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急性盆腔炎护理措施有哪些

急性盆腔炎护理措施有哪些

急性盆腔炎护理措施有哪些目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方式及饮食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了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身体长期处在一个亚健康状况,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女性作为家庭的半边天,既是女儿、又是妻子,在公司中也是中流砥柱,精神压力比较大,身心疲惫,容易患上妇科疾病。

急性盆腔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需要及时治疗,消除炎症,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急性盆腔炎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症状。

一、个人卫生护理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而言,在接受规范治疗的治疗,个人卫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对会阴部分进行细心的护理,在上完厕所后要认真擦拭,条件允许的话使用温水进行清洗,擦干,保持干净、干燥,预防细菌滋生,减少感染。

其次,要遵医嘱指导患者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会阴保护,合理使用洗液,切忌过度清洁。

最后,患者要注意平时的性生活,正确使用避孕套,单一性伴侣,注意节制,保持健康的性生活。

二、饮食护理急性盆腔炎患者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调节饮食可以改善患者内分泌和内循环,促进机体对炎症的抗争作用,利用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消除炎症,预防复发。

一方面患者在知道得病后要对以往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和习惯进行改正,保持一日三餐按时,不要过饱、过饥,同时不要暴饮暴食。

日常的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营养搭配,膳食均衡,多吃一些富含微生物和蛋白质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鱼肉、鸡鸭肉、廋牛肉等。

多吃蔬果补充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促进机体营养平衡。

另一方面,患者要忌辛辣、生冷类食物,结合自身其它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确定饮食禁忌,制定合理食谱,提高饮食科学性。

三、心理护理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比较高,并且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对于患者而言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治疗过程,身心压力都比较大,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影响疾病治疗和康复。

为此,在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饮食以外,还要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全面掌握,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到患者因为疾病和其它因素产生的负性情绪,例如焦虑、紧张、忧郁等,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给予必要的干预,帮助其改善心理问题。

盆腔炎的症状与护理

盆腔炎的症状与护理

盆腔炎的症状与护理盆腔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影响。

患者患病后要及时进行疾病干预,对于盆腔炎患者而言,加强自身护理十分关键,良好的护理干预是疾病恢复根本。

通常盆腔炎患者都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关于盆腔炎的症状你知道哪些?关于盆腔炎的症状和护理要点你了解多少?1、盆腔炎的初期症状表现一般来说,在盆腔炎的患病初期,临床症状表现的还不是非常明显,急性盆腔炎患者在患病初期,会有经常性的压痛和反跳痛等症状,有的患者也会出现心率加快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也会有高热和寒颤等反应,甚至还会出现小腹胀痛和腰部酸痛等;合并有黏膜炎的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和腹胀等反应,同时,一旦有肿胀形成,就会造成压迫刺激感,从而引起患者排尿困难和尿痛等;而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早期表现为:其出现的全身性症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主要的体现就是小腹疼痛和腰部坠胀等,经常工作和生活劳累的患者,也会出现夫妻生活不顺畅和月经加重等,从而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尤其在工作劳累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急性发作。

2、盆腔炎的典型症状表现2.1如果患者患有附件炎,就会导致子宫的一侧或者两侧出现条状硬物,从而造成患者的轻度压痛。

2.2盆腔炎的另一个典型症状就是下腹部坠胀和疼痛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也会出现肛门肿胀和坠胀不适等,尤其是在劳累和性交过后,临床症状会显著加剧,这都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黏连和盆腔充血导致的。

2.3因为患者可能盆腔瘀血,所以会出现白带增多和月经过多等症状,当患者的卵巢功能受到损害以后,很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严重的输卵管黏连堵塞也会导致不孕等疾病。

2.4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低热和疲乏感等情况,对于病程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可能也会导致精神衰弱等。

二、女性盆腔炎护理措施2.1注意清洁阴道卫生:正常情况下,妇科疾病的产生通常和患者的阴道卫生有关,如果患者不重视对阴道的防护,平时不注意卫生,就会很大程度上导致盆腔疾病发生,为了更好预防盆腔一类的疾病,就要做好对私处卫生的清洗,清洗时最好还是利用清水,减少对清洁剂的依赖,因为有些东西的依赖程度过高会影响身体健康。

盆腔炎的护理常规

盆腔炎的护理常规

盆腔炎的护理常规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时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护理对于盆腔炎的治疗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以及加速康复过程。

下面是盆腔炎的护理常规:1.完善的病史记录: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患者需要保持盆腔区域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内衣裤、卫生巾,并避免使用过度刺激的洗液。

