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区位因素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归纳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自然条件:有利:(1)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3)土壤: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4)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不利:(1)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多水灾和旱灾(2)地形:多位于河网稠密地区,地形较破碎,不利于开展大型机械化耕作应对措施:兴修水利,调节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二、社会条件:有利:(1)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单产高(2)人口稠密,粮食消费量大(3)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居民主要食粮是稻米不利:(1)人多地少,不利于大规模经营和机械化耕作。
(2)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较低(但注意日本与泰国是属于例外)商品谷物农业一、自然区位(条件)有利:1、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在400—800毫米,适合谷物(小麦和玉米)的生长。
2、地形:地形平坦开阔连片,利于机械化作业3、水源:临近河湖或地下水丰富,灌溉水源较稳定充足4、土壤:土壤较肥沃,土层较厚。
(特别是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深厚)不利:气候降水季节不均匀,需要合理用水,兴修水利,确保灌溉水源。
二、社会条件有利:1、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经营2、农业科技水平高3、工业基础好,能为农业提供机械等设备4、交通:或铁路成网,或河湖,交通便利,利于产品外运5、国际市场广阔不利:1、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大牧场放牧业一、自然区位(条件)有利:1、气候:气候适宜牧草生长,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2、水源:河湖较少,需注意合理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不利:降水较少或季节分配不均,需要合理开采地下水,确保人畜饮用水。
二、社会区位(条件)有利:1、地广人稀,地价低廉,规模大;2、邻近或有铁路与海港相联,运输便利;3、科技投入大,重视育种与疾病防治研究,水平高不利:地广人稀,依赖外地市场。
乳畜业一、自然区位(条件)1、气候:或气候温和湿润,如西欧,利于牧草生长;或邻近人工饲料供应地,饲料供应充足稳定;2、水源:水源供应稳定二、社会区位(条件)1、人口稠密,地价高,规模小2、经济发达,城市与人口稠密,乳制品需求大3、有完善的公路运输网,运输便利快捷4、科技水平高,投入大。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优势作
物有小麦、大麦等,
葡萄、柑橘、橄榄
等园艺作物也比较
多。
种植园农业
是热带地区种
植单一经济作物的
大规模的集约型的
农场。种植作物主
要有:橡胶、咖啡、
可可、油棕、剑麻、
香蕉、菠萝等。
其 他 的 农 业 地 域 类 型
• 商品谷物农业 • 大牧场放牧业 • 游牧业
• 热带雨林迁徙农业
• 乳畜业
• 2.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什么?
• 3.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主要体现哪 些方面?(农业自然地理区位因素) • 4.完成P60页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1. 农业活动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农业是直接从 野生动植物的选育、 驯化、栽培、优化 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农业的三大 区位因素
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
季节性、周期性 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地域性 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 季节性、周期性
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热量、光照、地形、土壤和水分
•热量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
制度、栽培方法
• 光照 是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光照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 地域类型
学 习 目 标
• 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 因素。
•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 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 的分布特点。
自主学习一
• 阅读教材P59-60,回答以下问题: • 1.什么是农业活动?
