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慢性盆腔炎及其治疗方法

浅析慢性盆腔炎及其治疗方法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
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若不及时彻底的治疗,患者将长期生活在痛苦中。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
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但是近年来性观念的改变,婚前人工流产的增多,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而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
我院近些年悉心研究有关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选取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病人87例,全部病例均经过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年龄22~56岁,平均37岁。
1.2 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慢性盆腔炎症状,低热起伏、下腹隐痛、白带增多、附件增粗、压痛、性交痛、盆腔有炎性包块、日久不愈,腰骶酸痛,月经失调等。
1.3 治疗方法:1.3.1 心理治疗:一般治疗方法就是要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1.3.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时间长,但是由于疗效见效太慢,很难被患者坚持,使用该方法的患者,需要坚持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
常用的方剂有:丹参30克、赤勺9克、黄芩12克、双花30克、山甲9克、鹿角片9克、元胡9克、川楝子9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一般须连服30~60付,每日服一剂,每一剂药煎3~4煎,分3~4次口服。
如按此法服药,可有明显效疗。
1.3.3 药物治疗: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慢性盆腔炎治疗采用中药直肠滴入配合微波理疗的护理

慢性盆腔炎治疗采用中药直肠滴入配合微波理疗的护理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配合微波理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给予中药直肠滴入配合微波理疗每晚1次,对照组13例单纯中药直肠滴入每晚1次,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2%、10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95.5%。
结论:中药直肠滴入配合微波理疗较单纯中药直肠滴入效果更显著且缩短疗程。
标签:慢性盆腔炎中药直肠滴入微波理疗护理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下腹痛及腰痛;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因体质虚弱,病情迁廷日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和工作,影响社会和家庭的稳定,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是本世纪对妇女健康的新挑战。
笔者在治疗和护理慢性盆腔炎患者时,采用中药直肠点滴配合微波理疗,取得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我科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经妇科B 超检查均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个月15天,对两组病例治疗前的非治疗因素进行统计处理,差异下明显。
2操作方法对照组:单纯用中药直肠点滴灌肠。
治疗组:中药直肠点滴灌肠配合微波治疗。
两组均每晚1次,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月经期停用,月经干净3d后再开始第2疗程。
2.1用物对照组:灌肠筒1付、一次性细长肛管数根(或用胃管替代)、石腊油、水温计等。
治疗组:除上物外,另准备20cm×40cm(依不同情况选择而定)纱布袋1-2只,保鲜膜、热水袋、毛巾等。
2.2中药煎法用冷水浸泡药物30min,水量以浸没药物为准,煮2次,每次30min,将2次的药汁浓缩至150ml备用。
2.3中药直肠点滴灌肠的操作2.3.1操作每晚睡前保留直肠点滴灌肠。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有2 0 例和 1 4例 , 其他炎症类 型为 9 例。 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 、 年 中医师协助进行针 灸治疗。 龄等方面对 比差异不 明显 。 可进行 比较 。
1 . 2方 法
1 . 3临 床 疗 效 判 定
痊愈 : 小腹 坠痛 、 腰骶部 酸痛 、 月经量多 、 痛经等症 状全部 消
对照组 : 给予临床常规 治疗 方法治疗。也 就是针对盆 腔炎症 失 , 进 行妇科常规 检查结果正 常 , 进行 超声检查 时未发 现任何 异
的西药抗生素治疗 。常见的几种抗菌药物主要有克林 霉素 、 庆大 常现象。 显效 : 小腹 坠痛 、 腰骶 部酸痛 、 月经量多 、 痛经等症状有所 霉素 、头孢 西丁等 。用药规范 为克林霉素静 脉注射 , 6 0 0 m , 3 好转, 行妇科常规 检查结果正 常 , 进行 超声检查 时还能 够发现 比 次/ d 。庆大霉素 大多是配合克林霉素使用 , 同样 为静脉注射 , 剂量 较 明显的包块 , 但包 块 已经缩小约 2 / 3以上 。有效 : 小腹 坠痛 、 腰 需要参 照患 者体重决 定 , 一 般为 1 . 5 m  ̄g , 3次, d , 临床症状 和体 骶部 酸痛 、 月经量多 、 痛 经等症状有一定程度 的消失 , 且进行妇科 征改善后继续 静脉应用 2 4 8 h , 之后 克林 霉素 改为 口服 , 药量减 常规检查结果表示体征 已开始好转 ,但是超声检查仍发 现包 块 , 少为 4 5 0 mg , 4次/ d 。如有盆腔 脓肿的患者则需 要在 以上 药物治 且包块缩小幅度 比较小 。无效 : 症状 无变化或更加严重 。 疗 的基础上 给予头孢西 丁静脉滴 注治疗 , 用药规 范为 8 dd . 需要 2结果
