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YORK水源热泵设计

YORK水源热泵设计

(3)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及土壤源一年四季温度较恒 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变动。使得水 源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 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的冬季除霜 等难点问题。
目录
第一章 水/地源热泵系统基本知识
5
1.1 水地源热泵工作基本构成
5
1.2.1 冷热源侧系统
5
1.2.2 水源热泵机组
6
1.2.3 用户侧系统
6
1.3 常用水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7
1. 水地源热泵系统优势
8
第二章 系统应用设计指南
9
2.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9
2.1.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特点
14
2.2. 江森自控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实例
15
2.2. 相关设计标准参考
17
2.3 地下埋管水源热泵系统
17
2.3.1 地下埋管水源热泵系统特点
17
2.3.2 地下埋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17
2.3.3 地下埋管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
19
2.3. 江森自控地下埋管水源热泵系统实例
20
2.3. 相关设计标准参考
(2) 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及土壤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以水源来说,一般为 10~2℃,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 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 和冷却塔式,机组效率提高。一般情况下,水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可达 3.~.。 与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相比,锅炉供热只能将0%以上的电能或0 ~ 0%的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供用户使用。 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空气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通常为 2.2 ~ 3.0 , 而且在冬季环境温度过低时,空气源热泵将无法工作;水源热泵方式的能量利 用效率要比空气源热泵高出 0% 以上。

水源热泵方案设计思路

水源热泵方案设计思路

水源热泵方案设计思路一、项目前期调研在设计水源热泵方案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

这包括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情况、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等。

1、气候条件了解当地的气温、湿度、降雨量、太阳辐射等气候参数,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水源热泵系统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选型。

2、地质水文情况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结构、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等进行勘察和分析。

地下水的水量和水温是决定水源热泵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如果采用地表水作为热源或热汇,还需要了解河流、湖泊的流量、水质等情况。

3、建筑物用途和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工业等)对空调系统的需求和使用时间不同。

例如,商业建筑在白天的空调负荷较大,而住宅建筑在晚上的负荷较大。

了解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有助于合理确定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设备容量。

4、用户需求和期望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对室内温度、湿度、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对系统运行成本、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期望。

二、负荷计算负荷计算是水源热泵方案设计的基础。

准确的负荷计算可以为设备选型和系统优化提供依据,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冷热需求。

1、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材料、朝向、窗户面积等参数,计算通过墙体、屋顶、窗户等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室内人员、设备、照明散热计算考虑建筑物内人员的数量、活动情况,以及设备、照明的功率和使用时间,计算室内的散热负荷。

3、新风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确定新风量,并计算新风处理所需的冷热量。

4、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系数的确定考虑建筑物内不同区域、不同设备的使用时间和负荷变化情况,确定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系数,以对计算得到的负荷进行修正。

三、水源系统设计水源系统是水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

1、水源类型选择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源类型。

常见的水源类型有地下水、地表水(河流、湖泊)和城市再生水等。

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水源热能进行制冷和供暖的绿色能源系统。

它可以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手册将介绍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部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内容,旨在为相关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份全面的设计手册。

第一章设计原理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水源热能进行热交换,通过热泵循环过程实现制冷和供暖。

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等主要组成部分。

设计原理涉及热能传递、制冷剂循环、热泵循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组成部分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由水源换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水泵、管路系统等组成。

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和选型原则,并结合案例对常用配置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三章设计与安装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需求、水源条件、系统容量、管道布局等因素。

本章将介绍系统设计的步骤、设计参数的确定、水源热泵的选择等内容,并对系统的安装调试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章运行与维护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能效性与系统的维护有密切关系。

本章内容将围绕系统的运行管理、定期检查与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展开,提供系统维护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结语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其高效节能、环保健康的特点,在建筑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希望本手册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同时也期待读者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推动水源热泵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水源热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

水源热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

水源热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I. 引言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使用地下水或湖水等水源作为热源或冷源的供暖和制冷系统。

本施工设计方案旨在提供水源热泵系统施工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系统建设的质量和可靠性。

