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的调查报告
一起学校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调查

症状 。发病高峰集 中在 3 1 月 2日~1 9日, 此间发生
5 例, 2 占发病总人数的 9. 6 。末 例病例发生在 3 28
月2 6日, 疫情 历时 1 。 5d
D0 : 0 3 6 /.sn 1 0 — 9 7 . 0 0 0 . 1 I1. 9 9ji . 0 6 0 0 2 1 . 20 0 s
收 稿 日期 :()一 O 一 O 2)9 8 7 ( 作者简 介: 马颖( 9 O ) 女, 1 7一 , 江苏扬州人 , 主管医师 。
整个校内的传播 。四是家庭隔离措施得不到家长的理 解, 部分 家长担 心子 女学 习受到影 响 , 孩子 未痊愈 的 在
江苏预防 医学 2 1 0 0年 3月第 2 1卷第 2期 Ja guJP e d Mac ,0 0 Vo.2 , . i s rvMe , rh 2 1 , 1 1No 2 n
【关 键 词 】 流行性感 冒 ; 暴发疫情 ; 学校 【 中图分 类号】 R1 18 【 8 . 1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l0 —9 7 ( 0 00 -0 2 -0 。 6 0 0 2 1) 2 0 6 2
2 0 年 3月 1 09 7日~4月 5日, 扬州 市邗 江 区某 高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班 级分 布 .
全校 3 3个班级 中共有 2 5个班级发生
级 中学发生 5 6例发热 、 咳嗽病例 , 根据 流行病 学调 查 、 临床 表现及 实验 室检 测 , 实该 疫 情 为 一起 由 甲型 流 证 感病 毒 引起 的流 行性 感 冒暴发 疫 情 , 查 处理 情 况 报 调
21 时 间分布 .
首例 病 例为 高二 ( ) 一名 女 生 ,8 2班 1
一起小学生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一起小学生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摘要:目的:调查该校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的原因、传播特征,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扑灭疫情。
方法:按照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疫情历时12天,共发生病例35例,罹患率为1.83%(35/1908)。
结论:该学校卫生管理存在漏洞,平时未开展晨检,缺勤课登记不严格,登记信息未每日(仅按周)反馈给校医,信息滞后,患病隔离不严,延误了对疫情的处理,导致疫情不能及时控制,是造成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68【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48-012010年2月绍兴市某镇小学先后有35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甲型H3N2流感暴发,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2010年2月19日~3月2日,某镇小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
1.2方法。
按统一制定的调查表,由该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疫情处置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WS285-2008)》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调查,并随机采集部分病例咽试子送县疾控中心进行试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一般情况。
全校有师生1908名,共42个教学班,分别为一年级10个班、二年级10个班、三年级6个班、四年级6个班、五年级6个班以及六年级4个班,共5幢教学楼,每幢教学楼之间均有楼道连通,有计算机等公共教室。
全校配有专职保健老师1人,教室内均未安装紫外线灯。
2.2发病情况。
至现场调查,除1号楼和4号楼未出现病例之外,其余三幢教学楼均有病例发生。
一起学校B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调查

一起学校 B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调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相关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1],2021年11月18日至11月29日,宾阳县某小学发生一起B型流行性感冒局部爆发疫情,现将事件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将2021年11-12月发生流感疫情的某小学作为现场,以出现病例的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的标准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3 实验室检测采集发病3d内具有典型症状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于24h内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实验室收到标本后,于3个工作日内利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
1.3 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资料录入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性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2.1 疫情概况此次疫情累计报告发病125例(含12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历时12天,发病均为学生;全校学生罹患率为7.17%。
未报告教职工病例、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等。
2.2 流行病学特征2.2.1 首发病例黄某,女,9岁,三年级5班学生,11月18日9时在校出现发热(T38.2℃)、咳嗽、咽痛、头晕,中午由家长陪同到当地个体诊所诊治,拟诊“咽炎”,居家服药治疗,22日症状好转返校上课。
11月11日注射首针新冠病毒肺炎疫苗,近年无流感疫苗接种史,最近无外出史,家庭成员有同类症状史。
2.2.2 时间分布:从11月18日出现首例病例至11月29日疫情结束,每天均有病例报告,日报告发病数在1-33例之间,主要集中在11月20日至25日(发病100例,占发病总数80.0%),日发病最高为11月22日(发病33例,占发病总数26.40%),发病曲线见图1。
2.2.3 班级分布病例分布于27个班级,波及81.82%的班级。
班级发病数在1-21例之间,其中以首例病例所在的三年级5班病例最多(21例,占16.8%),其次为四年级4班(14例,占11.2%)及三年级2班(12例,占9.6%)。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咽喉 疼 痛 7 . 2 , 塞 6 . 3 , 肉 酸 痛 5 . 5 , 痛 6 9 鼻 9 2 肌 3 8 腹
7 6 , 喉 部 红 肿 6 . 4 , 吸音 增 粗 5 . 4 , 部 湿 性 .9 咽 15 呼 3 8 肺
0 ) 见表 1 5。 。
表 1 性 别 发 病 情 况 统 计
1基 本 情 况 .
