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自控基本知识
空调自控系统及监控基本操作培训提纲

空调自控系统及监控基本操作培训目的:了解空调自控系统及监控基本操作培训内容。
内容:1.原理净化空调机组的基本组成:空气预处理机组(新风柜)、初效段、混合段(回风)、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均流段、检修段、中效段、出风段等空气处理段。
1.1空气预处理机组(新风柜):该机组包括新风机、电机、过滤和表冷等,其主要作用是对室外采集的新风进行初步的过滤、降温除湿,减轻了对后段表冷的负荷。
1.2初效段:此段安装初效过滤袋,主要是对经空气预处理机组处理过的新风进行再次过滤。
1.3混合段:此段主要是对经初效过滤的新风和车间回风进行混合,送往下段处理。
1.4表冷段:此段有表冷盘管,通过冷冻水的循环可以对混合后的进风进行降温除湿。
1.5加热段:此段有加热盘管,工业蒸汽通过加热盘管对进风进行加热,蒸汽冷凝水由疏水阀排出。
1.6加湿段:此段有纯蒸汽加湿器,可以对处理风进行加湿。
1.7风机段:此段有风机和电机,主要是提供处理空气动力源。
1.8均流段:此段有均流网,主要是对进入中效段的空气进行均流分散,避免局部进风量过大,对中效过滤袋造成损伤。
1.9中效段:此段安装有中效过滤袋,主要是对混合后的进风进行再次过滤处理。
1.10出风段:此段连接送风管,由送风管道送入末端高效过滤器再进入各个生产车间,保证各房间风量风速符合要求。
1.11回风直排风机柜:该机柜包括风机、电机、中效过滤袋,安装在主回风管末端,主要是在节能模式下排出车间的部分回风,降低能耗,以及在消毒模式时,置换车间空气。
2.运行D级净化机组使用模式分为生产模式、值班模式、消毒模式、排风模式、节能模式、停机模式,各级别模式的启动顺序。
3.巡检3.1日常运行检查:●初中效过滤器密封杠是否有变形;滤袋是否破损,霉变,有无损伤管路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电动阀门(包括冷冻水阀、风阀、加热蒸汽阀门、加湿阀门)能否按要求开关,正确的开关状态。
●空调风柜:有无漏风现象,保温完好无冷凝水。
空调调节系统的自动控制资料

(3)根据空气冷却器热负荷变化,控制制冷系统的能量供给, 调节送风温度
吸入压力控制器
供液电磁阀
船舶空调卸载—能量调节装置图
空气冷却器
(4)水冷式空气冷却器的送风温度控制
三通电磁阀
冷水
冷水
水冷式空气冷却器的送风温度控制图 a)、 b)调节水量、水温不变 调节水温、水量不变
气动空气加热温度控制系统图
1—传感器 2—蒸汽控制阀 3—膜盒 4—放大器 5—手-自动转换阀 6—回风进口 7—新风进口 8—蒸汽空气加热器
3.季节和工况转换控制
空调系统实行全自动控制时,随着季节 的变化(如船舶空调还有航区变化形成的室外 参数变化),应使空调系统中的加热器、冷却 器、制冷机、加湿装置及风门、水泵、风机 等根据季节变化作相应的开关切换,以满足 不同季节时空气处理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 节能。
季节转换主要涉及二个问题,第一是季节转 换信号的选择问题,第二是如何具体实施季 节转换问题。
季节转换控制信号的选择问题有多种方法, 常用有二种:
1)直接检测室外干球或湿球温度,按预先给 定的数值对空调系统进行季节转换控制。
2)焓值发信器,它同时感受新风与回风焓值 (干、湿球温度)进行控制,当回风焓高于室 外焓时,输出一较大电压信号,当回风焓低 于室外焓时,输出一小电压信号作为季节工 况转换信号,这比单独用室外温度发信作为 季节转换要合理些。
(1)直接作用式温度控制——直接利用压力感温式温度控制器
直接作用式温度控制原理图
1—感温包 2—毛细管 3—波纹管 4—调节杆(阀杆) 5—调节阀阀心 6—调节弹簧 7—调节螺钉
凝水出
淡水加热温度控制图
1—感温包 2—温度控制器
空调自控原理

商场空调自控系统案例
商场空调系统特点
自控系统组成
商场空间大、人流密集,空调系统的 能耗较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节能 措施。
商场空调自控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控 制、湿 度和空气质量等参数,控制器计算出 最佳的冷热水温度和空气处理方式, 并通过执行器自动调节冷热水阀的开 度和空气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 节能控制。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人 流情况自动调节新风量和排风量,提 高空气质量。
VS
详细描述
一体化智能控制将空调系统的各个部件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控制 系统。通过智能化算法和数据分析,可以 实现对空调设备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一 体化智能控制还可以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 理,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绿色环保设计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正 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 技术,减少设备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持续性 和环保性。
特点
空调自控系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和环保等特点,能 够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空气 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空调自控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
监测室内外空气参数(如温度、湿 度、空气质量等)。
控制器
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算法 进行智能控制,调节空调设备的运 行状态。
执行器
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空调 设备进行动作(如开启或关闭)。
空调自控系统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内湿度水平,将实际湿度与设定
湿度进行比较,从而控制空调的开关和调节湿度。
