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部分习题解答
可编程控制器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答案1. 如何建立项目?答:(1)打开已有的项目文件。
用菜单命令“文件”→“打开”,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择项目的路径及名称,单击“确定”,打开现有项目。
(2)创建新项目。
菜单命令“文件”→“新建”;或者点击浏览条中的程序块图标,新建一个项目。
2. 如何在LAD中输入程序注解?答:LAD编辑器中共有四个注释级别:项目组件(POU)注释、网络标题、网络注释、项目组件属性。
项目组件(POU)注释:在“网络1”上方的灰色方框中单击,输入POU注释。
3. 如何下载程序?答:如果已经成功地在运行STEP 7-Micro/WIN的个人计算机和PLC之间建立了通信,就可以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至该PLC。
如果PLC中已经有内容将被覆盖。
下载步骤如下:(1)下载之前,PLC必须位于“停止”的工作方式。
检查PLC上的工作方式指示灯,如果PLC没有在“停止”,单击工具条中的“停止”按钮,将PLC至于停止方式。
(2)单击工具条中的“下载”按钮,或用菜单命令“文件”→“下载”。
出现“下载”对话框。
(3)根据默认值,在初次发出下载命令时,“程序块”、“数据块”和“系统块”复选框都被选中。
如果不需要下载某个块,可以清除该复选框。
4. 如何在程序编辑器中显示程序状态?答:PLC置于RUN工作方式,起动“程序状态监控”查看PLC数据值。
方法如下:单击“程序状态监控”按钮或用菜单命令“调试”→“程序状态监控”,在梯形图中显示出各元件的状态。
在进入“程序状态监控”的梯形图中,用彩色块表示位操作数的线圈得电或触点闭合状态。
如:表示触点闭合状态,表示位操作数的线圈得电。
5. 如何建立状态表?答:(1)如果打开一个空状态表,可以输入地址或定义符号名。
(2)选中程序代码的一部分,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创建状态表”。
新状态表包含选中程序中每个操作数的一个条目。
6. 如何执行有限次数扫描?答:(1)PLC须位于STOP(停止)模式。
控制器部分习题解答

控制器部分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____。
(A、D)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B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C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D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2、流水CPU 是由一系列叫做“段”的处理线路所组成,和具有m个并行部件的CPU相比,一个m段流水CPU______。
(A)A 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B不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C 吞吐能力大于前者的吞吐能力D吞吐能力小于前者的吞吐能力3、同步控制是______。
(C)A 只适用于CPU控制的方式B 只适用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C 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D 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的方式4、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
(B)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C. 每一条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D.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5、由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较快,而CPU访问一次主存所花的时间较长,因此机器周期通常用______来规定。
(A)A 主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B 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最长时间C 主存中写入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D 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6、指令周期是指______。
(C)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CPU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 时钟周期时间;7、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______。
(B)A 主存地址寄存器B 程序计数器C 指令寄存器D 状态条件寄存器8、异步控制常用于______作为其主要控制方式。
(A)A 在单总线结构计算机中访问主存与外围设备时;B 微型机的CPU控制中;C 组合逻辑控制的CPU中;D 微程序控制器中;9、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
plc习题答案

plc习题答案PLC习题答案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
它具有可编程性和逻辑控制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领域。
PLC习题是帮助学习者巩固和提升对PLC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PLC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请简述PLC的基本组成部分。
答案: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CPU)、输出模块和编程设备。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将其转换为PLC可识别的信号。
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程序和控制逻辑。
输出模块将PLC的输出信号转换为可用于控制外部设备的信号。
编程设备用于编写和修改PLC的控制程序。
习题二:什么是PLC的位指令和字指令?答案:PLC的位指令是指对一个位进行操作的指令,例如开关、计数器和定时器等。
位指令的操作对象是PLC的输入输出点,用于控制或监测某个特定的信号状态。
