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

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
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
毒蛇咬伤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伤害并提供生命支持。
以下是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
1. 保持镇静和安静:被蛇咬伤后,保持冷静和安静非常重要。
过度运动会加快血液循环,促使毒液迅速扩散到全身,因此应尽量减少活动。
2. 紧急求助: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急救。
向急救人员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如蛇的描述、咬伤时间和位置等,以便他们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创面处理:尽早将伤口位置抬高,以减缓毒液的流动。
避免任何形式的创口处理,如吸出毒液或切开伤口,这可能会加剧伤情并导致感染。
4. 解除紧密衣物和首饰:蛇咬伤后,局部即可发生水肿。
解除任何
紧密的衣物、首饰和带子会减少血液流动受阻,防止水肿发展。
5. 避免使用特定物质:不推荐使用创伤被咬部位的局部涂抹物质。
例如,避免使用冰块冷敷、含有酒精或草药的药物,这些做法可能对伤情产生负面影响。
6. 观察病情:监测被咬部位周围的症状变化,如肿胀、疼痛和出血。
记录咬伤的时间和症状的发展,这将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7. 不要尝试吸出毒液:尽管电影或传统误解中认为吸出毒液能减少伤害,但这是错误的做法。
吸出毒液可能引起其他感染或损伤,甚至增加风险。
8. 避免使用绷带:初级处理时避免使用束缚或绷带,它们可能使局部血流受限,增加病情的严重程度。
最后,记住毒蛇咬伤是一个紧急情况,尽早寻求专业医疗急救是最重要的。
以上的急救原则可以在等待医疗人员到达时,为被咬者提供紧急支持。
蛇咬伤急救处理实操

蛇咬伤急救处理实操一、蛇咬伤的分类蛇咬伤是指蛇类动物的毒液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伤害,根据蛇类动物的毒性和危害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两类:1. 毒蛇咬伤毒蛇咬伤是指被有毒蛇咬伤后引起的中毒症状,包括口唇、舌头、面部、手臂、足部等部位肿胀、出血、呼吸困难等。
2. 非毒蛇咬伤非毒蛇咬伤是指被无毒或低毒性的蛇类动物所咬伤,虽然不会引起中毒症状,但也会导致局部肿胀和出血等病症。
二、急救处理步骤1. 确认是否为毒蛇咬伤如果被认为是有毒蛇咬伤,则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不确定是否为有毒蛇嘴,则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2. 紧急处理在确认为有毒蛇嘴后,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首先,应将被咬伤的部位固定在心脏位置上,防止毒液扩散到全身。
其次,应尽快将伤口处清洗干净。
3. 拔毒拔毒是指在被咬伤后尽快将毒液从伤口中排出。
拔毒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用吸管吸出、用刀片切开、用吸引器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拔毒时一定要避免过度切割和挤压伤口。
4. 给予抗蛇毒血清在进行紧急处理和拔毒后,应尽快给予抗蛇毒血清治疗。
抗蛇毒血清可以中和蛇类动物所释放的毒液,并阻止其对人体的进一步危害。
5. 观察病情在进行急救处理后,应密切观察被咬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 不要使用冰敷或热敷有些人可能会使用冰敷或热敷来缓解被咬部位的肿胀和疼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加速毒液的扩散,加重病情。
2. 不要使用切口或吸出毒液有些人可能会尝试用刀片切开伤口或用吸管吸出毒液,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导致伤口感染和毒液进一步扩散。
3. 不要给被咬者喝酒有些人可能会给被咬者喝酒以缓解疼痛和消除恐惧,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加速毒液的扩散,加重病情。
4. 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治疗有些人可能会自行购买药物来治疗蛇咬伤,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导致药物过量、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在急救处理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四、结语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在急救处理时需要注意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并避免不当的处理方法。
野外被蛇咬了怎么急救

