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萍乡市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及分析范文
2020年江西省中考高分作文30题汇总含例文及解析

2020年江西省中考高分作文30题汇总含例文及解析一、中考优秀作文含例子及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与学习,却远离了最初的梦想与追求;我们沉醉于手机电脑里优美的风光图片,却忘记了泥土的气息、花草的馨香;我们介怀于误会隔阂、羁绊于不善表达,疏远了我们与亲人朋友的距离……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热情、拥抱自然的心灵,那么我们与这些美好事物就不会再疏远。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从此不再疏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解析:参考例文从此不再疏远父亲是一个多变的角色:在我还是婴儿时,是我的贴身护卫;在我面对万物而产生无限的好奇时,是我的百科全书.而在这个充满叛逆的青春期,他是我的敌人,但最终是我的良药.每当看到女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时,我总是想起父亲的怒吼和强词夺理的争辩。
我时常在想,我要是换个父亲多好了。
“儿子,你把碗刷了吧.”看似轻松的话语,充满了多少的杀机与阴谋-----为了争夺电脑的使权.“我买的菜,端的汤,拿的筷子,所以…啊…”“菜还是我炒的呢,是刷碗累还是炒菜累!我在那又削,又切,还得炒,就刷两个碗又怎么样了啊!”在我们家,从来都是买菜,做饭,刷碗,人均分担。
这次是我买的菜还让我去刷碗。
怀着怨恨,怒视父亲,我携着大摞的碗盘踹开门去刷碗了。
虽说父亲不经常吸烟,但是还是常备一盒。
我最讨厌闻烟味了,全家都知道,但父亲经常在我必须用电脑之前吸烟,这是我很无法容忍的。
为此没少吵架,父亲还总是蛮横不讲理的说:“你是我儿子,我什么时候轮到你说了!”我总是在反驳,但结果总是捂着火辣辣的脸,心里发毒誓:以后再也不听话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如果不是那次失眠,不知还要多久才能洗清误会。
我正一只只数绵羊想尽快进入梦乡时,一段无奈的对话飘入耳中,“他何时在才能理解我啊!”“怎么了?”“让他干活是为了锻炼他的独立能力;让他接触烟,是为了让他适应以后的应酬,不会烟酒办不成事啊……。
江西省萍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2)含解析

江西省萍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2)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迸溅断章取义嘻闹坦荡如砥B.雕镂与日具增坍塌吹毛求疵C.伎俩不攻自破烦躁雕梁画栋D.宽宥相得益彰狼藉味同嚼腊【答案】C【解析】【详解】A.嘻闹——嬉闹。
B. 与日具增——与日俱增。
D. 味同嚼腊——味同嚼蜡。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答案】C【解析】【详解】A 用词不当,可见一斑改为非同一般。
B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现象”。
D “目前”与“当务之急”语意重,应删去“目前”。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默写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
(张养浩《潼关怀古》)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鲁迅《藤野先生》)《观沧海》一诗中通过大海吞吐宇宙的气象,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3)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少年想让自己内心变得很强大,可以抵御世间一切困难,于是去山中访问一位智者,请求智者告诉自己变得强大的方法,智者沉吟了一会,对少年说出了下面三点:①有自信。
要想内心变强大,第一步肯定要自信,不然第一步都跨不出去,比如见人就躲,怕见生人,像缩在龟壳里似的,永远成不了气候。
所以勇敢直视别人,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拿出自信满满的状态来。
②增强能力。
有自信没能力那就叫自负了,所以必须要提升你的能力,多读书提高自己,多看时事新闻,多了解社会,凡事有自己的见解,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③敢于尝试。
遇到新事物不要退缩,敢于去尝试,畏首畏尾地,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力,放松心情,去尝试,让自己征服新事物,你会发现新事物也不过如此,自己完全可以做到的,当成就感越积越多,你就知道自己也是很优秀的,这时,你的内心就越来越强大了。
处在青春成长期的你,一定也和少年有一样的困惑吧,那么,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创作本文可从三个方面来立意:有自信、增强能力、敢于尝试。
从中选择自己最有得分把握一个作为文章主旨,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
比如选择“敢于尝试”,“尝试”一般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尝试”需要我们付诸于行动。
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不断得成长着。
“成长”可以理解为向成熟的阶段、方向发展。
“成长”不仅指尝试的结果,更需要我们在思想、认识、感悟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与进步。
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
【选材构思】例如孩童时的我们尝试牙牙学语;例如踏入学校大门的我们尝试接触老师和同学;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
江西省萍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含解析

