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制作植物原色标本的方法比较
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新方法

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新方法植物原色浸制标本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其目的是保留植物的自然颜色,以便更好地展示其形态特征。
传统的方法通常使用酒精和甘油混合物进行浸泡,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颜色褪失或改变。
下面是一种新的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方法:材料和试剂:1.高纯度无水乙醇2.蔗糖3.轻质食用植物油4.磷酸氢钾5.酸性水(可使用柠檬酸水)步骤:1.样本采集:选择新鲜、完整的植物标本,最好是花、果实或叶片等具有鲜艳颜色的部位。
2.预处理:将植物标本在采集后的尽快时间内进行处理。
将样本洗净,去除泥土和杂质。
3.浸泡:准备一个浸泡液,将无水乙醇和蔗糖按一定比例混合,以提高标本的柔软度和保持颜色。
将植物标本放入浸泡液中,使其完全浸泡,确保植物吸收浸泡液。
4.硬化处理:将植物标本从浸泡液中取出,置于轻质食用植物油中进行硬化处理。
这有助于保持植物的自然形态。
5.酸性处理:准备酸性水,将其中添加少量磷酸氢钾。
将植物标本在酸性水中浸泡,这有助于保持植物的颜色,防止褪色。
6.干燥:将处理过的植物标本放置于通风处自然晾干,确保标本完全干燥。
7.鉴定和标签:在标本上进行植物的鉴定,并附上详细的标签,包括植物的学名、采集日期、地点等信息。
注意事项: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场所的清洁,避免杂质的污染。
浸泡液的浓度和硬化处理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植物的特性。
酸性水的使用要适量,以免对植物标本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方法有助于在保持植物自然颜色的同时,保持植物的形态特征,提高标本的观赏性和科研价值。
植物标本怎么做能保持原色

植物标本怎么做能保持原色植物标本怎么做能保持原色?制作保色植物标本的过程相对简单,只需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标本:在户外或植物园中采集具有代表性、完整且典型的植物。
在采集时,注意去除多余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使标本疏密合理。
2.清洗和整理:将采集到的植物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和残留的土壤。
然后用剪刀或刀片将植物修剪成适当的长度和形状,使其更美观。
3.配制保色液:将固体氧化铜倒入50%的冰醋酸溶液中,按照1:3的比例混合。
将混合物隔水加温,直至氧化铜和醋酸形成醋酸铜溶液。
此时,溶液呈蓝色。
将醋酸铜溶液过滤后倒入广口瓶内保存。
使用时,按需兑入一倍的蒸馏水,成为保色液。
4.加温保色:将保色液加热至85℃,然后将洗净和整理好的植物放入。
根据植物叶片的质地,确定煮沸时间。
叶片较薄且柔嫩的植物煮5分钟即可,而叶片厚实坚硬的植物需煮10~15分钟。
煮沸过程中,植物的颜色会由绿色变为黄绿或褐色绿色。
后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洗净。
5.压制干燥:将处理好的标本用旧报纸或草纸夹住,注意叶片的背腹面特征明显的部分可以翻过来展示。
将标本夹好后,放入透气的标本夹内,用绳子扎紧,上面用重物压紧。
第二天进行整理标本并换上干的旧报纸或草纸,经过2~3天后,将压制好的标本取出。
6.制作标本:根据标本的大小选择台纸,将植物标本摆放在台纸上,注意合理布局。
然后用胶水将标本固定在台纸上。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借助镊子等工具辅助操作。
7.装裱:为了使标本更加美观,可以选择合适的框架将制作好的植物标本装裱起来。
这样,一份原色的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通过以上步骤,制作的植物标本能够保持原色,长期保存。
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遵循每个步骤,尤其是保色液的配制和加温保色环节,以确保标本的颜色得到有效保持。
制作植物标本的多种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多种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剪贴法:将植物的新鲜叶片或花朵用剪刀或刀片裁剪成合适的大小,贴上标签,插入支架或夹在书页中,以达到长期保存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较小的植物标本,如小草花或小花束。
