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空间训练—建筑广场设计

合集下载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

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

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

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1. 人性化氛围: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

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

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 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

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1. 中央主景区: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

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

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 晨读区: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驾考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驾考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驾考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驾考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驾考中心是一个为学习驾驶技能的人提供训练和考试的场所。

为了满足驾考学员的需求,使其得到最好的培训和考试服务,我设计了以下驾考中心建筑方案。

首先,驾考中心的建筑设计应该具备良好的交通连接性。

建筑物应位于便捷的交通枢纽附近,方便学员和教练员的出入。

此外,需要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以容纳大量学员和教练员的车辆。

其次,驾考中心的建筑设计应注重空间规划和布局。

在建筑内部,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包括教室、训练场地、考试场地和办公区等。

各功能区域应有合理的布局,以提供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教室是驾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条件。

教室设计要考虑到学员的视野和听力需求,采用适宜的座位布置和教学设备。

此外,教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训练场地是学员实际驾驶训练的场所,应具备合适的规模和设施。

训练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以容纳多个学员同时进行训练。

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可以设置模拟交通场景和障碍物等,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驾驶技能。

考试场地是学员进行驾驶考试的地方,应具备合适的规模和设施。

考试场地宜设在相对较宽阔的区域,以确保学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考试。

通过设置适当的考试障碍物和标志,以模拟实际驾驶考试的情况,使学员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驾驶能力。

最后,驾考中心的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美化。

建筑外立面可以采用绿色植物装饰,以增强环境美观度。

同时,还可以配置太阳能光伏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浇灌和厕所冲洗等,以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驾考中心建筑方案设计要注重交通连接性、空间规划和布局、教室设计、训练场地和考试场地的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为学员提供最佳的学习和考试环境,提高驾驶技能的培训效果和通过率。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广场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

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

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

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

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

节日时,可点缀花卉。

广场建设方案

广场建设方案

广场建设方案摘要:广场是城市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中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方案对于城市的形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广场建设方案为题,探讨广场设计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方案,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文化社交活动的场所。

一个良好的广场设计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增进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广场建设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二、目标1. 提升城市形象:广场作为城市的“门面”,其设计应体现城市的特色和精神风貌,为市民和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 促进社会交流:广场应设有合适的座椅、绿化和景观元素,以吸引人们驻足休息和交流,创造良好的社交氛围。

3. 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广场应兼具文化、体育、娱乐等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加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利用性。

三、原则1.人性化设计:广场设计应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无障碍设施,确保广场的可访问性和舒适性。

2.生态环保:广场应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升广场的生态价值。

3.可持续发展:广场的建设应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性,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四、具体方案1.景观设计- 绿化布局:合理规划植被空间,增加绿色元素,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化视觉效果。

- 水景设置:引入水景元素,如喷泉、水池等,增加广场的观赏价值和宜人性。

- 艺术装置:设立艺术品雕塑、壁画等装置,丰富广场的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的艺术氛围。

2.功能设施- 休闲座椅:设置各类舒适的休息座椅,供市民和游客放松身心。

- 娱乐设施:设立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 亭台楼阁:建设一些亭台楼阁,供人们观景休息,增添广场的文化氛围。

3.交通规划- 交通便利:合理规划进出广场的交通流线,确保广场的交通便利性,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 非机动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机动车辆对广场周边环境的影响。

教学大楼广场设计方案

教学大楼广场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教学大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然而,在教学大楼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广场的规划与设计,导致广场功能单一、环境单调。

为提升学校整体形象,满足师生需求,特提出以下教学大楼广场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展现校园文化内涵;2. 满足师生日常休闲、交流、集会等需求;3. 优化广场空间布局,提高广场使用效率;4. 营造绿色、生态、舒适的校园环境。

三、设计方案1. 总体布局教学大楼广场位于教学大楼前,南北向长,东西向宽。

广场整体采用对称式布局,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入口广场和出口广场,中间为集会广场。

2. 空间布局(1)入口广场:入口广场位于教学大楼南侧,设置入口门楼、绿化带、休闲座椅等。

门楼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与教学大楼相呼应。

绿化带采用多层次植物配置,营造清新自然的氛围。

(2)集会广场:集会广场位于教学大楼北侧,可容纳一定规模的集会活动。

广场中心设置主席台、音响设备等。

广场四周设置绿化带、休闲座椅、景观小品等,满足师生休闲、交流需求。

(3)出口广场:出口广场位于教学大楼西侧,设置出口门楼、绿化带、休闲座椅等。

门楼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与教学大楼相呼应。

绿化带采用多层次植物配置,营造清新自然的氛围。

3. 硬质景观(1)地面铺装:广场地面采用透水砖铺装,提高广场排水性能,减少积水现象。

(2)景观小品:广场设置雕塑、喷泉、座椅等景观小品,丰富广场景观,提升广场文化内涵。

4. 绿化景观(1)植物配置:广场绿化采用多层次植物配置,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