II. 工程概述本工程计划在XXX(具体位置)建设一座水源热泵系统,供应该区域的供暖和制冷需求。

该系统将由以下关键组件构成:水源井,水泵,换热器,温度控制装置和传输管道。

III. 施工步骤1. 水源井建设- 进行地质勘测,确定水源井开凿的最佳位置。

- 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开凿水源井。

- 安装井筒、过滤器和抽水设备,确保地下水能够流入后续处理系统。

2. 换热器安装- 根据设计方案,在建筑物内部选择适当的位置安装换热器。

- 确保换热器与水源井之间的传输管道长度最小化,有效减少能量损失。

- 安装并连接换热器的进、回水管道,确保流体循环顺畅。

3. 水泵系统建设-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规格,确保水源从水井流入换热器的稳定供应。

- 安装水泵和管道,保证水源能够流入系统,并稳定运行。

4. 温度控制装置安装- 针对建筑物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控制装置,如温控阀或温度传感器。

- 安装温度控制装置,并设置合适的温度范围,以确保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水源温度。

5. 传输管道建设- 根据系统布局设计,铺设合适的传输管道,并确保良好的隔热性能。

- 安装管道支架和接头,保证管道的牢固连接和稳定性。

IV. 安全与质量控制1. 施工安全-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

2. 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 所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质量要求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 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如压力测试、温度测试等,确保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

V. 环境保护1. 垃圾处理-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必须妥善处理,分类回收可回收物品,严禁乱倒乱扔。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摘要]水源热泵空调是一种生态空调系统,本文对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水源热泵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回灌阻塞中图分类号:tm92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320-0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制冷已成为普遍的要求。

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炭,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已日益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环保要求愈来愈高,加上有形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的价格日益升高,电价逐步提高等多种元素。

除了大型集中供热的方式以外,急需加快发展其它的替代供热方式,而水源热泵技术则是有效节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co2排放的供热和制冷新技术。

如何发展管理,使用水源热泵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并利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水源热泵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水源热泵机组代替传统的制冷机组和锅炉,以水为储存和提取能量的基本介质,借助压缩机系统,消耗少量电能,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热量,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二、水源热泵系统设计(一)水源热泵空调水循环系统设计一般的空调水系统,可采用单次泵系统或复式泵系统(一次泵系统与二次泵系统)。

系统流量控制可采用定流量控制或变流量控制。

复式泵系统中的一次泵、二次泵皆可以采用定流量或变流量控制。

为了节约运行费用,二次泵运行应该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

深井泵也应采用变流量控制,且最好采用变频控制的方式。

(二)水源热泵用深井水系统设计地下水是宝贵的资源,地下蓄水层的构造、水质等是影响水源热泵深井水侧系统配置的第一个因素。

地下水温是影响水源热泵效率的主要因素。

地下水温度既是地下水水源热泵的冷凝温度又是蒸发温度。

浅谈湖水源热泵系统方案

浅谈湖水源热泵系统方案

浅谈湖水源热泵系统方案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湿润的空气。

我站在湖边,思考着如何将这湖水的温度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能量。

于是,湖水源热泵系统方案在我脑海中逐渐浮现。

我们要了解湖水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提取湖水中的低温热量,经过热泵的压缩机进行压缩,将低温热量转化为高温热量,再通过末端设备将热量传递给建筑物,达到供暖和供热水的作用。

与此同时,湖水吸收了热量,温度降低,再排放回湖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来看看湖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势。

湖水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可以为热泵系统提供稳定的热源。

湖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无燃烧、无排放,对环境友好。

再次,湖水源热泵系统投资回报期短,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湖水源热泵系统方案呢?一、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1.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某湖泊附近,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物总面积50万平方米。

湖泊水质清澈,水量充足,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项目旨在利用湖水源热泵系统为建筑物提供供暖和供热水,实现绿色、环保、高效的目标。

