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展开全文中国一直承载的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古代石雕,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现都集聚在中国古代博物馆,这里展现的古代石雕上起战国、下至明代,每一个石雕作品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
每一座石雕精品都是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1、陶俑(西汉)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它们是将泥捏成的人体然后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
上图中的陶俑雕塑身材修长、垂目俯首,神态安详而恭谨,是为两个典型的西汉侍女形象。
陶俑宽大的衣袖与瘦窄的喇叭形衣裙相配合,构成优美的曲线,简洁而又韵味。
2、陶狗(东汉)这只陶狗昂头而立,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鄂长,身躯肥硕,四肢粗壮。
尾巴上卷。
颈与前腹紧束套戴,头身分塑,套合成形。
这只陶狗整体雕塑生动,刻画传神,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神态。
3、抚琴佣(东汉)这座佣为汉墓出土,是一座艺术性很高的东汉音乐佣,整体造型概括洗练,表情生动自然,尤其是那眉飞眼笑的形态,把陶醉在乐曲声中而自得其乐的古乐演奏者,刻画得惟妙惟俏,极其传神。
4、佛石像(北齐)这是一件极具特色的北齐佛石像。
佛陀的端庄肃穆,胁侍的虔诚宁静,以及众多供养人像的整齐排列,使整个作品充满着神圣的佛国气氛。
作品雕刻精美,雕刻刀法娴熟细腻,布局对称,人物形态富于变化。
5、刘氏家族造思惟菩萨白石像(北齐)1954年曲阳修得寺遗址出土,故宫博物院借展。
此像底座内容最为繁复,基座为长方形,四面浮雕图案,满刻佛像、伎乐、神王、供养人、化生童子等。
正面图案分为三层:上层雕力士像,浅刻飞天、化生童子和莲花博山香炉;中层中间雕有两力士托座,两侧有三组施舍图案;下层雕护法双狮,相向而立,左前肢向前伸出。
中国古典雕塑

乐
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
佛
乐山大佛俗称“游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多游 峨眉”,所以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 成部分。由峨眉山向东经峨眉山市31公里即至乐山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县城东,岷江、青衣江 、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佛是一座山,山 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有 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 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 ,可围坐百人以上,迄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 刻佛像。
陶
塑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 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 馆, 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走进博物馆的大 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 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 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 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 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世界第一大佛--乐山石刻弥勒坐像,以其巍峨雄伟的气势闻名中 外。人们观赏这尊历时90年,乃成通高71米的唐代佛像,往往只看 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 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发鬈用石块嵌就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 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 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 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 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 部24×24厘米。 两耳以木为之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 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 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 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 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 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 年(803)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 可考证了。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 栩栩如生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着力显现 它们“内在的生气、动力、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 而富有生气。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 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 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 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整个作品人物面目清晰, 形象生动,身体结构准确,动 作自然,充满了内在的动力, 是当时弓弩手形象的生动写照, 体现了秦朝雕塑家们高超的雕 刻技艺。
图5-2 《跪射武士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2 《马踏匈奴》
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 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 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 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祖父一个辈分的若侯产和季父, 勇冠三军,受封冠军侯。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2 《马踏匈奴》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19岁的 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 (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 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 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跪射武士俑》(如图5-2 所示),陶制,高1.30米,秦 俑,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 东侧一号兵马俑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技艺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追求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艺术才华。
本文将以绘画、石雕和陶瓷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一、绘画中国古代绘画是雕塑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古代中国,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往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绘画雕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瑰宝。
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壁画、卷轴、工笔画等。
而雕塑在绘画中常常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佛教寺庙中的佛像,宫殿建筑中的石狮子,都是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古代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资源,雕塑家会从绘画作品中获取灵感,创作出精美的雕塑作品。
例如宋代著名画家李唐的《卧牛图》,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之作。
这幅画中的卧牛形象受到了后世雕塑家的极大喜爱,不断被雕刻成三维的作品,使得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二、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较长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重视石材的质地和颜色,在雕刻中注重以石材的特性来塑造形象,使得作品更加栩栩如生。
中国古代石雕作品种类繁多,包括佛像、神像、石碑、人物雕塑等。
其中佛像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一,常常被用来表达佛教的教义和信仰。
佛像造型丰富多样,有弥勒佛、观音菩萨、释迦牟尼等。
这些佛像通过细致的雕刻,使得佛陀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虔诚和敬畏之感。
