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检测员混凝土试题及答案

检测员混凝土试题及答案

检测员混凝土试题及答案第一节:试题一、选择题1.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A. 水B. 河沙C. 水泥D. 砾石2. 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来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A. 压实度试验B. 龄期试验C. 渗透性试验D. 坍落度试验3. 混凝土的最佳浇筑温度是:A. 5℃B. 20℃C. 40℃D. 60℃4.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水泥用量B. 龄期C. 骨料种类D. 所有选项5.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 干缩B. 湿缩C. 自由收缩D. 所有选项二、判断题1. 照管养护混凝土主要是为了保证其强度的正常发展。

A. 正确B. 错误2. 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对于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非常重要。

A. 正确B. 错误3.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其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A. 正确B. 错误4. 龄期试验是用来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A. 正确B. 错误5. 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其强度等级成正比。

A. 正确B. 错误第二节: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D5. D二、判断题1. A2. A3. A4. B5. B注意: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题目和答案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略有差异。

本文仅提供了一部分混凝土检测员的试题及答案,目的是帮助读者加深对混凝土性质和检测方法的理解。

作为检测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测试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与监测。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河沙、水和砾石。

其中,水泥起着胶结河沙和砾石的作用,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坍落度试验是用于测试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的试验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塌落高度来评估其坍落度。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在20℃左右,这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硬化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由水泥用量、龄期、骨料种类等多种因素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以确保其强度的正常发展。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分为干缩、湿缩和自由收缩等类型,这些收缩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题公司/部门: 姓名:分数:Ⅰ、单选题(每题1分)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按下列排列的先后顺序选择测强曲线( )。

(6.1.2)(A)专用曲线、统一曲线、地区曲线 (B)统一曲线、地区曲线、专用曲线(C)地区曲线、专用曲线、统一曲线 (D)专用曲线、地区曲线、统一曲线[正确]2、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7.0.3);(A)85% (B)95%[正确] (C)90% (D)100%3、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每个构件上的测点数最少的情况下也不应少于( )。

(A)1个 (B)2个[正确] (C)3个 (D)4个4、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0mm、3.5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

(A)2.5mm[正确] (B)1.5mm (C)2.0mm (D)以上都不是5、回弹法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以内。

(4.1.3)(A)1m (B)0.2m (C)2m[正确] (D)0.5m6、某工程同批构件共计26根,依据JGJ/T23-2001或DBJ/T13-71-2015的要求,按批量抽检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

(4.1.2)¥(A)8根 (B)9根 (C)10根[正确] (D)11根。

7、当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时,芯样的数量不得少于( )。

(4.1.5)(A)3个 (B)10个 (C)6个[正确] (D)5个8、对于泵送混凝土,当其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为3.0mm时,应( )。

(4.1.6)(A)按规程的附录B进行修正 (B)可不进行修正(C)对回弹值进行修正 (D)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正确]9、回弹测试时,相邻两测点的最小净距( )。

(4.2.2)(A)30mm (B)20mm[正确] (C)10mm (D)40mm<10、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卷答案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卷答案

2018年《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考核试题-答案单位: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按下列排列的先后顺序选择测强曲线( D)A、专用曲线、统一曲线、地区曲线B、统一曲线、地区曲线、专用曲线C、地区曲线、专用曲线、统一曲线D、专用曲线、地区曲线、统一曲线2、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B )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A、85%B、95%C、90%D、100%3、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每个构件上的测点数最少的情况下也不应少于( B)A、1个B、2个C、3个D、4个4、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0mm、3.5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A)A、2.5mmB、1.5mmC、2.0mmD、以上都不是5、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5mm、4.0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D)A、3.0mmB、2.5mmC、2.0mmD、以上都不是6、回弹法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C)以内A、1mB、0.2mC、2mD、0.5m7、钢砧率定后,下列回弹仪率定值正常的是( A )A、81B、77C、83D、858、回弹仪在常规保养时,检查指针的摩擦力应该在( B)A、1.0N左右B、0.5N~0.8NC、0.3N左右D、5N~8N9、某工程同批构件共计26根,按批量抽检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C)A、8根B、9根C、10根D、11根。