字指令是指对一个字进行操作的指令,例如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字指令通常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习题三:请简述PLC的工作原理。
答案:PLC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扫描、执行和输出。
首先,PLC进行扫描,即读取输入模块的信号状态,并将其传递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根据预先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和判断,确定下一步的操作。
然后,PLC执行控制程序中的指令,包括位指令和字指令。
最后,PLC将执行结果转换为输出信号,并通过输出模块控制外部设备的运行状态。
习题四:什么是PLC的梯形图编程?答案:PLC的梯形图编程是一种常用的编程方法,它以梯形图的形式表示控制程序的逻辑关系。
梯形图由横向排列的输入、输出和中间逻辑元件组成,通过连接和组合这些元件,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和输出信号的控制。
梯形图编程直观易懂,便于理解和修改,是PLC编程的常用方法。
习题五:请简述PLC的应用领域。
答案:PLC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生产领域,包括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业等。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3章习题(xítí)与思考题3-1 什么(shén me)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解答(jiědá):1)控制(kòngzhì)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shūchū)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解答: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
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解答: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与输入偏差e之间成比例关系: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解答: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2)当有偏差存在(c únz ài)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j īf ēn)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ji ěd á):1)⎰=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只有(zh ǐy ǒu)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新

可编程操纵器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篇一:可编程操纵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空题1、plc 的输入模块一般使用()来隔离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
2、可编程操纵器采纳一种可编程序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定时、计数和()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来操纵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
3、cpu从(),从操纵总线上给出读命令,从数据总线上得到读出的指令,并放到cpu内的指令寄存器中。
4、plc以晶体管作为输出时,其负载的电源为()。
5、同一编号的tr在同一组内()使用。
二、推断题1、在循环程序处理过程中,cpu直接访问 i/o 模块中的输入地址区和输出地址区。
()2、mres位置不能保持,将模式抉择开关从stop扳到mres位置,能够复位存储器,使cpu回到初始状态()3、时基反映了定时器的分辨率,时基越小分辨率越高,定时的时刻越短;时基越大,分辨率越高,定时的时刻越长。
()4、s7-400只能执行暖启动(warm restart)。
()5、只需要下载用户程序块,就能够访问仿真plc的外设i/o存储区。
()6、两个转换一般用一个步将它们隔开,也能够直接相连()三、抉择题1、plc的含义是()(a)集散操纵系统(b)现场总线(c)可编程操纵器(d)可编程调节器 2、plc中不包括()。
(a)cpu (b)输入/输出部件(c)物理继电器(d)存贮器 3、按组成结构形式、容量和功能分,s7-200属于()。
a. 小型高档整体式b. 小型高档模块式 c. 中型高档整体式d. 中型高档模块式4、s7-300 电源模块、cpu模块和接口模块的安装插槽号顺序是()。
a. 1、2、3b. 3、2、1c. 1、3、2d. 2、3、15、“s5t#5s_200ms”表示()。
a. 16位s5time型数据b. 16位time型数据c. 32位s5time型数据d. 32位time型数据6、对站对象组态时,首先从硬件名目窗口中抉择一个()。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习题与答案

学习情境6习题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一、填空题1、PLC是通过一种周期扫描工作方式来完成控制的,每个周期包括、程序执行、三个阶段。
2、在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 OR是, MC是,NOP是。
3、FX2N—64M是FX系列PLC的(基本单元,扩展单元),64表示其具有。
4、在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T是器, M是器,Y是器。
5、移位寄存器的SFT是端,而RST是端。
6、在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 AND是,ORI是,LD是。
7.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在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 M是器,Y是器,S是器。
8、FX2N-48EXR型PLC中的48指________ _____、EX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R 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9、PLC常用的编程语言有、、、逻辑图。
