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讲义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周建平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周建平

5. 辅 料
• 非药用(应少量、常规):SLS、防腐剂、色素等 • 型号:MCC、PVP、HPMC等 • 质量:不同厂家、分子量分布、批间和批内稳定性、贮
存时间、含水量、干扰吸收等(包括如:胶囊壳等) • 相互作用:药物-辅料、辅料-辅料、辅料与制备条件等
6. 体内和临床试验
☆生物利用度:药物入血的速度和程度 ☆生物等效性:AUC、Tmax、Cmax等参数 ☆体内外相关性(吸收速率和释药速率)等
• 动物与人体无绝对相关性(特别是DDS) • 口服较严格;注射剂仿制不需要;内源性物质可免做
四、缓控释制剂质量控制
• (1)释放度研究 • (2)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 (3)生产重现性控制 • (4)缓控释药品的仿制
药用新辅料
• 纤微素衍生物:HPMC、 HPMCP、HPMCAS、 CCNa、 l-HPC等。
西米替丁不同晶型理化性质
晶型
熔点,℃ 溶出速率比
晶癖
A
147~152
1
片状
B
152~154
0.68
针状
C
81~83
1.29
棱状
D
146~147
.076
方晶
• 表面自由能→结晶间颗粒的结合力不同→流动性、可 压性差异(见下表)
晶型
亚稳定和 不稳定型
稳定型
表面 自由能


流动性 差 好
变形性 聚结性

件下,可以制备得到该化合物的任一晶型。但事实上许多高能态 晶型结构极不稳定,在室温条件下快速转变为稳定晶型,因此, 只有那些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晶型具有临床使用意义。 为什么药物合成追求稳定晶型,而药剂制剂却常追求高能态晶型?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课件
1.药物制剂设计概述
药物制剂设计是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开发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设计必须基于科学的原则,并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性质、剂型的特点、患者的需求等。

2.药物制剂的剂型选择
选择合适的剂型是药物制剂设计的关键步骤。

应根据治疗需求、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等因素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需要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药物,应选择长效剂型。

3.药物制剂的处方前研究
处方前研究主要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处方设计提供基础。

此外,还需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性。

4.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
处方设计涉及选择合适的辅料、确定药物的用量、配比等。

在这一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等因素,并尝试不同的配方,以找到最佳的处方组合。

5.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
制备工艺是实现处方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合适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参数,确保大规模生产的药物制剂的质量与实验室制备的一致。

6.药物制剂的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是确保药物制剂质量的必要步骤。

这包括对药物制剂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杂质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药物制剂的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
在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进行药理和毒理研究,以评估药物制剂在动物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参考,并为药物制剂的上市提供支持。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讲课教案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讲课教案

中国药科大学2005药剂学1、试述剂型的定义、重要性,举例说明。

(10分)2、试述Liposomes的定义、特点及提高其靶向性的3种方法。

(10分)3、试说明注射剂调节pH值的目的有哪些,维生素C注射剂需要将药液的PH调节到何值?为什么?(10分)4、狄戈辛为强心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其处方为原料每1000片用量狄戈辛 2.5g淀粉530g糖粉256g10%淀粉浆15g硬脂酸镁 8g试说明:(1)分析处方中各物料的作用(2)本处方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3)狄戈辛是由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结晶性甙,几乎不溶于水及无水乙醇,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差距小,经研究其生物利用度差,且血浓因生产厂家及批号不同差异大,请指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及控制指标(质量控制)。

(15分)5、滴丸剂属于速效剂型还是长效剂型?为什么?叙述其速效或长效原理及滴丸制备方法和制备要点。

(15分)6、试述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测定原理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应用中的意义(15分)7、试述絮凝和反絮凝定义,有何异同?试述其对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15分)8、何为生物技术药物?简述这类药物不稳定地的原因。

生物技术药物口服给药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以胰岛素为例,研制成哪些新型口服给药系统。

(20分)9、气雾剂全身作用有何特点?影响其肺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某药不溶于抛射剂和潜溶剂,试设计气雾剂处方;叙述其设计要点及制备工艺。

(20分)10、某药临床用于胃部疾病的治疗(每次100mg),试设计胃内滞留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说明其设计要点、释药机理。

