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习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1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J1.科学教育2.小实验3.时代性要求4.科学教育环境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一、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要求而设计的。
6.一-------------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一。
8.一--------------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来建构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试卷代号:250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 “社会领域”课程正式成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 是 ( ) 。
A.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B. 《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C.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D.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
“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这一理论假设来自于( )。
A. 精神分析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现代生态学理论3. 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是( )。
A. 埃里克森B. 柯尔伯格C. 皮亚杰D. 班杜拉4. 英国学者鲍尔比将儿童情绪社会化分为4个阶段,其中,7-24个月的婴儿处于( )。
A. 无分化的社会性反应阶段B. 分化的社会能力发展阶段C. 形成依恋阶段D。
伙伴关系发展阶段5. 儿童缺乏对待陌生情境的一致策略,行为组织性很差,过于任性;同时表现出寻求亲近与回避的矛盾行为,而且行为缺乏完整性。
这样的儿童的依恋类型属于( )。
A. 安全型依恋B. 不安全——回避型依恋C. 不安全——拒绝型依恋D。
无组织无定向型依恋6. 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原则的是( )。
A. 全面均衡原则B。
由近及远原则C.由易到难原则D.D。
综合贯通原则7. 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和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自主性B. 计划性C. 娱乐性D. 目的性8. 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是( )。
A.实践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导向性原则D. 一致性原则9. 幼儿的多动症属于行为问题的类别是( )。
A. 轻度的可以忽略的行为问题B. 需要指导帮助的行为问题C. 需要特殊干预的行为问题D. 品德性的行为问题10.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分学期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判断题库(分学期版)说明:试卷号码:2505。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8.言语调节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作用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
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儿童,言语调节的作用显著提高。
[答案]错9.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服从与惩罚定向”是第2阶段的特征。
[答案]错10.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在依恋类型中属安全型儿童的表现。
[答案]对11.3岁儿童的羞愧感已经与恐惧感完全分离。
[答案]错12.儿童亲社会行为并非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
[答案]对13.表现性目标追求的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
[答案]对14.儿童与自我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
[答案]对15.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是指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
[答案]对16.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
[答案]错1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就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答案]错18.一般幼儿不存在行为问题,只有少数幼儿存在行为问题。
[答案]错19.幼儿“说谎”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
[答案]对20.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
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相关后果法。
[答案]错21.强化法既能形成道德他律,也能帮助幼儿形成道德自律。
[答案]错22.使用代币疗法时,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
[答案]对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8.幼儿容易发脾气,老是去抢别人的玩具,这是行为不足的表现。
[答案]错9.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作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答案]对10.个体的自言自语及言语的内容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库(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库(分学期版)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26.教师组织幼儿在位子上坐好。
小贝跟老师来说:“老师,佳怡和轩轩在挖桌子上的皮。
”老师过去一看。
桌子的皮本来就破了,被他们一挖,破的地方更大了一点,桌子上还有很多桌子皮的屑。
老师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挖了。
这个桌子是你们组的,挖破了你们以后就只能用破桌子了。
”说完老师走开了。
过了一会佳怡和轩轩又开始挖了。
小贝又过来告状。
这下老师发火了,把桌子拿掉让他们空坐在那里。
他们都看着生气的老师。
过了一会,老师问:“你们还要不要挖?”他们都说不要了。
老师又把桌子还给了他们。
请运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该案例中小贝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
答:(1)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这六个阶段是按顺序连续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无法逾越。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即按照在自己和别人心目中是一个好孩子的要求来行动;阶段4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定向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
(2)学前儿童处于前习俗阶段,小贝的告状行为表明他的道德认知的水平还处于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小贝认为挖桌子的皮是不对的,而自己去告诉老师是对的,他判断对错的理由是:服从老师就是对的。
挖桌子的皮的行为会受到老师的批判和惩罚,因而是错误的;将错误的行为报告给老师,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因而是正确的。
可从这样一些方面进行指导:与家长沟通,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在家长配合下不再让孩子看暴力性质的视频、书籍等;对其实施共情训练法和自然后果法,使其感受到他人遭受暴力对待时的不愉快,感受到其他小朋友因他的行为而不与他交往时他的不良情绪;多给他分配任务,让他建设性地消耗旺盛的精力。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26.小米向老师抱怨说,连一把新的剪刀也没有了。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 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 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3. 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 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5.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6. 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7. 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8. 内容选编的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9.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10. 社会资源: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1. 探究性教学: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2. 系统性原则: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说明:以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