野外被蛇咬了怎么急救在野外被蛇咬时,首先得确定是否被毒蛇咬,被何种毒蛇咬伤,随后才能实施正确的急救方法,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野外被蛇咬了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野外被蛇咬如何急救1:第一措施应该狠狠的吸一口毒液吐出来再说。
有条件的拿个避孕套做安全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
2:保持镇静限制活动,放松心情,以免激动而加速血液流动速度,促使毒液快速扩散。
局部绷扎(快准狠):毒蛇咬伤后切勿惊慌乱跑,这样会加速毒素吸收。
用绳子(绳子、布条、止血带、鞋带或其他系带)在伤口上方处绑扎,其紧度以可以用力通过一个小指为准。
指、趾处绑扎时扎紧即可。
并每隔20-30分钟松开几分钟,以免肢体缺血时间过长而坏死,绑扎时间一般应小于2小时,应在医生许可后方可解除绑扎。
3:结扎之后,立即冲洗伤口,如条件许可,也可以在结扎的同时进行。
冲洗方法是:最好用干净的流水,从上到下,反复冲洗,尽量把毒液挤出冲掉。
如有条件,可用盐水或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冲洗。
在野外找不到清水时,也可用新鲜人尿冲洗。
继续用嘴吸吮,每吸一次后有条件者请用清水漱口,(注意:吸吮者腔粘膜及唇部无任何溃破)。
也可以自制火罐才用,拔火罐的方法,吸出伤口内之蛇毒,效果也较满意。
伤口较深并有污染者,应彻底清创。
消毒后应以牙痕为中心,将伤口作“+”形切开,使残存的蛇毒便于流出。
伤口扩大后,还可用各种药物作局部的湿敷或冲洗,以达到破坏或中和蛇毒的目的。
常用的外敷药有30%盐水或明矾水,用于伤口冲洗的外用药有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及5%-10%的盐水。
温馨提示:1、没有冲洗伤口,千万不要先行扩创,防止留在伤口外面的毒液,在扩创时流入体内;2、在扩创时要检查伤口内有否残留蛇的毒牙,如有发现应立即设法取出;3、被五步蛇、蝰蛇咬伤,可用点燃破毒法,一般不扩大伤口,尤其是在伤口流血不止的情况下,更应注意;4、扩创不宜横刀和深挖,以免伤及血管、骨胳,以免使伤口难以愈合而感染。
5、(民间偏方)用烟头,火柴头烫烧伤口,破坏蛇毒,事后再按外科处理。
被毒蛇咬伤后处理方法

被毒蛇咬伤后处理方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在夏季经常会有人被毒蛇咬伤的情况,那么,你知道被毒蛇咬伤怎么处理吗?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被毒蛇咬伤的处理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被毒蛇咬伤的处理方法1、自救时用绳索、手帕、植物藤、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厘米处捆住,防毒素继续在体内扩散。
每隔15~20分钟松带子1~2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2、针刺排毒。
咬伤超过24小时肿胀严重时,可用钝针在肿胀下端每隔2~3cm刺一针孔,使患肢下垂,自上而下按压,使毒汁从针眼流出,每日2~3次,连续2~3日。
3、用井水、泉水、茶水、自来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同时在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以便排毒。
接着用火罐、吸奶器、吸引器将毒汁吸出。
紧急时用嘴对伤口吸吮毒汁出来,急救者吸吮后立即吐出,将口嗽干净。
急救者有口腔溃疡时禁用此法。
4、手足肿甚时,可分别针刺手指间的八邪穴和足趾间的八风穴,以加速排毒退肿。
5、解毒药的应用:①南通蛇药,轻者每次服5片,3次/日。
重者服10片/次,4~6小时/次。
②将上述药片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半寸处。
③上海蛇药,每次服10片,以后每小时服5片。
④新鲜半边莲30~60克,水煎服,或捣烂涂伤口周围。
6、急救中忌用药,如吗啡、氯丙嗪、巴比妥类等中枢抑制药和横纹肌抑制药箭毒等。
并急送医院救治。
被毒蛇咬伤的判断标准局部有两排深粗牙痕,有出血、疼痛、红肿,并向躯体近心端蔓延。
附近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起水疱。
全身症状有发热、寒战、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嗜睡、腹痛、腹泻、视物不清、鼻出血,严重者惊厥、昏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麻痹、心肾衰竭。
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一、治疗原则1.局部扩创清洗、阻止蛇毒吸收和排除毒液。
2.应用抗毒素。
3.中草药解毒。
4.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提高人体对蛇毒素的耐受力。
5.预防破伤风。
6.防治感染。
7.对症及支持治疗。
二、用药原则1.早期病例以用药框限“A”为主。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轻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针对毒蛇咬伤的急救标准格式文本:一、了解毒蛇咬伤毒蛇咬伤是指毒蛇通过牙齿咬伤人体,注入毒液。
毒蛇咬伤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出血,严重情况下可能引起休克、溶血、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常见的毒蛇包括眼镜蛇、响尾蛇、蝮蛇等。