2. 浸渍法:将植物标本放入酒精、醚、碘酒等液体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标本会变得更加鲜艳、易于观察,同时也可以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大型植物标本,如树木、花卉等。
3. 干燥法:将植物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标本的存放环境,以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植物标本,如树叶、花瓣、果实等。
4. 熏制法:将植物标本放置在烟熏室中,用烟熏的方式使其干燥。
熏制法可以让标本更具有香味,同时也可以增强标本的耐久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一些特殊的植物标本,如真菌、坚果等。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如染色法、充气法、熔蜡法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重标本的制作工艺,确保标本的精度和清晰度。
同时,在制作植物标本时,也需要尊重植物的生命和自然,尽量保持标本的原生态,以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
材料准备:
1.成熟健康的植物样本
2.细直剪刀
4.干燥剂(如硅胶)
5.标本夹或纸夹
6.胶带
7.标本袋或盒子
步骤:
1.选择合适的植物样本:选择成熟健康的植物来制作标本,尽量选择
完整的植物,包括根部、茎、叶片和花朵等。
2.准备标本纸:将植物标本纸或标本纸展开,在纸上画一个框架,大
小略大于植物样本的尺寸。
3.剪取植物样本:用细直剪刀将植物样本剪取下来,尽可能保留完整
的茎和叶片。
如果是大型植物,可以选择剪取一小部分作为样本。
4.处理植物样本:将植物样本洗净,去除泥土和杂质。
可以用流动的
自来水轻轻冲洗植物样本,同时使用软毛刷去除附着在叶片上的灰尘和污垢。
5.干燥植物样本:将清洁的植物样本通过纸夹或标本夹夹在标本纸上,尽量展开,使各个部分都能显示出来。
将标本纸与植物样本一起放入干燥
剂中,使其彻底干燥。
干燥剂可以吸去植物内部的水分,以避免样本变形和发霉。
干燥时间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和厚度,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周。
7.保存标本:将制作好的标本放入标本袋或盒子中,以免受到灰尘和湿气的影响。
标本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避免标本的退色和腐烂。
浸制标本的制作

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1(1)、绿色植物标本的浸制用50 ml冰醋酸和50ml水配成50%醋酸溶液,在溶液中慢慢加入醋酸铜粉末,不断搅拌,直到饱和为止,配成醋酸铜溶液。
取醋酸铜原液1份,加水4份稀释,将溶液倒入大烧杯内加热至70—85?,然后将新鲜绿色植物放入烧杯内,不久材料变成黄绿色,继续加热直至材料又变成跟原来的色泽相似时停止加热,取出绿色标本,在清水里漂洗干净,浸入5%的福尔马林溶液瓶中保存。
还可用硫酸铜代替醋酸铜,配成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用硫酸铜溶液同上述方法一样处理绿色植物。
有一些特别幼嫩的植物,不宜加热,可浸入5%硫酸铜溶液里,直至材料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绿时取出。
浸泡时间约5天左右。
标本经清水漂洗后,浸入5%的福尔马林溶液里保存。
标本处理后装瓶时,最好将标本用线轻轻地缚在透明的玻璃片上,连同玻璃片一起浸入5%的福尔马林保存液中保存,保存液一定要没过标本。
(2)、红色标本的浸制。
取4ml福尔马林、4g硼酸、400ml水配置成处理液。
选择完整成熟的新鲜果实(如番茄、樱桃等),洗净后浸入处理液中,当果实由红色转为深褐色时取出。
浸泡时间一般为1—3天,但要视果实的大小、颜色深浅而定。
果实取出后直接浸入亚硫酸硼酸保存液(100ml1%亚硫酸、2g硼酸、100ml水配成)中保存,可保持果实原有色泽。
(3)、黄绿色标本的浸制。
将黄绿色的果实或植物黄绿色部分(如梨、金橘、甜瓜等)洗干净,浸入5%硫酸铜溶液1—3天,取出后漂洗干净,浸入亚硫酸甘油酒精保存中保存,保存液用20ml10%亚硫酸、20ml甘油和20ml95%的酒精,加水600ml配成。
也可用50ml10%亚硫酸和50ml95%酒精,加水400ml配成亚硫酸酒精保存液,同样能达到保存的目的。