10、FX2N—200M是FX系列PLC的单元200表示其具有。
11、在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LDI是,PLS是,ORB是。
12、PLC常用的编程语言有、指令表、、。
13、在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 OR是, LDI是,ANB是。
14、PLC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功能图、。
15、在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X是器,S是器, M是器。
16、 PLC主要有六部分组成:、存储器、、电源、、I/O扩展接口等。
17、在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LDP是, ORF是,SET是。
18、通常把可编程序控制器按照I/O点数的多少分成小型、型、型三个等级,小型PLC其I/O点数少于点。
19、在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中,LD是, ANB是,SET是。
二、简答题1.PLC的特点是什么?2.试说明PLC的工作过程。
3.简述PLC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4.阐述PLC按照I/O点数的多少是如何分类的。
5.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设计规则和语句编程规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设计题1.请设计一个PLC控制线路,控制要求如下:按下启动开关第一台电机启动,20秒后第二台电机启动。
可编程控制器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可编程控制器7-1 答:1.可靠性高;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3.编程简单易学;4.安装简单,维护方便;5.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7-2 答:1.按点数和功能分类;2.按结构形式分类。
7-3 1.逻辑控制;2.定时控制;3.计数控制;4.步进控制;5.数据处理;6.通信及联网;7.监控。
7-4 PLC将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则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PLC总的发展趋势是高功能、高速度、高集成度、容量大、体积小、成本低、通信联网功能强。
7-5 PLC的表达语言包括顺序功能流程图语言SFC、梯形图语言LD、指令表语言IL、功能模块图语言FBD、结构化文本语言ST五种。
7-6 1.CPU:在PLC系统程序的控制下进行工作,接收并存储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单元传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指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及编程过程中产生的语法错误等。
2.存储器:系统程序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PLC的监控程序。
用户程序存储器主要用来存储控制各种动作所需要的PLC用户程序。
内部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PLC程序执行的中间状态与信息。
3.输入/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外部信号与PLC内部信号的相互转换。
4.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的主要作用是实现PLC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5.编程装置:编程器的作用是用来供用户进行程序的输入、编辑、调试和在线监控PLC 内部状态和参数,与PLC进行人机对话。
6.电源:PLC电源是将交流电压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单元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直流电源。
7-7 答:1.直流输入;2.交流输入;3.继电器输出;4.体管输出;5.闸管输出。
7-8 答:1.梯形图;2.指令表;3.功能块图。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PLC课后习题部分解答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1-1、简述可编程的定义答:可编程控制器是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采用存储器程序指令完成控制而设计的装置,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用于开关量控制、实际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87年新定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
它能够存储和执行命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操作。
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1-2、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可靠性高,PLC平均无故障时间达10万小时;控制功能强,具有数值运算、PID调节;数据通信、中断处理,对步进电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实施控制;组建灵活:随时可扩展各种功能;操作方便:三种语言(LAD、STL、FBD)编程。
1-3、可编程控制器有哪几种分类方法?答:按I/O点数分类:小型机I/O<256点;中型机I/O在256~1024之间;大型机I/O>1024点;按结构分类:整体结构和模块结构;按用途分类:有通用型和专用型。
1-4、小型PLC发展方向有哪些?答:小型PLC向微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质量更高更可靠、功能更强、应用更广泛。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构成原理2-1、PLC由哪几部分组成?答:PLC由五大部分组成:①、中央处理器CPU;②、存储器;③、基本I/O接口电路;④、接口电路,即I/O扩展和通讯部分;⑤、电源(+5V、+24V的产生。
