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3)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诗句中用“暖”字形容愉快、和谐氛围的是()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B.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C.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D.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案:D2. 下列各句中,没有成语、谚语的一句是 ( )A. 看破红尘,但我不说B.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 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D. 饮水思源,努力不忘初心答案:A3.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道出了人生的哪个道理?()A. 天只有一日,人间万岁年B.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C.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D.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答案:B4. 下列成语,与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相关的一句是: ( )A. 碧空如洗B. 同舟共济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破镜重圆答案:B第二部分:问答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些学生常常抱怨学习语文无聊,觉得作文写不好没有意义。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根据你的理解,列举两个理由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第一,一些学生认为语文课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应用到日常中,缺乏实用性。

他们认为阅读文章、写作文与工作、生活无关,所以对语文产生了抵触情绪。

第二,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在作文方面成绩不尽如人意,或者经历过批评和打击,导致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和自信。

他们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任务,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投入其中。

个人观点:但实际上,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我们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丰富多样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写作也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和表达的方式,只有通过写作,我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传达给他人。

因此,我认为学习语文和写作是有意义且值得我们努力投入的。

2.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请简述上述诗句的大致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常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峥嵘(zhēng róng)踟蹰(chí chú)B. 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蹒跚(pán shān)C. 踟蹰(chí chú)峥嵘(zhēng róng)蹒跚(pán shān)D. 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由于他工作努力,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答案:C3. 下列关于《诗经》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诗经》的诗歌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等。

D. 《诗经》的诗歌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答案:C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红楼梦》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C. 《红楼梦》主要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D. 《红楼梦》的版本有“程甲本”和“程乙本”之分。

答案:D5.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C. 《论语》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政治、伦理和教育。

D.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大学语文_3_试题卷

大学语文_3_试题卷

山东工商学院2020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课程试题 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特别提醒:1、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每份答卷上均须准确填写函授站、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 陶渊明诗作内容丰富,包含各种题材,其中成就最高的是()(2 分)A. 赠别诗B. 哲理诗C. 田园诗D. 咏怀诗2. ()的小说属于“社会剖析派”,追求明晰的政治倾向,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

(2 分)A. 朱自清B. 茅盾C. 王小波D. 汪曾祺3. 下列诸子散文中属于著论体的是()(2 分)A. 《墨子》B. 《庄子》C. 《老子》D. 《韩非子》4. 南宋中期,爱国词作成为词坛主流,()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将豪放词推向顶峰。

(2 分)A. 陆游B. 文天祥C. 陈亮D. 辛弃疾5. 下列作品中属于“左翼”小说的是()(2 分)A.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B.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C. 萧乾《篱下》D. 废名《桥》6. 清朝中叶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是清代最大、最有影响的文派。

(2 分)A. 唐宋派B. 阳湖派C. 桐城派D. 临川派7. 以下剧作,()不是属于曹禺创作的。

(2 分)A. 《日出》B. 《北京人》C. 《上海屋檐下》D. 《原野》8. 茅盾的散文()呈现出典型的连缀结构,全文主要内容由六幅画面组成。

(2 分)A. 《中年》B. 《湘行散记》C. 《海市》D. 《风景谈》9. 下列关于诗歌《致橡树》的表述中错误的是()(2 分)A. 作者是女诗人舒婷。

B. 诗中的木棉象征着男性,橡树则是抒情主题“自身”。

C. 本诗还运用了排比、对比等其他修辞手法。

D. 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以精神独立为诉求的新的爱情观。

10. “新月派”诗人()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

(2 分)A. 徐志摩B. 林徽因C. 闻一多D. 朱湘二多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1. 下列关于徐志摩的表述中错误的有()(2 分)A. 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第一学期大学语文考试

第一学期大学语文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古代小说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中国小说在体裁上有章回体、笔记体、传奇体和话本体四种形式。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D话本是唐宋以来白话中短篇小说的主要文体样式。

正确答案C2.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的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正确答案A3.南宋中期,爱国词作成为词坛主流,()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将豪放词推向顶峰。

A陆游B文天祥C陈亮D辛弃疾正确答案D4.唐宋出现了两次古文运动,其中第二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正确答案C5.下列名句中是李清照所作的是()A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B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人在何处?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D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正确答案B6.郁达夫的()这篇小说采用“自叙传”写法,其坦率的心理暴露非常引入注日。

