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考试问答题精讲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2023年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2023年一、计算机基础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可以按照程序运行的自动化电子设备。
2.计算机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主要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等。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操作软件。
4.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iOS等。
5.什么是二进制?–二进制是一种基于2的进制系统,是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基本表示形式。
二、网络基础1.什么是网络?–网络是多个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的设备的一组数字。
3.什么是域名?–域名是用来代替IP地址的人类可读的字符串。
4.什么是HTTP协议?–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应用层协议。
5.什么是LAN和WAN?–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是一种连接在局限范围内的网络,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是连接在更大范围的网络。
三、数据库基础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2.什么是SQL?–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来与数据库通信的标准查询语言。
3.什么是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使用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4.数据库中常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整数、浮点数、文本、日期等。
5.什么是主键?–主键是在关系数据库表中唯一标识每一行数据的列。
四、信息安全基础1.什么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保护电子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或破坏的过程。
2.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有哪些?–病毒、网络钓鱼、DDoS攻击等。
3.什么是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使用密码算法将数据转化为不可读的形式,以保护信息安全。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初某某息技术考试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在信息技术中不会涉与到的技术是〔〕。
A. 克隆技术B. 数据安全技术C. 多媒体技术D. 光纤技术2. 下面对计算机描述错误的答案是〔〕。
A. 具有“记忆〞功能B.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C. 具有高速度、高可靠性D. 具有“学习〞功能3. 以下属于信息的是〔〕。
A. 一份报纸B. 一段录像C. 一X光盘D. 一台电视4. 以下为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的是〔〕。
A. 打印机B. 数据文件C. 文件夹D. 光盘5. CPU每执行一个〔〕,就完成了一步运算或判断。
A. 段落B. 软件C. 指令D. 语句6. 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KB的含义是〔〕。
A. 1024个二进制位B. 1024字节C. 1米D. 1000字节7. 对于计算机病毒,国家法令允许的行为是〔〕。
A. 销售、出租、附赠含有计算机病毒的媒体B. 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C. 安装计算机病毒监控程序D. 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媒体8. 以下使用计算机的不好习惯是〔〕。
A. 不怕麻烦,经常对重要数据做备份B. 把用户文件放在系统文件夹中C. 使用标准的文件扩展名D. 关机前退出所有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9. 在Windows中,要把整个屏幕复制到剪贴板上,一般情况下可按〔〕。
A. PrintScreenB. Alt+PrintScreenC. Ctrl+PrintScreenD. Shiift+PrintScreen10. 要格式化一X软磁盘,不能进展的操作是〔〕。
A. 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把A盘打开,点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格式化〞B. 在“我的电脑〞窗口中选定A盘盘符,再点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格式化〞C. 在“我的电脑〞窗口中选定A盘盘符,再选择“文件〞、“格式化〞D. 在“运行〞对话框中执行“format a:〞命令11. 数据和程序是以〔〕形式存放在磁盘上的。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北京基础客观题知识点40问

第6问:计算机系统 ?
• 1、硬件系统 • 2、软件系统
第7问: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
•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第8问:常见的操作系统 ?
第9问:获取信息的方式 ?
• 直接获取信息和间接获取信息
类型 文字
第10问:
存储 格式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 ,常用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
第14问:信息甄别的一般方法 ?
• 针对性 • 及时性 • 准确性
第15问:辨别信息真伪 ?
• • • • • • 不要盲目相信得到的信息 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别 多渠道地获 取信息 并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比较和分析 根据原有经验判别 向权威机构核实。
第16问:利用工具软件计算二进制与十进制 的进制转换
第41问:了解信息技术前沿发展 ?
10、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大数据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 力、洞察发现力和流 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 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第31问:遵守的网络道德规范主要有 ?