二、急救步骤1. 保持冷静:在发现被毒蛇咬伤后,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避免过度活动,以减少毒液扩散速度。
2. 就近撤离:尽快离开咬伤地点,以免再次被咬。
尽量记住蛇的特征,以便后续治疗。
3. 拖行移动:如果无法行走,可以用绷带或衣物将咬伤部位绑紧,然后用拖行的方式移动到安全地点。
4. 卸除饰品:将被咬伤的部位上的饰品(如戒指、手链)卸下,以防止局部肿胀后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5. 压迫止血:使用宽松的绷带或布条,将其紧紧地绑在咬伤部位上方,但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保持压迫约20分钟,以减缓毒液扩散。
6. 保持休息:让被咬伤的人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毒液的传播。
7. 高位抬举:如果被咬伤的部位是四肢,将其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该部位,减缓毒液传播。
8. 尽快就医:无论咬伤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就医。
与医生分享被咬蛇的特征和症状,以便医生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
三、不推荐的急救措施1. 切口吸毒:切口吸毒是指用刀片或其他尖锐工具在咬伤部位上切开,并试图吸出毒液。
这种方法是不推荐的,因为可能导致感染和更严重的伤害。
2. 使用吸毒器:市面上有一些吸毒器,声称可以吸出毒液。
然而,这些器具并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使用时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伤害。
四、预防毒蛇咬伤1. 注意环境:在户外活动时,特别是在丛林、草地等蛇类可能出没的地方,要注意环境,避免靠近可能藏有毒蛇的地方。
2. 穿着适当:穿着长袖长裤,戴上靴子,以减少被蛇咬的机会。
3. 使用手套:在处理可能存在毒蛇的地方,如移动石头、树枝时,最好戴上手套,以防被蛇咬伤。
毒蛇伤害应急处置方案

毒蛇伤害应急处置方案毒蛇是一种常见的野生动物,其产生的毒液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野外活动或工作中,遇到毒蛇咬伤的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本文将介绍毒蛇伤害的处理原则和应急处置方案。
处理原则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一旦受咬,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运动过度或心理过度兴奋,以免加速毒液的扩散。
2.迅速用绷带或其他绑带捆扎住咬伤区域上方约10cm处。
捆扎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0分钟,同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清洁伤口,如果能够辨认出伤口位置,可将伤口上方2-3cm的皮肤割破,并用牙刷清洗伤口,以促进毒液排出。
4.立即前往医院或就近诊所寻求专业救治,尤其对于毒蛇咬伤,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接受相关治疗。
应急处置方案步骤一:评估伤情严重程度毒蛇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伤口位置、伤口面积、蛇种类、受咬部位、咬伤后反应等相关因素有关。
在发现毒蛇咬伤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快速判断受害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
如果伤情较轻,如局部轻微肿胀或疼痛,可通过涂抹一些药物减轻症状。
如果伤情较重,比如已经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则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步骤二:采取措施遏制毒液扩散在野外活动或工作时,需要随身带上一些应急处理工具,如强力亚甲基蓝(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等药品。
当发现毒蛇咬伤的情况时,可以立即在伤口处涂上药品以遏制毒液扩散。
如果没有药品,可以使用绷带进行缠绕和固定,同时进行简单的压迫,以减缓毒液向心脏流动。
注意,绑带不能过紧,防止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步骤三:咬伤部位消毒在野外,可以采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对咬伤部位进行消毒。
如果伤口比较深,可以使用消毒的刀片或针进行慢性划破,将毒液划出伤口。
同时,也可以用大量清水洗净伤口,并清理伤口周围的毛发和灰尘等杂物。
步骤四:采取止血措施当毒蛇咬伤严重时,同时会伤到血管,造成流血的情况。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毒蛇咬伤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来减少伤害和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关于毒蛇咬伤急救措施的详细信息:1. 保持冷静和安全当你或他人被毒蛇咬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迅速远离蛇的位置,以免再次被咬伤。