02 03
加湿/除湿模式
根据实际湿度与设定湿度的差异,空调自控系统会选择加湿或除湿模 式。加湿模式下,空调会提高室内湿度,除湿模式下,空调会降低室 内湿度。
空调自控方案

空调(JK1-1系统)自控原理方案一、正常生产模式1.空调机组新风电动阀XF-01正常开度开启(调试时确定)。
2.回风电动阀 JH-001~JH-006开启,送风电动阀JS-001~JS-007开启,AHU以正常生产模式频率(调试时确定)运行。
3.消毒排风机组在停机状态,电动阀XD-01常闭。
二、臭氧消毒模式:A、正常生产模式→消毒模式1.AHU机组新风电动阀XF-01关闭(或很小开度,保证洁净区正压风量)。
2.AHU机组降频率运行,回风电动阀JH-001~JH-006和送风电动阀JS-001~JS-007保持开启,风机频率值由调试时确定。
3.臭氧发生器工作,开始消毒,保持在规定消毒浓度下运行。
B、消毒模式→消毒排风模式1.达到规定的消毒时间(消毒时间由消毒验证的结果确定)时,臭氧发生器停止工作,消毒结束,HVAC系统切换至消毒排风模式。
2.AHU机组新风电动阀XF-01开启至全开状态,回风电动阀JH-001关闭,机组以合适频率运行。
3.消毒排风机组电动阀XD-01开启,消毒排风机组运行开始置换排风。
4.消毒空气浓度下降至规定值或到达规定时间(由相应的验证结果确定)后,可以切换至正常生产模式。
备注:校核新风管尺寸(包括新风口)与消毒排风能力匹配。
C、消毒排风模式→正常生产模式1.开启回风电动阀JH-001。
2.消毒排风风机降频工作,至停机。
3.关闭消毒排风机电动阀XD-01。
4.新风电动阀调XF-01整至合适开度。
5.AHU机组调整频率等参数,进入正常生产模式。
三、甲醛消毒模式A、正常生产模式→消毒模式1.调节洁净室的温度在24--40℃,湿度在65%以上。
2.AHU机组停止、排风机停止。
3.工作人员在洁区房间放置甲醛消毒设备,开始消毒;甲醛扩散30min后,AHU机组在相应频率(频率值由调试时确定)运行30min 后停止,进行房间的熏蒸消毒。
4.熏蒸消毒达到规定时间(熏蒸时间由甲醛熏蒸消毒验证的结果确定)后,HVAC系统切换至消毒排风模式。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第一篇: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说明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大厦内的各种机电设施,包括中央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管理。
其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是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的重点[1]。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十分庞大,反应速度较慢、滞后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不理想。
传统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难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空调系统温湿度影响及控制品质不够理想。
而智能控制特别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存在已知算法和变动性大的系统的控制。
“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是:环保、节能、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洁净度的要求,因此,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空调控制系统涉及面广,而要实现的任务比较复杂,需要有冷、热源的支持。
空调机组内有大功率的风机,但它的能耗很大。
在满足用户对空气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只有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以下将从控制策略角度对与监控系统相关的问题作简要讨论。
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2] [3]:(1)新风部分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采集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即新风),这部分新风必须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鲜空气量,因此空调系统的新风取入量决定于空调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
新风的导入口一般设在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地方。
这些新风的导入口和空调系统的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的滤尘装置(新风空气过滤器)、新风预热器(又称为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器)共同组成了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
(2)空气的净化部分空调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对空气的净化处理方式也不同。
空调控制原理

空调控制原理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涉及多个部分,以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用户所需的舒适范围内。
以下是空调控制的基本原理:1.传感器和感知器:空调系统通常使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来监测室内环境条件。
这些传感器定期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
2.设定温度: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遥控器设定所需的室内温度。
这个设定温度通常是用户感到舒适的温度。