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他人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 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储存、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 删除、修改或 者增加。 不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 不做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其他事。
特点及适用范围 纯文本文件,不携带任何文字修饰控制格式,一般字处理软件都能打开。 Word 文档。 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Adobe 系统公司开发的一种便携式文档格式。 利用 JPEG 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压缩的一种图像格式,用于网络和光 盘读物。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知识题及答案讲课稿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知识题及答案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知识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BA.信息是声音、语言、文字、图象、动画、气味等所表示的实际内容B.信息必须通过人脑才能处理 C信息未必通过人脑才能处理D信息的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2下列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是__________。
AA.从事野外科学考察 B听广播 C上网浏览 D看电视3 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不能够____________。
DA.帮用户美化照片B帮用户保存一些重要的资料C帮用户处理数据D自我开发软件4 我们要制作电脑小报,选用__________软件比较合适。
AA.Word B .AcdSee C. WinZip D. Internet Explouer5 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是________。
CA.上网 B.发信 C. 思考 D. 看电影6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下列属于科学计算的是_________。
CA.用Word制作一张小报 B.用扫描仪扫描一张照片C. 用计算机解方程D.用计算机录制一段声音7 网上银行是___________。
CA.以黄金为主要流通手段的银行 B.以纸币为主要流通手段的银行C.以电子货币为主要流通手段的银行D.以商品为主要流通手段的银行8 第一台电脑ENIAC诞生在__________。
B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9 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_________。
C A.科学计算 B实时控制 C数据处理 D辅助设计10 目前在中小学中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___________。
A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大型计算机11 目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用的电路是_______________。
D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电子管 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2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计算机的___________。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问答(精心整理)

基础知识问答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l 、信息(Information )的定义:是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2 、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的发明第五次信息革命: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第六次信息革命: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3 、信息化社会: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材料、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
例 1 、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C)A:自从出现人类社会才有信息存在B:只有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C:第一次信息革命指的是语言的形成D:信息只能存储在计算机中例 2 、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D)A:上课的铃声 B :收到的开会通知书C: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4 、计算机的发展:诞生:ENIAC、1946 年、美国发展阶段: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微型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规律:IT 业第一定律(摩尔定律)5、相关术语:PC---Personal Computer 个人计算机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WWW---World Wide Web 万维网目前因特网的主要应用GGG---Great Gllbal Gird 网格因特网应用发展的下一波浪潮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电脑之父:冯.诺依慢6 、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的发展趋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应用、人工智能等,继续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
例 1 、目前,同学们使用的计算机属于(A)A :微型机B:小型机C:中型机D :巨型机例 2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用的主要电子元器件是(A)A :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例 3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诞生的年份是(B)A :1936 年B:1946 年C:1956 年D:1966 年例 4 、被誉为“IT 业第一定律”的是指(A)A:摩尔定律B:牛顿定律C:比尔·盖茨定律D:冯·诺依曼定律例 5 、划分计算机发展四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D)A :价格B:体积C:存储容量D:电子元器件例 6 、下列代表网格技术的是(C)A :WWWB :PC C:GGG D:IT7 、信息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输入、传输、加工、输出等环节。
信息技术面试题目(3篇)

第1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应用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解析:-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施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功能包括: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负载均衡等。
题目2:什么是TCP/IP协议?它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解析:-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本通信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规则。
- 作用:确保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数据包的顺序、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题目3:简述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解析:-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语言。
- 用途:用于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题目4:什么是虚拟化技术?它有哪些类型?解析:- 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物理资源转换为多个虚拟资源的技术。
- 类型: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等。
第二部分:操作系统与应用题目5:简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解析:- Windows操作系统由用户界面、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网络通信、安全等模块组成。
- 功能:提供用户界面、文件管理、设备驱动、网络通信、安全性等功能。
题目6: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它与Windows有哪些区别?解析:-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开源、可定制、稳定性高、安全性好。
- 与Windows的区别:用户界面、安装方式、系统管理、应用程序支持等方面。
题目7:如何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文件操作?解析:- 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文件操作,可以使用如`ls`(列出文件)、`cp`(复制文件)、`mv`(移动文件)、`rm`(删除文件)等命令。
