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考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测试卷综合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
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
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瓷都。
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
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的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
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综合检测试卷(有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综合检测试卷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
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
《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
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
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
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
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次综合测试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次综合测试(本次测试共有19小题,全卷共100分;测试用时100分钟)一、基础选择题(6小题,共20分)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戮.力(lù) 杯杓.(zhuó) 犒.劳(hào) 目眦.(zì)B.期.功强近(jī) 刀俎.(zǔ) 不可胜.记(shènɡ) 瞋.目(chēn)C.陨.首(yǔn) 逋.慢(bū) 终鲜.兄弟(xiǎn) 数.目项王(shù)D.参乘.(shènɡ) 封识.(zhì) 彘.肩(zhì) 须臾.(yú)2、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恰逢吉时,月亮最圆时刻出现在9 月19 日19 时13 分,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而且我国各地都可以观赏到最圆的中秋月,机会十分难得,大街小巷,游人如织,形影相吊....。
B.美国、日本与澳大利亚三国海军移师文莱附近海域举行联合军演,当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针对的目标是诡谲多变的南海情势,但他们的真正目标以乎是在“共同牵制”中国。
C. “苹果”现任CEO 蒂姆库克,在最近几周开始对“苹果”的运营方式羞行大幅度调整,这显示着“苹果”将会改头换面....,与乔布斯时代的风格有所不同。
D.在黄岩岛事件中,中国海监船和渔政船迅速而有力地打击了菲律宾在南海的嚣张气焰,有效地保护了中国渔民和渔船,让世人对中国的海监能力侧目而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觉醒,民主空气的日益密集,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B.网络调查表明,中学生网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畅通,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测试试题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测试试题语文的学习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测试试题,希望大家喜欢!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蹊跷(qī)褒贬(báo)下乘(chénɡ) 咬文嚼字(jiáo)B.尺牍(dú) 遴选(lín)付梓(zǐ) 中石没镞(mò)C.岑寂(cén) 哺育(bǔ)腼腆(diǎn) 清沁肺腑(qìn)D.携带(xié) 迸发(bìnɡ)倒涎(xián) 锱铢必较(zī)【解析】A项,“褒”应读bāo;C项,“腆”应读tiǎn;D 项,“迸”应读bènɡ。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纠葛皎洁协调斩钉接铁自鸣得意B.昏厥流弊词藻叫嚣呐喊包罗万象C.剥啄罗嗦疏朗端木遗风吞言咽理D.玩索筹划篇辐臭名昭著屈指可数【解析】A项,接—截;C项,罗—啰;D项,辐—幅。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制定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
B.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
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C.大别山地区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和寻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解析】D项,项:颈的后部。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A项,从长计议:放宽时间慢慢商量考虑,指不急于作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语文必修5综合检测4含答案

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分数:160分)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遏.制(é)俯瞰.(kàn)形骸.(hái)泠.然(línɡ)B.坳.堂(áo)苇.草(wéi)渴.望(kě)曲.水(qū)C.北冥.(mínɡ)朝.菌(zhāo)蔑.视(miè)折磨.(mó)D.嘲讽.(fěnɡ)震颤.(chàn)卑贱.(jiàn)晦朔.(shù)答案:C。
A遏è;B坳ào,苇wěi;D朔shu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不久前,一位读者对我的作品给予了一种极不寻常的肯定,他毫无恭维之意,没有使用一个让人忘乎所以的形容词。
C.中国队进军世界杯决赛圈的宿愿得以实现,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实在是加大基础建设、解决一些多年难以纠正的弊端,最终把中国足球纳入成熟的职业体制。
D.目前短消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试图将现在的SMS(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2.5ɡ的MMMS(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片,甚至是简单动画。
答案:B。
A“不采取紧急行动”赘余,应删去;C成分残缺,“实在是”后面缺宾语中心语;D“这样”指代不明,可改为“如果成功”。
3.(2011·江苏省上冈上学期期中)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5分)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②,③;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复旦附中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试卷 (2)

复旦附中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和表达(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呱呱(guā)而泣谂.知(shěn) 笑靥.(yè) 玉醅.(pēi)B.札记(zhá)浸渍(zì)修禊.(qì)愠.(wēn)色C.莞.尔而笑(wǎn)疱.疹(pāo)俯瞰.(kàn)逋.慢(bū)D.明眸皓.齿(hào) 晦朔.(shuò)筵.席(yán)倜傥(tǎ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优渥希冀营头微利浑浑噩噩 B.罗纬修葺食不裹腹黯然失色C.拙劣滥觞桀骜不驯生当殒首D.震撼文身门衰祚薄举案齐眉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原本计划写篇回忆母校的文章,但由于工作调动,情随事迁,我已经没有心思写了。
B.同学们对如何用好《语文读本》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抛砖引玉吧。
C.过去,你对我帮助很大;今天,你有困难了,我一定鼎立相助。
D.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B.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C.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D.10月份以来, 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黄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陈情表》是李密流传下来的唯一作品。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
李密曾仕蜀汉,怕引起晋武帝的猜疑,于是写下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表文。
B.归有光是明朝江苏昆山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发起并领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必修5册终综合训练卷

必修5册终综合训练卷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周易》的前生今世《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
《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
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
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
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
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
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
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
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
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
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
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
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歉收甚至颗粒无收。
高二语文苏教必修5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