某 村 小 学 为 西 林 县 某 镇 村 级 小 学 , 西 林 距
县城 1 公里 , 2 交通 方便 。 设 有 8 班 2 4人 , 生 来 自该 村 共 个 8 学 及 附 近 村 屯 , 部 分 学 生 为 壮 族 , 中男 生 1 6人 , 生 1 8 大 其 4 女 3
罗音 4.采 集 体 温 在 3 .  ̄ 上 的 5例 患 者 咽 8 5C以
注 : 内 外 宿 罹 患 率 比 较 t 一 15 ,P> o 0 .9 .5
拭 子 送 百 色市 疾 病 预 防控 中 心作 流 感 病 毒 检 测 , 4名 甲 型 有
型 H1 流 感 疫 情 返 家 隔 离 观 察 , 离 观 察 期 间有 流 涕 、 N1 隔 鼻
塞 、 喉 疼 痛 等感 冒症 状 。 咽 3 临 床 表 现 1 . 3例 病 人 临 床 症 状 体 征 及 构 成 比分 别 是 : 发 热 1 0 (9 以 上 的 3 ,8 5 ~ 3. ℃2例 ,7 5 ~ 0 3 ℃ 例 3.℃ 89 3。 ℃ 3 . ℃ 8 )头 晕 头 痛 10 , 嗽 9. 0 , 涕 8 . 2 , 79 例 , 0 咳 2 3 流 4 6
合计
24 8
21 7
.
1 3
某小学乙型流行性感冒爆发调查

流行 病学 资料
1 基本 情 况 该 校 有 1 三 层 教 学 楼 ,1 寝 室 楼 及 1 幢 幢 所
食堂 ;教师 1 人 ,兼 职卫 生 老师 1 ;设 5 年级 7个班 3 人 个 级 ( 包括学前班) ,在 校生 22人 ,其 中男生 19人 ,女 生 0 1 8 人 ,班级人数 2 3 2—3 不等 ,住校生 15人 ,学生寝 室 4人 6 8间 ,每间住 宿 1 2 ,学生来 自该 乡所辖各村 ,年 龄 4 7— 4人
封闭 ,学生流感免疫力低 ,易感性 高 ,一旦有 传染源进 入 ,
极 易引起传播 ,同时流 感极易 误诊 为普通 感 冒 ,不利 于及 时采取防控措 施。因此 ,做 好学 生等重 点人 群流 感样 病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监测 ,完善学生健 康信 息联 络报告 制度 ,一 旦 出现有 聚集 性流感 样病例 ,迅 速报告 ;加强 乡镇卫 生 院临床 医生 流感
诊断 的业 务 培训 ,提 高诊 断 水平 。此外 ,注射 流感 疫 苗是 预 防流感的重要措 施 之一 J ,要 大力宣 传 以提高 家长 和学 生对接 种流感疫苗 重要性 的认 识 ,通过 注射 疫苗 提高 学生 群体免 疫力 。
寝室有 7个出现病 例 ,5人 以上寝 室 4个 ,病 例 3 3人 ,占
叶夏 良 鲍夏艳 徐伟 旺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9 1(0 7 0)2-1 0703 2O )140 10
中图分类号 :R 1 . 517
20 06年 3 2 月 3日至 4月 1 3日,松 阳县某 乡中心学校 先 后有 5 学 生 出现 发 热 、头痛 、头 晕 、咽 痛 、乏力 等 症 4名 状 ,根据现场 流行 病学 调查 、临床 表现 及实验 室检 测 , 认 定是一起 乙型流行性感 冒爆 发。现报 告如下。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XX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
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
”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
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10时45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
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自XX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2月25日下午3时,累计发生91例,分布在22个班级。
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
该患者于2月17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12人、四(2)班6人、五(3)班5人,其余班级均有1~2人。
91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人,其余41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2月25日发病的8名学生调查表明,8名学生均有发热(38~℃)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
其中有2名学生已就诊,1人诊断为肺炎,1人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其余6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
学校流感疫情情况汇报

学校流感疫情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情况,我校近期出现了流感疫情,情况较为严重。
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向您做以下情况汇报。
首先,根据学校卫生健康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上周起,学校流感患者数量急剧增加,截至目前已达到200余人。
其中,学生占80%,教职工占20%。
流感病例主要集中在初中部和高中部,且呈现蔓延趋势。
同时,学校医务室也陆续接待了大量流感患者,医疗资源紧张,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疫情的传播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密切接触,加之天气寒冷,空气湿度大,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条件。
学生在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的密集活动,也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
此外,一些学生在感觉不适时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加剧了疫情的蔓延。
再次,学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疫情。
首先,学校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增加了卫生消毒频次,加强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醒他们注意个人卫生。