5、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高考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热量、水分、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
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科技: 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产出:农产品
资料 根据国际学术讨论会消息,从1952年到1996年 的40多年间,我国玉米单产由每公顷1350公斤增加 到5203公斤,在玉米增产的因素中,化肥的广泛使 用占了主导地位,而玉米遗传改良的作用不足 40% 。专家认为今后依靠化肥使玉米增产的潜力已十分 有限,而遗传改良有望成为玉米增产的“主力军” 阅。读以上材料及联系农业的投入分析:
2、因根素据有上哪题些总?结并归分纳析影它响们农是业如活何动影的响自的然?地理
气候 热量﹑水分﹑光照
地形 平原 耕作业
土壤
水源
山地 坡 坡度度缓陡 经济林种植 林业
病虫害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干旱地区)
( 自 适 物 必 发展然 宜 生1须)农条 不 长因不业件 同 ,地同不 农 因制地同 作 此宜区, (的个农 因2)业 素一往共个往同地由影区响多
小麦 ①
小麦 ② 灌溉水源
C ABCD....饲农灌优料业溉良加机水品工械 源 种﹑﹑﹑科化大学肥棚技﹑术农药
优良品种 大棚
小麦
化肥农药 城市 ③
机械
科技(2蔬类因)菜型素本种发是地植生(区,变由影化小)响的麦农主种业要植地区改域位为
小麦
城市
A
饲料加工 ④ AC..市交场通的运变输化的变B化.国家D.政科策技的的变发化展
(三)科学技术条件的影响
【活动】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改善水源)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 温度 ﹑热)量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改造地形)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改造水分条件)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光照垂直变)化
湘教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良好。
光照、水源
3、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答: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山草甸,冬季牧场则 位于气温较高的天山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 地形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答: 不同海拔,热量等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类也就不 同。 地形
天山位于西北内陆,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山地自 然带垂直分布明显。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交通的发展和保鲜技术的使用,使得在冬季昆明的 鲜花能够出现在全国各地,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从“谷贱伤农”到“增产涨价”
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共四次启动了稻 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还首次在6个小麦 主产省执行这一预案。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农 民吃了“定心丸”,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 长,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粮食 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农”现象。
2、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答: 技术装备(技术装备的高度机械化)
3、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答: 生产技术(旱地节水灌溉技术)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影响农业的社 会经济因素
设使得郊区的农民舍弃了传统的低产值 水稻小麦种植业,而改种城市需求量大,产值较高的蔬菜或者 经济类作物,这就是市场决定的结果
3.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何不同?
答:与传统农业不同,绿色农业必须以“绿色”为核心,妥善 处理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基本特征:无污染、无公害。
4.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有哪些?
答: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 经营,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
小结
气 热量
自候 然
光照
资料一:
棉花对热量的要求
高考地理中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2)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
(3)分类: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业或牧牛业并重的混合农业)。
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水田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自然因素:①气候: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②地形: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
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④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因素:①劳动力:水稻种植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劳动力和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种植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注意: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是针对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的,日本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高。
2.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其经营方式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水平高。
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也有分布。
(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和专业化水平高。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①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地形:地形平坦广阔(大平原、中央平原)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④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②工业发达: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和农药(机械化水平高)③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 型,发展适宜生长 的农作物(酸性土壤 适宜种茶树、柑 橘;碱性土壤宜种 甜菜、沙棘、枸杞 等)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农业布 局在河湖水、地下 水、冰雪融水丰富 的地方
技 术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条 件 良种 使单产提高 扩大了农业产品的 冷藏 销售范围
机械代替了人力和 机械 畜力,使劳动生产 率大大提高
地形
地形的类型、海拔和坡向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和 生产规模 坡度>25°的坡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 牧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
土地
通常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于生长的农作物 种类; 根据土地的位置,确定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分
水分的多少和时空分布影响着农业生产类型
课堂小结 1.自然条件
⑤1996年,我国东北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 降。 市场需求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受不 同区位因素的影响,但无外乎自 然、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但对某 一地区而言,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 程度是不同的,即都有其主导因 素。
课堂小结
农业区 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根据当地气候条 件,选择适当的农 作物品种、耕作制 度 坡度大于25°的山 地不宜发展种植 业,宜发展牧业或 林业;平原适宜发 展种植业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 问题是( C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 完成第(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C ) A.气候 B.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 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
业。不同肥力的土地,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较大,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宜
地形
发展牧业或林业,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而 不同。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业。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市场(供过于求)
阅读:“绿色农业”(P61)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3、绿色农业以什么为核心?
4、什么叫绿色食品?