乔木选用高大挺拔的树种,如香樟、白皮松等;灌木选用色彩丰富、耐阴的树种,如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地被植物选用草坪、地被花卉等。

(2)景观水体:广场中心设置喷泉景观,喷泉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与广场整体风格相协调。

5. 照明设施广场设置节能照明设施,包括路灯、地灯等,满足广场夜间照明需求。

建筑初步作业练习三-平面设计基本训练精选全文

建筑初步作业练习三-平面设计基本训练精选全文

线的构成: 平行、交接、分割、组合、密集、空间等等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相关知识点
线的构成:
题二:线的基本训练
密集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相关知识点
3、线的表现方式
题二:线的基本训练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相关知识点
4、线的组合
题二:线的基本训练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作业要求
题二:线的基本训练
1、了解相关的平面构成知识: 2、数量8-12张(9X9cm)
点有自己的特征与情感,点的大小、疏密、方向等
不同的组合能展示出不同节奏与韵律。
Hale Waihona Puke 建筑初步平面构成相关知识点
3、点的特征: 点的表现方式
题一:点的基本训练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相关知识点
4、点的特征: 点的组合
题一:点的基本训练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题一:点的基本训练
作业要求 1、了解相关的平面构成知识: 即图形构成的骨骼与形式法则的知识 2、数量8-12张(9X9cm)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题二:线的基本训练
相关知识点
1、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有长度、方向和形状。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题二:线的基本训练
相关知识点
2、线的特征:
线的类型: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也可以分为实线和断续的虚线。 直线使人联想到安静、秩序、坚硬、平和、单纯 曲线让人感到自由、随意、流畅、优雅
建筑初步
平面构成
题六:骨骼的基本训练
相关知识点:
1 、骨骼的概念:

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就很清楚,每20~ 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或是材质的变化,或是 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 其单调……”
3、比例
D:H=1,即垂直视角为45º时,可看清实体的细部
D:H=2,即垂直视角为27º时,可看清实体的整体
D:H=3,即垂直视角为18º时,可看清实体整体及背景
一般比例为1~3较好
卡米洛·希特在总结欧洲广场设计的手法中提出, 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 建筑高度的两倍
(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1、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 2、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 3、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广场空间 4、由主要建筑物支配的广场空间
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
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 0. 54
天津海河广场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
1. 26 4. 28
南昌“八一”广 场
郑州“二七”广 场
莫斯科红场
5. 0 北京天安门广场
面积/公顷 2. 9 6. 3 1. 6 5. 0 4. 0 30. 0
1、面积
人体尺度 vs 超大尺度
最多 3~5公顷
2、距离
0.9~2.4m;12m;24m;150m;1200m;……
(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
• 1、道路引向、汇聚于广场 • 2、道路穿越广场 • 3、广场位于道路一侧
(四)广场的序列
• 广场空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的其他小空间、 道路、小巷、庭院等相连接。
• 广场的空间序列可划分为前导、发展、高潮、结 尾几个部分。
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
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一)广场空间的尺度——面积、距离、比例 (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 (四)广场的序列

广场设计知识点

广场设计知识点

广场设计知识点广场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合理的广场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增加人们的活动场所,促进社会交流与互动。

本文将围绕广场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展开论述。

一、广场设计的原则1. 功能性原则: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首先要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如休闲娱乐、活动展示、文化交流等。

2. 开放性原则:广场应该是开放、自由的,方便市民出入,不受限制的开放性空间。

3. 渗透性原则:广场要与周边环境相连,能够渗透于城市,融入城市的街道、建筑以及交通系统中。

4. 舒适性原则:广场环境的设计应该考虑市民的舒适感,包括绿化、座椅、遮阳设施等方面的考虑。

5. 可持续性原则:广场设计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用可持续的材料与技术。

二、广场设计的要素1. 空间布局:广场的布局应该合理,充分考虑人流、车流等的流线设计,确保通行畅顺。

2. 绿化景观:绿化是广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树木、花草植被的选择与布置需要注重生态平衡与美感。

3. 水景设计:水景能够为广场带来清新的氛围,如喷泉、水池等,同时也能改善周围的热环境。

4. 艺术装饰:艺术装饰可以为广场增添独特的氛围与美感,如雕塑、壁画等艺术品的设置。

5. 座椅与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及休息区是广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使人们可以休憩和交流。