10、当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时,芯样的数量不得少于( C)A、3个B、10个C、6个D、5个11、对于泵送混凝土,当其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为3.0mm时,应( D)A、按规程的附录B进行修正B、可不进行修正C、对回弹值进行修正D、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12、进行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应剔除3个最小值、3个最大值,采用10个回弹值进行平均B、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不得剔除任何数据,直接对16个回弹值进行平均C、应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剔除其中偏差较大的回弹值,然后对剩余的回弹值再次进行平均D、从结构安全角度出发,剔除最大的6个回弹值后,对剩余的10个回弹值进行平均13、对于规程DBJ13-71-2006中的测强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该测强曲线适用的混凝土龄期是10d~1400d;B、该测强曲线不适用于掺加了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C、该测强曲线适用于C10~C60混凝土强度的检测;D、该测强曲线不适用于PHC管桩。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卷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卷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回弹仪的冲击能量应为()。

A. 2.207JB. 3.307JC. 4.407JD. 5.507J.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A. 0.02m²B. 0.04m²C. 0.06m²D. 0.08m².3.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每个测区应记取()个回弹值。

A. 10B. 12C. 16D. 20.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小于()。

A. 1mB. 2mC. 3mD. 4m.5. 回弹仪使用前的率定试验应在()进行。

A. 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

B. 洛氏硬度HRC为50±2的钢砧上。

C. 布氏硬度HB为60±2的钢砧上。

D. 布氏硬度HB为50±2的钢砧上。

6. 当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混凝土的侧面时,应根据()对回弹值进行修正。

A. 角度修正值和浇筑面修正值。

B. 仅角度修正值。

C. 仅浇筑面修正值。

D. 无需修正。

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碳化深度值的测量应精确至()。

A. 0.1mmB. 0.25mmC. 0.5mmD. 1mm.8. 某混凝土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其强度,回弹仪的率定值不在规定范围内,应()。

A. 直接使用该回弹仪进行检测。

B. 对回弹值进行修正后使用。

C. 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后使用。

D. 更换新的回弹仪。

9.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对于泵送混凝土,测区应选在()。

A. 混凝土浇筑侧面。

B. 混凝土浇筑顶面。

C. 混凝土浇筑底面。

D. 任意位置。

1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是根据()计算得出的。

A. 回弹值、碳化深度值和测区强度修正系数。

B. 仅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

C. 仅回弹值。

D. 回弹值和测区强度修正系数。

混凝土检测培训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检测培训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检测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1.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时,塞尺测试试件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B)。

A. 0.0004dB. 0.0005dC. 0.0006dD. 0.0007d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30~60MPa,尺寸为(100×100×100)mm,那加载速度是(C)。

A. 0.3~0.5 MPa/sB. 0.4~0.6 MPa/sC. 0.5~0.8 MPa/sD. 0.7~0.9 MPa/s3.《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标准号(C)。

A. GB/T50081-2002B. GB/T50080-2002C. GB/T50082-2009D. GB50204-20024.混凝土抗压试验环境(C)。

A.温度20℃±2℃,湿度≥95%B.温度20℃±2℃,湿度<95%C.温度20℃±5℃,湿度不小于50%D.温度15~30℃5.抗水渗透试验龄期(B)。

A.应为28天。

B.宜为28天。

C.>28天。

D.<28天。

6.混凝土抗渗试验时,初始水压应为(C)。

A. 0.00MpaB. 0.01MpaC. 0.10MpaD. 1.00Mpa6.抗渗试验每隔(D)增加1MPa。

A. 5hB. 6hC. 7hD. 0.8h7.高延性混凝土抗折试验加载速率为(),抗弯试验加载速率为(D)。

A. 40N/s,0.2mm/minB. 45N/s,0.2mm/minC. 50N/s,0.3mm/minD. 50N/s,0.2mm/min8.高延性混凝土抗压试件,抗弯、抗折试件尺寸为(A)。

A. 100mm×100mm×100mm,40mm×40mm×160mmB. 100mm×100mm×100mm,50mm×50mm×150mmC. 150mm×150mm×150mm,100mm×100mm×300mmD. 150mm×150mm×150mm,100mm×100mm×400mm二、填空题(每题3分)1、砼试块采用标准养护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试块,应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大于95%的条件中养护。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卷-答案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卷-答案