2-2、PLC的I/O接口电路有哪几种形式?答:PLC的输入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干结点式;②直流输入式;③、交流输入式。
PLC的输出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继电器式;②、晶体管式;③、晶闸管式输入、输出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形式,以便保护PLC内部电路不受伤害。
2-3、PLC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PLC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①、I/O点数、一般以输入、输出端子总和给出;②、存储容量,有系统、用户、数据三种存储器,即用户可用资源;③、扫描速度,即扫描周期,表示PLC运算精度和运行速度;④、可扩展性:可扩展I/O接口、模数处理、温度处理、通讯、高速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器部分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____。
(A、D)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B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C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D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2、流水CPU 是由一系列叫做“段”的处理线路所组成,和具有m个并行部件的CPU相比,一个m 段流水CPU______。
(A)A 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B不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C 吞吐能力大于前者的吞吐能力D吞吐能力小于前者的吞吐能力3、同步控制是______。
(C)A 只适用于CPU控制的方式B 只适用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C 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D 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的方式4、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
(B)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C. 每一条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D.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5、由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较快,而CPU访问一次主存所花的时间较长,因此机器周期通常用______来规定。
(A)A 主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B 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最长时间C 主存中写入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D 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6、指令周期是指______。
(C)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CPU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 时钟周期时间;7、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______。
(B)A 主存地址寄存器B 程序计数器C 指令寄存器D 状态条件寄存器8、异步控制常用于______作为其主要控制方式。
(A)A 在单总线结构计算机中访问主存与外围设备时;B 微型机的CPU控制中;C 组合逻辑控制的CPU中;D 微程序控制器中;9、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
(B)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C 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D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10、同步传输之所以比异步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是因为同步传输______。
(B、D)A 不需要应答信号;B 总线长度较短;C 用一个公共时钟信号进行同步;D 各部件存取时间较为接近;11、在某CPU中,设立了一条等待(W AIT)信号线,CPU在存储器周期中T的φ的下降沿采样WAIT线,请在下面的叙述中选出正确描述的句子:______。
(C、D)A 如W AIT线为高电平,则在T2周期后不进入T3周期,而插入一个T W周期;B T W周期结束后,不管WAIT线状态如何,一定转入了T3周期;C T W周期结束后,只要WAIT线为低,则继续插入一个T W周期,直到W AIT线变高,才转入T3周期;D 有了W AIT线,就可使CPU与任何速度的存贮器相连接,保证CPU与存贮器连接时的时序配合;12、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______。
(D)A.产生时序信号B.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C.完成指令操作的译码D.从主存取出指令,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并产生有关的操作控制信号,以解释执行该指令13、描述流水CPU基本概念不正确的句子是______。
(ABC)A.流水CPU是以空间并行性为原理构造的处理器B.流水CPU一定是RISC机器C.流水CPU一定是多媒体CPUD.流水CPU是一种非常经济而实用的时间并行技术14、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______设备。
(A)A.智能化B.交互式C.远程通信D.过程控制二、填空题1、微程序设计技术是利用A.______方法设计B.______的一门技术。
具有规整性、可维护性、C .______等一系列优点。
(A.软件 B.操作控制 C.灵活性)2、硬布线器的设计方法是:先画出A. ______流程图,再利用B. ______写出综合逻辑表达式,然后用C. ______等器件实现。
(A.指令周期 B.布尔代数 C.门电路和触发器)3、CPU从A. ______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和称为B. ______。
