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届南京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南京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南京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2024.1一、基础知识综合1.学习小组研学“需”字,你积极参与。

“需”,甲骨文为“”,字形是人身上往下滴水,表示润湿、沐浴之意,是“濡”的本字。

当一个人年小幼稚之时,称作“孺”;当一个人“沐浴”了学识、德行,称作“儒”;当一个人内心害怕不安时,称作“懦”。

(1)给“懦”注音:(2)下列空缺处选填的字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相以沫②温文雅③弱无能④妇皆知A.濡儒懦孺B.儒懦濡孺C.孺儒懦濡二、选择题2.交流小说阅读体会,你依次使用了项中的词语。

()刘备三顾茅庐,,天下英雄云集响应;范进年近花甲中举,喜极而疯,;刘姥姥二进之家,卖力“表演”,滑稽搞笑。

经世奇才、迂腐书生、乡野村妇,鲜活的人物形象,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

A.唯才是举不近人情箪食壶浆B.思贤如渴不近人情钟鸣鼎食C.思贤如渴不省人事钟鸣鼎食D.唯才是举不省人事箪食壶浆三、语言表达3.古诗文学习至今,你感受颇深。

用关联词“不管……还是……”或“只有……才……”写一句话,表达你对学习古诗文最深的感受(50字以内)。

四、名句名篇默写4.古诗积累竞赛,你当仁不让。

(1)小联: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你:这个简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①,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小合: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用“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你: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也慨叹“③?悠悠,④”,满是怀古伤今之意。

(3)小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这两句诗,表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可阻挡和人要向前看的乐观态度。

你:“⑤,⑥”,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这两句,以奇特的想象,呼唤社会变革,憧憬美好未来。

五、文言文阅读【甲】孟子·大丈夫宋·陈普玉食珍羞不谓荣,箪瓢陋巷岂为贫。

福建省厦门市2024_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厦门市2024_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留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3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语言积累(12分)1.请依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2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1分)(2),天际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3)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其一)》)(1分)(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5)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1分)(6),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1分)(7),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1分)(8)北冥有鱼,。

(庄子《北冥有鱼》)(1分)(9),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1分)(10)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1分)(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写出人事变迁之怅惘的句子是:“,”。

(2分)(二)语言运用(8分)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作品《岳阳楼记》朗朗上口,千古传颂。

B.雨果是德国大文豪,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凄惨世界》《九三年》《醇厚人》。

C. 苏轼词风婉约,他使词摆脱了对音乐的依附,拓宽了词的题材、意境、手法。

D.《儒林外史》《三国演义》均为我国明清时期闻名的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阅读让你的世界草长莺飞,繁花似锦;让你身居斗室,漫游广①mào()宇宙。

通过阅读,使你的心灵犹如秋雨中的池塘,渐渐丰盈。

阅读更是写作灵感之泉不涸的秘谛。

一个人(甲)(A.纵然 B.虽然)有支生花妙笔,(乙)(A.尽管 B.倘如)没有经过阅读的浸润②zī()养,也唯恐会有江郎才尽之时。

(1)文中①②处依据拼音写汉字。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你拿到的这份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完成答题。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成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天地无私,草木有情。

看“(1),(2)”的飘洒明丽(温庭筠《商山早行》),“(3),(4)”的孤旷空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6)”的茂盛青翠(范仲淹《岳阳楼记》);听“(7),(8)”的荒芜沧桑(许浑《咸阳城东楼》),悟“(9),(10)”的新旧更迭之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清晨,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太阳便升起来了,横卧在山坡上的小山村,在金色的朝晖里醒来了,雄鸡嘹亮的报晓声,“吱呀”打开大门声,小孩追逐(xī)闹声,大人互相问候声,都依次地响起。

随着袅袅的炊.烟渐渐散去,小山村里飘来饭菜的香味和大人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之后,勤劳的老农戴着斗笠,牵着(wēn)顺的老牛,在熹微的晨光中走向广袤.的田野,开始一天的劳作。

他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着美好的未来。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xī()闹②wēn()顺(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炊.烟②广袤.(3)文段中的“熹”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袅袅”作形容词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袅袅的炊烟”的“袅袅”意思是(2分)【袅袅】niǎo niǎo形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炊烟~|~腾腾的烟雾。

