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习第六单元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A.万家岭战役胜利B.台儿庄战役胜利C.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D.豫湘桂战役胜利2.“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这个“辉煌战果”是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3.在武汉保卫战中,日本是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而中国军队是利用有利地形进行抵抗,这说明了( )A.中国当时没有海陆空军B.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落后,但仍然坚持抗战C.日本拥有最先进的武器D.中国军事思想落伍4.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A. 杨虎城B. 李宗仁C. 杨靖宇D. 朱德5.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C. 从1937年9月起,40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D.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武汉会战使日本“发动攻略汉口之战,使其成为战争一决雌雄的最大机会”的企图再度落空,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
下列战役中发生在武汉会战期间的是()A. 四行仓库战役B. 宝山保卫战C. 贺胜桥战役D. 万家岭战役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长江流域抵抗日军侵略的战役有()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武汉会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台儿庄战役1.背景(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2)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经过:1938 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日军冲入台儿庄内,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2 保卫大武汉4.概况:1938年6月,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
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5.主要战役: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6.结果:由于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趁机占领广州。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7.意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3 第三次长沙会战8.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9.经过:1941 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在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分别击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迫使进攻长沙外围的日军突围北撤。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练习题一、选择题1.1938年初,日军沿津浦路南北夹击和由山东西侵.其侵略的最终目标是( )A.徐州B.南京C.上海D.台儿庄2.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太原会战D.平型关大捷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下列哪些城市失守后()A.武汉、广州B.北平、南京C.北平、天津D.上海、南京4.有人说台儿庄战役是最能体现“血肉筑长城”的战役,主要原因是()A.它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B.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重大胜利C.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D.它反映了中国军民强烈的爱国热情5.台儿庄战役起到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是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A.①②B.②③C. ①③④D.②③④6.“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蒋介石这一电文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B.全民族团结抗战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7.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以下有关对长沙会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B.抗日战争由此进入防御阶段C.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8.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美军援助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9.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抗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该阶段( )A.武汉保卫战B.第一次长沙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11.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长沙会战12.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与日军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会战胜利()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13..著名作家藏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人史册的将领是()A.佟麟阁B.赵登禹C.李宗仁D.彭德怀14.1938年,李宗仁曾说:“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之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才有辉煌战果.”材料中的“战果”( )A.使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B.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C.使中国由此掀起了全民族抗战D.是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九战区召开了第二次长沙会战失败的总结会,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提出了如下战术构想:在敌深入湘北内地的两侧及正面,部署重兵;当敌前进到浏阳河一带兵力已经分散时,正面进行反攻和追击;在东部山区及西部湘江沿岸的部队则进行侧击、包围.这一战术就是所谓“天炉战术”.( 1 )阅读材料一,概括“天炉战术”的具体内容.材料二湖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社论( 2 )材料二中的“湖南之大捷”具体指什么?分析取得这次大捷的原因.(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际舆论为何赞赏此次大捷.16.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溶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1938年11月3日《近卫声明》(1)“帝国陆海军……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具体指什么?(2)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侵华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台儿庄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材料二请回答:(1)简述台儿庄战役的战果.(2)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影响.答案1-5AACCB 6-10BCCBA 11-14DACD15、(1)逐次抵抗、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合围、聚而歼之的战略战术.( 若答部署重兵、诱敌深入、四面合围等亦可(2)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原因:中国军队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等.(3)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16、(1)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日本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2)变化:由军事打击为主的方针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原因:①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严重不足,武力财力感觉困难;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严重威胁了日本的后方.(3)国民党由抗战初期的积极抗战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直接导致了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17、(1)中国军队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2)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B)A.林彪B.李宗仁C.张学良D.傅作义2.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B)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太原会战D.平型关大捷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台儿庄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
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材料二请回答:,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分析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影响。
,振,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4.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歼灭日军3 000多人,它发生在会战中(C)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5.后,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6.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阶段。
(B)A.防御B.相持C.反攻D.进攻知识点三第三次长沙会战7.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取得的首场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此次“长沙大捷”(A)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8.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C)A.缺乏美军援助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9.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B)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10.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1. 这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
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场激战是()A. 平型关大捷B. 淞沪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2.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
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时期B. 十年内战期间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期间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图中日本侵略者左脚深陷中国大陆,右脚艰难迈向太平洋。