此外,患者还需定期洗澡,保持全身的卫生。

3.合理的饮食:饮食对于盆腔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推荐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此外,患者应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免加重炎症。

4.生活规律:护士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合理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5.疼痛管理:盆腔炎常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可以使用热敷、药物缓解等方法,减轻疼痛感。

6.药物治疗:护士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包括抗生素、消炎药、止痛药等,帮助患者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7.心理支持:盆腔炎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心负担,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情绪,树立信心,增加对疾病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8.定期复查:护士应引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复查,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盆腔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9.避免性生活:患有盆腔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感染加重或疼痛加剧。

10.定期康复评估: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包括疼痛程度、体力恢复情况、生活能力等,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和康复计划。

综上所述,盆腔炎的护理常规旨在帮助患者减轻症状、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疼痛管理、药物治疗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

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

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 .询问病史和此次疾病治疗的经过和效果。

2 .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炎症的轻重及范围。

3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外阴有湿疹、糜烂者,每日用1:5000高镒酸钾溶液坐浴2次。

2 .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以利于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窝,使炎症局限或便于引流。

3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少食多餐,多饮水。

4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盆腔脓肿行阴道或腹腔引流者,应注意脓液的量及性状。

如有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5 .按时给抗生素,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适当浓度而保证疗效。

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6 .指导患者坚持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彻底迁延成慢性盆腔炎。

7 .手术治疗者,按妇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三)健康指导
1指导妇女穿棉质内裤,以减少局部刺激。

注意经期、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卫生。

2.指导性生活卫生,以减少性传播疾病。

经期禁止性交。

带下证盆腔炎中医护理常规

带下证盆腔炎中医护理常规

带下证(盆腔炎)中医护理常规带下证为毒邪感染,热伏胞中,影响气血运行,致使气血瘀滞、冲任受损所致。

带下证以妇女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能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月经史、生育史、流产史、经期卫生习惯。

(2)了解患者有无腹痛及其程度、性质。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带下。

(5)中医证型:①湿热瘀结证。

证候:下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

舌质红,苔黄腻。

②气滞血瘀证。

证候:下腹刺痛,带下量多,经行不畅、有块,情志不畅。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

③寒湿瘀滞证。

证候:腰腹冷痛,带下色白质稀,伴月经量少或后期痛经。

舌质暗,苔白腻。

④肾虚血瘀证。

证候:下腹绵绵作痛,腰做酸痛,带下色白质清稀,头晕耳鸣。

舌质暗淡,苔白。

⑤气虚血瘀证。

证候:下腹坠痛,带下量多,色白,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

舌淡暗,苔白。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取半坐卧位休息Q(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有利于炎性分泌物引流和炎症局限,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Q②测量患者生命体征,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③注意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如突然腹痛加剧、拒按、高热、寒战、恶心、呕吐,带下量由少增多、脓样、夹血、有恶臭,应通知医生,确定是否为脓肿破裂,并做好急诊剖腹探查的术前准备。

④患者若有腹胀,可轻轻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胃肠减压。

⑤遵医嘱准确给予抗生素、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并观察输液反应。

(6)给药护理:中药主要起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宜饭后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

(7)饮食护理:①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盆腔炎护理常规范本

盆腔炎护理常规范本

盆腔炎护理常规因血热余毒残留,与冲任之气血相博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血气,虚实错杂所致。

以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疼为主要表现,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或月经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在胞宫,与脾肾有关。

(一)护理评估:1.停经史、流产史、手术史及伴随症状。

2.妊娠史、既往史3.下腹部坠胀及腹痛情况。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情况。

6.辩证:湿热郁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3)增强营养,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4)关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介绍成功病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腹痛的部位、性质。

月经量的多少,伴腰酸、腹痛阵阵加剧,且有下坠感或尿频,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1)中药宜温服,也可用中药离子泵人或保留灌肠。

(2)急性期可给予抗生素或中药消炎药物。

3.饮食护理(1)饮食宜营养丰富,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品,鼓励患者多喝水。

(2)忌食油腻,辛辣,生冷,寒凉之品。

4.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答疑问,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

(2)介绍中西医个性化治疗,以增强治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5.(1)湿热郁结者,应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2)气滞血瘀者,观察阴道出血及腹痛等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必要时给止痛剂。

(3)寒湿凝滞者,中药宜温服,避免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气滞血瘀者,应注意保暖,饮食忌寒凉食物。

