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认识米和用米量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1.2《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年级上1.2《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年级上1.2《认识米和用米量》二年级上 12《认识米和用米量》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短。

之前我们学习了厘米,今天呀,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那什么是米呢?米呀,是比厘米更长的长度单位。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厘米就不太方便啦,这时候米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说,我们教室的长、宽,还有黑板的长度,这些如果用厘米来测量,那数字可就太大啦,数起来很麻烦。

但是用米来测量,就会简单很多。

那一米到底有多长呢?老师来告诉大家,张开双臂,两个手臂伸平,从左手尖到右手尖的距离大约就是一米。

小朋友们可以互相量一量,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

我们再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一米呢?有的小朋友可能会发现,教室的门宽大约是一米,还有我们的课桌长度也差不多是一米。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一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根一米长的尺子。

大家仔细观察这根尺子,上面有刻度,从 0 到 100 厘米,这就是一米。

我们可以看到,1 米= 100 厘米。

那怎么用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我们先把尺子的 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米。

比如说,我们要测量黑板的长度。

先把尺子的 0 刻度线靠在黑板的一端,然后沿着黑板的长边,尺子一直拉到另一端,我们看到尺子的刻度停在了 3 米多的地方,那这块黑板的长度就是 3 米多。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看看我们的教室,猜猜讲台的长度大概是几米呢?然后我们用尺子实际量一量,看看自己猜得准不准。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米来测量长度。

比如,我们走的路、桥的长度、大楼的高度等等。

当我们去买衣服的时候,裁缝师傅会用米尺来量我们的身高和衣服的尺寸;我们盖房子的时候,工人叔叔也会用米来测量房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小朋友们,现在大家对米这个长度单位是不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呀?以后在生活中,大家可以多观察,看看哪些东西的长度是用米来测量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认识米和用米量(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2认识米和用米量(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小试牛刀 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选自教材P4做一做)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1 判断:1米<99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5.把两根长 10米的绳子连接起来,打结处长 1米 ,接好后的绳子长多少米? 10+10-1=19(米) 答:接好后的绳子长19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 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作业1:完成教材P8练习一。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 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只比较 了数的大小而忽略了长度单位厘 米和米的不同。
点拨: 带单位的数比较
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而不能只比较 数字的大小。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 认识米和用米量 (共21张PPT)人教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用米量》教育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用米量》教育教学课件
“好在这一战,有叶先生相助,终于犁庭扫穴,彻底铲除了困扰我龙人族数百年的痼疾,虽然损失惨重,但终究还是迎来了光明, 朕已经与叶先生达成了联盟,有天荒界相助,不出十年,我龙人族就可以恢复昔日的生机。”龙人族皇帝有些虚弱,但精神很是亢奋。
“恭喜陛下。” 侍卫统领跪地恭贺。
“哈哈,传朕的旨意,立刻开始清洗行动,无双龙城之中的暗桩,给我统统拔出,命人向虚无涯将军传讯,大势已定,我们的所 有计划,都可以顺利推行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一、情境导入

二、探
PART ONE 情境导入
1. 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是( )。 2. 举出3个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 3. 估计一下你手里的铅笔有多长。
左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 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1.生活中的1厘米和1米的比较。
厘米
1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 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比1厘米长 很多。
距离龙人皇帝进入龙墓,已经过了足足三个时辰。 外面来了好几拨的大臣,求见皇帝,都被侍卫统领以不同的借口给大发了。 他面色焦急。 突然,一个声音传入他的耳中,侍卫统领整个人立刻就恢复了光彩。 “陛下他们回来了,我们过去觐见。” 他大喜,带着周玥昕来到了皇帝大殿之中。 果然就看叶青羽和龙人皇帝的身影,正从龙椅之下的密道之中走出来。 轰隆隆! 龙椅缓缓地合上,封住了龙穴。 “陛下!” “先生!” 两人的发出惊喜的欢呼。 “陛下,林大人他们……”侍卫统领下意识地问道,其他六名龙人族至强者未见现身,只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尤其是其中一位, 乃是侍卫统领的生父,关心则乱,不由得当场问出来。 龙人皇帝叹息:“林大人他们奋力死战,已经长眠在龙墓之中了。” 侍卫统领闻言,心中悲恸。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1.了解米是什么,以及米的用途。

2.认识米量的大、中、小单位,并能使用它们进行简单的长度量的比较。

3.学会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相应的米量单位表示数值。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拿出一包米,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回答是米饭、米粉、米线等。

教师可以解释一下,米是从稻子中获得的谷物,是我们人类非常重要的主食之一。

活动1.认识米量的大、中、小单位下面给学生介绍三种不同的米量单位:•最大的单位是千米,可以表示非常远的距离。

例如,中国的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000千米。

•其次是米,这是长度测量的常用单位,例如我们经常使用尺子或者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最小的单位是毫米,通常用于非常精确的测量,例如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大小。

然后,教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实物,并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单位来描述它们的长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测试桌子的长度,并询问他们使用哪个单位来表示:•使用千米,会变成3km•使用米,会变成3m•使用毫米,会变成3000mm2.测量物体的长度接着,教师会教授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米量单位来表示测量结果。

