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doc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巴中市202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D2.B3.A4.B5.A6.C7.B8.B9.C 10.A11.C 12 .D 13.B 14.C 15.A 16.B 17.C 18.D 19.B 20.C二、材料解析题(24分)21.(12分)(1)历史事件:商鞅变法;(1分)主要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4分,一点1分)(2)“他”指的是北魏孝文帝;(1分)民族融合的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形式多样等。
(2分,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启示: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应该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等。
(4分,一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12分)(1)制度:禅让制;(1分)(2)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建筑;(2分)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或自然因素)的不同/地理环境或气候不同。
(1分)(3)思想家:孔子;(1分)意义: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或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3分,任答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国家治理: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政策得当、发展经济等。
人与自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政府环保立法和政策支持;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人与人:要和睦相处,要尊重、理解、体贴、爱护他人等;(4分,任选一点进行阐述,若三点都进行阐述则只选取其中最优一点进行评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综合探究题(16分)23.(16分)(1)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1分)地方:郡县制;(1分)(2)巨著:《史记》;(2分)(3)品质:忠诚奉献;英勇无畏;坚毅不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一、历史的足迹(共10 分)
1.(4 分) D → B → F → E → A → C
2.(3 分)
实物史料:B、C 文献史料:F
模拟、示意、复原:A、D、E
3.(3 分)
根据基本要素的涵盖度、叙述的完整性、历史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层赋分。
二、中国近代化历程(共10 分)
1.(4 分)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A )
新文化运动( B )2.(6 分)
1史料价值最高的是D,理由:D 是研究李鸿章的一手文献史料,直接证据。
2史料价值最低的是A,理由:A 是文学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可信度低。
(言之成理即可)
(三).复兴之路(共10分)
1.第一次鸦片(1 分)侵略与屈辱;侵略与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 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向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
(2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
(任答三条,得5 分)。
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答案及试题

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答案及试题试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2.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点在哪里?3.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哪些因素有关?试题二:夏、商、周三代的特点1. 夏、商、周三代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3. 夏、商、周三代的社会经济特点有哪些?试题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变革事件有哪些?2.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有哪些代表人物?3.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发展有哪些突破?试题四: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1. 秦朝是如何实现统一的?2. 秦始皇的改革措施有哪些?3.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试题五:汉朝的辉煌与衰落1.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他的治理有哪些特点?2.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有哪些成就?3. 汉朝为什么最终衰落?试题六:三国时期的动乱与分裂1. 三国时期是哪三个国家相互争霸的时期?2. 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哪些?谁是其中的主要人物?3. 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如何,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试题七: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1. 隋朝是由哪位皇帝建立的?他的治理有哪些特点?2.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如何?3. 隋唐时期对中国的文化和对外交流有何影响?试题八:宋朝的政治和文化1. 宋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2. 宋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哪些?3. 宋朝的政治和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试题九:元朝的统治和文化交流1. 元朝是由哪位皇帝建立的?他的统治特点是什么?2.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有哪些特点?3. 元朝对外交流和文化交融有哪些重要事件?试题十:明朝的政治和海外探险1.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他的治理特点有哪些?2.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如何?3. 明朝的海外探险有哪些重要事件和发现?以上是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的答案及试题,祝你研究顺利!。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发展试题1:1. 请简要描述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
2. 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古代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答案1:1. 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包括:封建制度的出现、法老统治、神权统治、河流的重要性、宗教以及建筑艺术的繁荣等。
2. 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社会制度和科技水平等。
3. 古代文明的发展给现代社会提供了许多启示,如尊重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有效的社会制度以及发展科技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试题2: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如何运行的?3.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世界有何影响?答案2: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后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了农业、手工业、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等方面的进步。
2.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以君主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君主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管理国家。
封建制度中的各级官员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形成了严密的等级制度。
3.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全球的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章: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试题3:1. 请简要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如何运作的?3.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现代社会有何影响?答案3:1.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相似之处包括:对艺术、哲学和文学的重视、奴隶制度的存在、城邦制度的运行等。
差异之处在于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领土等方面。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通过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实现的。
公民在集会上讨论并表决议案,通过多数决定来决定政策。
3.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如罗马法的发展为现代法律提供了基础,同时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也对现代法治观念产生了影响。
第四章:印度古代文明试题4:1. 请简要介绍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试题及其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试题及其答案试题一:古代中国的朝代1. 请列举一些古代中国的朝代,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特点是有传说中的开国君主禹,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特点是有商纣王,发展了青铜器和商业贸易。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特点是由周武王建立,实行封建制度,并实行了分封制度。
试题二:中华文明的发展1. 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标志?答案:- 农业的发展:中国人从采集、放牧逐渐转向农耕生活,发展了农业文明。
- 文字的出现:中国发明了象形文字,并逐渐发展成为汉字,这标志着中国文明的重要进步。