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垂杨~。

③形容声音绵长不绝:余音~。

3.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6分)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2024届龙岩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龙岩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龙岩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024.1一、积累与运用(25分)毕业前夕,同学们自发组织互赠书签活动。

下面是你准备送出的书签,请在下 面的空格中,填写适合的古诗文名句。

(10分)假如你收到了以“友谊长久”为主题的书签,请你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中选择两句诗回赠,以表达不管相隔多远,友情常在的情谊: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9分)第一次到熬溪,我就惊叹于这里的美。

那一坝稻田里的稻谷,纯正的金黄色, 与金黄的阳光缠绵交①(róng )。

山风过处,稻浪翻滚。

那家家户户屋后的竹林, 都在呼呼而来的山风中摇②(yè)出一丛丛翠绿。

保靖县城往北十来公里,山势 突然隆起很高,成为一个很小的台地。

熬溪(),把几十栋木房子安放在台地四 周,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错落有③(zhì)。

围在寨子和山间的一大坝田园,是 熬溪最大的_块苗翠。

山背后几坝田园散落,是在山中点缀的一串串玉佩。

以前在我眼里( )的山水,居然每一处都能让我惊喜。

可以说,每—座山岭、山峰都是一幅( )的画,每一条河流、小溪都是梦幻迷离的诗。

(1)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见缝插针 见怪不怪 美轮美奂B. 见缝插针 司空见惯 精美绝伦C. 相机行事 司空见惯 美轮美奂D. 相机行事 见怪不怪 精美绝伦(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山背后的几坝田园散落, B. 山背后散落的几坝田园, C. 几坝田风散落在山背后, D. 山背后散落的几坝田园,3. 名方阅读交流(6分)班级开展“读经典作品,做时代新人”读书交流活动,请选择其中一部作品, 分享你的读书方法。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文言诗文。

(37分)1.默写。

(1),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4)有孙母未去,。

(杜甫《石壕吏》)(5)崔颢《黄鹤楼》中,。

两句从神话传说落笔,表达了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之感慨。

2.阅读课内外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范滂①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③,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④。

【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

②厉:同“砺”,磨砺。

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

④抽拔幽陋: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1)【甲】诗作者刘禹锡是朝的诗人,【乙】文作者是北宋的(人名)。

(2)【乙】文中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本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核准条形码上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将其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当我拾.(shí)级而上时,那层层递进的石阶,化解了心理的陡峭,也缓解了跋涉..的艰辛。

B. 一块石头沉稳地坐着,另一块凛然耸立在险要的关隘.(ài)上: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C. 黎明的风,拂落几缕惆怅.(chàng);夜半的雨,惊醒它苍桑..的梦,展翅摇曳心旌的天空。

D. 笑声欢语,觥筹交错....。

我用味觉、更用情感细细咀嚼.(jué)着罗田,慢慢品味着罗田。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A. 蔡希陶和他的团队殚精竭虑....,从西双版纳野生植物中发掘了众多重要经济植物。

B. 这片土地,从此被世人瞩目。

而我们,只是到访它的无数客人中微不足道....的几个。

C. 那些望天树脚踏实地、好高骛远....、冲破了多少艰难险阻,终于达到让人仰望的高度。

D. 他与树的相逢,真的是宿命吗?其实,所有的不期而遇....,都启程于岁月深处的初心。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然而,人类活动给湿地带来了不利影响,湿地保护现状并不乐观。

②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并被称为“地球之肾”。

③保护湿地健康,维持湿地功能,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修课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胚芽(pēi)干瘪(biě)酵母(xiào)鸠占鹊巢(jiū)B. 包庇(pì)抚恤(xù)粗犷(guǎng)苟且偷生(gǒu)C. 拙劣(zhuó)拾级(shè)虐杀(nüè)自惭形秽(huì)D. 孵化(fū)争讼(sòng)订正(dìng)奄奄一息(y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凝视默契锐不可当自出心裁B. 蓦然气慨雕梁画栋郑重其事C. 狼籍喧哗走投无路恍然大悟D. 婆娑停滞消声匿迹殚精竭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春天像小姑娘, 花容月貌的, 笑着, 走着。