A《沉沦》B《包氏父子》C《潘先生在难中》D《迷途的羔羊》正确答案A7.特别看重读书市场效果的是(),思想内容驳杂,言情与性爱是常见题材。

A“京派”小说B“社会剖析派”小说C“海派”小说D“左翼”小说正确答案C8.《古诗十九首》是一组()A叙事诗B抒情诗C政治讽刺诗D田园诗正确答案B9.下列小说中采用“笔记体”的有()A《红楼梦》B《世说新语》C《西湖三塔》D《封神演义》正确答案B10.下列作品与作家搭配中错误的是()A莫言——《红高粱》B张贤亮——《灵与肉》C阿城——《棋王》D王蒙——《废都》正确答案D11.()的散文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其代表作《荔枝蜜》在构思上十分精巧。

A杨朔B杨沫C冰心D茅盾正确答案B12.中唐诗坛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A江西诗派B元白诗派C边塞诗派D韩孟诗派正确答案D13.()的小说属于“社会剖析派”,追求明晰的政治倾向,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

大学语文考试试卷

大学语文考试试卷

大学语文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窠臼(kē jiù)B. 蹊跷(qī qiāo)C. 峥嵘(zhēng róng)D. 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很好。

B. 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不能被困难所克服。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以记叙为主。

B. 《史记》中的“本纪”是记载帝王事迹的。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D.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主张无为而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3.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中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文段内容略)(1)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西财《大学语文》教学资料 教学检测 大学语文复习参考试题(三)参考答案

西财《大学语文》教学资料 教学检测 大学语文复习参考试题(三)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三)及参考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于( B )A.《论语》B.《孟子·寡人之于国也》C.《左传》D.《秋水》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 C )A.孔子 B. 庄子C. 孟子 D.李斯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倡导者是( D ) A.孔子B. 司马迁C. 庄子D. 孟子4.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C )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罪归于年景不好的观点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作者是( A )A.围绕着“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的B.围绕着“五十步”为什么不应当“笑百步”的问题展开C.围绕着如何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问题展开的D.围绕着为什么要改变“罪岁”的态度问题展开的6、《寡人之于国也》展开叙述的线索是(B )A.移民,移粟B.民不加多C.以五十步笑百步D.王无罪岁7、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阐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论证方法是(D )A.归纳法B.演绎法 C .对比法 D.类比法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B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D.王无罪岁9、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的是(D)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10、《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手法是(B)A.铺垫 B.对比 C.反衬 D.象征1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是(C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风尚的主要措施是(D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议题是( C )A、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如何使民加多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1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论证方法是( D )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14.《寡人之于国也》贯穿全文的论题是(C)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民何以才能够“加多”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15、《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B)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C .以法治国奖励耕种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16.《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 B )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17.《寡人之于国也》贯穿全文的论题是(C)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1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论证方法是( D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19.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C)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0、《秋水》中,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基于的客观理念是(D )A、为政以德的道德B、吸纳人才的主张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21、《秋水》开头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D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22.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C )A.孔子 B.孟子 C.庄子D荀子.23、《秋水》中,北海若对河伯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大理矣。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全部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 怅然若失长嘘短叹恣意妄为B. 风声鹤唳明察秋毫揠苗助长C. 一诺千金一视同仁一叶障目D. 谆谆教诲谆谆告诫谆谆教导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由于天气恶劣,导致航班延误。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追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配偶)B.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路)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猛无比。

B. 这朵花真美,像天边的云彩。

C.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5.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排比句的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B. 春天,大地复苏;夏天,万物生长;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C. 她聪明,她勤奋,她善良,她美丽。

D. 他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音乐,喜欢电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7. 《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___的景色。

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其出自《_________》。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_》。

10.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出自《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作品中属于说明文的是【】A.《选择与安排》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C.《香市》D.《故乡的野菜》2.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A.《答司马谏议书》B.《报刘一丈书》C.《谏逐客书》D.《答李翊书》3.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A.杜牧《泊秦淮》B.陆游《关山月》C.李白《行路难》D.王维《山居秋暝》4.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A.骚体赋B.大赋C.抒情小赋D.文赋5.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6.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甫7.散文诗《门槛》的作者是【】A.培根B.屠格涅夫C.欧·亨利D.契诃夫8.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9.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A.张勋复辟B.辫子事件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的唠叨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采用的对仗形式是【】A.鼎足对B.流水对C.扇面对D.隔句对1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叠字B.夸张C.拟人D.比喻13.冰心的《往事》(一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1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A.庄子《秋水》B.《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D.司马迁《李将军列传》15.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B.足以知是且非邪?C.斯天下之民至。

D.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_______》。

17.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

18.老舍在短篇小说《断魂枪》中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是_______。

19.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

20.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决定的。

21.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运用了吕尚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