- 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建立了封建社会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
试题三:丝绸之路1. 请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 起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
- 终点: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马匹、宗教等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双方的文化。
试题四: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1. 请简要介绍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疆域。
答案:- 明朝时期:明朝时期的辽阔疆域包括中国本土和蒙古、西藏等地,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广大的时期之一。
-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的辽阔疆域除了继承明朝的疆域外,还包括了辽东、台湾、新疆等地,使中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张。
试题五:近代中国的变革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 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到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建立了中华民国。
- 经济变革:近代中国进行了自强运动和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兴起了白话文运动,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和普及。
试题六:中国的成立1. 中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请简要介绍成立的背景和目标。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5 ( BDCBD ) 6——10 ( BBDCA ) 11——15 ( DADBC ) 16——20( ADABD )第二卷非选择题(60分)21、(1)(5分)(每点1分)图片人物成就备注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B端午节C司马迁编写《史记》(2 )出板报、作手抄报、讲故事等。
(答出两点即可,2分)(3)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22、(1 )东汉末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分)原因是各地割据一方的军阀长期混战。
(1分)(2)江南经济繁荣,实力强大。
(1分)原因: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5分)(3)国家动乱,经济就会停滞被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只有国家安定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裕。
(2分)23、(1 )春秋后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是效果最显著的一次。
(3分)(2)奴隶主贵族(阶级)(1分)(3)推行县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分)(4)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
(3分)(6)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任意二点即可)(2分)(7)顺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1分)24、( 1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2分)(2 )郡县制,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2分)(3 )态度:秦始皇反对,汉武帝尊崇。
(2分)表现: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试题一:1. 什么是文明?2. 列举两个古代文明的名称和所在地区。
3. 古代文明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的特点?4. 请简要描述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答案一:1.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状态。
2. 古代文明的名称和所在地区有: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古希腊文明(位于地中海东南部)。
3. 古代文明的标志性特点包括城市建设、农业发展、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制度的建立等。
4.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包括尼罗河的重要性、法老统治、金字塔的建造、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字系统等。
试题二:1. 请简要描述古希腊文明的特点。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3. 古希腊的艺术和哲学对后世有何影响?4. 古希腊的奥运会是如何起源的?答案二:1. 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包括城邦制度、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思想的发展、艺术的繁荣等。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产生于雅典城邦,通过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逐渐形成。
3. 古希腊的艺术和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雕塑艺术、戏剧表演、民主政治理念、哲学思想等。
4. 古希腊的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最初是为了纪念众神而举办的体育竞赛,后来成为希腊城邦之间的盛会。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试题一:1. 请简要描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特点。
2.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有哪些特点?3. 请简要描述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
答案一:1. 夏朝的特点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的启蒙帝王尧舜禅让有序。
商朝的特点是奴隶制度的出现,商代青铜文化的繁荣。
周朝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2. 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的兴修、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等。
3. 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是指在社会交往、仪式活动等方面的规范和礼仪仪式的执行,体现了尊重、敬重和各种身份和地位的区分。
试题二:1. 请简要描述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ACDA 6—10 BACDC 11—15 DABBC 16—20 ACCD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3分,第24小题20分,共60分。
21.答案要点。
(13分)(1)铁农具与牛耕出现并推广;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等(回答1条即可)(2分)(2)支持(1分)因为商鞅奖励耕战。
生产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3分)(3)评价方法:要把变法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判断;看变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发展。
(任意1条即可)(3分)(4)铁器的使用扩大了土地开垦面积,私田数量增加,出现新兴地主阶级,掀起变法运动。
(4分)22.答案要点(14分)(1)以德治民(或提倡仁的学说)温故而知新(4分)(2)焚书坑儒(2分)李斯(1分)(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从此确立(2分)(4)实质一样(1分)都是为了加强对人民思想的控制(2分)23.答案要点(13分)(1)形式:甲骨、竹片和木片、缣帛、纸(4分)不足:缣帛太昂贵、竹片笨重(2分)(2)特点:原料广泛、价格便宜、质量较高。
(任意2条即可)(4分)(3)蔡伦改进造纸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对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3分)24.答案要点(20分)(1)氐族前秦;鲜卑族北魏(4分)(2)原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4分)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2分)(3)民族融合(2分)原因:魏晋以来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居相处;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4)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4分)[评分说明]非选择题的考生答案可不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是符合题目要求均可酌情给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室与各诸侯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12.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D ;
2、B ;
3、D ;
4、C ;
5、A ;
6、A ;
7、B ;
8、C ;
9、D ; 10、A ; 11、D : 12、B ; 13、C ; 14、A ; 15、B
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
16・⑴制度:分封制。
(1分)原因: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 管辖
这样大的地区。
(1分)
⑵国王的后裔和亲戚(或王族 ' 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功臣、前代贵族后裔
等。
(任意两点即可,2分)
⑶目的:巩固统治。
(2分)作用: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加强了周 的经济、文化联系;扩大了西周的影响,密切了同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使周朝
成为一个强 盛的国家。
(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
4分)
17 . (D 商鞅;(1分)是否变法、改革。
(1分)
⑵“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1分)“决裂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1分)“教民 耕战”的具体措施:奖励生产(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封爵)。
(每点1分,共2分。
)
⑶法家;(1分)建立县制。
(1分)
⑷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