6.并发症的护理(1)精神紧张:加强心理疏导,告知成功病例,增强自信心。

(2)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部位、性质、和质色量的变化,及时给予纠正。

(3)营养缺乏: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

盆腔炎护理常规

盆腔炎护理常规
10
3、注意三期卫生(经期、孕期、产褥期),经期勤换经垫及 内裤,并用温水清洗外阴,每日2日,经期及月经未净禁性 生活、盆浴及游泳,提倡淋浴,以防感染。
请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消毒卫生巾
11
4. 注意性生活卫生,以防性传播疾病,宣传计划 生育政策及措施,减少人工流产,避免多产。
5.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另设专用盆,袜子、 内裤要分开洗,太阳暴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外阴瘙痒者,勿用手指搔抓,以防感染。
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
9
六、健康教育
1. 正确认识疾病,急性盆腔炎应积极彻底治疗,慢 性盆腔炎病程较长,须配合治疗,保持心情舒畅, 减轻心理压力。
2.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根据身体情情况选择 合适的锻炼项目,增强体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防劳累,半卧位有利于使炎症局限。
仰卧起坐治疗妇科疾病: <30岁,45-50个/分钟 30岁,40-45个/分钟 50岁,25-30个/分钟
方法:常规消毒后,取王不留行籽用 胶布贴牢,贴敷于相应耳穴上,并适 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嘱 患者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半 分钟。
3
腹痛腰酸时遵医嘱行神灯照射, 观察治疗效果及局部皮肤反应。
将灯头在离腹部15cm左右的 距离照射30min,每日一次
4
2、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以清淡宜消化,富有营养之品为宜 忌辛辣、油腻、煎烤之物
6.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用蜂蜜冲水饮用或多 吃新鲜蔬菜、水果。
12
7.坚持按医嘱服药、复查。 8.加强营养,饮食宜以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
如瘦肉、鸡蛋及各种新鲜蔬菜,急性盆腔炎发热期 宜多饮水,炎症期间忌食刺激食物。
13
5

盆腔炎性疾病的护理常规

盆腔炎性疾病的护理常规

盆腔炎性疾病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部有无腹肌紧张、有无明显压痛、反跳痛。

2、阴道分泌物的性状、质色、气味等。

【症状护理】
1、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2、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采取积极护理措施给以缓解。

3、抗感染:遵医嘱联合应用抗生素。

4、根据病人及家属不同文化层次和病情,耐心倾听病人及其家属的诉说。

【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食物。

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

3、防止感染,观察病人体温变化,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会阴擦洗,预防逆行感染。

4、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宮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健康指导】
1、坚持经期、产后、流产后的卫生保健,经期勤換经垫及内裤,
并用温水清洗外阴,每日2日,经期及月经未净禁性生活、盆浴及游泳,以防感染。

2、保持外阴清洁,勤換内裤,另设专用盆,毛巾、袜子、内裤要分开洗,毛巾、内裤用开水烫,并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避免不洁性交及滥交,丈夫有性病者,需一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炎护理常规————————————————————————————————作者:————————————————————————————————日期:ﻩ类别护理常规ﻩﻩ生效日期2010.3部门妇科病区修改日期2010.4题目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页数 1/2主任签名:赵玲萍护士长签名:赵芸一、定义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腹膜炎。

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慢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二、病因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或流产后产道损伤、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发生急性盆腔炎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镜检查等。

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也有继发感染形成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的可能,以及慢性盆腔急性发作。

3、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均可以引起病原体侵入而导致炎症。

4、感染性传播疾病:不洁性生活史、早年性交、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可致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入侵,引起炎症。

5、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导致炎症发作。

三、临床表现1、因炎症及范围大小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

病人呈急性面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腹胀,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妇科检查阴道可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外流,穹窿有明显触痛,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宫体增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若有脓肿形成则可触及包块且压痛明显。

四、主要病情观察1、主要观察病人下腹疼痛情况,有无寒战、高热。

2、病人全身情况,如面容、体温、心率、腹部及肠鸣音等情况。

3、观察病人心理状况。

五、处理原则采用支持疗法、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措施控制炎症、消除病灶。

六、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疼痛:与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有关有关。

2、体温升高:与盆腔炎症有关3、高危性感染:与再次感染或感染扩大有关。

题目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ﻩ页数2/2七、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疼痛:与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有关有关。

(1)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2)讲解疼痛的评分方法及应对方法。

注意血象变化。

(3)遵医嘱输液并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

注意纠正电解质乱及酸碱平衡失衡状况,观察输液反应等。

应用抗生素应足量,疗程长,彻底治愈,防止转为慢性盆腔炎。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多饮开水。

(5)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和不必要的检查。

(6)注意询问患者疼痛有无加重,如疼痛突然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确定脓肿是否破裂。