2. 就近就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地区,被毒蛇咬伤后,应尽快就近寻找医疗机构。
及早就医可以减少毒液在体内的扩散,并提供及时的治疗。
3. 保持休息和稳定在等待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受伤者应保持休息和稳定。
尽量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扩散。
如果可能,将受伤的部位固定住,可以使用绷带或其他可用的材料。
4. 保持受伤部位低于心脏位置如果受伤部位是手臂或腿部,应尽量保持低于心脏位置,以减缓毒液的传播速度。
这可以通过将受伤的手臂或腿部放在心脏位置以下的位置来实现。
5. 不要使用吸毒器或吸口毒液在过去,人们常常使用吸毒器或吸口毒液的方式来尝试排出毒液。
然而,这种做法已被证明是无效的,并且可能导致感染。
因此,我们不建议使用吸毒器或吸口毒液。
6. 不要切割或吸出毒液切割或吸出毒液是另一种被普遍误解的急救方法。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因此,我们不建议切割或吸出毒液。
7. 保持身体部位低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受伤部位保持低温,以减缓毒液的传播速度。
可以使用冰块或冷水来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
然而,应注意不要让冰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冻伤。
8. 不要使用热敷或按摩热敷或按摩可能会加速毒液的扩散,因此在毒蛇咬伤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热敷或按摩。
9. 注意观察症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伤者的症状。
记录咬伤的时间和蛇的特征,如颜色和大小。
这些信息对医生来说可能非常重要。
10. 避免刺激和运动在受伤后,应避免任何刺激和剧烈运动,以减少毒液的扩散。
保持平静和安静,等待医疗救援。
11. 不要尝试自行处理蛇咬伤最重要的是不要尝试自行处理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需要专业医生的治疗和监护。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wei)险的急救情况。
在野外活动、农村地区或者热带地区,人们时常面临与毒蛇相遇的风险。
了解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对于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毒蛇咬伤的详细急救措施:1. 保持镇静:在发现自己或者他人被毒蛇咬伤时,保持镇静非常重要。
紧张和恐慌会加速心率和血液循环,从而促使毒素更快地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2. 即将呼救:无论咬伤的程度如何,都应即将呼叫急救电话或者将咬伤的人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专业医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急救指导和处理。
3. 保持歇息:被咬伤的人应尽量保持歇息状态。
活动会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使毒素更快地传播到其他部位。
4. 紧急处理: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尽量将被咬伤的部位保持静止,以减少毒素的扩散。
- 如果被咬伤的部位有饰品(例如戒指、手镯等),应立即将其取下,以防止局部肿胀。
- 如果被咬伤的部位有衣物,应尽量松开或者剪开,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升高患处:如果可能,将被咬伤的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该部位,从而减缓毒素的传播。
6. 不要使用吸毒器:过去常用的吸毒器已被证明对毒蛇咬伤无效。
使用吸毒器可能导致更多的组织损伤和感染。
7. 不要使用冷敷:普通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冷敷。
冷敷可能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增加毒素的浓度。
8. 不要切口或者吸出毒液:切口或者吸出毒液的行为在急救中已被证明是无效甚至危(wei)险的。
这些措施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9. 保持镇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被咬伤的人应尽量保持镇静。
紧张和焦虑会加速心率和血液循环,从而促使毒素更快地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10. 注意观察: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被咬伤者的症状变化。
记录咬伤的时间和情况,以便医护人员提供更准确的治疗。
