分)临江仙①[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4、解释“千里故人千里月”中“故人”的意思: .(1分)15、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 .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 .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16、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B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二)现代文阅读:(25分)少年读①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②唐诗,宋词.《红楼梦》,《简·爱》.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每每回忆,内心充满感激.感激岁月年华,感激文字.③犹记当年读宋词.读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那个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风里,在流水上,到了远方.后来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④大雪天,读《红楼梦》,真的是拥炉夜读啊.记得老师曾偶然说过,中国人不读《红楼梦》,都算不得中国人.寒假一开始,就借了《红楼梦》回来.晚上,母亲早给准备了个手炉,是那种红陶的手炉,里面盛了碎碎的炭.手搭在手炉的拎手上,书也搁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阅,连书也添了木炭火的香.就着那一炉温暖,一个寒假,读一本《红楼梦》.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一部《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写了.那时这样以为.换夜再继续读,又读到宝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个人,在船头躬身拜别父亲.这一回,倒没落泪,可是心上却是闷闷沉痛好久.是岁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际.回头体味文字里弥漫的那种辽阔无涯的哀伤,和空寂,仿佛没懂,又似乎懂得了.⑤后来,又抄席慕蓉的诗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头底下便多了个湖蓝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写的诗歌,席慕蓉体的诗歌.偶尔借给体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在被窝里,打手电筒读三毛.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个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吗?长大后,我们也一道远走天涯吧!那时,我们两只文学的小老鼠已在密谋大计.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都想到那远走天涯的队伍里,一定会添加新成员,他是我们各自的荷西.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⑥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一个人在一本书里活了几辈子,大悲大恸大欢喜,小忧小愁小甜蜜.就这样长大了,内心丰富了.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啊,世上已千年.⑦是啊,世上已千年.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我总禁不住心底苍老地一叹.当我在一所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文海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欢的文字时,忽然有一种血液倒流的激动,仿佛回到青涩年少.“唐诗四季”,“魏晋风度”,豪放派词,婉约派词,《红楼梦》《简·爱》……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1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撷.英浸.染摇曳.回眸.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1)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2)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19、选文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时光”指什么时候?(3分)20、选文中“我”读李清照和苏轼时心境有何不同?(4分)21、如何理解文中“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这句话的含义?(4分)22、作者在第⑤段写“我”与“体己的女同学”密谋与“各自的荷西”远走天涯有何作用?(4分)23、文章结尾段“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这个句子让你联想到那些诗句?请写出几句?(4分)(三)名著阅读:(5分)24、阅读“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傅.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做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角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猫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1)以上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1分)(2)强大的老虎为什么抓不到猫?(1分)(3)阅读后,你对老虎又怎样的评价(3分)三、写作(50分)25、从下边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题目:我阅读,我快乐作文(2)阅读下边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如倪萍的朗读:“如今姥姥一直活到替我看孩子了.姥姥走前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感觉一定是有大事儿,叮嘱我:“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我努力地想和姥姥笑一笑,却是嘴角往上翘,眼泪往下流,喉咙里热得一个音也发不出来.姥姥拍着我说:“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谁也救不了.姥知道,就你行.我开始不哭了,坚强地抱着孩子走上了求医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年.”这段话伴着倪萍走过艰难的日子.作文要求:①要有自由、有创意地,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⑤不少于550字.参考答案1、B 、应读hè2、B 、“慷概”改为“慷慨”3、C 、“低级趣味”应是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4、D 、没有夸张的写法5、B解析试题分析: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侧重指由变化而改变.变幻:常常发生没有规律地改变.云彩的变化,应该用变幻.传递:递过去,辗转递送.一个接一个送过去.传承:更替继承.稻草与秧苗不是一个接一个送过去,也不是递过去,是一种更替继承,所以应该用传承.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所以答案选B .6、(1)不知何处吹芦管(2)思君不见下渝州(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7、(1)“英雄”改为“磨难”(2)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3)“即使”改为“如果”(4)乙(每小题1分)8、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目标化整为零,建立自信;梦想由难变易,拥抱成功.9、诸葛亮;蜀汉.10、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11、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3、做事要专心,道德和美好的心灵很重要,要努力学习,有远大志向.14、老朋友,家乡人.15、D16、D17、Xié,jìn,yè,móu18、(1)指“我”当时内心的忧伤无法停止;(2)形容“我”回忆当时读书的细节都很细小零碎19、少年时沉湎于阅读的时光.20、读李清照忧伤惆怅,读苏轼摇曳激荡.21、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对读书、抄书已然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不怕苦,不怕累,已沉醉其中.22、生动地表现出年少的我们读书的痴迷以及三毛的作品对我们的巨大影响.23、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4、(1)朝花夕拾;(2)猫没有教老虎如何爬树(3)老虎是忘恩负义之辈.它对自己的恩师,不但不心存感恩,还想加害与它,是一个让“我”鄙视的小人.25、略.。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晕眩.(xuàn)殉.职(xún)狭隘.(ài) 热忱.(chén)B.凌.乱(líng) 鲜嫩.(nèn)鄙.薄(bǐ) 干涸.(hé)C.坍.塌(dān) 酬.劳(chóu)薄.荷(bò) 派遣.(qiǎn)D.纯粹.(suì) 呼啸.(xiào)水渠.(qú) 废墟.(xū)(解析:A项“殉”读作“xùn”;C项“坍”读作“tān”;D项“粹”读作“c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解析:B项“不毛之地”是指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这里应该改作“一毛不拔”。