(20分)中国药科大学2003年药剂学(硕士)(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1.试述DDS、TTS、TDS的基本定义(10分)2.试述表面活性剂定义、分类及在制剂中至少3种主要应用(10分)3.试述药物制剂水解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方法(10分)4.试述溶出度和释放度定义和测定方法(15分)5.试述3种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15分)6.试述分散片的处方设计要求及制备工艺(15分)7.试述制备缓控释制剂的3种技术,并简述其缓控释机理(15分)8.试设计含A、B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20分)【注:A、B两种成分有相互作用】9.某口服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常用给药剂量为2.5mg/次(tid)。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工作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工作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药物制剂处方设前工作 第二节 药物制剂的优化设计 第三节 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4
第一节 药物制剂处方设前工作 Preformulation Studies
一、概述 1、处方设计前工作包括通过实验研究或从文献资料中 得到所有的科学情报,测定药物一系列物理、化学性 质,如药物的物理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溶出 速度、多晶型、pKa、分配系数、物理化学稳定等。 2、处方设计前工作的内容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性质和 欲制备的剂型。
双折射现象和(或)外表变化。多晶型是化学药 物的普遍现象;
48
(
49
8、在制剂过程中的多晶型现象
溶剂的应用 溶解和混悬 研磨和粉碎 制粒 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 固态分散技术 球形结聚
50
9、可能引起的问题
(1)在混悬剂和霜剂中结晶的生成,使产品的均 匀度、外观和(或)生物利用度降低,如注射用
31
③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nsion)
药粉+可溶性载体→低共熔混合物(固体溶液)
制备方法:熔融法、溶剂挥发法、溶剂共沉淀法、溶剂-熔融
法、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研磨法等。
载体材料:
水溶性如PEG、PVP、poloxamer188、胆酸、半乳糖、甘露醇等。 难溶性如乙基纤维素EC、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胆固醇等。 肠溶性如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羧甲乙纤维素CMEC、聚丙烯酸树脂Ⅰ号及Ⅱ号等。
37
一些药物的多晶型现象
奥沙尼奎 醋酸可的松 甲苯咪唑 无味氯霉素 黄体酮 头孢呋新酯 那格列奈
38
2、晶形
晶形是指结晶的外部形态,受结晶条件和结晶 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 晶型与晶形相互的关联性质

人卫第5版药剂学讲义1 (17)

人卫第5版药剂学讲义1 (17)

15 药物制剂的设计15.1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15.1.1药物制剂工作程序:(1) 通过实验研究或从文献资料中得到所需科学情报资料:测定和评价药物的物理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溶出速度、多晶型、pKa、分配系数、物理化学稳定性等。

(2) 测定药物与各种有关辅料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和配伍变化。

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最佳药效。

(3) 选择最佳剂型、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

(4) 制备有效、安全和稳定的药物制剂注意:处方设计前工作要有一定的灵活性15.1.2文献检索(迅速、准确、完整)(1)分类:手工检索:书卡式,卡片式检索手段机器检索:机电、光电和计算机检索(具有存贮量大、检索速度快、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出版形式书卡式卡片式缩微式磁带磁盘光盘著录形式目录文摘索引70年代联机检索80年代光盘检索90年代网络信息检索(更是方便、简捷、经济)(2)光盘检索① IPA光盘检索: IPA(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是由 ASHP (美国医院药剂师学会)1970年推出的药学专业核心期刊,收录了世界750多种杂志的文献,在药理学、药物评价和药剂学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②Drugs & Pharmacology光盘数据库:(D&P)是荷兰爱尔塞维尔科学出版社建立的EMBASE系统中的药物和药理学数据库,收录了荷兰医学文摘以及其他医学领域中有关药物和药理方面的文摘151.5万条,每季度更新约3万条记录以反映新进展。

内容涉及:药物及潜在药物的作用和用途,以及药理学、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如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各方面内容。

③Medline光盘数据库: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立的MEDLARS系统中最大和使用频率最高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收录了1966年以来世界上70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版的生物医学及其相关学科期刊约4000种。

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营养卫生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毒理学、药理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服务管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兽医学、牙医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内容。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

药物溶液沉淀pH的计算: 如:磺胺嘧啶(弱酸)的pKa=6.48,特性溶解度
S0=3.07×10-4 mol/L,小针浓度为20%(g/ml),通常 稀释成1%(即4.0×10-2 mol/L)后静脉滴注,输液pH 应保持在多少才能保持输液澄明?
pH=pKa+log(S-S0)/S0=8.59(以上) 因此,调节pH可极大地改变弱酸和弱碱型药物的溶解度,
?
pH=pKa+log[A-]/[HA(] 弱酸性药物)
?
pH=pKa+log[B]/[BH+(] 弱碱性药物)
? 令:溶液中药物总浓度为S,分子型药物浓度为S0

