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2 点、线、面、体1.3 线段、射线和直线1.4 线段的度量和比较第二章有理数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相反数与绝对值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3 有理数的乘方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5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4.1 收集数据的方式4.2 数据的整理4.3 简单的统计图4.4 统计图的相互转化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5.1 用字母表示数5.2 代数式5.3 代数式的值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5.5 函数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加减6.1 单项式与多项式6.2 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第七章数值估算7.1 生活中的数值估算7.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7.3 估算的应用与调整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8.1 方程和方程的解8.2 一元一次方程8.3 等式的基本性质8.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8.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角9.1 角的表示9.2 角的比较9.3 角的度量9.4 对顶角9.5 垂直第十章平行线10.1 同位角10.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行线的判定第十一章图形与坐标11.1 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1.4 函数与图象11.5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第十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12.3 图象的妙用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十三章走进概率13.1 天有不测风云13.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13.3 可能性的大小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14.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14.2 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14.3 科学计数法14.4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4.5 单项式的乘法14.6 多项式乘多项式第十五章平面图形的认识15.1 三角形15.2 多边形15.3 多边形的密铺15.4 圆的初步认识15.5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1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3 角的平分线1.4 等腰三角形1.5 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1.6 镜面对称1.7 简单的图案设计第二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1 平方差公式2.2 完全平方公式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三章分式3.1 分式的基本性质3.2 分式的约分3.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3.4 分式的通分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3.6 比和比例3.7 分式方程第四章样本与估计4.1 普查与抽样调查4.2 样本的选取4.3 加权平均数4.4 中位数4.5 众数4.6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第五章实数5.1 算术平方根5.2 勾股定理5.3 根号2是有理数吗5.4 由边长判定直角三角形5.5 平方根5.6 立方根5.7 方根的估算5.8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9 实数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6.2 一元一次不等式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二次根式7.1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7.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7.3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第八章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8.1 全等形与相似形8.2 全等三角形8.3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8.4 相似三角形8.5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8.6 相似多边形第九章解直角三角形9.1 锐角三角比9.2 30°,45°,60°角的三角比9.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9.4 解直角三角形9.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十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10.1 数据的离散程度10.2 极差10.3 方差与标准差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 第十一章几何证明初步11.1 定义与命题11.2 为什么要证明11.3 什么是几何证明1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1.5 几何证明举例11.6 反证法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四边形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4 图形的中心对称1.5 梯形1.6 中位线定理第二章图形与变换2.1 图形的平移2.2 图形的旋转2.3 位似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3.1 一元二次方程3.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4.1 圆的对称性4.2 确定圆的条件4.3 圆周角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5 三角形的内切圆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7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九年级下册第五章对函数的再探索5.1 函数与它的表示法5.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5.3 反比例函数5.4 二次函数5.5 二次函数y=ax2图象和性质5.6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和性.5.7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5.8 二次函数的应用5.9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六章频率与概率6.1 频数与频率6.2 频数分布直方图6.3 用频率估计概率6.4 用树状图计算概率第七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7.1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7.2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7.3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第八章投影与视图8.1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8.2 盲区8.3 影子和投影8.4 正投影8.5 物体的三视图11。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目录

9.1 角的表示
9.2 角的比较
9.3 角的度量(1)
9.3 角的度量(2)
9.4 对顶角
9.5 垂直
第十章平行线
10.1 同位角
10.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行线的判定(1)
10.4 平行线的判定(2)
第十一章图形与坐标
11.1 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1.4 函数与图象(1)
11.4 函数与图象(2)
11.5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1) 11.5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2) 第十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1) 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2) 12.3 图象的妙用
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 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
第十三章走进概率