)3.在下面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分)(1)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2)“喂,等等我。

”我哑着嗓子说。

(3)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现”改为“发明”;B项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产生两个意思,一个是本校其他的领导,一个是其他学校的领导;C项搭配不当,将“就”改为“才”。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2)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古藤老树昏鸦,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出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

B.曹操是我国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C.《背影》《骆驼祥子》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作品。

D.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

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wǎn转的曲子,时而pái徊在碧绿的菜畦,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

经过时光的洗礼,使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1)写出加点字正确的拼音。

(2分)菜畦.(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wǎn(__________)转pái (_______) 徊(3)画线句子有语病,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20分钟完卷,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后面括号中。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迸.溅(bìng)挑逗..(tiăo dòu)啜.泣(zhuì)屡.次(lǚ)B、伶仃..(líndīng)枯槐.(huái)绽.开(zhàn)酒酿.(liăng)C、嶙.峋(lín)伫.立(zhù)峭.壁(qiào)痴.想(chī)D、琼.浆(qióng )沉淀.(dìn)目眩. (xuàn) 小憩.(qī)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保护健康。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默默的付出。

4、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用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伏与正文浑然一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殉职(xùn)帐蓬隐秘拈轻怕重(zhān)B.狭隘(yì)铁青琢磨刨根问底(páo)C.坍塌(tān)派遣溜达麻木不仁(rén)D.喧腾(xuān)热沈痴想精益求精(jīn)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或许因为周围的环境和人员过于陌生,对于值班人员的询问,孩子沉默寡言,就是不说话。

B.放眼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从漠不关心到重视,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C.香港当时在英文里是叫“一块不长毛的石头”,也就是一个荒岛,是一个不毛之地。

D.有的人贪图热门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但是,教育公平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B.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怎样处理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C.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在九江市市民服务中心。

D.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从此,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②究其原因,固然有客观因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③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④为此,我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在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⑤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A.⑤②③①④B.③⑤②④①C.②④①③⑤D.③④①⑤②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A.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全部都佩服,全部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抽噎(yé) 耸立(sǒng) 哄笑(hōng) 拈轻怕重(niān)B.酷热(kù) 殉职(xùn) 暮色(mù) 战战兢兢(jīng)C.狭隘(ài) 蜿蜒(yán) 坍塌(dān) 刨根问底(páo)D.废墟(xū) 险躁(zào) 目眩(xiàn) 瞻前顾后(zhā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恍惚干涸蹓达不毛之地B.热忱派谴鄙薄精益求精C.纯碎极端酬劳沉默寡言D.琢磨呼啸幻想宁静致远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医务工作者们小心翼翼地看护着他们,生怕让他们再次受伤。

B.看着老师嘶哑着嗓子为我们费力讲课的情景,大家都肃然起敬,无比感动。

C.看着熊宝宝一天天快乐长大,小朋友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见异思迁。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B.“很好。