无污染,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
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 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七: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八: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 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水分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分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又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
第2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注意】 农作物的生态习性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就形成 注意】 农作物的生态习性与自然条件相适应, 了实际的农作物分布格局, 了实际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由此农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 地域性。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 地域性。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不可违 背自然规律。 背自然规律。
考点1 考点1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需水量 产品运输 的迫切性
针对训练
2.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 A.20千米,米 .20千米,80千米 千米 C.40千米,80千米 .40千米,80千米 千米 B.40千米,60千米 .40千米,60千米 千米 D.20千米,60千米 .20千米,60千米 千米
例如: 例如:我国几个地区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 热量不足 水源不足 气温低, 气温低,热量 不足 水源不足, 水源不足,旱 盐碱、 涝、盐碱、风 沙灾害严重 水旱灾害较为 严重;丘陵地 严重; 区土质较差 地广人稀、 东北地区的 地广人稀、土 商品粮基地 壤肥沃 南疆的长绒 棉的生产 光热条件
第2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性 周期性
能量
种植业
牧业
生产技术
熟制
名师点拨
图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 图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使市场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混合农业 集约 商品
商品交换
生产条件
商品化 专业化
集约型 热量 水分 东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 要位于 ( BC )
A. Ⅰ区
B. Ⅲ区
C. Ⅳ区
D. Ⅴ区
3.(2014· 江苏高考)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甲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乙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 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甲 乙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 ( BC )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 太湖周边地区 C. 沿江地区 D. 沿海地区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有 A. 山地易排水 B. 山地日照充足 AD C. 山地风力大 D. 山地云雾多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城郊的花卉、蔬菜、乳畜业 花卉、乳畜业多分布于交通便利的地方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社会 经济 因素
交通运输 技术 政策
【典型例题】 图示表示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阴影区域)和葡萄种植园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大陆东岸相比,该“黄金种植带”在北半球的大陆西岸较 宽,是因为 ( C ) A. 盛行西风 B. 地形地势 C. 沿岸洋流 D. 土壤性状 (2)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葡萄种植方式多采用东西走 向,南北相隔一定的间距,其主要考虑 ( B ) A. 土地面积 B. 光照 C. 降水 D. 热量
大、机械化程度高、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 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图示理解)
2. 城郊农业(考虑地价、单位面积产值、水源、交通等因素)
3.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 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4.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在结合具体区域评价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
因素 气候(热量) 区域实例 海南橡胶、青藏高原的青稞、亚热带的柑橘、 珠三角三季稻
自然 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云贵高原梯田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D )
A. 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 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C. 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 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2015· 江苏高考)图示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第19、20、 农业区位因素; 26题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9 读图获取信息、 分 理解
农业区位因素及比较; 第15、16、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2013年 21、22、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区位因素; 27题 农业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2012年 第27题 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
17 分
4 分
理解、应用、 评价
识记、理解、 分析
【对接高考】
1. (2016· 江苏高考)图示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 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 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D B. 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 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 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农业生产
常州市金坛区第四中学
缪立兵
具体考试要求
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5年 5考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试题
考向的变化
分 考查的能力要求 值 8 分 6 分 理解、应用 理解、应用
第16、23、 农业区位因素;生态农业、 24题 立体农业 第23、24 题 农业区位因素、现代农业
农业类型或作物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柑橘 苹果
农业区位的选择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山地、丘陵地区 半干旱、干旱地区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1. 区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 区域的分布。 (2)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 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 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如青藏高原的种 植业,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热量是限制性因素;我 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水源是限制性 因素。 2. 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适宜种植甜 菜、沙棘、枸杞。
1. (2016· 江苏高考)图示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 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有 ( CD ) A. 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 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 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 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2. (2015· 江苏高考)图示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水平类型分布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重点回顾
1.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气候、 地形 、水源 、 土壤等(自然条件), 劳动力 、科学技术 、市场 、 交通运输和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
2. 农业地域类型有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式农业、季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 乳畜业 等。 风水田农业、 小农经营 、 单产高 ,但商品 3.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 生产规模 4. 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专业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
【变式训练】 图示为中国水稻种植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水稻产区的比较,正确的是 ( D ) A. 甲地光热充足,病虫害最少 B. 乙地劳动力丰富,商品率最高 C. 丙地水源充足,机械化水平最高 D. 丁地水稻生长期较长,品质最优 (2)图中四个水稻产区供给市场运输距离最远的是 ( D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