13.1 天有不测风云
13.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13.3 可能性的大小
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1)
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2)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
14.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14.2 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14.3 科学技术法
14.4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4.5 单项式的乘法(1)
14.5 单项式的乘法(2)
14.6 多项式乘多项式(1)
14.6 多项式乘多项式(2)
第十五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5.2 多边形
15.3 多边形的密铺15.4 圆的初步认识(1) 15.4 圆的初步认识(2) 15.5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共43节课)。
(2021年整理)青岛版数学七年级目录(上下)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目录(上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青岛版数学七年级目录(上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青岛版数学七年级目录(上下)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 。
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 。
2 几何图形1 . 3 线段、射线和直线1 . 4 线段的比较和作法第2章有理数2 . 1 有理数2 。
2 数轴2 。
3 相反数与绝对值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 . 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 . 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 3 有理数的乘方3 .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 . 5 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 . 1 普查与抽样调查4 。
2 简单随机抽样4 . 3 数据的整理4 。
4 扇形统计图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5 。
1 用字母表示数5 。
2 代数式5 。
3 代数式的值5 。
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5 。
5 函数的初步认识第6章整式的加减6 。
1 单项式与多项式6 。
2 同类项6 . 3 去括号6 。
4 整式的加减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7 。
1 等式的基本性质7 . 2 一元一次方程7 。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7 .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年级下册第8章角8 . 1 角的表示8 。
2 角的比较8 。
3 角的度量8 . 4 对顶角8 。
5 垂直第9章平行线9 。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9 . 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9 。
3 平行线的性质9 . 4 平行线的判定第1 0章一次方程组1 0 . 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 0 。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第2章 有理数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071页 0150页 0185页 0199页 0234页 0280页 0293页 0333页 0376页 0395页 0437页 0452页 0479页 0493页 0518页 0545页
第1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2 几何图形 第2章 有理数 2.2 数轴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4.2 简单随机抽样 4.4 扇形统计图 5.1 用字母表示数 5.3 代数式的值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6.3 去括号 第7章 一元一次方程 7.2 一元一次方程
第1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1.2 几何图形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青岛版电子课本目录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青岛版电子课本目
录
一、数的基本概念
1. 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
2.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表示法。
3. 数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二、分数
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有理数。
2. 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
3. 分数的简化: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三、小数
1. 小数的定义:小数是由整数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有理数。
2. 小数的运算:加、减、乘、除。
3. 小数的简化: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然后简化分数。
四、百分数
1. 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有理数,分子表示的是部分,分母表示的是整体。
2. 百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
3. 百分数的简化: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然后简化分数。
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最新)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2几何图形1.3线段、射线和直线1.4线段的比较与作法第2章有理数2.1有理数2.2数轴2.3相反数与绝对值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1有理数的乘法与加法3.2有理数的乘法与乘法3.3有理数的乘方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5利用计算器展开有理数的运算第4章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叙述4.1普查和抽样调查4.2直观随机抽样4.3数据的整理4.4扇形统计图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5.1用字母表示数5.2代数式5.3代数式的值5.4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5.5函数的初步认识第6章整式的以此类推6.1单项式与多项式6.2同类项6.3回去括号6.4整式的以此类推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7.1等式的基本性质7.2一元一次方程7.3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分析7.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领域七年级下册第9章角9.1角的表示9.2角的比较9.3角的度量9.4对顶角9.5垂直第10章平行线10.1同位角10.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10.3平行线的性质10.4平行线的判定第11章图形与坐标11.1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11.2平面直角坐标系11.3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1.4函数与图象11.5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1重新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2.2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变12.3图象的妙用12.4列方程组求解应用题第13章来到概率13.1天有不测风云13.2确认事件与不能确认事件13.3可能性的大小13.4概率的直观排序课题自学掷币中的思索第14章整式的乘法14.1同底数幂的乘法与乘法14.2指数可以就是零和负整数吗14.3科学记数法14.4内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4.5单项式的乘法14.6多项式乘坐多项式第15章平面图形的重新认识15.1三角形15.2多边形15.3多边形的密铺15.4圆的初步重新认识15.5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八年级上册第1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3角的平分线1.4等腰三角形1.5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1.6镜面等距1.7直观的图案设计第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1平方差公式2.2全然平方公式2.3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2.4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3章分式3.1分式的基本性质3.2分式的约分3.3分式的乘法与除法3.4分式的通分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3.6比和比例3.7分式方程第4章样本与估计4.1普查与抽样调查4.2样本的选取4.3加权平均数4.4中位数4.5众数4.6用计算器谋平均数课题学习学生课外生活情况的调查第5章实数5.1算术平方根5.2勾股定理5.32就是有理数吗5.4由边长认定直角三角形5.5平方根5.6立方根5.7方根的估计5.8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9实数第6章一元一次不等式6.1左右关系和不等式6.2一元一次不等式6.