(4)、紫色标本的浸制。
用10ml40%的福尔马林、12ml95%酒精加入200ml配成福尔马林酒精溶液,将洗净的紫色果实,直接浸入上述溶液中保存。
如果是紫色的浆果(如葡萄)时必须先浸入福尔马林食盐溶液(12ml40%福尔马林、24ml12%食盐水、水200ml配成)内,选取即将成熟的果实洗净,浸入上述液中2—3月,然后取出,保存在2%的福尔马林溶液瓶中,这样处理后,果实的原有色泽可保持较长时间。
植物浸制标本的原色保持

植物浸制标本的原色保持1.标本绿色的保持方法方法1:将醋酸酮缓慢加入到50%的冰醋酸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将此溶液按1∶4的比例稀释。
随后加热,当加热到80℃的时候,把绿色标本投入到溶液中,继续加热。
当绿色标本逐渐由绿色变黄、变褐,最后又变绿时即可停止加热。
这样绿色标本便可置于福尔马林固定液中长期保持绿色。
方法2:将标本置于硫酸铜、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0-20天后,再更换一次硫酸铜与福尔马林溶液并浸泡10天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福尔马林固定液可长期保持绿色。
方法3:以20%的氯化镁浸泡1-4天,然后分别用30%、50%、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5-7天(pH值为5."8左右),再用85%、95%、100%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7-10天。
最后,在过饱和氯化镁固定溶液中保持原色。
(引自《生物》杂志,此法还可以保持花和果实的其他颜色)大凡绿色植物浸制标本制作过程中,浸泡或浸渍时间是关键。
浸渍时间的长短,要视植物老嫩程度和种类而定。
一般地说,植物幼苗浸3~5天即可,而成熟的植物则需浸8~14天。
最妥善的办法是从浸泡后的第三天起,每天检查一次,见到植物褪成黄色而又重新变成绿色时,即可取出。
用清水将浸泡液洗净,然后放到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标本就制成了。
2."标本红色的保持方法(1)固定液配制:4ml 40%的福尔马林溶液,3g硼酸,400ml水。
(2)保存液配制:20ml 40%的亚硫酸,10g硼酸,580ml水。
(3)保存方法:把红色果实浸泡在固定液中1-3天,等到果实变成深色的时候取出,用注射器向果实里注射少量的保存液,然后固定在保存液中,果实逐渐恢复本色。
这种方法还可以预防标本腐烂。
对红绿交错的果实,如剖开的红瓤西瓜、红辣椒,或是植物的红色根、茎,如红萝卜、红皮甘蔗等,可以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里约10天左右,当标本由红变褐时取出。
植物标本的制作

四、标本的整理和压制:
1、将植物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置于通风处 自然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避免阳光直射导致 ——————————————背面朝上 植物萎蔫)。 2、将标本夹有绳的一扇平放着做底,上铺5层 吸水纸。 3、把表面已晾干的植物平放在吸水纸上,铺 平、整形,使植株处于自然状态,避免互相遮 盖(将一片叶背面朝上,以便对比观察)。 4、在整理好的植株上盖3层吸水纸,以后每放 一标本就盖3层纸,10份左右,到最后一份标 本上盖5层纸,再将标本夹的另一扇压上,尽 量压紧、用绳子将其绑牢,放于通风处压制。
五、换纸 用干纸去替换标本夹里的湿纸,第一次换纸时, 要用镊子整理,使根、茎、叶展开。 换纸关系到标本质量好坏,换纸勤、干的快、颜 色好。头三天每天换纸2-3次,以后可以每天换一次, 一般一星期可完全干燥。叶片较硬的植物需时间长。 换下来的纸可放于阳光下晒干,以备下次再用。 六、消毒
⑴
剧毒药品熏杀
4、消毒和上台纸,同普通腊叶标本。
方法三、叶脉标本制作
1、离析:用10-20% NaOH 溶液煮20-30分钟,再用清水 洗。在水中用毛笔扫去叶表皮和叶肉组织。 2、漂白:用10% H2O2 溶液浸泡8-12小时。 3、染色:10%品红、品绿等浸染几分钟。
4、清洗:5%稀盐酸、清水冲洗。
5、压制、消毒和上台纸,同普通腊叶标本。
⑵1%升汞酒精 ⑶高温杀菌
七、上台纸 油光纸 植物标本名签
编号:______________ 中名:_____________ 乘托标本的白纸板叫台纸,长38cm、宽 科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cm,将压干、消毒后的标本固定于台纸上。 拉丁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方法:①针线固定 背面将线打结 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集人:_________ 采集日期:_____年__月__日 ②纸条固定 背面粘贴 鉴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目前通用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有干制和浸制两大类:1. 植物标本的干制对含水量较少,易于干燥,干燥后又不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可采用真空干燥、冰冻干燥、微波干燥、硅胶干燥和吸水纸压制等物理方法进行强制性脱水。