第三部分:编程语言与开发题目8:简述Java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解析:- Java编程语言的特点:跨平台、面向对象、安全性高、可移植性强。
- 应用领域:企业级应用、移动应用、桌面应用、Web应用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2023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2023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什么是计算机硬件?2.请说明计算机的主要分类。
3.什么是CPU?二、操作系统1.什么是操作系统?2.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3.请简要介绍一下Unix操作系统。
三、网络基础1.什么是IP地址?2.HTTP和HTTPS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DNS?四、数据库基础1.什么是数据库?2.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3.什么是SQL语言?五、编程语言1.请简要介绍Python编程语言。
2.JavaScript和Java之间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六、信息安全基础1.什么是黑客攻击?2.请简述常见的信息安全措施。
3.什么是SSL加密?以上是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题目,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提供答案部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可以看到摸到的各种物理元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2.计算机主要分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嵌入式计算机。
3.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
2.Windows是闭源商业操作系统,而Linux是开源操作系统,拥有更加灵活的定制和修改能力。
3.Unix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被广泛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
三、网络基础1.IP地址是用于标识网络中设备的唯一地址,可以分为IPv4和IPv6。
2.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而HTTPS是在HTTP上加入SSL加密的安全版本。
3.DNS(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用于域名解析的系统,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四、数据库基础1.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可以按照某种结构组织数据以便检索和管理。
2.关系数据库以表格形式存储数据,支持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
3.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数据库的创建、访问和管理。
信息技术考试题目集锦与答案

信息技术考试题目集锦与答案第一题题目:请简要解释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它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规模的网络。
第二题题目:简述TCP/IP协议族的特点。
答案: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网络层使用IP协议,实现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 传输层使用TCP和UD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和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 TCP/IP协议族是开放标准,支持跨平台和跨网络的互联互通。
第三题题目: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答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的存储、访问和操作。
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等功能,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利用。
第四题题目:简述关系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答案:关系数据库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组织,通过行和列来存储和表示数据。
- 表格之间可以建立关系,通过主键和外键来实现数据之间的关联。
- 支持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查询和操作。
- 具有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等特性。
第五题题目: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云计算?答案: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将计算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等)提供给用户,以按需使用和按需付费的方式满足用户的计算需求。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和管理这些计算资源,无需关心底层的技术细节和硬件设备。
以上是关于信息技术考试题目集锦与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简答题(20分)1、中学多媒体教室由哪几部分组成?请简单设计一份多媒体教室平面示意图?(8分)2、在用水晶头和双绞线设计网络时,请写出交叉网线的颜色排列顺序?(4分)答:UTP568B协议规定: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这个是100M的标准。
另外还有交叉线和10M的标准,不能混淆,因为用途、用户环境、用法都不同。
3、假设你是一名机房管理人员,针对目前中学的学生机房建设和管理有什么看法和建议?(8分)4.试说ctrl健的几种用途?复制CTRL+C 粘贴CTRL+V 全选CTRL+A 关闭CTRL+F4 打印CTRL+P 撤消CTRL+Z 调出任务管理器CTRL+ALT+DEL5.什么是modem 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答:modem是调制解调器。
Modem的主要用途是电话线进行联网时,实现电话线上模拟信号和双绞线上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
6.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要有哪些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
简答题目: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什么?2、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是什么?3、Excel对单元格引用时默认采用的是相对引用还是绝对引用?两者有何区别?在行、列坐标的表示方法上两者有何差别?“sheet3!$A$3:D$8”表示什么意思?填空题:我国已接入Internet的四大主干网络的英文名称分别是CStnet、( cernet )( chinanet )和ChinaGBN.信息技术名词解释1.信息: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知识内容。
它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当事物的状态和特征不断发生变化时,就会不断地产生信息。
2.信息技术:是指在数据和信息的创建、存储和处理以及知识的创造中使用的大量物品和技能。
3.计算机:是指任何能够在得到指令后接受、处理、存储和显示数据的电子系统。
4.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写成OS,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是由一系列程序组成的。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任何其他软件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目前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OS/2等。
5.互联网络:指的是将两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独立运行及管理的计算机网络通过某些网络互联设备连接起来,达到各个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超级网络。
6.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或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外部设备,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互联,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按照约定的协议相互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7.数据通信:就是把数据以信号的形式从一处(信源)安全、正确地传输到另一处(信宿)。
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言、图形和图像。
8.广域网:是指在广泛的范围内把位于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单机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络。
9.图形:是指用计算机绘制工具绘制的画面,包括直线、曲线、圆、圆弧、方框等成分。
10.图像:是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图像可以用位图或矢量图形式存储。