B. 队伍分散开去, 摩肩接踵, 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假如恨比爱多, 小屋就凄风苦雨, 愁云惨雾, 你会精神悲戚压抑, 茕茕孑立。

D.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 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 栩栩如生。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看到这张照片, 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 是否保持为政清廉, 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 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 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 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A. 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 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 径自开了起来。

B.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 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D.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

(18分)1.小组准备以“振”为主题制作“新年贺卡”,请你参与。

(18分)(1)请为贺卡正面①②处分别选择正确的汉字。

(2分)A.喜B.落C.禧D.嘻① ② (2)根据积累,补全【贺卡•阐释】内容。

(8分)ㅤㅤ“振”当选“汉语盘点2023”年度国内字,是取其“振作”“奋起”之义。

长路有险夷,人生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如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① ”的仕途受挫,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② ”的离别之苦,杜甫遭遇“③ ,况乃未休兵”的战乱局面。

但文人志士乐观面对,毫不气(něi)④ ,如李白即便怀才不遇亦能慷慨高歌“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遭遇宦海浮沉依旧吟咏“沉舟侧畔千帆过,⑥ ”;苏轼与弟弟分别七年却依然在《水调歌头》中发出“⑦ , ”的美好祝愿。

面对挑战时不失本心,遭遇风雨时行之不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当得起一个“振”字。

(3)在【书法区】书写“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诗句是否符合贺卡主题?结合《夜坐》内容,简述理由。

(4分)夜坐张来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4)选用《艾青诗选》“太阳”或“黎明”意象,紧扣主题,续写一节诗歌(3﹣4行),作为贺卡寄语。

(4分)愿你是一块礁石微笑面对浪的击打生活怎会没有波澜胜利是坚守的勋章愿你二、阅读。

(49分)2.社团准备将《墙旮旯的太阳》拍成微视频,请你协助完成。

(18分)墙旮旯的太阳张恒ㅤㅤ①根三爷家的正屋门朝东,两间厨房则坐北朝南,于是,墙与墙之间的转拐处,便没了寒冷的北风,冬日的暖阳聚集在这里,墙旮兄一片灿烂。

吃过早饭约莫九点多钟的时候,水二爷他们便都来了。

成习惯了,老人们喜欢聚在这里晒太阳。

ㅤㅤ②多少年了,彼此之间熟谙各自的乘性,就像谙熟自己手掌里的老茧。

不见想得慌,见了,就有逗不尽的乐趣。

可这几日,气氛却有些不同。

大伙儿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怕伤了根三爷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2018八上·宽城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世界优秀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鹤立鸡群,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B . 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络绎不绝。

C . 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D .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2. (2分) (2017八下·大石桥期末) 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经典性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

一个人能否获得大的能量,取得高的成就,关键是进行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阅读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更是一种生命的“马拉松”A . “过程”“品格”“达到”都是名词,“经典性作品”“深邃的思想”都是偏正短语。

B . “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个句子中“过程”是宾语。

C . “阅读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更是一种生命的“马拉松”。

一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D . 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进行”前面加上“能否”。

3. (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②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③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醉花阴》)④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⑤诗人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⑥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随刘备创业。

正如他在《出师表》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8题;共75分)4. (2分) (2019七下·长春期中)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世界需要爱。

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①(,/;)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②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①应该选择的标点是________。

(2)②应该用的关联词是________。

(3)“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修改病句。

(4)仿写划线句子,要求符合语境。

5. (19分)(2014·莱芜)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乙】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

’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

’‘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

”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长跪而谢之________②寡人谕矣________③亲尝教以兵________④许由无天下之累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B .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C . 休祲降于天时宿于野D . 若士必怒王若无兵(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4)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5)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6. (15分)我们都是成功者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

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

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

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2)第③自然段中"这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7.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

《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

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据2月20日《新京报》)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

《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

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

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

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

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

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

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

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

《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⑦段中划线字“这”指什么?(4)结合全文说说《朗读者》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8. (7分)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________,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________的特点。

9. (7分)学习了本文,同学们欣赏了文学大师的风采,班内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活动二: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活动三:活动四:10. (5分)制作送别礼物,布置个性房间,安排朋友聚会,规划全家出游,……生活处处需要付出热情,温馨的设计,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