也可以首先进行必要的化学处理,然后再进行脱水干制。
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干标本的制作方法可分为以下3种:①腊叶标本制作。
备齐足量的吸水纸(多用表芯纸代替),纸的规格以28×42厘米为宜,将纸铺在特制的植物标本夹上,洗净后的标本要放到表芯纸上,用镊子在纸上进行姿态纠正,然后盖上一份表芯纸,纸上再放置标本,标本上再覆盖表芯纸,这样一层层叠起来夹到标本夹里,用绳子将标本夹勒紧或在标本夹上压一重物,以便表芯纸更快地吸干植物体中的水份。
其间要及时换纸,最初每天换1~2 次,而后可隔2~3 天换一次(换下的纸要晒干,以备下次再用,一直换到标本干透为止)。
干透的标本要装贴到台纸上,台纸的大小一般为26×36厘米,台纸的右下角应贴上标签,最后粘贴半透明的护盖纸。
②原色复膜标本制作。
先将绿色的枝叶和花朵分离,对绿叶和不同颜色的花朵采用不同的化学方法处理。
绿色枝叶的处理:向浓度为50%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铜制成醋酸铜的饱和溶液,取一份饱和溶液加4份水稀释,然后将植物材料放到稀释液中加热,使温度保持在75℃~85℃之间。
此时绿色枝叶逐渐变黄,要继续加热使其恢复成原来的绿色后,立即停止加热,然后将标本从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洗净,放到表芯纸上,置于标本夹中加压,并要注意及时换纸。
也可将标本夹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
同时可加热到75℃左右。
各种花色的处理:红色花可在2%的酒石酸溶液中浸10~20分钟;紫色花可在2%的硫酸铝溶液中浸10~20分钟。
浸过的花朵从溶液中取出后要洗净、脱水。
脱水方法与枝叶相同。
干透的枝叶、花朵要及时装贴到台纸上,并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标签,最后送到护卡机里进行高温复膜。
③原色立体标本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制作植物原色标本的方法比较
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两种常用制作植物原色标本的方法,对同一种植物实验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方法更完善。
关键词:植物标本方法优缺点
一、制作原色浸制标本的目的
1、植物标本是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它能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并加深印象。
2、原色植物进制标本,不仅在教学研究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标本陈列、展示和艺术观赏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
3、浸制标本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中植物的形态、色泽、质地,其栩栩如生之态,惹人喜爱。
浸制标本是教材,又是艺术品。
学生参观见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国内研究现状
1、由于自然界中植物的枝、叶、花、果色泽常常不一,刘若庸2003本文采用“多色杀生固定法”对42种具红、绿、黑、白、黄、褐、紫等不同色泽果实、种子的标本进行了实验研究。
2、2006年,韩俊,李玉卿等人研究了几种常用植物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并给予了评价。
3、2006年,黄肇宇等人介绍了植物标本保色的基本原理、4种不同的保色方法、保色前的相关技术处理以及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2007年,王荣祥等指出直接浸制的原植物标本与煮过的原植物标本颜色不一。
直接浸制的红花类标本,经过几天的保存液密封保存,颜色逐渐消失,而经过醋酸铜溶液煮过后,在用保存液密封保存,同样经过一样的天数保存,花的颜色与新花朵基本无异。
[1]