2.需求分析(1)供暖:冬季供暖面积为50万平方米,供暖时间为4个月。

(2)供热水:全年供热水量为1000吨/天。

二、系统设计1.热源选取根据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本项目选用湖水作为热源。

湖水源热泵系统采用闭式环路,以防止湖水污染和生物入侵。

2.热泵机组选型根据供暖和供热水需求,本项目选用高效、稳定的湖水源热泵机组。

机组采用多台并联方式,以满足不同负荷需求。

3.管网设计4.末端设备本项目末端设备包括散热器、风机盘管和热水系统。

散热器选用高效、美观的钢制散热器;风机盘管选用低噪音、高效的风机盘管;热水系统选用高效、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

三、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约为1.2亿元,其中设备购置费用占60%,土建费用占20%,安装费用占10%,其他费用占10%。

2.经济效益分析四、结论一、湖水水质保护事项:长时间抽取湖水可能会影响水质,甚至导致湖水生态失衡。

浅谈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设计要点

浅谈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设计要点

浅谈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设计要点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供冷系统,通过利用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将水源热泵与多个室内机相连,实现多个房间的供暖、供冷需求。

在设计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要点。

首先,系统的总体设计要合理。

在设计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房间的大小、布局、朝向以及使用频率等因素,合理规划室内机的数量和位置。

不同房间的室内机应当根据其负荷需求进行配置,以确保室内温度的均衡和舒适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总容量,以满足整个楼宇的供暖、供冷需求。

其次,系统的水源热泵选择要科学。

水源热泵是系统的核心设备,其选择和配置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能耗。

在选择水源热泵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地下水源的温度和水质特点,地下水的供应量和旺季和淡季的波动情况,以及系统的负荷需求。

合理选择水源热泵的型号和容量,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再次,系统的水循环设计要合理。

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水泵将水源热泵和室内机之间的水循环起来。

在设计水循环时,需要考虑水泵的类型、容量和水泵的位置。

水泵的类型可以选择离心泵或者电磁泵,其容量应该根据系统的总容量和水流量来确定。

同时,水泵的位置也需要合理选择,以便确保水泵的正常工作和便于维护。

最后,系统的控制策略要科学。

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的控制策略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耗。

在设计系统的控制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室内温度的变化和需求,合理调节水源热泵和室内机之间的运行模式和风量。

同时,还需考虑节能控制方式,比如利用可变频调速技术来减少系统的能耗。

综上所述,设计水源热泵多联机系统需要注意以上几个要点。

科学合理的总体设计、水源热泵选择、水循环设计和控制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实现供暖、供冷的舒适度和节能环保的目标。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控制策略,不断优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用型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实例

三用型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实例

热 水 热 负荷 、 季空调 热 负荷 和生 活 热水 热负 荷 的要 冬 求 “。压缩机 生产厂 家提供 了《 ’ 。 涡旋式压 缩机选 型和 应 用 指 南 》指 南 给 出 了制冷 量 、 入 功率 、O , 输 C P值 和
冷凝 温度 、 蒸发 温度 的关系 。
如图 1 所示 用潜水 泵将地 下水 经旋 流除沙器 除砂
室、 厅、 房、 餐 包 厨房 、 洗浴 , 2层设 有休 息厅 、 客房 。该 建筑 夏 天需 要 空 调 制 冷 , 天 需 要 空调 采 暖 , 年 四 冬 一 季需 要 热 水 供应 。该 T 程设 计 为三 用 型 水 源 热 泵 系
统 , 工时 间为 2 0 竣 0 3年 , 从竣 工起 运行 一直 良好 。
一 ●
・ :
● ●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 - - ● ● _ _ _ _ - - _
3 6
I 卷
工 程 设 计
冷凝 器是 1 #热 泵 和 2 #热 泵
打 至水箱 ( 设水 箱 的 目的是 防用水 高峰 时地下水 量不
足 )再 用 地下 水循 环 泵打 至水 源热 泵 机组 , 热 后排 , 换
至 回灌 井 。本设 计 的取水井 设一 口, 井深 7 m, 0 出水量
3 m /, 6 常年水 温 1c 。静水位 距地 面 1 m, h 2c 2 动水 位距