由于各种指令的操作功能不同,各种指令的指令周期是C. ______。
(A.存储器 B.指令周期 C.不相同的)4、当今的CPU 芯片除了包括定点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包括A.______,B.______运算器和C.______管理等部件。
(A. Cache B. 浮点 C. 存储)5、流水CPU是以A. ______为原理构造的处理器,是一种非常B. ______的并行技术。
目前的C. ______微处理器几乎无一例外的使用了流水技术。
(A.时间并行性 B.经济而实用 C.高性能)6、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除了A.______寄存器,B.______计数器,C.______寄存器外,还应有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
(A.指令B.程序C.地址)7、硬布线控制器的基本思想是:某一微操作控制信号是A.______译码输出,B.______信号和C.______信号的逻辑函数.(A.指令操作码 B.时序 C.状态条件)8、CPU周期也称为A.______;一个CPU周期包含若干个B.______。
任何一条指令的指令周期至少需要C.______个CPU周期。
(A.机器周期 B.时钟周期 C. 2)9、RISC CPU是克服CISC机器缺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一个有限的A.______;(2)CPU配备大量的B.______;(3)强调C.______的优化。
(A.简单指令系统 B.通用寄存器 C.指令流水线)10、CPU从A______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和称为B______。
由于各种指令的操作功能不同,各种指令的时间和是不同的,但在流水线CPU中要力求做到C______。
(A.存储器B.指令周期C.一致)11、CPU中,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为A______,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的寄存器为B______,保存CPU访存地址的寄存器为C______。
(A.指令寄存器IR B.程序计数器PC C.内存地址寄存器AR)12、并行处理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主流。
它可贯穿于信息加工的各个步骤和阶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A______并行;B______并行;C______并行。
(A.时间B.空间C.时间+空间)三、应用题1、(11分)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存储器容量为512×48(位),微程序在整个控制存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微程序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如图所示:←操作控制→←——————顺序控制————————→(1)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多少位?(2)画出对应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
解:(1)假设判别测试字段中每一位为一个判别标志,那么由于有4个转移条件,故该字段为4位,(如采用字段译码只需3位),下地址字段为9位,因为控制容量为512单元,微命令字段是(48 –4 - 9 )= 35 位。
(2)对应上述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B1.2如下:其中微地址寄存器对应下地址字段,P字段即为判别测试字段,控制字段即为微命令子段,后两部分组成微指令寄存器。
地址转移逻辑的输入是指令寄存器OP码,各状态条件以及判别测试字段所给的判别标志(某一位为1),其输出修改微地址寄存器的适当位数,从而实现微程序的分支转移。
图B1.22、(11分)假设某计算机的运算器框图如图B2.2所示,其中ALU为16位的加法器(高电平工作),S A 、S B为16位锁存器,4个通用寄存器由D触发器组成,O端输出,其读写控制如下表所示:写控制读控制W WA0WA1 选择1 1 1 1 0 011x11xR0R1R2R3不写入R0 RA0RA1 选择111111x11xR0R1R2R3不读出微命令字段判别测试字段下地址字段图B2.2要求:(1)设计微指令格式。
(2)画出ADD,SUB两条微指令程序流程图。
解:各字段意义如下:F1—读RO—R3的选择控制。
F2—写RO—R3的选择控制。
F3—打入SA的控制信号。
F4—打入SB的控制信号。
F5—打开非反向三态门的控制信号LDALU。
F6—打开反向三态门的控制信号LDALU ,并使加法器最低位加1。
F7-锁存器SB清零RESET信号。
F8-一段微程序结束,转入取机器指令的控制信号。
R—寄存器读命令W—寄存器写命令(2)ADD、SUB两条指令的微程序流程图见图B2.3所示。
图B2.33、(11分)图B3.1所示的处理机逻辑框图中,有两条独立的总线和两个独立的存贮器。
已知指令存贮器IM最大容量为16384字(字长18位),数据存贮器DM最大容量是65536字(字长16位)。
各寄存器均有“打入”(R in)和“送出”(R out)控制命令,但图中未标出。
图B3.1设处理机格式为:17 10 9 0OP X加法指令可写为“ADD X(R1)”。
其功能是(AC0)+ ((R i)+ X)→AC1,其中((R i)+ X)部分通过寻址方式指向数据存贮器,现取R i为R1。
试画出ADD指令从取指令开始到执行结束的操作序列图,写明基本操作步骤和相应的微操作控制信号。
解:加法指令“ADD X(R i)”是一条隐含指令,其中一个操作数来自AC0,另一个操作数在数据存贮器中,地址由通用寄存器的内容(R i)加上指令格式中的X量值决定,可认为这是一种变址寻址。
因此,指令周期的操作流程图如图B3.4:相应的微操作控制信号列在框图外。
图B3.4 图B3.54、(11分)某计算机有8条微指令I1—I8,每条微指令所包含的微命令控制信号见下表,a—j 分别对应10种不同性质的微命令信号。
假设一条微指令的控制字段仅限8位,请安排微指令的控制字段格式。
解:为了压缩指令字的长度,必须设法把一个微指令周期中的互斥性微命令信号组合在一个小组中,进行分组译码。
经分析,(e ,f ,h)和(b, i, j)可分别组成两个小组或两个字段,然后进行译码,可得六个微命令信号,剩下的a, c, d, g 四个微命令信号可进行直接控制,其整个控制字段组成如下:01 c 01 b直接控制10 f 10ia c d g 11g 11j××××××××4位2位2位5、(11分)运算器结构如图B5.2所示,R1 ,R2,R3是三个寄存器,A和B是两个三选一的多路开关,通路的选择由AS0 ,AS1 和BS0,BS1端控制,例如BS0BS1 = 11时,选择R3 ,BS0BS1 = 01时,选择R1……,ALU是算术/ 逻辑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