6.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安全性与美观性,为广场夜间活动提供足够的光线。

三、广场设计的案例分析1. 纽约时代广场:以其世界著名的巨型广告牌、炫目灯光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而闻名于世。

2. 北京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广场之一,广场设计宽敞开阔,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3. 巴黎巴斯康广场:以其独特的地面设计和美丽的花坛而闻名,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4. 东京银座中央公园:这个广场以其现代化的设计和丰富的绿化景观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的关注。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广场设计在功能性、美观性、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1 空间限定
空间限定就是利用点、线、面、体等要素将未经限定的空间进行不同程
度的围合、切割。限定后的空间包含两个部分:①构造和分割空间的材料 (木、石、砖、钢、玻璃)占据的那部分空间;②围合或者分割后的空间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1 空间限定
建筑设计(一)A
单一空间训练——建筑广场设计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 二年级设计课程指导 王炜 2013.09.03
建筑广场设计
教学目录
1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1) 空间限定 2)空间秩序 3)行为与功能
3
调研报告
建筑设计(一)A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用垂直实体限定空间:
A 垂直线性实体:
用单个或一组柱限定空间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 用垂直实体限定空间:
B 单个垂直面实体:不同高度和材质的隔断
C L形布置的两个垂直面实体:在L形的转角处有强烈的 私密感 D 平行布置的两个垂直面实体: 空间具有方向性 E 三个垂直面实体成U型布置:
建筑设计(一)A • 对称与均衡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艾森曼“十号住宅”
—— 安藤”芝加哥住宅“
建筑设计(一)A • 韵律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连续 渐变 起伏 交错
建筑设计(一)A • 变化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姬路文学馆
——艾森曼“三号住宅”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3 行为与功能
空间围合感强
F 四个垂直面实体: 空间封闭感强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2
空间秩序
轴线 对称 韵律 变化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 轴线
中国园林行为轴线 空间轴线 行为轴线 视觉轴线
建筑设计(一)A
视觉轴线——行为轴线——空间轴线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线之间
——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 克鲁榭公寓 “柯布西耶”
楼梯 ——日本大阪的Akka画廊 “安藤”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居住空间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院” —— 万科“第五园”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办公空间——比希尔中心
建筑设计(一)A
阅览空间——巴黎国家图书馆竞赛
建筑设计(一)A
• 用水平实体限定空间:用以限定空间的水平实体,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 可分为底面及顶面两种。 A 底面对空间的限定 1、用不同材质和色彩的地面划分空间 2、整体或局部抬高地面 3、地面下沉 B 顶面对空间的限定 1、顶面局部降低 2、使中心空间成为构图中心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1 空间限定
• •

建筑设计(一)A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设计要求与内容:
1)建筑红线见图,总面积自定。 2)建筑高度不超过建筑院馆二层栏杆高度。 3)屋顶边界不超过红线,大小和形式不限。(可否上人自定) 4)要求设计主次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出入口直接与院馆连通。
建筑设计(一)A
5)对现状的要求:原 庭院中树木可根据设计 需要自理;庭院与院馆 三面交接处,其中教室 走廊连接处、东侧墙体 可以改动,办公室外墙、 楼梯间不可改动。 6)建筑主要用途:旨 在充分利用庭院空间, 为建筑学院师生提供一 个进行交流聚会的休闲 场所。具体功能例如展 示、饮茶根据需要等自 定。
路径与空间的关系
行为——穿越空间的运动
路径形式 实例 居住空间——私密
功能——事件的发生
办公空间——公共
阅览空间——二者兼有
建筑设计(一)A 人体尺度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空间尺度
建筑设计(一)A
二 单一空间设计训练
路径与空间关系
——日本成羽町美术馆
路径形式 (门厅 走廊 台阶 楼梯 坡道等)
坡道
建筑广场设计
令使用者和体验者对生活充满好奇,对生命 充满依恋,对环境赋予尊严,并且不好意思随地 吐痰!——马清运
THE END THANKS
课题要求:学习单一空间的构成和划分,在给定的景观环境和建 造限定中,采用不同构成手法,要素(点、线、面、体块)对空 间进行围合、分割、引导和联系。 思维训练:学习方案构思的基本思维方法;学会基地现状的调研 ,完成调研报告,提出问题,并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 设计手法学习:建立空间尺度、人的行为、使用功能之间关系的 概念,通过适当的建筑语汇反映为整体空间“量”、“形”、“ 质”以及上述实体要素的空间组合和设计手法。 设计表达学习:学会通过草图、工作模型、正图等手段来表达设 计构思;正确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并理解三者之间的实际 关系;学习建筑画的表现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