3.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器(通常是微处理器),该控制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与用户设定的温度要求进行比较。
根据这些数据,控制系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4.制冷和制热循环:空调系统包括一个制冷循环或制热循环,具体取决于用户需求。
在制冷模式下,空调系统会从室内吸收热量,并将其排放到室外,从而使室内温度下降。
在制热模式下,它会从室外吸收热量,并将其释放到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
5.风扇和送风:空调系统还包括一个风扇系统,它用于循环空气并将冷(或热)空气分发到室内各个区域。
风扇的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调整和反馈: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器数据和用户设定,调整制冷或制热过程的强度、风扇速度和空气分发。
它会不断监测环境条件,并对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反馈控制,以确保它们保持在用户设定的舒适范围内。
7.能效:空调系统还通常具有能效功能,以便在室内温度接近设定值时自动减少制冷或制热过程的强度,以节省能源。
8.故障检测和报警:空调系统还可能包括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以便在系统出现问题时提供警告或自动关闭。
总的来说,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是通过不断监测室内环境条件,与用户设定进行比较,然后调整制冷或制热过程、风扇和空气分发,以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
这种控制原理有助于提供室内舒适,并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自动控制,包括参数检测、参数和动力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和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连锁与自动保护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程度是反映空调技术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标签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实现暖通空调系统调节的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调节质量、降低冷、热量的消耗、节约能量,同时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运行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管理水平。
因此,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空调自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在空调系统中,为满足生产、操作或使用过程的需要加以调节的各个环节称为调节对象。
反映这些调节对象特性的参数称为调节参数或被调量。
对调节参数规定的数值,即需要保持恒定或按预先给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数值叫做给定值。
由于种种干扰因素或扰量的存在,被调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总会产生一定偏差。
空调自动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调节参数的这种偏差,通过由不同调节环节所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各参数的偏差值,使之处于允许的波动范围内。
一般来说,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应由以下几种主要部件组成:1.1 传感器传感器用来感受被调参数的变化,并及时发出信号给调节器。
如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与调节器所要求的信号不符时,则需利用变送器将所发信号转换成调节器所要求的标准信号。
因此,传感器的输入是被调参数输出是检测信号。
常用的传感器有铂电阻温度计和氯化锂湿度计等。
也有机电一体化型,即把传感器与变送器组合成一体。
1.2 调节器调节器接受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与给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将测出的偏差经过放大变为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指挥执行机构对调节对象作调节。
常用的调节器按被调参数的不同,有温度调节器、湿度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等;按调节规律(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不同,有位式调节器、比例积分调节器和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等。
1.3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接受调节器的输出信号,驱动调节机构。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培训资料

是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根
据预设的程序和控制逻辑,输出控制指令。
分散控制器
02
用于控制各个分散的设备或系统,接收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指令,
根据指令输出控制信号。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03
是一种可编程的控制器,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广泛应用
于工业控制领域。
执行器
电动阀