例如,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一些学生,并让他们用卷尺来测量自己的手臂的长度。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米或者毫米的单位来表示测量结果。

3.小结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并向学生推荐一些测量长度的游戏和其他资源。

教学材料•米、尺子、卷尺等工具。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是否正确理解米量的大、中、小单位,并且能够使用尺子或者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表示结果。

可以给学生一些测量实物长度的题目以检测他们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认识米和用米量课件(共23张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认识米和用米量课件(共23张PPT)

2.在圆圈里填上“>”“<”或“=”。
3厘米 < 3米 20厘米 < 2米
1米 >10厘米 1米 = 100厘米
1 长度单位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情境导入
1. 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是( )。 2. 举出3个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 3. 估计一下你手里的铅笔有多长。
情境导入
左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1.生活中的1厘米和1米的比较。
厘米
1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 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探索新知
2.在米尺上寻找1米和1厘米的关系。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00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 1米=100厘米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当堂检测 易错辨析
2.比一比,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 50厘米 50米 100厘米 5米 15米
50米>15米> 5米> 100厘米> 50厘米
辨析:长度的大小比较,除了看前面数字的大小外, 还应该看后边的单位。
当堂检测
3.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选题源于教材P9第8题)
课堂总结
测量较长的物体时要用“米” 作单位。 1米=100厘米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4题,第10页练习一第9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习题。
(1)数学书长26米。
( 厘米 )
(2)灯管长50厘米。 (3)房间高3厘米。 (4)字典厚6米。 (5)大树高8米。源自()( 米)
( 厘米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目标:认识米,学习用米量物品的长度,并能够简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米的换算,并能够简单运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米的概念和换算,并能够简单运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准备:米尺、绳子、米的图片、米的实物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一张米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话题,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图片,有什么关系等。

2.问一下学生身边有没有听过米这个词,有没有用过米这个词,如果有,那米是什么单位?二、授课1.认识米的概念:教师介绍什么是米,并将米的图片和实物拿出来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看看米的实物和其他长度单位的物品有哪些区别。

2.米的换算:针对学生在认识米的概念前,先让学生认识一下厘米和分米,然后再介绍米的换算方法。

教师可以用米尺或者一把绳子来跟学生做演示,让学生自己操作,让他们在测量时感受米的长度。

3.用米量物品的长度:教师可以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例如:教师可以拿一张纸,让学生观察它,然后问学生这张纸有多长?教师拿出测量用的米尺,让学生试着量一下,看看能不能量出纸的长度。

4.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

教师可以将问题编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回答。

三、巩固通过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米的概念和用米量物品的长度的方法。

在巩固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所学,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让学生用米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将这些数字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用这些数字来计算教室的面积和体积等等。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米尺来量一些小物品的长度,如筷子、橡皮擦、笔等等。

四、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米的概念、换算,以及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注重于实践和操作,让学习更加深刻和系统。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2认识米、用米量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2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卷尺、米尺、学生尺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1.提问: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测量?
(2)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3)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宽约是多少厘米?桌子的长、宽约是多少厘米?
(1)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宽,黑板的长,学生的身高等。(分组活动)
(2)汇报测量结果。




1.判断
(1)铅笔长15米。
(2)课桌高70米。
(3)梧桐树高3米。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4题。
3.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5题。
互相帮助,测量黑板的长和身高,并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黑板的长。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说:我感觉很累或很麻烦)
对!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如:黑板的长,教师的长、宽,大树的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1.认识米
(1)请同学们猜一猜1米有多长,并用手势比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米 用米量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4,例5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测量的过程,知道1米=100厘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14张PPT)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14张PPT)

40厘米+60厘米( 1米 ) 1米-30厘米=(70厘米)
巩固拓展
把两根5米长的木棍接起来,捆在一起的部分 长1米,接好后的木棍长多少米?
1米
5+5+-1=9(米) 答:接好后的木棍长9米。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 作单位。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探究新知
感知1米有多长。
女孩1庹长约1米。
男孩的身高比1米多一些。
探究新知
例5.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00厘米
1米
1米=100厘米
探究新知
1米=100厘米
100厘米= 1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学生:两个问题中,两人的出发点、行走的方向不同,因此问题一的结果是相遇,问题二的结果是相互追及。
用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不计算)
B.每种颜色各有几个球?不知道。
预设方法一:
(2)乐乐和悠悠同时从南门出发去北门,经过5分钟后,乐乐在悠悠前面100米处。乐乐平均每分钟行走90米,悠悠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易错举例
要求:每秒数一个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学生看课件或自己的电子表)
之间进率是100,灵活应用是关键。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
(2)师:你知道10-6.8=3.2(元),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教师:来,我们穿越时空到古代,争当能算者。
96厘米 <> 1米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只比 较数的大小,而忽略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 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 厘米和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 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 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 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 厘米、6 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 米的卷尺,1 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1.提问(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幺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幺?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 厘米有多长?2 厘米,3 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幺?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 厘米为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