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李宗仁,广西桂林人,1891年生。幼年家贫务农,后
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李宗仁以军人身份在广州
追随孙中山。北伐战争时率部由湖南进攻至山海关。
北伐以后十年间占据广西,并与蒋介石中央军多次争
斗。抗日战争时任第五战区司令,动员广西将士抗日,
指挥多次大战,在台儿庄大捷名震一时。1948年当选
李 宗
民国副总统,1949年1月代行总统职权。1965年回到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副国
军民
长党
项突
英袭
等新
遇四
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伪南京国民政府
难军
日本占领武汉后,开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 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汪精卫集团投敌 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摩擦。日军又集中兵力 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新课导入
观察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分析全面抗战期间国共 两党作战形式是什么?日军的侵华路线是什么?
国民党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 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 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在这个 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 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 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李宗仁
李宗仁摄于津浦线台儿庄站
二、武汉会战
进近选想 攻地择一 目区武想 标作汉日 ?为及军
重其为 点附何
大别山 武汉
万家岭
1938年10月
➢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 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百万人参 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 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3)

《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3)
2
日军集中兵力进 攻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敌后抗日根 据地。敌后战场 成为抗战主战场
四.豫湘桂战役
消极抗战的反面教训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 的一部分。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 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C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3.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
——【美】谢伟思:《在我们与蒋介石的关系中需要有更大的现实主义》
材料二 刘少奇在指示中写道:“汤恩伯在河南几乎完全溃败,国民党腐败无 能已达到惊人程度,挽救民族危亡的全部责任,更加明显的看到是落在我党身上。”
——《七大代表在七大》
国共两党需要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国民党腐败无能;挽救民族危亡的全部 责任,落在了共产党身上。
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 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李宗仁在台儿庄
李宗仁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 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 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 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想一想:日本进攻武汉的意图是什么?
武汉地处华中,经长江水 路东下可直抵南京、上海;西 进可抵重庆、成都,是平汉铁 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材料展示: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

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2.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提示:日本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线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4.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6.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时间:1938年。 指挥官:李宗仁。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武汉展开的战役名称。 战役:武汉会战。
返回
历史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局面发 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进入相持阶段。
返回
历史
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材料,小组合作,开展探究。 材料 南京沦陷后发生了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约有十万平 民遇难,同时还有难以计算的妇女受辱。这个后来被称为 “南京大屠杀”的事件是如此臭名昭著,以致连日本军国 主义者也向国内公众隐瞒了真相。
返回
历史 1938年,日军板垣、矶谷两个师团,自北向南,齐头并进, 意欲图谋徐州,完成南北之连接。日军板垣、矶谷师团以 徐州附近的台儿庄为会师目标。日军的矶谷师团率先到达 台儿庄外围,不等北上援军的呼应,就贸然扑向台儿庄。 中国军队诱敌深入,完成对矶谷兵团的合围。此战,敌人 伤亡万余人,矶谷师团被彻底消灭。所以台儿庄战役是抗 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年6月—10月。
(2)过程:日军先后集结 40多万 为了保卫大武汉,
兵力进攻武汉。
返回
历史
中国军队共部署约 100万
人参战。在江西
万家岭
战役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 000余人。
(3)结果:日军三面包围武汉,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4)影响:日本企图 迅速灭亡 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
破灭,抗日战争进入 相持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返回
历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上海开辟了第二条 战线”是什么战役?这一战役有何重大作用? 战役:淞沪会战。 重大作用: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 国人民的斗志。
返回
历史

部编历史八(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归纳

部编历史八(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归纳

部编历史八(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归纳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重点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25张PPT)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1941年12月 指挥者 薛岳 经过 意义
湖南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 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了5 万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薛岳
薛岳(1896.12.27—1998.05.03) 原名薛仰岳,字伯陵,抗日战争 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因在三次 长沙会战中连续击败日军,获得 “长沙之虎”的美誉.薛岳是中 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 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 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 蒋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1938年6月, 日军集结40多万 兵力进攻武汉。 为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部署 100多万人参战。 中国军队利用大 别山、鄱阳湖和 长江西岸有力地 形,抵抗敌军。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武汉会战的中 国军队
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月——10月 地点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战役 万家岭大捷,击毙日军3000余人 结局 意义
一.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开,举国欢腾。 图为徐州各界人士慰劳作战官兵
合作探究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二、保卫大武汉
1938年6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中国军民奋起抵 抗,一场“保卫大武汉”的战役随即打响。 为了攻下武汉,日军投入了近30万人。蒋介石则 调集约100万人保卫武 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依托 有利地形及气候,顽强阻击日军,毙伤日军4万 多 人。后因日军对武汉形成了包围态势,中国军队被 迫战略撤退。
相关史事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
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 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 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 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课件

D
5、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 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 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 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 鲜明对照
1、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式开始。
D
C、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正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其主要内容是( )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进行抵抗 D、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
3、武汉会战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 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 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 之机,占领广州。广州、武汉失陷后, 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 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 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 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 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 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 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 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相 关 史 事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临桂人,汉 族。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 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 代总统。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 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 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 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 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 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 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热烈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 在北京逝世。

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36张PPT)

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36张PPT)

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
注的焦点。 材料二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 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 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⑤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
大片国土。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总结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 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 “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
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 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 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 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从史事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 什么精神?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C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 影响 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 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 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李宗仁
1938年6月, 日军集结40多万 兵力进攻武汉。 为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部署 100多万人参战。 中国军队利用大 别山、鄱阳湖和 长江西岸有力地 形,抵抗敌军。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国民革命军
豫湘桂战役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4 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 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时间:1938年春 台儿庄 战役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指挥:李宗仁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 大的一场胜仗。 时间:1938年6月到10月 保卫 大捷:万家岭大捷 大武汉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彻底破灭 第三次 时间:1941年12月 长沙 结果: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会战 影响: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万家岭大捷 1938年10月7日,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 指挥下在江西万家岭歼灭敌军3000余人,取得 了万家岭大捷。
薛岳
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更大损 失,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 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七 七 事 变 后 日 本 加 紧 侵 略 中 国
1937年7月平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 调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 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B

A.张学良
A.1938年 C.1940年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4.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
D
B.1939年 D.1941年
1.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

A.万家岭大捷
C.太原会战
B.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2.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 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国民党抗战 正面战场
共产党抗战
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七七事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
李宗仁(1891.8-1969.1)广西临桂(今桂林)人。曾 指挥约60万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徐州会战,获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万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