2018年《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考核试题-答案单位: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按下列排列的先后顺序选择测强曲线( D)A、专用曲线、统一曲线、地区曲线B、统一曲线、地区曲线、专用曲线C、地区曲线、专用曲线、统一曲线D、专用曲线、地区曲线、统一曲线2、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B )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A、85%B、95%C、90%D、100%3、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每个构件上的测点数最少的情况下也不应少于( B)A、1个B、2个C、3个D、4个4、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0mm、3.5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A)A、2.5mmB、1.5mmC、2.0mmD、以上都不是5、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5mm、4.0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D)A、3.0mmB、2.5mmC、2.0mmD、以上都不是6、回弹法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C)以内A、1mB、0.2mC、2mD、0.5m7、钢砧率定后,下列回弹仪率定值正常的是( A )A、81B、77C、83D、858、回弹仪在常规保养时,检查指针的摩擦力应该在( B)A、1.0N左右B、0.5N~0.8NC、0.3N左右D、5N~8N9、某工程同批构件共计26根,按批量抽检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C)A、8根B、9根C、10根D、11根。

10、当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时,芯样的数量不得少于( C)A、3个B、10个C、6个D、5个11、对于泵送混凝土,当其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为3.0mm时,应( D)A、按规程的附录B进行修正B、可不进行修正C、对回弹值进行修正D、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12、进行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应剔除3个最小值、3个最大值,采用10个回弹值进行平均B、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不得剔除任何数据,直接对16个回弹值进行平均C、应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剔除其中偏差较大的回弹值,然后对剩余的回弹值再次进行平均D、从结构安全角度出发,剔除最大的6个回弹值后,对剩余的10个回弹值进行平均13、对于规程DBJ13-71-2006中的测强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该测强曲线适用的混凝土龄期是10d~1400d;B、该测强曲线不适用于掺加了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C、该测强曲线适用于C10~C60混凝土强度的检测;D、该测强曲线不适用于PHC管桩。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强度试验考试一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按以下摆列的先后次序选择测强曲线( )。

(A)专用曲线、一致曲线、地域曲线(B)一致曲线、地域曲线、专用曲线(C)地域曲线、专用曲线、一致曲线(D)专用曲线、地域曲线、一致曲线2、构造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整体散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 的构造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A)85% (B)95% (C)90% (D)100%3、回弹值丈量完成后,应在有代表性的地点上丈量碳化深度值,每个构件上的测点数最少的状况下也不该少于( )。

(A)1个(B)2个(C)3个(D)4个4、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均匀值分别为、、,那么该构件碳化深度均匀值为()。

(D)以上都不是5、回弹法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之内。

(A)1m(C)2m6、某工程同批构件合计26根,依照JGJ/T23-2001或DBJ/T13-71-2021的要求,按批量抽检时,抽检数目不得少于()。

(A)8根(B)9根(C)10根(D)11根。

7、当采纳钻芯法进行修正时,芯样的数目不得少于()。

(A)3个(B)10个(C)6个(D)5个8、关于泵送混凝土,当其测区碳化深度均匀值为时,应()。

(A)按规程的附录B进行修正(B)可不进行修正(C)对回弹值进行修正(D)采纳钻芯法进行修正9、回弹测试时,相邻两测点的最小净距()。

(A)30mm(B)20mm(C)10mm(D)40mm10、测点距构件边沿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

(A)30mm(B)20m m(C)10mm(D)40mm11、某根梁高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长度为,进行回弹法检测时,在知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可部署的最少测区数是( )个。

(A)6(B)5(C)10(D)812、混凝土碳化后,表面生成()。

(A)硅酸钙(D)氢氧化钙(B)碳酸钙(C)硫酸钙13、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是指()。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卷及答案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题公司/部门: 姓名:分数:Ⅰ、单选题(每题1分)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按下列排列的先后顺序选择测强曲线( )。

(6.1.2)(A)专用曲线、统一曲线、地区曲线(B)统一曲线、地区曲线、专用曲线(C)地区曲线、专用曲线、统一曲线(D)专用曲线、地区曲线、统一曲线[正确]2、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7.0.3)(A)85% (B)95%[正确] (C)90% (D)100%3、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每个构件上的测点数最少的情况下也不应少于( )。

(A)1个(B)2个[正确] (C)3个(D)4个4、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0mm、3.5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

(A)2.5mm[正确] (B)1.5mm (C)2.0mm (D)以上都不是5、回弹法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以内。

(4.1.3)(A)1m (B)0.2m (C)2m[正确] (D)0.5m6、某工程同批构件共计26根,依据JGJ/T23-2001或DBJ/T13-71-2015的要求,按批量抽检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