慢性 盆腔炎 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 .将所 有患者分 为实验组 和对 照 好阴部的清洁工作 ,使阴部长期处在 一种 干燥 且干净 的状态 , 在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病理生理特点等,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下 腹部疼痛、坠胀感、腰骶部酸 痛、白带异常、月经紊乱等症 状,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乏
力等全身症状。
体征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妇科检查可 发现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 压痛等体征,部分患者还可出 现输卵管积水、盆腔积液等。
并发症
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 孕、异位妊娠、月经失调、炎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和性质的不同,慢性盆腔炎可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输卵管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行性感染、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宫腔手术操作、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等。
发病机制
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内分 泌因素、精神因素等。
步骤
首先,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 和病史,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其次,进 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检查和盆腔 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异常体征。接着,进 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帮 助确定诊断。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3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案及疗 效评估
治疗方案选择
生活习惯
病情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预 后越差。
年轻患者相对老年患者预后较好 ,可能与身体状况及生育需求有 关。
治疗方法不当或治疗不彻底,可 能导致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影 响预后。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注意个人卫 生、过度劳累等可能增加慢性盆 腔炎的发生风险,改善生活习惯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慢性盆腔炎。
05
症反复发作等并发症。
52例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与护理

1 一 般 资料
生 什 么样 的效 果 ,并 将效 果 做成 图 标或 者 是样 本 的 样式 展 示 给
选择 2 0 1 2年 0 7 月~ 2 0 1 3 年o 3月到 我 院接 受 治 疗 的慢 性 盆 患 者 , 缓解 患 者治 疗 焦躁 情 绪 , 增加 患 者治 愈信 心 。 腔炎患 者 5 2例 , 年龄 3 4 — —5 3 岁, 平均年龄 4 1 ± 1 . 7 5岁 ; 病 程 2 . 2 . 3健康 教 育 : 护理 人 员 要 向患 者 讲解 慢 性盆 腔 炎 治疗 和护 理 期 间 的注 意事 项 , 提 醒患 者 治疗 期 间饮 食最 好 以 清淡 为 主 , 多 喝 为7 个月~ 8 年, 平 均病 程 为 3 . 6 5年 。
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论文

浅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70-01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为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器官炎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妇女健康[1]。
现就其中医护理浅谈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33例,年龄19~43岁,中位年龄39.7岁;病程5个月-12年。
1.2临床特点:主要症状为小腹痛、腰酸、反复发作,劳累及行经时加重、口干不欲饮食、带下量多、色黄个别也白;查体;下腹有深压痛,反跳痛不明显。
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子宫常呈后倾后屈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或片状增厚、压痛,有时可扪及包块,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舌淡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数[2]。
2护理措施2.1情志护理:听取患者主诉,安慰体贴患者,消除其烦恼、忧虑,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有规律。
经常与患者交谈,介绍本病机制、主要表现及诱发和加重因素等,尤其是治疗后多倾听、讲解让患者感到亲切、熟悉。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对本病的疑虑,并使患者配合治疗,并能及时准确地把治疗的体会、效果作出反馈,以利整理和总结。
介绍已取得的经验和疗效,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2.2中药灌肠护理:每晚睡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去枕左侧卧位,暴露臀部,且抬高10~15cm,取中药汤剂150ml倒入灌肠筒作为保留灌肠液。
液面距肛门≤30cm,肛管插入15~20cm,将药液缓慢灌人,灌肠完毕,患者膝胸卧位l0~20rain后再抬高臀部卧床休息2h,有利于药物保留以及使药物在炎症部位充分吸收发挥作用。
灌肠液用量不能过多,温度应适宜,温度过高会损伤肠黏膜,过低使肠管收缩,腹痛加剧,影响药液在肠道吸收。
肛管要灭菌或使用一次性肛管,避免感染,灌肠高度≤30cm,注药时应缓慢。
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理的观察及护理