其次,学校医务室加派医护人员,增加了医疗设备和药品储备,确保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学校还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了疫情监测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上报疫情数据,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最后,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学校将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细化防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病毒传播。
同时,学校将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隔离治疗,阻断病毒传播链。
希望领导高度重视,给予支持和指导,共同努力,尽快控制疫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以上是我校学校流感疫情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关注并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努力。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此致。
敬礼。
学校卫生健康部门敬上。
案例: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的调查报告

案例: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的调查报告一、调查人员、对象、时间与调查形式调查人员:天天向上组全体组员。
调查对象:192班全班学生。
调查时间:2013年4月1~7日。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问、资料查找等方式。
二、调查提纲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这种传染病的一些基本情况;2.学会设计调查表格实行问卷调查。
调查途径:1.以本班同学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实行调查。
2.对一些不清楚的知识访问校医或生物老师,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实行补充。
调查内容:1.流感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病情况。
如:一年患流感的次数,流感的症状,发病的季节,治愈或自愈的时间。
2.同学们对流感的认知情况。
如: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3.对流感的治疗情况。
如:有没有实行治疗,用了哪些治疗手段,有没有实行流感的疫苗注射、效果如何。
等等。
4.了解学生群体中对流感的预防情况。
如:是否知道怎样预防流感,知道哪些预防流感的措施。
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
调查结果都来源于对这46份问卷的统计。
(一)流感的发病情况1.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发病率(见右图)可见,流感是一种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大的传染病,每年的发病率达成74%,每年发病两次以上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5%,更有近1/5的青少年每年发病3次以上。
分析: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都为在校学生,群体生活,且正处在青春期,体质发育还不太健全,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2.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发病季节(见下图)由图可知,流感的高发季节为春季和冬季,特别是春季为流感的暴发季节。
分析:冬、春季节流感高发的原因如下:(1)气温较低,室内多处于封闭状态,空气不流通,容易引起流感的流行。
(2)多阴霾,少阳光,紫外线弱,自然杀毒水平弱。
(3)青少年们在气候变化时没即时增减衣服,造成自身抵抗水平下降,感染流感。
(4)春末,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大,容易滋生细菌、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人员、对象、时间与调查形式
调查人员:天天向上组全体组员。
调查对象:192班全班学生。
调查时间:2013年4月1~7日。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问、资料查找等方式。
二、调查提纲
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这种传染病的一些基本情况;
2.学会设计调查表格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途径:
1.以本班同学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2.对一些不清楚的知识访问校医或生物老师,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调查内容:
1.流感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病情况。
如:一年患流感的次数,流感的症状,发病的季节,治愈或自愈的时间。
2.同学们对流感的认知情况。
如: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3.对流感的治疗情况。
如:有没有进行治疗,用了哪些治疗手段,有没有进行流感的疫苗注射、效果如何。
等等。
4.了解学生群体中对流感的预防情况。
如:是否知道怎样预防流感,知道哪些预防流感的措施。
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
调查结果都来源于对这46份问卷的统计。
(一)流感的发病情况
1.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发病率(见右
图)
可见,流感是一种在青少年中发病
率很高的传染病,每年的发病率达成
74%,每年发病两次以上的人占总调查
人数的35%,更有近1/5的青少年每年
发病3次以上。
分析:
这可能是由于青少年都为在校学生,群体生活,且正处在青春期,体质发育还不太健全,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2.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发病季节(见下图)