(4.1.2)(A)8根(B)9根(C)10根[正确] (D)11根。

7、当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时,芯样的数量不得少于( )。

(4.1.5)(A)3个(B)10个(C)6个[正确] (D)5个8、对于泵送混凝土,当其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为3.0mm时,应( )。

(4.1.6)(A)按规程的附录B进行修正(B)可不进行修正(C)对回弹值进行修正(D)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正确]9、回弹测试时,相邻两测点的最小净距( )。

(4.2.2)(A)30mm (B)20mm[正确] (C)10mm (D)40mm10、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题公司/部门:姓名:分数:Ⅰ、单选题(每题1分)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按下列排列的先后顺序选择测强曲线( )。

(6.1.2)(A)专用曲线、统一曲线、地区曲线(B)统一曲线、地区曲线、专用曲线(C)地区曲线、专用曲线、统一曲线(D)专用曲线、地区曲线、统一曲线[正确]2、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7.0.3)(A)85% (B)95%[正确](C)90% (D)100%3、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每个构件上的测点数最少的情况下也不应少于( )。

(A)1个(B)2个[正确](C)3个(D)4个4、某构件10个测区中抽取的3个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为1.5mm、2.0mm、3.5mm,则该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为( )。

(A)2.5mm[正确](B)1.5mm(C)2.0mm(D)以上都不是5、回弹法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以内。

(4.1.3)(A)1m(B)0.2m(C)2m[正确](D)0.5m6、某工程同批构件共计26根,依据JGJ/T23-2001或DBJ/T13-71-2015的要求,按批量抽检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

(4.1.2)(A)8根(B)9根(C)10根[正确](D)11根。

7、当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时,芯样的数量不得少于( )。

(4.1.5)(A)3个(B)10个(C)6个[正确](D)5个8、对于泵送混凝土,当其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为3.0mm时,应( )。

(4.1.6)(A)按规程的附录B进行修正(B)可不进行修正(C)对回弹值进行修正(D)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正确]9、回弹测试时,相邻两测点的最小净距( )。

(4.2.2)(A)30mm(B)20mm[正确](C)10mm(D)40mm10、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 )。

(4.2.2)(A)30mm[正确](B)20mm(C)10mm(D)40mm11、某根梁高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长度为3.1m,进行回弹法检测时,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可布置的最少测区数是( )个。

(4.1.3)(A)6 (B)5[正确](C)10 (D)812、混凝土碳化后,表面生成( )。

(A)硅酸钙(B)碳酸钙[正确](C)硫酸钙(D)氢氧化钙13、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是指( )。

(2.1.3)(A)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B)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0%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C)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该检测单元的28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值(D)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该检测单元的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值[正确]14、某工程采用回弹法批量检测一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其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为33.2MPa,标准差为4.87MPa,依据JGJ/T23-2001,该工程一层柱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 )MPa。

(A)不能批量检测(B)25.2[正确] (C)28.3 (D)条件不足无法进行计算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13-71-201515、对于规程DBJ/T13-71-2015中的测强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6.0.1)(A)该测强曲线适用的混凝土龄期是14d~1000d;(B)该测强曲线不适用于掺加了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C)该测强曲线适用于C10~C80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正确](D)该测强曲线不适用于PHC管桩。

16、依据DBJ/T13-71-2015,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试,应采用( )。

(4.3.2)(A)浓度约3%的酚酞酒精溶液(B)浓度约1%~2%的酚酞酒精溶液[正确](C)浓度约1%的甲基橙溶液(D)浓度约2%的甲基橙溶液17、依据DBJ/T13-71-2015,采用规程曲线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换算时,如果结构、构件的部分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超过60.0MPa,则( )。

(7.1.3~7.3.5)(A)该结构构件的抗压强度推定值取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最小值。

[正确](B)必须采用别的方法进行检测。

(C)必须采用钻芯法进行修正。

(D)无法得出该结构构件的抗压强度推定值。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1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中规定的标准芯样公称直径是( )mm:(2.1.5)(A)150 (B)120 (C)100[正确](D)9019、《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中规定,对于较小的构件,有效芯样数量不得少于( )个:(3.2.4)(A)2[正确](B)3 (C)4 (D)520、钻芯法检测中,当需要进行钢筋扫描时,钢筋扫描仪的最大探测深度应不小于A,位置偏差不宜大于B,其中A、B的值分别为( )。