: 生活 热水 负荷 , 配备 了三 台水 源热 泵机 组 , 析 了空调 、 暖 、 活热 水三 用 型水 源 热泵 工作 原 : 分 采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一、水源热泵设备选型
⒈一般情况下按空调冷负荷确定机组型号,对于热负荷高的地区要校核采暖负荷。

传统的系统——用较大的热负荷或冷负荷选择系统。

以出水温度35℃的制冷量或以出水温度18℃的
制热量作为选择水源热泵机组的依据。

⒉无锅炉系统——用冷负荷选择水源热泵机组,房间的热损耗需用足够能量的电加热型加热器加以抵
消。

⒊水系统进水温度选定原则:一般制冷为15~35℃,制热为10~32℃,国标规定制造商参数标定按制冷进出水温度30/35℃,热泵制热进出水温度20℃。

⒋水量及风量确定原则:一般每KW的水流量为0.19m3/h,风量为140~250m3/h。

⒌实际制冷量及制热量会因室内设计干、湿球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应根据室内设计干、湿球温度进
行修正。

二、循环水系统设计
水环系统通常有冷却塔、换热器、蓄热箱、辅助加热器、泵及相应管路组成。

水环水温控制范围一般为15~35℃,在此温度范围内,一般不需要开冷却塔或辅助加热器。

三、系统水流量设计
水源热泵系统夏季需冷量的计算方法与其它系统相同。

根据需冷量和所需的冷却水温差,各台水源热泵装置的循环水量即可求出,在考虑到装置的同时使用系数,即可得到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夏季总冷却循环水量。

一般来说,单一性质的建筑同时使用系数较高,综合性建筑则低一些。

另水源热泵装置的数量越多,同时使用系数越小,反之则越大。

同时使用系数可按以下原则来确定:
⒈循环水量小于36 m3/h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85~0.9
⒉循环水量为36~54 m3/h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85~0.85
⒊循环水量大于54 m3/h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75~0.8
以上原则中所提到的循环水量是指各装置所需水量的累计值,把此值乘以同时使用系数即可得到系统实际所需的总循环水量,并以此作为循环水泵、冷却塔的选型参数以及循环水总管径确定的依据。

四、系统形式
水源热泵水路系统通常采用一次泵系统,运行简单、管理也比较方便。

考虑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系统中必须设置备用泵。

水系统的循环泵建议多台并联。

为保证每一台水源热泵机组都得到所需水流量,其水系统一般建议采用同程式;每一个分支
管路上最好加上平衡阀。

考虑到建筑物的特点,为了配管方便,有时也可采取直接回水的异程式方案。

五、循环水管设计
⒈确定循环水管的管径时,需要保证能输送设计水流量,使摩擦损失和水流噪音最小,以获得经济合理的效果。

⒉循环管径越小,流速越高,相应摩擦损阻力变大,水流噪音也大。

⒊当确定管径时,对于50mm直径的水管,极限水流速度为1.5~2 m/s,在极限水流速以下时,可以减小水泵扬程和水流噪音。

⒋水流速度的低限为0.45~0.6 m/s时,水流速度过低时,不便于带走水中的空气。

⒌循环水管可选用焊接钢管、铜管、PVC塑料管,PVC塑料管具有不受腐蚀,易加工安装,节省投资,易清洗的优点,但具有热膨胀系数高及不耐高温的缺点,需要设置较多的支吊架。

六、循环泵
循环水泵的选择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⒈必须满足预先确定的流量、扬程和功率要求。

⒉要有备用泵,并设自动程序控制,以减小水系统流量降低而产生的问题。

⒊设断路继电器,以便在水系统产生水流故障时关闭热泵机组。

⒋计算水泵扬程时,必须考虑冷却塔、锅炉或加热器、水过滤器、水源热泵、管道和零配件(例如阀门)等的摩擦阻力。

⒌水泵的功率根据整个系统流量和水泵扬程确定,公式为:
扬程(m)×流量(L/S)×r(kg/L)
水泵轴功率(KW)= ──────────────── r –流量的容量,kg/L
102×水泵效率
若循环水中加入防冻剂时,水泵轴功率将会增加。