由图可知,流感的高发季节为春季和冬季,特别是春季为流感的暴发季节。
分析:
冬、春季节流感高发的原因如下:
(1)气温较低,室内多处于封闭状态,空气不流通,容易引起流感的流行。
(2)多阴霾,少阳光,紫外线弱,自然杀毒能力弱。
(3)青少年们在气候变化时没及时增减衣服,造成自身抵抗能力下降,感染流感。
(4)春末,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大,容易滋生细菌、病毒。
3.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常见症状(见右图)
可见,流感的典型症状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头晕乏力、咳嗽等,同时有一半以上的人还会有发热现象。
分析:
据查找资料,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侵染呼吸道黏膜引起的病理反应,至于发热、头晕乏力则是病毒引起人体的毒性反应。
4.治愈或自愈的时间(见右图)
可见,流感治愈或自愈的时间一般为1~2周。
分析:
据查资料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寄生在细胞内,一般的药物很难杀死它,流感病毒的清除主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来杀死它,而免疫反应的时间需要1~2周。
(二)对流感的认知
主要统计了对流感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正确的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见下图)
由统计图可知,同学们对“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和飞沫”这些知识还是很了解的,但对怎样正确预防流感的知识的了解还还很不够。
分析:
由于现阶段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对暴发性的流感、禽流感等事件的报道有助于学生知晓其病原体、传播的一些途径,但对于怎样预防流感由于涉及医学知识,媒体的报道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片言只语,没有能给学生留下系统而全面的知识,学生对流感的预防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经历以及家庭中长辈的传授,然而这些知识经验有的是科学的,但也有的缺乏科学依据。
(三)对流感的治疗情况
1.治疗情况(见右图)
由统计图可知,接受调查的46人中,1人不进行治疗,依靠自身痊愈,吃药的人数为45人,进行注射治疗的为37人,用土方治疗的为4人,其中有31人的治疗为即吃药又打针,甚至有十多人为静脉注射治疗,存在过度治疗现象。
分析:
由此可知,对流感的治疗绝大多数人都相信科学,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部分家长由于怕耽误子女的学习,想让子女的病快速好起来,小病当大病医,有过度治疗现象。
2.药物种类
对调查的46人感冒时所用药物,分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西药、清热降火类中成药、止咳类、抗病毒类中成药、中药等几类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
分析:
对流感的治疗用药一般采取了正确的用药方法,大都是用板蓝根、小柴胡等中成药,但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中药由于怕麻烦很少人用。
解热镇痛类药物由于对病症缓解快,使用人数也较多,但这样种药物毒副作用大,滥用有风险。
抗生素是抗菌的,对由病毒引起的流感没有作用,所以在流感治疗中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
3.药物来源
对调查对象患流感时是自己买药治疗还是凭医生处方遵从医嘱治疗进行统计,结果如右图。
分析:
可见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凭医生处方遵从医嘱治疗的,但仍有1/4还多的患者是自行购药。
由于流感的病理复杂,往往还有并发症,且自行购药由于自己或家人医学知识不够,很容易走入滥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误区,不可取。
3.对流感的治疗情况。
如:有没有进行治疗,用了哪些治疗手段,有没有进行流感的疫苗注射、效果如何。
等等。
(四)对流感的预防情况
1.学生知晓的一些预防流感的措施
调查的46人中,都认为讲究卫生可以预防流感;38人认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预防流感;28人认为不与感染都接触、不去人多的地方可以预防流感;19人认为注射疫苗可以预防流感;1人认为及时增减衣服可以预防流感;1人认为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流感。
分析:
可见,绝大多数同学能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上或多或少地想出一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但对药物预防、控制传染源等方面的措施知之甚少。
2.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统计
调查的46人中,有43人接种过流感疫苗,占93.5%。
预防效果见下图:
分析:
认为有效的不足1/4。
据查找资料,这是因为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疫苗具有专一性,然而流感病毒的种类很多,变异很快,所以很多人觉得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没什么效果。
四、总结与建议
总结:
通过调查可知,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
主要症状是发热、头晕乏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
冬春为高发季节。
治疗以抗病毒支持性治疗为主,一般一周以上、两周以内可痊愈。
主要预防措施为加强个人卫生,环境消毒,少与患者接触,流行期间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另外,加强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在流行前进行预防接种也有一定的效果。
建议:
对流感的治疗要看医生,遵从医嘱用药,避免药物滥用带来不良后果。
附:
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你患过流感吗?你了解流感吗?你知道流感的治疗方法与主要预防措施吗?请你如实完成这份调查问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