请以实际考试试卷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包括()。
A. 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B. 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 C. 灌输科学知识 D. 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A. 知识的传授者 B.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C. 权威的裁判者 D. 唯一的知识来源3.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A. 游戏法 B. 实验法 C. 讲授法D. 观察法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A.发展适宜性原则B. 活动性原则C. 强制性原则D. 趣味性原则5.在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时,应优先考虑()。
A.教师的教学经验B. 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C. 教材内容的完整性D.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6.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探究活动?()A.积木B. 自然物C. 废旧材料D. 复杂的电子设备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A.科学知识B. 科学方法C. 科学态度D. 科学探究8.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A.被动接受教师讲解B. 积极提出问题和假设C. 依赖成人的帮助D. 墨守成规9.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评判幼儿的优劣B. 促进幼儿的发展C. 满足家长的需求D. 完成教学任务10.观察是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哪种观察方法不适合学前儿童?()A.直接观察B. 间接观察C. 系统观察D. 抽象观察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遵循()原则。
A. 由易到难 B. 由简到繁 C.循序渐进 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A.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B.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C.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D.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13.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
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1(Word最新版)

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通过整理的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05。
资料整理于2021年9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萌芽阶段的幼儿社会教育以(C)为主。
A.宗教教育B.社会生活常识教育C.家庭中随机的礼仪伦常生活教育D.道德教育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B)。
A.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为当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B.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C.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D.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理论水平 3.个人童年期的生活经验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A)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班杜拉 4.婴儿能够区分母亲和陌生人,陌生人的出现会引起婴儿恐惧、焦虑,而陌生人离去后又会平静下来。
这属于(A)。
A.陌生人焦虑B.分离焦虑C.母婴依恋D.陌生人恐惧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D)。
A.社会发展需要B.我国的教育目的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 6.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基本策略的是(D)。
A.基本活动的渗透式组织B.基于核心主题的整合性组织C.基于经验的拓展性组织D.基于学科特征的系统性组织7.毛毛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一个周末,毛毛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玩。
到了爷爷奶奶家,毛毛的爸爸很自然地帮爷爷做事情,妈妈则帮奶奶剪指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2012第一学期幼三社会活动设计毕业会考试卷
1、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
(错)
2模仿是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对)
3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
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社区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对)
5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多是在游戏中发生的。
(对)
6大班幼儿能够开始学习为他人服务,学做值日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对)
7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
8境教育和扮演活动都是“假”的,不利于幼儿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开展社会教育。
(错)
9、中班幼儿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说明他们的情绪开始发展。
(对)
10、知成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是小班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
(错)
四、连线题(5分)
喜欢班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同伴交往
体验并感激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小班自我服务
能判断一些简单行为的对与错集体生活
培养幼儿豁达乐观的性格,能接纳原谅别人遵守规则
有初步的责任感,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中班认识自我
认识周围环境中的设施和常见的标记爱国教育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国旗大班社会环境
1:大班,集体生活。
2:中班,认识自我。
3:小班,遵守规则。
4:小班,同伴交往。
5:大班,自我服务。
6:中班,社会环境。
7:小班,爱国教育。
四、简答题:(10)
1、简答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引导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规则培养幼儿基本的社会技能。
(三)引导幼儿初步接触、观察和关心周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活动。
(四)引导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产生初步的爱集体的 (五)初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六)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以及初步的爱好和平的情感。
(七)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中华民族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试制定“参观邮局”这一活动的社会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邮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了解寄信的过程。
2、知道邮局是收发信件、包裹,汇款,订报纸、杂志的地方
3、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尊敬邮递员的情感。
简历
姓名: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9年2月
年龄:37岁
户口所在地:上海
政治面貌:党员
毕业生院校:
专业:
地
电
1998/06--1998/08 某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电气及定额预算上海建筑工程学校颁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5月——现在某(上海)有限公司XX职位
【公司简单描述】
属外资制造加工企业,职工1000人,年产值6000万美金以上。
主要产品有:五金制品、设备制造、零部件加工、绕管器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