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理的观察及护理【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疗效及观察;护理慢性盆腔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或无效,因此,我科2008年2月—2011年5月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治结合微波治疗的综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搜集本科2008年2月—2011年5月门诊及住院疹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9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6例,年龄在21-50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为3年;对照组148例,年龄在21—53岁,平均年龄在34岁,病程在6个月—12年,平均为3.5年。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以下腹坠胀或腰骶部酸痛为主,月经前后或劳累后疼痛加重。
体征:妇检查体一侧有压痛者280例,盆腔、附件角生及有触痛的条索状肿物者12例,b超检查发现炎性包块有2例。
2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内疹和b超检查等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口服中成药,妇科千金片连续10天。
(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方法上同时采用中成药蒲公英30g,鱼腥草30g,地丁30g,丹参30g,当归30g,赤芍30g,元胡索30g,败酱草30g为主要成分加水1000ml煎制灌肠液150ml保留灌肠,药温保持37度—39度。
灌肠前,嘱病人排空大便,用灌肠器插入直肠内12cm 左右,10—15分钟灌完。
每日两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并用微波治疗仪以圆形微波辐射器对下腹部疼痛区垂直照射,距离5—10cm,每次照射30分钟。
1、3结果(1)判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
(2)制定的标准1)痊愈。
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恢复正常,停药后半年无复发;2)显效。
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明显改善。
3)有效。
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4)无效。
症状、体征治疗后无改善;(3)2组疗效结果比较。
治疗组146例,治愈85例,显效50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9%,治愈率58.2%,对照组148例,治愈37例,显效46例,有效20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69.5%,,治愈率25%,。
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

现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nJun f nert rdtnl hns n s r d ie 0 7Ma, 6 9 dr or ̄o t a dT aio a C i e dWet nMein 0 r 1 ( ) I g e i e a e c 2 出血 , 给患 者 产 生 巨 大 的 心理 压 力 , 且 患 者 对 所 患疾 病 的 病 而 因不 明 , 后难 测 。 如 : 外 孕 和 黄 体 破 裂 患 者 害 怕 手 术 , 预 宫 流 量说 得 客 观 些 , 论 预 后 如 何 , 要 给 予 肯 定 的 支 持 和鼓 励 。 无 都 根 据 病 情 变 化 情 况 , 患 者 解 释 治 疗 、 理 、 查 的 项 目和 应 向 护 检 注 意 的 有 关 问 题 , 医疗 保 护 制 度 允 许 的情 况 下 , 患 者 及 时 在 让 了解 检 查 结果 。对 需 要 急 诊 手 术 的 患 者 , 向 患 者 及 家 属 说 要
明 手 术 的 紧 迫 性 和 必 要 性 , 患 者 能 配 合 , 于 接 受 治 疗 的 最 使 处 佳 心 理状 态 。 同 时 做 好 患 者 家 属 的 思 想 工 作 , 其 放 心 家 中 让 的事 情 , 心 治 疗 , 其 避 免 在 患 者 面 前 哭 泣 , 免 加 重 患 者 安 尤 以
的焦虑。
3 1 建 立 良好 的 护 患 关 系 护 理 人 员 要 掌 握 与 患 者 沟 通 的 . 技 巧 , 患 者 来 院 后 , 士 应 紧 张 而 热 情 地 接 待 患 者 , 切 而 在 护 亲 又 耐 心地 询 问 患 者 的 自觉 症 状 , 让 患 者 感 到 医 护 人 员 的真 要 诚 。 要 善 于 忍 耐 , 患 者 及 家 属 过 激 的 言 行 切 勿 计 较 。 医 护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5-12-17T15:50:48.3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作者:雷艳梅
[导读] 广西桂林兴安县中医医院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表现在女性内生殖器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雷艳梅
广西桂林兴安县中医医院妇科 541300
【摘要】目的:探索在妇女慢性盆腔炎外用中药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编号顺序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外用中药和对应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
结论:中药双柏散配合暖身贴应用于妇女慢性盆腔炎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护理方法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表现在女性内生殖器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如果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则急性盆腔炎可反复发作转变成慢性盆腔炎,当然也有因手术损害、侵入性检查、致病菌感染导致[1]。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抗菌药物为主,但是效果各异[2]。