? 则: pH=pKa+log(S-S0)/S0(弱酸性药物)
?
pH=pKa+log S0 / (S-S0) (弱碱性药物)
? 从方程中可大致认为,pH每改变1 个单位,药物溶解 度将有10倍的改变。
MS、 HPLC- MS等 理化性质的测定(主要对全新化合物)
3. 网络文献和光盘检索
? IPA(国际药学文摘,70年由美国医院药剂师学会推出, 收集药理学、药剂学和药物评价等方面的文献信息
? Medline由美国国立图书馆建立,收集约4000多种期刊, 范围广、信息量大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 Rxlist-The internet Drug Index( hett://,免
费网,收录大量新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药物、产品)
4. 分析方法研究
☆(与稳定性同步,省时) 定性分析:显色、沉淀、色谱等(一般应
有2种方法) 定量分析:容量、仪器分析(常用) 有关物质:TLC、HPLC、GC等 晶型(X-衍射、热分析、IR等)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课件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课件

提高措施:加强研 发投入,提高生产 工艺水平,加强质 量管理
复核结果:确保药 物制剂的质量符合 标准要求,提高药 物疗效和安全性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口服液体剂
特点:易于吞咽,便于吸收,适 合儿童和老年人
优点:便于携带,易于服用,稳 定性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剂型:糖浆、口服液、滴剂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缺点:易受温度影响,需要冷藏 保存,保质期较短
外用制剂
剂型选择:根据药物性质、给药途径、使用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型 剂型特点:易于涂抹、吸收快、作用持久、使用方便 剂型分类:软膏、乳膏、凝胶、喷雾剂等 剂型设计:考虑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质、辅料和包装材料
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
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科学 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质量标准制定的内容:原料 药、辅料、成品药等
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药物 制剂处方设计、生产工艺、 稳定性研究等
质量标准实施的监督: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级药品
监督管理局等
质量标准复核与提高
复核方法:采用科 学、合理的方法进 行复核
复核内容:包括药 物的化学成分、物 理性质、生物活性 等
设计药物的处方和生产工艺 评估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1
药物制剂处方组成
药物
药物类型:包括化学药物、生物药 物、中药等
药物作用:治疗疾病、预防疾病、 改善症状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确 定
药物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 剂、外用剂等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药物、食物、 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试放大研究
目的:验证处方工艺的可行性 和稳定性

《药剂学》讲义(全)

《药剂学》讲义(全)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一)剂型的概念剂型:任何一种药物(化学原料药、抗生素原料药、生物制品、中药提取物、基因药物等)用于防病治病,必须加工成便于病人使用的给药形式(如丸剂、冲剂、片剂、膜剂、栓剂、软膏剂、胶囊剂、气雾剂、滴鼻剂、乳剂等),这些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制成药物的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二)制剂的概念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reparation)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房中调配制备的,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科学称为调剂学。

(三)药剂学的概念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药剂学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2.药剂学研究的内容有: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五个方面;3.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二、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一)剂型的重要性1.给药途径与药物剂型(1)人体有多种给药途径(2)药物剂型必须根据给药途径的特点来设计与制备,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2.剂型的重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剂型的重要性(1)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5)剂型可影响药物的疗效。

(二)剂型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即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分为一类,它能反映出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给制剂的特殊要求,但同一种制剂可能其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不同,所以出现在不同给药途径的剂型里。