5、基于当前对以浸渍方式保存植物标本的研究报道极为少见,只见过在药用植物方面的研究报道,冯缨,谷忠义等人在2008年对四种荒漠植物保色浸渍标本进行了实验研究。
6、2011年,徐秋阳等人对药用植物的紫色和红色花的保色技术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标本陈列与展示,以及艺术观赏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制作植物原色标本的方法一
1、具体操作步骤:
(1)泊毒:将所采植物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浓度为70%的酒精中浸泡5min,再浸入蒸馏水中15min,冲洗2-3次,代表面干净为止。
(2)在杀生液为5%的硫酸铜中浸泡三天,漂洗。
(3)保存液:30ml体积分数为6%的亚硫酸;30ml甘油;30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900ml水。
2、原理:
为增加保色和防腐效果应加入适量的硼酸、甘油和石碳酸。
亚硫酸是一种强酸,容易被氧化成硫酸,因此它具有较强的防腐作用,而且清晰度较好是一种较好地保存液。
但他的不足之处是:亚硫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因此使用时要掌握浓度。
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结构改变,使之凝固,是效率很高的消毒剂,事常用的生物防腐剂。
它容易购买便于推广。
3、优缺点:
优点:保绿效果好,更接近真实环境中植物生长的自然颜色。
缺点:1)亚硫酸产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毒害;2)操作耗时较长,要4-5天;3)储藏时间超过半年后,表面上易形成菌膜,可及时更换保存液,但对于一些朔果(如黄瓜等),不易更换保存液,稍有不慎果实会消失;4)与法二比保存液易变黄。
四、制作植物原色标本的方法二
1、具体操作步骤:先将硫酸铜粉末慢慢地加入50%醋酸内,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至粉末不再溶解为止,即为饱和溶液(约在100ml醋酸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10-20克)。
以此当原液,使用时用水稀释3-4倍,然后加热至70-80摄氏度,将洗净准备浸制的标本投入此保存液中。
注意不停的翻动标本,使之受热均匀,并全部接触药液。
开始时标本原有的绿色会被退去但经过几分钟至半小时后,绿色有恢复,此时即停止加热,将标本轻轻取出,用水漂洗干净,经整形后放入已准备好的保存液(5%福尔马林)中,可长期保存标本的颜色至十几年以上不变,被认为是保存标本绿色的最佳方法。
2、原理: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主要有叶绿素,叶绿素内有镁离子,叶绿素在酸的作用下可以丢失镁离子,变成黑褐色的“去镁叶绿素”,也叫植物黑素。
此时若用金属铜离子来取代镁,则叶绿素有可以恢复绿色,这种绿色比原来镁离子的叶绿素稳定,可以较长期保存。
五、问题与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1)完全开放的花与有花蕾的花保存效果不同。
完全开放的花经过处理后与含有花蕾的花相比,后者效果更好,而含有花蕾的花经过处理后,花的颜色,鲜艳明亮,看起来美观。
与新鲜花几乎没有区别,产生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花色素在完全开放的花中完全释放,保存液不能完全抑制其释放,而在花蕾中的花色素是在花正要开放的阶段没有完全释放就已经被保存液所抑制。
2)第一种方法易长菌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保存液中含有酒精,而植物呈绿色是由于叶绿素的存在,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或福尔马林等保存植物的保存液中,同时叶绿素本身又极易被分解破坏,所以浸在这些保存液中的绿色植物标本很快就褪了颜色[2]同时植物的营养物质释放,使保存液中的营养物质丰富,水分含量大,有利于菌类的生长。
3)处理绿色标本时应注意标本在浸渍液中恢复绿色后,立即取出,否则时间太长会变成黑褐色。
若成黑褐色,即用2-4℅亚硫酸褪色。
4)同一植物,同一时间,不同方法的结果比较得,方法一更好,是否可以将方法二的保存液换为方法一效果会更好呢,这也是下一步实验的目标参考文献:
[1]王荣祥,许亮,宋吉猛,等.原色植物浸制标本制作方法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163-164
[2]玉荣,绿色标本的浸制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22(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