七、冷却塔
水源热泵循环水系统一般做成密闭式系统,不直接与大气接触。

采用封闭式蒸发冷却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选择闭式冷却塔,必须已知所需冷却水的水量和水源热泵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度,以及冷却塔安装地点的空调设计室外湿球温度。

选型程序:
⒈确定冷却水温度;
⒉确定进出水温度差和空气湿球温度;
⒊求出排热系数;
⒋计算排热系数;
⒌求出修正后负荷;
⒍按照流量查找等于或大于排热能力的机型,确定何种型号闭式冷却塔。

另一种冷却装置是开放式冷却塔加热交换器(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用热交换器把冷却水与循环水分开。

为了保证热交换器能正常工作,一般来说至少应采用两台以上并联运行。

八、板式热交换器选用
板式热交换器冷却水、循环水进出口水温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主要指夏季空调湿球计算温度)及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来定。

一般情况下,冷却水的供水温度要比当地的夏季空调湿球温度高4~6℃,冷却水的温差为4~6℃,循环水的出水温度比冷却水的供水温度高2℃左右,循环水温度取5℃左右。

九、蓄热装置
为了缩小辅助热源的容量,充分利用夜间廉价的电力,也为克服内、外区的水源热泵之间热量转移的不平衡性,保证水温的稳定,还可采用蓄热装置。

蓄热水箱的容积以每KW总冷负荷10~20升容积来计算。

一般来说,对于夏季需作蓄冷水箱的,不宜保温;对于专供冬季使用的低温蓄热水箱,其保温后的传热系数应低于0.5W/m2. ℃;对于冬季使用的高温蓄热水箱,其保温后的传热系数应低于0.2 W/m2. ℃
十、辅助热源的选用
水源热泵机组在冬季工作时,全部机组处于制热工况,对于气候温和地区,室内传递给循环水的热量可以保持其水温不低于15℃,无需热源投入运行。

当水温低于15℃时,机组的供热量会下降较快,故对于气温较低、采暖时间较长得地区,辅助热源需投入工作,以维持循环水温在15℃以上。

热源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热水或蒸汽加热、电加热、燃油加热、燃气加热、或者太阳能集热器、废热等。

辅助加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Gf=Gz-Gr-Gs-Gn
当运行的机组都处于制热状态时,Gr=0,
则上式, Gf=Gz-Gs-Gn=Go-Go/COP
其中,Gf—辅助加热量(KW)
Gz—总耗热量(KW)
Gr—制冷机组总排热量(KW)
Go—总热负荷(KW)
Gs—室内散热量(KW)
Gn—输入功率(KW)
十一、新风处理
按照卫生标准,室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新风量,一般可采取如下方式:
⒈采用水源热泵新风机组,直接从室外引入新风,减少设备投资费用。

⒉回风与新风混合
室外新风通过风道与每台热泵机组的回风混合,水源热泵机组承担新风负荷或与热回收方式
相结合,先回收,后混合。

十二、噪声控制
⒈分体水源热泵机组本身的降低噪音措施
A、压缩机外部增设钢板为1.5mm并内附汉堡式材料的消音装置,汉堡式材料为两边为LC消音材料、夹层为橡胶复合材料,隔离压缩机低频声音的向外传递。

B、消音装置外部采用横梁加固,减少消音装置振动
C、机组外壳L型加强筋更改为T型加强筋,减少外壳振动产生的声音
D、机组外壳吸音棉改为橡胶复合材料,隔离机组内部低频声音的向外传递
E、机组底盘增加加强横梁,吊装孔设置在加强横梁两边,减少机组振动的传递
F、低频噪音降低8dBA,机组整体噪音降至40dBA以下,实际测量值为38.5dBA
⒉正确地设计与安装分体式水源热泵机组和整体式水源热泵机组
吊装机组、吊架需加减震弹簧,送回风口连接软性接管,主风管的风速低于5m/s,送回风管最好做90度的弯头;送风管与送风口的连接最好用软性连接;安装时需要加减震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