按给药途径分类常见的剂型,如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及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按分散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的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四)吸湿性(hygroscopicity)
w 1、定义:吸湿性是指药物能从周围环境空 气中吸收水分的特性,是每一化学结构或每 一结构系列物质的内在性质。
42
w 2、特性: w 不同辅料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常用稀释剂
中,如微晶纤维素(MCC)稍有吸湿性,磷 酸钙、乳糖等;片剂崩解剂如淀粉、羧甲基淀 粉钠和水溶性粘合剂如HPMC、PVP都具有一 定的吸湿性。
w (2)不易溶解的多晶型物从液体剂型中沉淀出来。 w (3)不易溶解的多晶型物使生物利用度降低,如稳定态
氟氢泼尼松植入剂比亚稳态的吸收率低。
40
w (4) 由于研磨或湿法制粒而引起的晶型转变,使 剂型的物理性质与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
w (5) 化学稳定性差,如无定形青霉素G的稳定性 比其结晶性盐低。
第二章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1
本章学习要求:
w 掌握药物制剂处方前设计的概念及其意义 w 熟悉处方前设计的一般过程 w 了解常用优化设计方法及新药报批内容。
2
第一节 药物制剂处方前设计工作 Preformulation Studies
一、概述 w 1、处方前设计的内容 w 主要包括通过实验研究或从文献资料中得到所有的科
w 对于胶囊剂,使内容物处方组成的吸湿性和胶 壳的吸湿性相近,囊壳和其内容物的相对吸湿 性决定了水分转移方向。
48
(五)粉体学性质 w 1、内容
w 药物的粉体学性质包括粒子形状、大小、粒度分 布、粉体密度、附着性、流动性、润湿性和吸湿 性等。
49
w 2、影响 w 对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剂工艺和制剂特性
-表面张力; θ-接触角;r-孔隙半径。
51
(六)稳定性研究
w 1、概述 w (1) 定义:药物的稳定性试验是研究热、
氧气、水分及光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也可用来确定合适的保管和贮存药 物的技术和方法。
52
w (2) 研究范围 w 化学稳定性:含量、色泽→变化→毒性→外观。 w 物理稳定性:药物颗粒结块、结晶增长、乳剂分
13
四、处方前工作中的药物理化性质的测定
(一) 溶解度(Solubility)和pKa w 1、测定溶解度和pKa的意义 w 溶解度系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测定达到平衡时药
物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药物制成注射剂或 溶液剂的研究成功与否。
14
w 药物pKa值可使研究人员应用已知的pH变化解决 溶解度问题或选用合适的盐,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45
46
w 3、意义:处方前对药物和各种辅料吸湿性研究,
可以为优良、稳定的处方设计和辅料的选择提供依 据。
w 4、应用:绝大多数吸湿性药物,在RH30%~45%
(室温)时与周围大气中的水分达到平衡状态,在 此条件下贮存的物质最稳定,其水分含量不变,因 此,药物最好置于RH50%以条件。
47
w 泡腾制剂对水分特别敏感,RH应在低于40% 的条件下制备和贮存。
6
w (3)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w ①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 w 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主要受药物的溶出过
程及跨膜转运过程的限制。 w 药物的跨膜转运吸收跟药物的分子量、脂/水性、
药物的浓度等有关。
7
w ②液体制剂与药物吸收 w 液体药物不存在崩解、分散过程,溶液型制剂甚
至没有溶出过程,因而药物的吸收相对较快。
17
Ø②特性溶解度的测定
18
19
(2) pKa的测定
Ø①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 对弱酸性药物: pH = pKa +log[(ionized drug)/(un-ionized drug)] 对弱碱性药物: pH = pKa + log[(un-ionized drug)/(ionized drug)]
43
w 对某一药物的盐,其水溶性和相对吸湿性有关: 如巴比妥、苯巴比妥和苯妥英,它们的溶解度很 小,吸湿性也很小或不吸湿,但它们的钠盐溶解 度都比母体药物增大很多,其吸湿性也增大很多。
44
w 药物的吸湿性与水溶性有关,但不完全一致: 如苯佐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二者溶解度相差 很大,分别为0.6mg·ml-1和1000mg·ml-1, 但 都不吸湿。
w Po/w=在油中的药物浓度Cs(oil)/在水中的药物 浓度Cs( water)
24
w 2、分配系数测定 w Po/w=(Coil×Voil/Cwater×Vwater )equilibrium w 查阅P值时,应注意测定数据的来源,因测定方
法或溶剂不同,P值差别很大。
25
(三) 多晶型(polymorphism)
21
w 溶解度的测定时需注意同离子效应的影响。 w 对于可解离型药物,溶解度S为解离部分与
非解离部分之和,如S=SHA+SA-。 w 对于非解离药物型药物,可加入非极性溶剂
改善其溶解度。
22
w (4) 溶解度与介电常数有关
23
(二)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w 1、定义:油水分配系数P(如辛醇/水,氯仿/ 水)是分子亲脂性的量度,代表药物分配在油相 与水相中的比例。