除了佛像,中国古代石雕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作品,如神像和石碑。
这些作品以神秘的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神灵和历史的崇拜和敬畏。
石碑则常常被用来纪念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三、陶瓷陶瓷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装饰使得中国陶瓷成为古代艺术的瑰宝。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通常以瓷器为载体,结合了雕塑和绘画的技法。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中国史前至清代以可塑或可雕刻的材料制成具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作品。
圆雕与浮雕是其主要形式,此外尚有透雕、线刻等。
依材料可分为泥塑、陶塑、瓷塑、木雕、玉雕、石刻、砖雕、骨牙雕刻、竹雕、金属铸像等众多品种;按用途大致可区分成纪念性雕塑、工艺装饰雕塑、建筑雕塑、园林雕塑、陵墓雕塑、明器雕塑、宗教造像、案头雕塑等不同门类。
中国古代雕塑创作非常发达,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雕塑领域有着辉煌的建树。
这里我们欣赏一下陶塑。
最早的陶俑---------《漆绘木佣》春秋晚期至战国,高64厘米,1958年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墓出土。
木俑双手拢于胸前,俑体涂黑漆,面部与手涂红,墨线勾画眉眼。
身着长衣,交领右衽,宽袖收口,饰菱纹边缘。
腹部绘白色珠、璜与红色彩结、彩环组成的玉佩。
腰束红黄相间的三角纹锦带。
同墓有俑十件,动态、服饰、佩玉各不相同。
体积最大、规模最大----------《兵马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形状的殉葬品。
这里主要鉴赏一下将军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
将军俑:陶制,高197厘米,秦俑,出土于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雕像中的将军高180厘米,体格健壮,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
他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
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
他的神态刚毅自然,沉稳平静,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百倍信心,是当时秦朝威震四海的强大军队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
立射俑:立射佣高178厘米,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立射俑为一号车马坑内弩兵。
头上免盔束发,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身穿交领右袵短褐,腿扎行縢,足蹬薄底方口浅帮齐头履,并紧系鞋带。
头左转前视,左肩斜向下,手直掌,右手半举于胸,左腿曲向前,右腿直向后蹬,似拉弓搭箭。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俑
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 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 隶主陪葬,是殉葬品。俑系陪葬的偶 人,由木、石、陶、铜等不同材料制 成的人形物件。
代
雕宗 塑教
雕 塑
俑 (地下) 墓前石刻 (地面)
宗教雕塑 佛教造像
秦始皇兵马俑 气势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麦积山石窟
温静慈祥 威严雄伟 崇敬庄严 温柔亲切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秦、汉陵墓雕塑的不同特色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 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 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 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 米处。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 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 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 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 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 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 排档的过洞中。
古代工艺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东汉、纵 39.6cm、横
46.6cm。 1972年四川 大邑安仁乡 出土,此画 像砖画面上 部是弋射图, 下为收获图, 人物动态有 同有异,起伏 分明,画面富 有韵律感。
88
汉墓横额装饰
有“宾 主拜 见”、 “捣药 玉兔”、 “乌首 人身” 等形象, 为铲底 浅浮雕
技法9
9
伏虎
《马踏
匈奴》花 岗岩制品, 高168厘米 长190厘米, 约创作于 公元前117 年,原立于 陕西兴平 县道常村 西北的霍 去病墓前
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
32 32
33 维修工人在维修大佛的脚 33
大佛头 顶上发鬈用 石块嵌就, 共有螺髻 1021个,远 看发髻与头 部浑然一体, 实则以石块 逐个嵌就。
34 34
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
35 35
36 大佛造型庄严,设计巧妙,排水系统布全身,
隐而不见。
36
它历经 千年风霜, 至今仍然安 坐在滔滔江 水之畔,静 观人间的沧 海桑田。
铜扣
饰
西汉
虎牛搏斗铜扣饰(西汉)
5 3
喂牛铜扣饰
剽牛祭祀铜扣饰
33
(2)
汉代盛行的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浮雕形 式:以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 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或者浮雕与刻划 相结合,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 。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 东汉 山东嘉详出土
44
。
荆柯刺秦王 画像石图(汉)
山东嘉祥武氏祠石刻
(西汉时期)
1010
1969年于甘 肃省武威雷 台出土,东 汉时期作品 马踏飞燕通 高:34.5cm 长:45cm 现藏于甘肃 省博物馆。
11
11
雷台下面有一座东汉晚期 的大型砖砌室墓,1969年从 这里出土了由99件铜车马武 士佣组成的一支庞大的仪仗 队伍,马踏飞燕就在其中。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30张PPT)

云冈石窟是由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座大型石窟。 云冈石窟第20窟
盛唐时,中国佛教艺术世 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工 匠们开始淡化佛像的外来 特征,使得造像更加接近 中国人的形象。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 佛造型丰满,端庄典雅, 面容神情恬静祥和,具有 明显的女性特征,是唐代 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
卢舍那大佛
霍 去 病 墓 封 土
“马踏匈奴”,马腹下 面不做凿空,匈奴士兵 持弓欲起,却挣脱不得, 十分生动。
《马踏匈奴》
伏虎
卧象
卧马
唐代崇尚厚葬。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末唐初的战争中先后骑过六匹战马, 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骗,青骓、什伐赤,特勒骠和白蹄乌。
昭陵六骏
唐代的“三彩俑”也是随葬品。“三彩俑”是一种 低温彩釉陶器,“三彩”是多彩的意思,不专指三 种颜色。
——
凝
神
中造
国 传
像
统
雕
塑
凝神造像
——中国传统雕塑
●陵墓雕塑 ●宗教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奉先源自卢舍那大佛陵墓雕塑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所 以。中国古代陵墓的地下。地上设施和随葬品都要模仿墓主人生前生活的 场景。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是按照秦朝都城的格局设计建造的。 陵墓内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俨然构成了一个死后的世界。数量庞 大、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就是守护这座都城的地下军队。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 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 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 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 真人、真马制成。 陶俑身高1.75米—1.95米, 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 体格魁伟,体态匀称。
从功能上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陵墓雕塑。俑的产生和使用是中 国古代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取代了奴隶制社会用活人殉葬的陋俗。 为了获得更加逼真的效果,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体量接近于真人尺寸, 五官、胡须、发饰、铠甲等细节,甚至扣接革带的带钩和鞋底上的 针眼都刻画得细致人微。兵马俑的着色也非常讲究,工匠们事先在 陶俑上涂一层基底,然后再施以五彩,因而神情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