11.时分多路复用(TDM)――是将线路用于传输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片(时隙),每个用户分得一个时间片,在其占有的时间内,用户使用通信线路的全部带宽。
12.频分多路复用(FDM)――是将具有一定带宽的路线划分为多条占有较小带宽的信道,各条信道中心频率不重合,每个信道之间相距一定的间隔,每条信道供一个用户使用。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1.计算机语言:是程序设计工具,因此又称为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2.机器语言:是计算机所能识别的语言。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由一条条机器指令组成,它们是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无须翻译计算机即可直接识别和运行。
3.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采用英文单词或缩写助记符代替机器语言的指令代码。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称为低级语言。
4.高级语言:是采用接近自然语言的字符和表达形式,并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编写程序的语言。
高级语言可分为面向过程的语言和面向对象的语言。
目前应该比较广泛的面向过程的语言包括BASIC、FORTRAN、PASCAL、C等,面向对象的语言有C++、java、Visual Basic等。
5.应用软件:除了系统软件以外的所有软件都称为应用软件,是由计算机生产厂家或软件公司为支持某一应用领域、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专门研制的应用程序。
例如:Office套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图形处理软件、解压缩软件、反病毒软件等。
用户通过这些程序完成自己的任务。
计算机信息技术问答题第一章信息技术1.阐述历次信息革命的意义?答:(1)第一次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大脑器官思维能力及其表达能力,约发生在距今35000~50000年前。
语言的产生促进了大脑的发展,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别和分离开来。
人类使用大脑存储信息,使用语言交流和传播信息,标志着人类信息活动的范围和效率的飞跃性提高,人类的信息活动从具体走向抽象。
(2)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
这是一次信息载体和传播手段的重要革命。
人类使用文字可记载自然变化、生产活动、生活经验、历史变革等信息,促进了信息的大量积累和广泛传播,实现在信息由声音传播转化为物质传播,使信息的传播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从而使信息可以传得更久,传得更远。
(3)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印刷术的应用。
公元105年,我国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41年,宋朝的毕升在刻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使印刷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次信息革命主要是一种信息记载和信息传递手段的革命。
造纸术的发明使信息能够大量地固定在一种便于书写、记录、保存和传递的载体上;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使书籍和报刊成为信息存储和信息的重要媒介,使人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急剧扩展,人类信息存储能力进一步加强,并初步实现了信息共享,人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交流信息的水平。
(4)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这是人类信息传递手段的又一次伟大革命。
电报和电话的发明无疑是人类通信史上一个杰出的贡献,使得人们虽然相距千里却能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大大缩短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时空界限,提高了时间、空间的利用率。
(5)第五次信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现在通信技术的出现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第二个重要标志。
(6)第六次信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更高阶层上的信息革命。
这是一次信息综合处理手段的革命。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俗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构筑了一个立体的、全球的、交互的、数字化的、高智能化的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处理。
2.阐明信息时代的特征?答(1)经济领域方面:①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②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他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③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④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2)社会、文化、生活方面①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②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信网络以及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中心;③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加强;④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社会观念方面:与各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相适应,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方式也形成了新的格局,相应的习惯、观念、道德标准也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风尚,人在社会中具有更积极的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3.简述信息的概念,指出信息的四种表现动态。
答:信息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的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知识内容。
它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当事物的状态和特征不断发生变化时,就会不断地产生信息。
信息的四种表现形态为: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
(1)数据:通常被人们称为“数字”。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考察,数据是指电子计算机能够生成和处理的所有事实、数字、文字、符号等。
(2)文本:文本是指书写的语言――“书面语”以表示它同“口头语”的区别。
从技术上说,口头语言只是声音的一种形式。
文本可以用手写,也可以用机器印刷出来。
(3)声音:是指人们用耳朵听到的信息,在目前的经济阶段,人们听到的基本上是两种信息――说话的声音和音乐。
(4)图像:图像是指人们能用眼睛看见的信息。
4.简述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主要成分。
答:信息技术是指在数据和信息的创建、存储和处理以及知识的创造中使用的大量物品和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信息、数据和知识混用,这是错误的。
数据是原始事实、图形和细节,而信息是数据的有组织、有意义和有用的解释,知识是对一组信息和如何最佳使用该信息的理解。
信息技术包含了三个主要成分: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知识。
(1)计算机:是指任何能够在得到指令后接受、处理、存储和显示数据的电子系统。
(2)通信网络:通信是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以前早已有的技术。
早期的海战中人们使用旗语简单地传递信息,后来出现了电话、电报等完善的通信系统,直至今天的计算机网络。
它可以实现多媒体的通信,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
(3)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时代的个体必须要知道如何探索和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知识其实就是对用户而言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个体应该具备的素养。
5.阐明信息时代的个体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
答:(1)信息技术文化素养。
(2)信息技术媒体素养。
(3)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4)网络应用能力。
6. 阐述信息技术的原理。
答:(1)信息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辅人。
(2)信息技术发展的途径:拟人。
(3)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人机共生。
7.阐述信息技术的功能。
答:(1)信息技术具有扩展人类采集信息的功能。
(2)信息技术具有扩展人类传递信息的功能。
(3)信息技术具有扩展人类存储信息的功能。
(4)信息技术具有扩展人类处理信息的功能。
8.阐述信息技术的好处。
答:(1)信息技术增加了政治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2)信息技术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