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无答案)
A.虎门销烟B.戊戌变法C.武昌起义D.台儿庄战役
10.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李宗仁D.彭德怀
11.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13. 2013年12月26号,安倍晋三在执政一周年之际,不顾中国人民在内的受害国家反对,参拜了供奉有东条英机和广田弘毅等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发表评论。
(1)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120年前的甲午年中国海军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在该战争中面对日本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3分)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D.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5.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 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6.下列图片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
7.《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诗词来源于生活。“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上述诗句讴歌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战役和英雄人物是()
A.百团大战彭德怀B.淮海战役陈毅
C.台儿庄战役李宗仁D.渡江战役毛泽东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2019-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新人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学习目标】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2.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学习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学习难点】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预习自测】1、为打通南北战场,日军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4、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 000余人。

5、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6、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7、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___阶段。

8、第三次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9、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战役。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解难答疑】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反馈拓展】1、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台儿庄战役基本史实和意义、武汉会战的过程和意义、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的背景、经过、意义和武汉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七七事变以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一系列著名会战。

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中国军队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二)、新课讲授一:台儿庄战役:1、正面战场的含义: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日军伤亡100余万,国民党伤亡321万。

2、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南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着胶济铁路西进,企图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李宗仁3、经过: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4、意义:出示材料:“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课教案_10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课教案_10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提问: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武汉;武汉会战。)
2、播放《武汉会战》视频
3、出示武汉的地理位置形势图,指出武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A.平型关战役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D.徐州会战
2.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A.张学良B.李宗仁
C.叶挺D.彭德怀
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教学设计
课题
正面战场的抗战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学习
目标
1、掌握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的经过和意义。(重点)
2、了解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经过和意义。
3、体会中国军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4、正确评价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难点)
重点
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
通过视频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台儿庄战役
1、出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找出徐州的地理位置,明确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提问:日军进攻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
(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0 课正面战场抗战学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0 课正面战场抗战学案

第20 课正面战的场抗战导读: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 课,本课对上承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对下对接敌后战场的抗战,从整体上看属于抗日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三部分的内容是先后关系,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著名一役,中国军队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价,取得了这场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保卫大武汉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从防御阶段进入到相持阶段。

武汉陷落后,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

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

因此,从1939 年到1942 年,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支援英美军队在中国南方的作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课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 课正面战场抗战(1课时)【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习目标】1、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史实;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2、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标要求进行分解。

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分解为:目标 1.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史实;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目标 2 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史实及意义,体会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2.了解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理解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带来的后果。

3.正确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重点难点】1.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自主学习】一、台儿庄战役:1.背景:(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_______。

(2)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入,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_________,再合攻徐州。

2.指挥者: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

4.结果: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被迫撤退,此次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5.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_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1.武汉会战:(1)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2)双方兵力:日军40多万,中国军队100万人。

(3)过程: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4)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战役。

①战术特点:_____________,分割包围。

②结果:击毙日军3000余人(5)结果: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6)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国民党的败退:(1)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

(2)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3.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陷后。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新人教版9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新人教版9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学习目标1.知道并掌握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能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自主预习1. 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2. 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在,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3. ,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4.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三、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低!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上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请回答:(1)材料描述的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2)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3)这次战役有何重大意义?四、随堂演练1.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2.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C.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3.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A.淞沪会战的结束 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D.抗战相持阶段到来4.抗日战争出现战略相持阶段的原因有()①日本改变侵华方针②日本的侵略力量相对不足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连续败退④人民抗日力量还比较弱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5. 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6.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教材通过介绍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等战役,展示了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精神风貌。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

同时,学生对于战争的认识可能较为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掌握相关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及其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战局变化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战局变化及其原因。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战役,让学生深入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役图片、地图等。

3.视频:准备相关战役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战役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

教师辅助讲解,阐述战役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战局变化及其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二次备课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什么作用。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合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结果:血战台儿庄:1938年,在徐州会战中的,消灭日军人。

3.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二)保卫大武汉
1. 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集结重兵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地形,构
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在江西,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
给以重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历时4个多月,日本
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

中国军队
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

3.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均告失败。

2.经过:1941年12月,日军发动,中国军队拼死抵抗。

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日军伤亡惨重,被迫突围。

3.结果及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接连败退。

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发动,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大片国土。

【重难点突破】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也是一场卫国战争。

材料一台儿庄是徐州门户,位于徐州东北的大运河北岸,南通陇海线、北接津浦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北路日军从平津南下,南路日军北犯,准备南北夹击徐州。

材料二坚守滕县(位于台儿庄西北)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率领全师官兵与敌血战到底,壮烈牺牲。

材料三武汉会战是抗目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大消耗了目军的有生力量。

材料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1)根据材料一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阻击日军进攻而组织的大会战。

双方在哪一地点展开激烈的争夺?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会战。

中国军队采用了怎样的策略?取得哪一战役的重大胜利?武汉会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4)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5)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主要的会战?有何积极意义?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
1.李宗仁将军曾说:“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九一八事变
C. 百团大战
D. 卢沟桥事变
2.随着□□□□的结束,日军消耗太大,再无实力组织大规模战役,而我方趁机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战略撤退,保存了实力。

抗日战争由最初的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方框处的内容是
( )
A.徐州会战
B.武汉会战
C.太原会战
D.淞沪会战
3.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此次长沙大捷()
A. 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 是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结果
D. 使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4.抗战后期,造成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
()
A. 长沙会战
B. 豫湘桂会战
C. 淞沪会战
D. 武汉会战
5.1938年初,抗日战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北早已沦陷,华北、山东相继沦陷,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和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相继失守,华中门户大开,武汉危在旦夕。

这里介绍的是
()
A.保卫大武汉的过程B.保卫大武汉的背景
C.武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D.保卫大武汉是中国军队1938年最重大的任务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汉保卫战是中日开战以来时间最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作战地域最广、双方伤亡最重的一次特大战役,影响全国,牵动世界。

材料二武汉保卫战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就日军最终占领武汉、盘踞华中的结局而言,日军是胜利了;但从中国军队在保卫武汉的战斗中阻敌西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空间换时间等目的而言,还是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武汉保卫战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在一定时期牵制了日军的北进。

总体来说,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在历时4 个多月的血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
余万人),换来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材料三武汉会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到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还因为有力地牵制了曰本陆军的主力,使会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材料一表明武汉会战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对武汉会战的结果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中国方面来说有何意义?
(3)材料三是从哪一角度论述武汉会战重大影响的?
五、教学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