做好术前及术后护理。

2、体温升高:与盆腔炎症有关(1)治疗期间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取半卧。

(2)遵医嘱输液并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

注意纠正电解质乱及酸碱平衡失衡状况,观察输液反应等,注意血象变化。

(3)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多饮开水。

(4)病人出现高热时宜采用物理降温,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

(5)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通风。

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及时更换衣裤。

3、高危性感染:与再次感染或感染扩大有关。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期紫外线消毒,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暗室,减少人员探视。

(2)对各种治疗操作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各项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3)观察腹痛腹胀,体温、脉搏、血象等变化。

(4)遵医嘱输液并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

注意纠正电解质乱及酸碱平衡失衡状况,观察输液反应等。

(5)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开水。

(6)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及时更换衣裤。

(7)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和不必要的检查。

八、健康指导1、做好经期、孕期及产媷期的卫生宣教,治愈前禁止性生活及盆浴,经期禁止性交。

指导性生活卫生。

2、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不吃辛辣发物。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3、注意卫生,保持会阴干洁,每日清洗会阴2-3次,穿棉质的内裤,避免感染。

4、指导患者遵医嘱执行方案,避免治疗不彻底可能。

5、注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一个月复查。

类别护理常规ﻩﻩ生效日期2010.3部门妇科病区修改日期2010.4题目慢性盆腔炎护理常规页数1/3主任签名:赵玲萍护士长签名:赵芸一、定义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病人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

二、病理1、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剖宫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极易感染。

也见于绝经后雌激素低下的老年妇女2、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慢性输卵管炎多为双侧性,输卵管呈轻度或中度肿大,输卵管炎症较轻时,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形成输卵管积水。

有时输卵管积脓变为慢性,脓液渐被吸收,亦可形成输卵管积水。

3、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发炎时波及卵巢,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并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后由渗出物替代而形成。

4、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至宫骶韧带处,使纤维组织增生、变硬。

若蔓延范围广泛,可使子宫固定,宫颈旁组织也增厚,形成“冰冻骨盆”。

三、临床表现1、症状(1)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出现低热、乏力。

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病人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失眠等。

当病人抵抗力下降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隐痛及腰骶部酸痛。

常在劳累、月经前后、性交后加重。

(3)慢性炎症导致盆腔瘀血,病人可出现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堵塞时可致不孕。

2、体征子宫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输卵管炎症时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呈索条状的增粗输卵管,伴有轻度压痛。

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

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四、主要病情观察1、主要观察病人下腹痛及腹胀情况,有无乏力、头痛、食欲不振。

病人体温、心率、腰酸、腹部及肠鸣音等情况。

2、观察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3、观察病人心理状况。

题目慢性盆腔炎护理常规ﻩ页数2/3五、处理原则采用综合性方案控制炎症,包括中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注意增强局部和全身的抵抗力。

六、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2、焦虑: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有关。

3、舒适的改变—腹胀:与炎症刺激有关。

七、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1)治疗期间患者卧床休息。

避免性生活及不必要的检查。

(2)讲解疼痛的评分方法及应对方法。

注意血象变化。

(3)遵医嘱输液并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

注意纠正电解质乱及酸碱平衡失衡状况,观察输液反应等。

应用抗生素应足量,疗程长,彻底治愈。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多饮开水。

(5)取半卧位,减轻不适必要时,按照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缓解病人的不适。

2、焦虑: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有关。

(1)心理护理关心病人的疾苦,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提供病人表达不适的机会,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和病人及其家属共同探讨适合于个人的治疗方案,取得家人的理解和帮助,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2)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其紧张和顾虑,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的休息。

(3)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疗经过需要一定的时间,嘱其耐心接受治疗(4)取半卧位,减轻不适,并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必要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予镇静剂(5)观察药物、体温、腹痛、阴道出血情况。

3、舒适的改变—腹胀:与炎症刺激有关。

(1)治疗期间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及不必要的检查。

(2)取半卧位,减轻不适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3)让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及时提供帮助给予腹部按摩,腹胀严重时必要时胃肠减压。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少量多餐。

(5)保持全身皮肤清洁,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及时更换衣裤。

八、健康指导题目慢性盆腔炎护理常规ﻩ页数3/31、做好经期、孕期及产媷期的卫生宣教,指导性生活卫生,治愈前禁止性生活及盆浴,经期禁止性交。

2.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加营养,积极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

3、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不吃辛辣发物。

4、注意卫生,保持会阴干洁,每日清洗会阴2-3次,穿棉质的内裤,避免感染。

5、指导患者遵医嘱执行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不彻底的可能。

6、注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一个月复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