江西省萍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文中的“公”有着较多的意义。
《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指的是旧时对男性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B.汉语很有意思。
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或不愿直言,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词。
如《背影》中“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中的“大去”就是“婉词”,表示“死亡”的意思。
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运用典故可以含蓄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
如《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易水”、“黄金台”表达作者对官兵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的赞美。
D.古代的男子成人要举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丈夫之冠”是古时男子十六岁行冠礼。
【答案】D【解析】【详解】D. 冠是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故选D。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
敬称,不是谦称。
故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
(《观猎》)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
(《丑奴儿》)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江西省萍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二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萍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二次备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化和文学常识。
C:从小到大排列:“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
故选C。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②如果还能在互联网上写出140个字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更了不起了。
③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把汉字学好,并且还可以通过书写与人交流,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④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音、形、义三者结合在一起,却又无规律可言。
⑤汉字是中国人用智慧发明的文字。
A.③②⑤①④B.⑤③②①④C.⑤①④②③D.⑤①④③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⑤是总提,①④分别从“使用时间”和“最复杂”的角度谈汉字,③②谈的是使用。
因此选D。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默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桃花源人的精神面貌。
面对历史遗迹,诗人常常感慨万千。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12)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兔子朱迪说:“我们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生活总会有点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勇于尝试,开始改变。
”这则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启发?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从中提炼出主旨:勇于尝试,获得成长。
以此为主旨。
写人记事,记叙一件生活中自己因为勇于尝试而获得了成功或是失败的具体事件,自然升华出这一主旨。
也可议论说理,以这一主旨为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向读者传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做到以理服人。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拟题为:勇于尝试,创作议论文。
以题目作为中心论点。
首段以一句名人名言或名人事例引出论题或论点,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中则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勇于尝试,可以让我们……),通过证明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
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发出号召。
【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不同的论证方法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创作议论文时,需根据不同的论证需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
【解答】【范例】我在尝试中成长在人生的路上,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例如孩童时的我们尝试牙牙学语;例如踏入学校大门的我们尝试接触老师和同学;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
让我们扬起梦想与希望的风帆,尝试战胜生命中的每一场大风大浪。
“叮铃铃!”一串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安静,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我收拾了桌上的书,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在谈论着这周班干部竞选的事,我也饶有兴趣地加入了他们的谈话中。
“你参加这周的班干部竞选吗?”“我肯定是选不上,你呢?”“我当然参加了!”……我听了他们的话,心中生起了一个念头:我也要去参加班干部竞选。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19)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彩虹桉树的树干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
因为它是一种脱皮树,外皮每次只是局部脱落,而且脱落的时间各不相同,日照时间也就不同,所以树干就出现了绿、黄、红、橙、蓝、紫、栗等不同的颜色。
华丽的彩虹桉树,被植物学家誉为是“有生命的艺术品”。
可惜的是,它质地不过硬,成不了栋梁之材。
人们只能将其砍伐,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粉碎,提取木浆,当造纸的原料。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审题立意】因彩虹桉树徒有其表,华而不实,所以它口碑不佳,一直备受诟病。
绚丽只是一件外衣,能否担当大任,关键要看你的质地。
对于人来说,只有美丽的外表并不能让人获得成功与快乐,只有精神的充实才是成功之本,才是快乐之源。
创作本文,需以此为主旨,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
前者以情动人,后者以理服人。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首选议论文。
【思路点拨】拟题为: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并以题目作为中心论点。
首段以一句名人名言或名人事例引出论题或论点,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中则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通过证明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
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发出号召。
【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不同的论证方法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创作议论文时,需根据不同的论证需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
【解答】【例文】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人生的乐趣在于精神的充实,而不在于物质的富足。
品读精美的作品,从中领悟人生道理,会感到快乐;垂髫幼童,抑或懵懂少年,嬉闹玩耍,会感到快乐;历经艰辛,手术成功,患者家属的一句感谢,会让医生感到快乐;三尺讲台,桃李芬芳,年轻学子的一声亲切问候,会让教师感到快乐。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精神的充实。
2024年江西萍乡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江西萍乡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chéng)________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要问这些突出的特性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重学的传统。
决决中华,一直以一个读书大国()学习强国的姿态挺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héng)________ (2)姿________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
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________自我的必由之路。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完善 B.完美 C.改善 D.改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语言文字的错误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马虎。
________。
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等等,无不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认真。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 B.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C.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D.今人在这方面不如古人6.(2分)某班开展《三顾茅庐》课本剧表演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萍乡市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1.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他的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作文,都要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炎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对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立意。
就本则材料来看,其中的关键词是“成功的秘诀”“兴趣”。
“成功的秘诀”其实有很多,材料中提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是:坚持、毅力、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等。
“兴趣”是指:兴致,由爱好而产生的愉快情绪。
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兴趣”,人们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其实“兴趣”也是实现目标的原动力。
根据对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本则材料作文的立意就为:成功的秘诀;兴趣。
如果以“成功的秘诀”这一立意来写,选材上可以考虑:司马迁从小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汉代的张衡从小就对天上的星星很感兴趣;法布尔从小就对身边的小昆虫很感兴趣等。
本篇作文的文体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以,只是要注意文体明确。
【解答】【范文】
成功的秘诀﹣﹣永不放弃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班的××,今天我在国旗下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成功的秘诀﹣永不放弃》。
转眼间,半学期在我们忙碌的身影中匆匆闪过。
期中考试结束了,虽然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它却是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我们着段时期的学习状况。
它犹如一个标点符号为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作了一个收尾,或残缺,或圆满。
都一是个事实不可改变。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同样渴望欢乐,追求成功。
但现实总是夹带着挫折、不幸困扰着我们。
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像暴风雨似的袭击而来,常常会给每个人的心里投下浓重的阴影,于是我们想到了放弃,想到了听天由命。
正如泥采所说:高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斜坡。
有人在逆境中奋起,获得了成功。
第1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