(4.0.6)(A)50mm,±5mm(B)60mm,±5mm[正确](C)60mm,±2mm(D)50mm,±2mm Ⅱ、多选题(每题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当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采用()进行修正。

(4.1.5)(A)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件[正确](B)标准养护立方体试件(C)从结构中钻取混凝土芯样[正确](D)采用相同材料、相同工艺制作的任意试件2、依据标准规定,回弹仪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常规保养()。

(3.3.1)(A)回弹仪弹击拉簧断裂(B)弹击次数超过2000次[正确](C)测试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正确](D)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时3、依据标准规定,当回弹仪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进行检定()。

(3.2.1)(A)回弹仪弹击拉簧断裂并更换后[正确] (B)弹击次数为1000次(C)测试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D)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时[正确]4、在测试中遇到需要修正测试面和测试角度时,应该()。

(A)先修正测试面后修正角度(B)先修正角度后修正测试面[正确](C)同时修正测试面和测试角度(D)用角度修正后的值再修正测试面[正确]5、凡需要用回弹法检测的砼结构或构件,往往是由于()。

(A)缺乏试块资料[正确](B)试块质量缺乏代表性[正确](C)试块试压结果不符合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要求[正确](D)试块不可靠[正确]6、钢砧率定值偏低,原因可能有( )。

(A)弹击杆冲击面有污物[正确](B)指针滑块摩擦力太大[正确](C)L 0略小于61.5mm(D)尾盖调零螺钉伸出长度太长[正确]7、回弹仪的操作中,应注意()。

(4.2.1、4.2.2)(A)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正确](B)应快速击打、缓慢复位 (C)应缓慢施压、快速复位[正确](D)每个测区至少弹击16点[正确]8、下列因素中()会造成构件混凝土的回弹值偏低。

(A)指针摩擦力为1.0N[正确](B)脱钩点大于“100”(C)弹击拉簧刚度较大[正确](D)弹击杆前端球面半径小于25mm[正确]9、混凝土产生碳化后,则()。

(A)回弹值增大,强度降低 (B)回弹值减小,强度提高(C)回弹值提高,强度不一定提高[正确](D)回弹值提高,碳化深度增大[正确]10、依据JGJ/T23-2001规定,回弹法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 )。

(4.1.3)(A)不宜大于0.2m(B)不宜大于0.5m[正确](C)不宜小于0.2m[正确](D)不宜小于0.1m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13-71-201511、福建省回弹法测强曲线与统一曲线的主要区别是()。

(A)福建省曲线根据粗骨料品种分为碎石、卵石,统一曲线不区分碎石、卵石[正确](B)福建省测强曲线精度比统一测强曲线高[正确](C)统一测强曲线适用的地域范围比福建省测强曲线广[正确](D)统一测强曲线适用于泵送混凝土,而福建省测强曲线不适用于泵送混凝土12、依据DBJ/T-13-71-2015,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以及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时,该批构件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7.3.3)A 、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等于25MPa 时:c cuf s >4.50MPa B 、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为25.0MPa ~50.0MPa 时:c cuf s >5.50MPa[正确] C 、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大于50.0MPa 时:c cuf s >6.50MPa[正确] D 、该批构件中测区混凝土换算值出现超出所用测强曲线适用强度范围的情况[正确]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1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规定,芯样试件中不宜含有钢筋,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则应符合():(6.0.2)(A)标准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2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正确](B)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一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正确](C)芯样内的钢筋应与芯样试件的轴线基本垂直;[正确](D)芯样内的钢筋应与芯样试件的轴线基本平行。

14、芯样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超过下列数值时,相应测试数据无效():(6.0.5)(A)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达2mm以上时;[正确](B)芯样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超过0.1mm时;[正确](C)芯样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超过1°时;[正确](D)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时。

[正确]15、关于采用钻芯法进行结构构件强度批量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1~3.2.3)(A)标准芯样数量不宜少于15个[正确](B)小直径芯样试件数量为15个左右(C)批量检测时对混凝土强度推定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有一定限制[正确](D)钻芯确定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可剔除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样本中的异常值[正确]Ⅲ、判断题(每题1分)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既然统一测强曲线是全国范围适用的,那么在回弹法测强中应优先使用统一曲线。

( )[错误] (6.1.2)2、对于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可以制定专用曲线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

( )[正确] (6.2.3)3、回弹法是一种间接的、非破损的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