2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

”23.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_______。

”24.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千里共婵娟。

”25.陆游《关山月》:“_______,厩马肥死弓断弦。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6.左右以君之也,食以草具。

贱:27.冀君实或也。

见恕:28.广乃遂百骑往驰三人。

从:29.若甚焉,而卒以祸。

怜:30.上下相,才德称位。

孚:31.亟称其人,所以人。

劝:32.缮甲兵,卒乘,将袭郑。

具:33.方其系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系:34.对酒歌,人生几何?当:35.女之耽兮,不可也。

说:36操吴戈兮犀甲。

被:37.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是处:38.纵一苇之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39.常有,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兵燹:40.轻重相,重者愈显得重。

形: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42.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无以终余年:4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44.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李将军列传》)为虏所生得:45.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张中丞传后叙》)疑畏死而辞服于贼: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6.庄子《秋水》(节选)一文中,对河景和海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7.在《论学问》中,培根认为“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请说明“娱乐”和“装饰”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8.在侯方域《马伶传》一文中,马伶学艺的故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49.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50.在莫泊桑《米龙老爹》中,开头部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51—53小题。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

这应该是一个“意外”。

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

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

……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

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好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51.作者对姐姐的回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2.这段文字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53.作者在“偶然”和“意外”上加引号的用意是什么?(二)华罗庚在《统筹方法平话引子》一文中,为了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要点和作用,画了一个关于“泡茶喝”的图表。

请观察下面这个图表,然后回答54、55小题。

54.从这个图表中可以看出,“泡茶喝”全过程的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相差几分钟?55.这个典型事例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要点是什么?(三)阅读辛弃疾《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亭》的下片,然后回答56、57小题。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5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三句的含义是什么?”57.词人借“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四)阅读曹雪芹《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58—60小题。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58.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59.宝钗的话表达了哪两层含义?60.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薛宝钗是一个怎样的人?七、作文:50分。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61.题目:追求大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2.C3.D4.D5.D6.C7.B8.C9.B10.B11.A12.A13.B14.C15.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女神17.艾青18.沙子龙19.张生(或张珙、张君瑞)20.精神21.闲来垂钓碧溪上22.愁云惨淡万里凝23.而无车马喧24.但愿人长久25.朱门沉沉按歌舞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6.看不起;轻视27.原谅(我)28.使……跟从;率领29.爱护;爱惜30.融洽;信任31.鼓励;勉励32.准备33.捆;绑34.对;面对35.通“脱”;解脱36.披37.处处;到处38.往;到39.战火40.比较四、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恐怕要责备你吧。

42.没有办法度过她的余生。

43.(拿着)斧头按照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

44.被敌人活捉。

45.怀疑他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6.既陪衬了河伯和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2分),又进一步烘托了文章的主旨(2分)。

47.“娱乐”指“幽居养静”(或“陶冶性情”)(2分);“装饰”指“辞令”(或“语言表达”)(2分)。

48.一是启示我们要有马伶这种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2分);二是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取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2分)。

49.音乐美(或“音韵和谐”)(2分);建筑美(或“形式整齐”)(1分);绘画美(或“色彩艳丽”)(1分)。

50.一是引出后面的故事,以便与当年米龙老爹壮烈牺牲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二是睹物思人,暗寓着后代对米龙老爹的怀念之情(2分)。

六、分析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51.以姐姐的悲惨命运为例,来揭露控诉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罪恶(3分)。

52.寄托着作者对姐姐的痛切哀思(1分)和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恶与否定(2分)。

53.姐姐的死既不偶然,也不意外,而是旧式女子的共同命运(3分)。

54.4分钟(3分)55.抓住关键环节,合理安排工序(3分)。

56.一是表明自己不愿学张翰(季鹰)于国事不顾,弃官归隐(2分);二是表明家乡已被金兵侵占,有家难归。

(1分)57.叹息自己年华虚度,英雄坐老(3分)。

58.语言描写(1分)、肖像描写(2分)。

59.一方面向宝玉暗示了爱慕之心(1分),另一方面又借机对宝玉进行规劝(2分)。

60.是一个真心爱慕宝玉,但又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少女(3分)。

七、作文(50分)61.作文评分标准项目类别A内容B语言C篇章评分标准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见解深刻行文流畅语言准确结构谨严层次明晰以4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37-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30-36分)中心明确内容尚充实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b、其中B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c、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21-29分)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结构不完整层次清楚以2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b、另两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c、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20分文不对题文理不通结构层次混乱以1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凡属上述以下)内容贫乏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b、另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c、兼有上述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