w 1、多晶型研究的重要意义 w 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称为多晶型。 w 多晶型是药物很重要的一个物理性质; w 不同晶型引起物质理化性质的差异; w 不同晶型可能存在稳定性、溶解度进而引起吸
收和生物利用度等药品质量差异。
26
一些药物的多晶型现象
w 奥沙尼奎 w 醋酸可的松 w 甲苯咪唑 w 无味氯霉素 w 黄体酮 w 头孢呋新酯 w 那格列奈
致畸、致突等实验); w ②药效学评价; w ③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10
w 处方设计前工作流程图
11
二、文献检索
12
三、分析方法的研究
w 一般处方前工作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简单、灵 敏、专属性强的分析方法,以便使以后所有测 定都可定量化。
w 目前, 常用方法有UV法、荧光分析法、高效液 相法 (HPLC) 和薄层色谱法(TLC)等。
16
2、溶解度和pKa的测定 (1)溶解度的测定 ①特性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 Ø 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品在溶剂中既不发生离解又
不和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测的溶解度。 Ø在一般情况下测定的溶解度是平衡溶解度
(equilibrium solubility), 亦称为表观溶解度 (apparent solubility)。
学情报,测定药物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如药物的 物理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溶出速度、多晶型、 pKa、分配系数、物理化学稳定等。 w 处方前设计的内容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性质和欲制备 的剂型。
3
w 2、处方前设计的主要任务
w (1)获取新药的相关参数; w (2)测定其动力学特征; w (3)测定与处方有关的物理性质; w (4)测定新药物与普通辅料间的相互作用。
20
w (3) 注意项 w 对于胺类药物,其游离碱常常很难溶,pKa测定可
在含有机溶剂中进行测定,以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 (如5%、10%、15%、20%)进行,将结果外推有机 溶剂为0%时, 即可估算出水中pKa值。 w 溶解度的测定一般测定平衡溶解度和pH-溶解度曲 线,平衡时间60~72小时。
计量比结合在化合物的晶格中。
w 无定形--分子的无序排列(堆积)形成,结晶度为零。
30
4、晶型的转换的类型
w 单变型晶型转变 w 互变型晶形转变
31
5、晶型转换的原理
w 结晶转化的限速步骤是晶核的形成 w 亚稳态晶型向稳态晶型转化的机制 w 在亚稳态中分子间作用力变弱并破裂; w 形成无序态固体,类似于局部的无定形; w 形成新的与更稳定晶型相关的分子间作用力。
27
2、晶形
w 晶形是指结晶的外部形态,受结晶条件和结晶 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
w 晶型与晶形相互的关联性质
28
3、晶型的基本分类
w 稳定型 w 亚稳定型:高能态,熔点低,溶解度大,溶出速度
亦大。
w 假晶型或溶剂化物 w 无定形
29
w 多晶型--分子不同的排列(堆积)方式或不同的构像。 w 水化物或溶剂化物--水分子或溶剂分子以一定的
4
w 3、制剂设计的基础 w (1)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w ①临床用药目的及给药的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w ②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的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5
w (2)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w ①安全性(safety); w ②有效性(effectiveness); w ③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w ④稳定性(stability); w ⑤顺应性(compliance); w 此外,还应考虑降低成本,简化制备工艺。
折射现象和(或)外表变化。多晶型是化学药物的 普遍现象;
37
(5)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差示热分析法(DTA)
38
8、在制剂过程中的多晶型现象
w 溶剂的应用 w 溶解和混悬 w 研磨和粉碎 w 制粒 w 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 w 固态分散技术 w 球形结聚
39
9、可能引起的问题
w (1)在混悬剂和霜剂中结晶的生成,使产品的均匀度、 外观和(或)生物利用度降低,如注射用醋酸可的松混悬 液,错用了多晶型物,就会结块。
均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流动性、含量均匀度、稳定性、
颜色、味道、溶出速度和吸收速度等。
w 药物的孔隙率、孔隙径及孔隙的形状对于水能 否快速透入固体制剂有影响,因而对其崩解、 溶出乃至吸收有影响。
50
w 3、测定
w 粉末粒度测定常用方法有筛析法、显微测定法、 沉降法和电感应法等。
w 在制剂研究中,采用压汞孔度计测定孔隙率。 w Washburn公式:lnP=-qγ(1/r)cosθ w 式中,P-汞挤入孔隙所需压力;q-常数; 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