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调节水路或气 路的流量,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控
特点
自动化、智能化、高效节能、安 全可靠。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人机界面等部分。
工作原理
传感器负责采集室内外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程序和参数, 通过执行器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节,以达到设定的舒适度和节能目标;同时,人机界面可以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 和参数,方便用户进行监控和管理。
能减排。
系统集成与优化
跨区域、跨领域集成
将暖通空调系统与其他建筑系统(如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进行集成,实现跨领域协同优化。
集成控制平台
建立统一的集成控制平台,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集中监控、管 理和调度。
系统性能优化
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运行 成本和维护难度。
THANKS
VS
详细描述
通过采集室内外压力传感器数据,自动控 制系统根据预设的压力范围和调节算法, 调节新风量或排风量的输出量,以实现室 内压力的稳定。同时,系统还会根据室内 外压力差、人员活动等因素进行自适应调 节,以实现节能效果。
空气质量控制
总结词
空气质量控制是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中的 重要控制策略之一,主要目的是保持室内空 气的新鲜度和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自控基本知识
空调自控是指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空调设备进行调节,达到室内温度、湿度等条件的稳定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空调自控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使空调设备能够满足用户对环境的需求,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从空调自控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对空调自控基本知识进行介绍。
一、空调自控的基本原理
空调自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室内的温湿度,与设定的设备初始参数进行比较,利用自动控制器控制空调设备,使空气处理系统的输送风量、冷热负荷、湿度等控制变量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实现自动调节、自动保持室内舒适度、减少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控制方式
空调自控的控制方式主要分为两种:PID控制和模糊控制。
1. PID控制
PID控制是最常用的控制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比较设定值和测量值的偏差进行调整,调整幅度根据偏差的大小变化。
P 代表比例控制,I代表积分控制,D代表微分控制。
比例控制主要是调整物理量偏差,重点在于调整增益;积分控制是调整
快速度的,重点在于调整模块时间常数;微分控制是调整物理量波动频率的,重点在于调整微分时间常数。
2.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一种通过模糊逻辑运算实现自控的技术,不需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一些模糊逻辑知识。
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自控系统中的硬件
1. 传感器
传感器是自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它负责检测空气温湿度等参数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2. 控制器
空调自控系统中的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掌控着所有的处理过程。
它通过收集、处理传感器传出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比较,控制器能够自动指挥空调设备进行调节。
常见的控制器有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3. 实现系统
实现系统是指将空调自控系统和空调系统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调节,自动保持舒适度,减少能耗的功能。
它主要包括执行元件、电机、配电箱、计量仪表等。
四、软件
空调自控系统的软件可分为两类:控制程序和人机交互软件。
1. 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是空调自控系统的核心之一,它主要是对控制器进行程序编制的。
程序编写主要有控制逻辑和控制参数等。
控制逻辑是指自控系统的控制规则,包括PID控制规则、模糊控制规则等。
控制参数主要是控制器在执行控制逻辑的过程中需要的参数,它们的值的设定很关键,直接影响到自控系统的控制效果。
2. 人机交互软件
人机交互软件主要是指自控系统的界面软件,是用户与自控系统交互的最主要的方式。
它主要包括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
监控系统是指监视自控系统状态的软件,主要用于记录数据、故障诊断等。
数据采集系统是用于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等进行采集,实现数据的实时读取和分析。
五、总结
空调自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可以节能减排。
然而,在使用空调自控技术时也需要注意控制器的选用和参数设置,以及定期维护和保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