下列符合其主题的是()(注:1941 年12 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A. 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B. 国共开始合作抗日C.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D. 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4.小王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学习,得出以下四个观点,不正确的是()A.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不到半年沦陷B. 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C. 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英雄D.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5.如果你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个纪念馆?()A.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B. 西安事变纪念馆C.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D. 百团大战纪念馆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百团大战B. 台儿庄战役C. 平型关大捷D. 淮海战役8.“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
愿与我国人共勉之。
”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A. B. C. D.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课后练】八年级上册历史

12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评价国民政府领 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4分)
正面战场的多次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毙伤大量日军,是抗战初期 的主战场,从战略上配合了敌后战场;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 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大片领土丢失。
B.此役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张自忠将军率部与敌奋战,壮烈殉国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8 9 10 11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9.1938年9月,中国的重要工业设备、武器弹药等90 000多吨 物资,以及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64 000多人,集结
D.百团大战
1234567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下面是某学生整理的学习资料卡,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
时间:1938年 地点:江西 过程: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 围,给以重创 结果:击毙日军3 000余人
A. 万家岭战役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1234567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5.[2023·石家庄第四十二中学期末]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
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了胜利。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C )
A.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B.国共合作取得首次胜利 C.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中国军队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B. 台儿庄战役 D. 豫湘桂战役
1234567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3.经过:_1_9_3__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____武_。汉 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_______重创日军。
万家岭 4.结果:1938年10月武汉失陷。
5.意义:日本企图_________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材料三 发生于1939年9月-1942年初的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 民党正面战场展开的三次重大战役之一。这三次战役,特别是第三次长沙 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 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蒋介石曾称赞道: “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 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 500人, 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 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 材料二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 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 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 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
迅速灭亡
6.战局 (1)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了__广__州_。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__华__北_、华中和____华_大南片领土沦陷。
(2)日军的兵力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
(3)抗日战争进入__相__持_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长沙
7.经过:1941年12月,日军对____发动第三次进攻。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练

第20 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选择题1. 有首歌唱道: “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 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 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抗日战争时期B. 北伐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2.为了阻止日军打通南北战场,国民政府与日军进行了(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3. 李宗仁将军曾说: “现在真是天如人愿, 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 卢沟桥事变B. 转战陕北C. 秋收起义D. 台儿庄战役4.《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 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
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A. 叶挺B. 彭德怀C. 张学良D. 李宗仁5.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 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 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A. 万家岭战役胜利B. 台儿庄战役胜利C.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D. 豫湘桂战役胜利6.下图显示了抗日战争中, 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
以下关于该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A.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C.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 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7.蒋介石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电报中说: “此次台儿庄之捷, 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 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日本军方也公认战役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 提出要促使国共“两党分裂”。
这些材料说明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军将士不惜牺牲B. 后方同胞全力支援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八路军的支援配合8.“历时4个多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以上文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A. 徐州会战B.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D. 武汉会战9.叶挺将军曾评价: “万家岭大捷, 挽洪都于垂危, 作江汉之保障, 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 盛名当永垂不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阻击日军主要是为保卫()
A.临沂B.南京C.徐州D.兖州2.1938年3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
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是()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
C.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D.是淞沪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朱德B.李宗仁C.佟麟阁D.赵登禹4.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此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
……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材料描述的是()
A.保卫大武汉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5.中国军队取得万家岭大捷的背景是1938年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这次战役的战果是中国军队()
A.击毙日军10000余人
B.击毙日军300余人
C.击毙日军30000余人
D.击毙日军3000余人
6.【2019·玉林市陆川县月考】“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英勇抵抗,消耗敌人。
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以上文
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武汉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7.1938年底,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
8.蒋介石曾称赞道:“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蒋介石所称赞的是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取得的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一次会战,此会战是() A.徐州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6月,会战开始,日军先后投入40多万兵力。
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中国军队从持久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有序撤出战场,保存了有生力量。
材料二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1)材料一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此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此次会战有何重要意义?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会战。
1.C 2.A 3.B 4.C 5.D 6.A7.B 8.B
9.(1)武汉会战。
(2)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国民党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抗战,以巨大的牺牲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国民党军队确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有生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