11. 不要尝试治疗:除了上述提到的紧急处理措施外,普通人员不应尝试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措施可能对被咬伤者产生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蛇
咬伤
急救
处理
一、局部处理:
1、创口吸吮或火灼:适用于受伤后数分钟内的处理,过时太久大部分蛇
毒已扩散,
应用此法则失去临床意义。
2、肢体缚扎:于伤口的近心端缚扎,适于伤口位于四肢者,可延缓蛇毒
向全身扩散的速度作用。
3、清创排毒:伤口周围切开,配合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伤口,具有
清除残积蛇毒及使蛇毒氧化失去活性的作用。
4、局部封闭:在伤口的近心端2cm处用0。
5%普鲁卡因作皮下环状封闭,
具有止痛消炎、减少组织对蛇毒的过敏性反应等作用,并能直接对搞
蛇毒。
5、胰蛋白酶是一个广谱解毒药,可直接破坏蛇毒,宜早用。
应根据伤口
局部反大小,用胰蛋白酶2000-5000u加0.25%-0.5%普鲁卡因(或利多
卡因)及蒸馏水5-20ml稀释,在伤口周围或上方作封闭.重症病例12-24
小时后可重复注射,勿注入血管内,个别病人可发生过敏反应,可用异丙
嗪25mg肌肉注射。
对血循毒中毒局部肿胀迅速,除作局部封闭外并
可加用套封。
其方法是围绕上臂上1/3,或大腿上1/3,选择几个穿刺
点,消毒后作一皮丘,针头垂直刺入达骨膜后再回退一点,无回血,
再边退边注入封闭液。
封闭溶液剂量可根据患肢大小酌定。
二、全身治疗:
1、抗蛇毒血清的应用:是西医治疗蛇伤唯一的特效治疗方法,尤其是早
期应用,
疗效可靠。
应用方法:抗毒蛇血清8000—10000单位,溶于生理盐水20ml内,
静脉注射,此法须及早应用,方可获得显著疗效,如耽误治疗时机则无效。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减轻蛇毒中毒症状,有利于病情缓解和恢复,方法:地塞米松
20—4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
3、解毒药的应用:我院应用蛇伤解毒药“解毒止痛口服液”口服,成人
首次8支,后每次2支,每半小时一次,共三次,后每一小时二支。
4、补液及利尿:10%GS每天500—1000ml静点,速尿20-40mg静注,具
有支持及利尿作用,以利排出毒素。
5、抗感染:青霉素80万u肌注或320万u—560万u加入生理盐水或葡
萄糖深液中静点,肌注每日2—3次,静点每日1—2次。
6、维生素类药物的应用:维生至少B族,维生至少C等对蛇伤病人具有
支持治疗,可作为常规应用。
7、对症支持治疗:应用ATP、辅酶A、维生素C和正规胰岛素等,用低
分子右旋糖酐、碳酸氢钠、皮质激素等,以减轻红细胞破坏造成的急
性溶血和血红蛋白尿,肌注新斯的明和加兰他敏治疗肌肉瘫痪。
三、呼吸衰竭的抢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3、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辅助人工呼吸。
4、抢救过程中忌用下列药物:(1)中枢抑制药:吗啡、巴比妥类、氯丙
嗪,(2)肾上腺素,(3)横纹肌松弛药:筒箭毒碱(箭毒)、琥珀胆碱
(司可林)等,(4)抗凝血药:肝素、双香豆素等。
四、分型
1、神经毒类: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等,
2、血循毒类:蝰蛇、五步蛇、竹叶青等,
3、混合毒类:眼镜蛇(以神经毒为主)、蝮蛇(以血循毒为主、亦有复视
等神经毒表现,此为蝮蛇咬伤特征)。
五、毒素
1、神经毒: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外周
型呼吸麻痹,是临床上主要致死原因。
2、血循毒:
(1)心脏毒,(2)凝血毒和抗凝血毒,(3)细胞毒,(4)磷酯酶A2,(4)透
明质酸酶,(5)三磷酸腺苷酶,(6)磷酸二酯酶,(7)出血毒。
六、临床表现:
(一)血液循环毒素表现
1、局部表现局部肿胀严重,且可迅速向肢体近心端扩展,常累及躯干部,
疼痛剧烈,似刀割火燎、针刺样,局部发生水疱、血疱和组织坏死,伤
口流血不止,局部同时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水肿消退慢,伤口不易
愈合。
2、全身表现
全身出血:如鼻衄,便血,哎血,哆嗦血,血尿,皮肤及粘膜出血。
重者颅内出血。
溶血瓜:如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若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内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脏损害:如中毒性心肌病。
表现在心电图上有ST段下降,T波平坦或倒置,Q-T间期延长,束枝传导阻滞,心律失常,进而发生心房和心室颤动,心力衰竭。
休克:溶血,出血,心肌损害等导致血压下降,表现为皮肤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肢端发绀,尿少等。
(二)神经毒素表现
1、局部表现局部症状轻,有时仅有麻木感,齿痕小,无渗液。
2、全身表现主要为横纹肌弛缓性瘫痪,首先表现为眼肌麻痹,如上
脸下垂,复视,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向肢体发展,首先侵犯呼吸肌,
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可造成呼吸衰竭。
神经毒素类中毒,由于局部症状轻,潜伏期长,咬伤后不易立即引起重视。
但此类毒素吸收迅速,危害性大,故不可忽视。
(三)其他表现
如可出现头昏、嗜睡、流涎、恶心、呕吐、听力障碍、二便失禁、发热或寒战、抽搐、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