”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大厦及住宅群。

B.专家说,希望青铜器的拍卖,能够促成青铜器文化的推广和研究,并促成更多的珍贵青铜器回流。

C.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轿车产销量均比上月下降了0.22倍。

D.自从澳门回归祖国后,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了“居有其所,安居乐业”的公屋政策目标,这是一项类似于内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措施。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7.名著阅读。

(4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所写内容是: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5分)(1)夫君子之行.(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 )(4)非淡泊无以明.志( )(5)淫慢则不能励.精()9.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穷形尽相B.穷年累月C.穷乡僻壤D.山穷水尽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1.谈谈你从本文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17分)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②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③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④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12.用文中的话回答,白求恩同志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3分)A.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

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的精神。

D.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属于哪种问句?(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的三个“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这种精神又指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在横线上填出这一段叙述和议论的句子的序号。

(4分)叙述的句子有:________;议论的句子有: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6分)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小艾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

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

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

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枯树枝。

我和三名同学跑向后山顶,边跑边捡。

在一棵大树旁,我发现了一堆枯干的小树枝,急忙奔过去。

跑着跑着,我脚一滑跌进一个深深的坑里。

坑太深,三名同学吓得大呼小叫,想尽办法也没能把我拉上来。

同学喊来了老师。

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我们不拉你上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都没敢吱声。

“老师,老师,我上不去!”我在坑里急得大叫。

“在里面呆着吧,我们走!”李老师像陌生人一样大声扔给我一句话,带着同学们走了。

老师硬生生地走了,不管我的死活。

我一屁股瘫坐在坑里,嘴一张,哇哇地大哭起来,“老师!老师!我出不去!”一边哭一边生气地在坑里打滚,滚着滚着无意间我看见了一道亮光。

擦干眼泪,我坐起来向亮光处爬去。

透出亮光的地方有一个洞,我钻了进去,越钻越亮,不一会儿到了山坡上,一挺身我跳了出来。

李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山坡上,随着我的出现,山坡上响起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老师猛地抱起我原地转了两圈。

我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坑里有洞能出来?”“老师看你没摔坏。

”“老师在上面就看见光了。

”“老师想让你自己出来。

”没等老师开口,阳光下同学们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争着抢着告诉我。

李老师蹲在我面前伸出宽大的手掌拍掉我身上的尘土,亲切地抚摸着我的脑袋,重重地点着头。

同学们探着身子,咧开小嘴上下打量我。

这时,老师慢慢地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将一只手指竖到嘴边,示意我们安静。

然后,他走到高处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们,记住,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无法忘记儿时跌进坑里自己爬出来的经历,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直到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

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17.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

(4分)起因:经过:结果:“我”爬了出来,并且明白了老师的苦心。

18.“我”跌进深坑后,李老师为什么扔给“我”一句话就带着同学们走了?(3分)19.文中“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一句中的“盯”字能否换成“看”?为什么?(3分)20.文中的李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21.读完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三、作文(50分)22.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题目:为自己唱首歌(2)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阴云密布的岁月,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勇敢面对,这样我们才会变得成熟、坚强、乐观、自信……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 2.D 3. C 4.D 5.D 6.B 7.《五猖会》父亲让“我”背书。

二、阅读理解(一)8.(1)操守,品德,德行 (2)修养 (3)逝去 (4)坚定、明确振奋 9.C10.(1)不学习无法增长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2)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1.学习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好高骛远。

(二)12.是为了帮助中国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

13.D14.设问句。

15.内容:指代同一内容,即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这种精神: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

这种精神指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16.叙述句:①②议论句:③④(三)17.起因:“我”因捡树枝跌进深坑。

经过:李老师没有动手救“我”,而是让“我”自己想办法爬出来。

18.李老师发现“我”并没有受伤;李老师在上面就看见了山洞的亮光;李老师想让“我”自己想办法爬起来。

19.不能。

因为“盯”是仔细地看的意思,表明李老师在仔细地观察“我”有没有受伤,并察看坑里的地势,与后文同学们的回答相照应。

用“看”则表达不出这些意思。

20.细心、心地善良、教育有方。

21.在面对恶劣的环境或挫折失败时,我们不要急躁,而应该沉着冷静地思考,想办法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三、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