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勾.当/勾.搭吐露./露.马脚勒.索/悬崖勒.马B.磨.损/磨.面夹.被/夹.生饭劲.歌/疾风劲.草C.炮.仗/炮.弹关卡./卡.脖子曾.经/曾.几何时D.扉.页/绯.闻馈.赠/溃.疡病跻.身/济.济一堂解析:A项,gòu/gōu,lù/lòu,lè;B项,mó/mò,jiá/jiā,jìng;C项,pào,qiǎ,céng;D项,fēi,kuì,jī/jǐ。
答案:C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蜡梅,暗香浮动。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洋洋洒洒调剂地久天长B.纷纷扬扬调节地久天长C.洋洋洒洒调节山长水远D.纷纷扬扬调剂山长水远解析: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地久天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
山长水远:山水阻隔,道路遥远;山川壮阔。
答案:D3.阅读下面这段话,帮助该演员改一下台词,要求仍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并适合舞台情景的需要。
(3分)有位演员,每当念到下面这句台词:“我的眼力比你好一百倍,就是两只苍蝇飞过,我也看得清哪一只公,哪一只母。
”他就觉得观众的笑声有些刺耳,他怀疑是表达太俗。
解析:由材料中“他怀疑是表达太俗”,可知其夸张说法的“看得清苍蝇的公母”不够雅,用优雅的生物替换“苍蝇”,用一种雅致的说法替代“公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考试————————————————————————————————作者:————————————————————————————————日期: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试题为了巩固大家的语文知识,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试题,希望大家喜欢!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飏(yánɡ)壶觞(shānɡ)矫首(jiáo) 窈窕(yǎo)B.台隍(huánɡ) 绣闼(tà)遄飞(chuán) 捧袂(mèi)C.榆枋(fānɡ) 晦朔(sù)穷发(fà) 泠然(línɡ)D.供养(ɡònɡ) 逋慢(bū)矜育(jīn) 侥幸(jiǎo)【解析】A项,“矫”应读jiǎo;C项,“朔”应读shuò;D项,“供”应读ɡōnɡ。
【答案】 B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以供养无主木欣欣以向荣B.控蛮荆而引瓯越天柱高而北辰远C.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解析】A项,前者是介词,因;后者是连词,表修饰。
B项,都是连词,表并列。
C项,都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
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 A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宾主尽东南之美D.则刘病日笃【解析】C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B、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 C4.下列各项中对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齐谐》者,志怪者也③彼且奚适也④夫晋,何厌之有⑤都督阎公之雅望⑥问征夫以前路⑦今臣亡国贱俘⑧而莫之夭阏者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解析】①⑥为状语后置句,②⑦为判断句,③④⑧为宾语前置句,⑤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C5.名句默写。
(任选三句作答)(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2)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______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3)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萍水相逢,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2)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3)谁悲失路之人尽是他乡之客(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9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往,到。
【解析】A项,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答案】 A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南冥者,天池也②风之积也不厚B.①水浅而舟大也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①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②鹏之徙于南冥也【解析】A项,①表判断,②表停顿。
B项,①表转折,②表修饰。
C项,均为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
D项,①在,②到。
【答案】 C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野马也,尘埃也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A项,海运:古义,海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B项,野马:古义,游动的雾气;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C项,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为副词或连词。
D项,生物指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
【答案】 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色深蓝,这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鹏背负青天,没有什么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向南飞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1分)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
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
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
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
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
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
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
大清渠者,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
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
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
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
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
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
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
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
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
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
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
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
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
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节选自《惜抱轩全集》)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敢任烦剧,耐勤苦剧:繁重。
B.君力督工修复旧制制:制度。
C.因公累解职累:牵累。
D.为相知之家作家传知:交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项,制:式样。
【答案】 C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周梅圃悉心为民的一组是( )(3分)①民失其利,君修复之②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③君素闻,疾之④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⑤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⑥君卒后,家贫甚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⑤【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结合文意判断每个句子的描述重点。
②是说其刚强耿直;④是王亶望所设奸计;⑥是说其清廉。
这三句都不能表现周梅圃悉心为民。
【答案】 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针对唐延渠“多沙易漫”的特点,深谙治水之道的周梅圃采用深挖水道、改变水道走向、修复暗洞泄洪等方法,有效整治了唐延渠。
B.周梅圃廉洁正直,作者虽未明说百姓因此如何感激、爱戴他,但从文中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就可见一斑。
C.周梅圃就任浙江粮储道后,因为极力反对“毒民”恶政,成为贪官王亶望的眼中钉;调任杭嘉湖海防道后,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
D.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意在以家传的形式彰显传主周梅圃的政绩、人品,同时,期待以后有优秀的史官能将本文收录到正史列传中。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是感激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与周梅圃的“廉洁正直”并无因果关系。
【答案】 B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周梅圃)清理积聚的案件,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2)官吏中有人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周梅圃早就听闻(这种事),对此深恶痛绝。
(3)周梅圃改建海岸石塘,石塘得到大的整治,而周梅圃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王亶望在官场中也最终因为贪婪而自毁。
【参考译文】梅圃,长沙人,姓周,名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的自号。
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肃,并被任命为陇西知县,(后来)调往宁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