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英雄雨来》2.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3.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4. 课后练习题的解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书写,课文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互动交流。

3. 课文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5. 课后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6.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听写或默写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课后练习题的解答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写作练习评估: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提供规范的课文文本,确保学生有正确的阅读材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手段。

(3)通过课文仿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燕子》(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小燕子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课文仿写。

2. 课文《荷花》(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描绘荷花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荷花绘画或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能否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对课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习课文《小燕子》:(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会用本单元的生字词造句。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景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景物的理解。

(3)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景物。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拓展。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景物。

2. 互动教学法: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模仿创作法: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交流。

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5.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解释。

6. 想象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景物进行想象和拓展。

8. 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朗读、回答问题、作业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动物朋友。

2.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写出成功的感受,体验到交流、表达的快乐。

教学重点:1.能清楚、具体地写一篇以“我的动物朋友”为话题的习作。

教学难点:选材准确,能把动物朋友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众多的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快说给你的同学听听吧!(引起学生对习作内容的兴趣)二、习作内容:我的动物朋友,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

(板书:我的动物朋友)三、习作指导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介绍动物朋友的。

1.我们一起来看看《猫》一课是怎样介绍猫可爱的。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3>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4>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2.课文在写母鸡的时候:1>我一向讨厌母鸡(抑)2>我改变了心思。

(扬)赞扬母鸡是伟大的英雄。

3.在《白鹅》一文中,作者想要突出白鹅高傲的特点,分别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来具体表述。

4.每一类或每一只动物的外形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在介绍动物朋友时,要抓住动物的外貌特点。

(板书:外貌特点)钩鼻子长脖子小羊可爱极了。

一身雪白的羊毛,就好像冬天的雪落到了它身上,为它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裳。

它的四条腿,总是矮矮地竖立在地上,就像4个小矮人把它的身子稳稳地顶在上边。

5.我们在介绍动物朋友时,还应该抓住动物的习性特点。

(板书:习性特点)选择动物生活习性中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来写。

可以写进食、活动、休息等情况,要写具体,突出重点。

憨厚机灵贪睡看着小狗那狼吞虎咽的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两条前腿死死地抱住那块肉,生怕一不小心它就会溜走,半眯着眼,张着小嘴左一口右一口地啃,小小的牙齿与肉一下一下地摩擦出声响,喉咙里还哼哼地叫着,尾巴左一下右一下得意地摇着,好像在为自己助威呢!看它那傻傻的幸福模样,相信你见了也忍不住要笑。

四年级语文下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认读。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词语和句型的运用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认读,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难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学生的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生字词和句型。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3. 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掌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表现以及学习习惯。

2. 生字词测验:定期进行生字词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编写或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

2. 组织语文主题活动,如诗歌朗诵、故事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社会实践,如访问老人院、开展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3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3篇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目标】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抓住动物鲜明特点进行形象、生动的介绍。

2.有条理地描写自己的动物朋友,在具体情境中写清楚动物的特点。

3.学会在描写动物朋友的语言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情境写清楚动物朋友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①前期准备。

实践活动:观察小动物a.如家中有小动物,可长期观察并简单记录其外形、习性、日常活动等;b.可借助网络,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了解其外形、习性、行为特点等。

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抓住动物鲜明特点。

2.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写清楚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了解特点1.教师导入:回顾我们第四单元学过的课文,都写了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预设1:《猫》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可爱。

预设2:《母鸡》既写出母鸡的浅薄、欺软怕硬、又写成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

预设3:《白鹅》抓住了白鹅“高傲”的特点来写的。

2.教师引导:你怎么看这些作家和他们笔下动物的关系?3.师生达成共识:朋友。

4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动物朋友。

板书:(我的动物朋友)二、明确要求,理解情境1.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引导: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赶快打开课本看一看吧!(2)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出示课件1:2.教师指名读习作要求,并引导学生整理关键信息:(1)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哪些方面;(2)在一定情境中写清楚它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写完后,同桌交换阅读,提出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3.分析情境,明确表达方向。

(1)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呢?读读课本中列举的几个情境。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境。

出示课件5:出示课件6:出示课件7:(1)教师指名读;学生小组内交流。

(2)师生交流,将三种情境表达进行梳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如作者、作品背景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要信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英雄雨来》2. 生字词学习3. 文学常识讲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3)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

4.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会提炼主要信息。

5. 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如作者、作品背景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续写或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语法和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英雄雨来》(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雨来的勇敢和智慧,学习他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正义的品质。

2. 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男子汉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语法和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措施1. 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表达能力。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五、课时安排1. 课文《小英雄雨来》:2课时2. 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2课时3. 语法与写作练习:1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深入探究感悟英雄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2. 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教学时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文。教师要注意阅读时间的要求,上课前自己可以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读课文,然后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小英雄的机智、勇敢),在大体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学时可结合伊拉克战争等具体事例来理解。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己了解的有关“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蓝盔”等知识,扫清与课文理解有关的知识障碍。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时可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读出几处“这究竟是为什么”的语气,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是本组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有余力的还可以背诵下来。
2.汇报预习的情况。
3.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并按顺序概括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晋察冀边区,有条还乡河。秋天已来到,雨来上夜校。
河边有个村,名叫芦花村。在校受教育,学会爱国家。
村里有个娃,名字叫雨来。鬼子来扫荡,掩护李大叔。
年龄十二岁,游泳本领强。人小志气高,智斗敌人把命保。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也可以是: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 掩护李大叔——智斗强敌——村民夸奖——机智脱险
4.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评价检测学生读的情况。
(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能通过对文本的理解,理解文中小主人公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品质,树立热爱和平和维护和平的信念。
3、能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处理信息,并从信息中筛选自己所用的信息。
4、学会合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四、课时安排夜莺的歌 Nhomakorabea 2课时
小英雄雨来 2课时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部分: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
三、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3、小结。
三、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五、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此外,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也可以结合默读的读书要求,来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
《夜莺的歌声》一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孩子说的话哪些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文后泡泡中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安排学生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我的发现要求学生体会比喻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色彩。这个“我的发现”体现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样一个训练点,它在本组前面的课文中也得到了零星的训练。
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设计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饿写法。
教学前准备(课件、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小英雄雨来》课件(或挂图、幻灯片等)。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理解课题
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口语交际是《小小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事的关注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工作,通过阅读报刊、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新闻,当然也包括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
本次习作是一次看图作文(这是一幅真实的图片)。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景,然后对当时发生的事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孩在那里哭、小孩未来的命运如何等等展开想象,写成一篇作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个侧面、角度展开想象和联想,为正式动笔做好铺垫工作。
二、初读课文初识英雄
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______”划下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教学难点:
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教学前准备(课件、教具、学具)
课件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5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