为此我科于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对100例慢性盆腔炎进行了研究,并对50例患者使用了外用中药配合物理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呈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为(32.3±12.3)岁。
病程最低为3个月,最长为5年,且均有性生活史。
患者均有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临床症状,均由既往病史、B超等检查确定满足妇科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口服抗生素,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采用外用中医疗法并做针对性的护理。
治疗方法:(1)中药灌肠,蒲公英、红藤、薏仁、败酱草各取30g,紫花地丁、桃仁各取12g,生大黄12g,黄柏18g,水煎至
200ml,常温冷却至38-40℃。
并叮嘱患者在中药灌肠之前排净大小便,患者取侧卧位,保持臀部朝向床外,并将患者臀部垫高约10cm,将肛管前段润滑后插入到患者肛门10-15cm左右,然后将灌肠筒举高到肛门上方30cm处,保持药液能够缓慢均匀的流出,等药液全部流出。
用医用纱布环绕灌肠管然后将其缓慢的从肛门中拔出来,并按摩患者肛门,使药物充分发挥药效。
1次/d,在睡前完成,灌肠后让患者取侧卧位保持15min,疗程10d;(2)中药外敷,取双柏散药物组成成分加工成粉末状即为双柏散。
取适量双柏散加水加热搅拌成糊状,再取适量调好的双柏散均匀涂于无菌纱布上,厚1厘米,敷于下腹部双侧附件区,覆盖范围大于病变范围1~2厘米。
嘱患者敷药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以免敷料脱落。
注意观察药膏有无外渗,避免污染衣被。
敷药处皮肤保持干燥、清洁、无破损,以免引起局部感染,若出现过敏现象,应停止外敷。
配合妇科治疗仪热敷,温度设置为40-42℃(以患者舒适为主),持续40-50min,避免烫伤皮肤。
月经前后3天内不宜外敷,妊娠期、新产后禁用外敷。
外敷期间,禁止房事或盆浴[3]。
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由于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治疗心理,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为其讲解中药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2)饮食护理,饮食的合理对于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叮嘱患者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逐渐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3)健康护理,调整患者的生活作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疼痛护理,详细对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叮嘱患者尽量保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5)巡视护理, 30min 巡视查看敷药是否固定牢固,询问患者温度的耐受程度,发现移位时应及时复位,并嘱患者不作剧烈运动,注
意休息,若出现红疹、瘙痒、水疱、过热等皮肤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敷用,并及时处理[4]。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子宫和附件均全部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缓解,B超检查盆腔内积液和包块明显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部分体征消失,B超检查盆腔内症状稍有减少,且仍存在;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消失或者加重。
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和有效例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结果均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使用(x±s)表示,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表-1 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n 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9 10 13 18 82
观察组 50 2 10 14 24 96
3 结论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瘾瘕”,该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如果长期下去极有可能引发输卵管疾病导致不育症[5]。
单纯的西医治疗并不理想,本文探索了中药外用的方法,以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患者使用了中医外用且辅以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中药外用对于该病有着的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
护理也能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外用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黧,黄黛.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护理观察[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03:231-232.
[2]梁玉玲. 双柏水蜜散配合暖身贴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护理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5,13:135-136.
[3]李霞.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中医临床研究,2015,15:71-72.
[4]余作琼,蔡祝梅. 慢性盆腔炎外用中药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5,07:240-241.
[5]周燕红,梁锦红,韦花莲,蒙梅芬,李秀锦. 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5,0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