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下册第7章二次根式7.1二次根式及其性质7.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7.3二次根式的秦九韶法第8章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8.1全等形与相似形8.2全等三角形8.3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8.4相似三角形8.5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8.6相似多边形课题学习有趣的分形图第9章解直角三角形9.1锐角三角比9.230?,45?,60?角的三角比9.3用计算器谋锐角三角比9.4求解直角三角形9.5求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领域第10章数据线性程度的度量10.1数据的线性程度10.2极差10.3方差与标准差10.4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第11章几何证明初步11.1定义与命题11.2为什么要证明11.3什么是几何证明11.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1.5几何证明举例11.6反证法九年级下册第1章特殊四边形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4图形的中心对称1.5梯形1.6中位线定理第2章图形变换2.1图形的平移2.2图形的旋转2.3图形的位似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3.1一元二次方程3.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4.1圆的对称性4.2确定圆的条件4.3圆周角4.4直线与圆的边线关系4.5三角形的内切圆4.6圆与圆的边线关系4.7弧长及扇形面积的排序九年级下册第5章对函数的再积极探索5.1函数与它的表示法5.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5.3反比例函数5.4二次函数5.5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5.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5.7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5.8二次函数的应用5.9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6章频率与概率6.1频数与频率6.2频数原产直方图6.3用频率估算概率6.4用树状图排序概率课题自学质数的原产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重新认识7.1几种常用的几何体7.2棱柱的侧面进行图7.3圆柱、圆锥的侧面进行图第8章投影与Arracourt8.1从相同的方向看看物体8.2盲区8.3影子和投影8.4正投影8.5物体的三视图。
青岛版初中数学目录

青岛版初中数学目录篇一: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新目录)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最新)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2 几何图形1.3 线段、射线和直线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第2章有理数 2.1 有理数2.2 数轴2.3 相反数与绝对值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3 有理数的乘方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5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1 普查和抽样调查4.2 简单随机抽样4.3 数据的整理4.4 扇形统计图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5.1 用字母表示数 5.2 代数式5.3 代数式的值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第6章整式的加减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6.2 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7.2 一元一次方程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年级下册第8章角 8.1 角的表示8.2 角的比较 8.3 角的度量 8.4 对顶角8.5 垂直第9章平行线9.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9.3 平行线的性质 9.4 平行线的判定第10章一次方程组 10.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0.3 三元一次方程组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11章整式的乘法1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11.3 单项式的乘法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1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11.6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第1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2.1 平方差公式 12.2 完全平方公式1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1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 三角形 13.2 多边形 13.3 圆第14章位置与坐标 14.1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14.2 平面直角坐标系14.3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八年级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三角形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1.3 尺规作图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 2.1 图形的的轴对称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2.3 轴对称图形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5 角平分线的性质 2.6 等腰三角形第3章分式 3.1 分式的基本性质 3.2 分式的约分 3.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3.4 分式的通分 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3.6 比和比例3.7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4章数据分析4.1 加权平均数4.2 中位数4.3 众数4.4 数据的离散程度 4.5 方差4.6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第5章几何证明初步5.1 定义与命题 5.2 为什么要证明 5.3 什么是几何证明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5.5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5.6 几何证明举例八年级下册(待变动)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2.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 12.3 图象的妙用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13章走进概率13.1 天有不测风云 13.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3.3 可能性的大小 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第5章实数 5.1 算术平方根 5.2 勾股定理5.3是有理数吗5.4 由边长判定直角三角形 5.5 平方根 5.6 立方根 5.7 方根的估算5.8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5.9 实数第6章一元一次不等式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6.2 一元一次不等式 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7章二次根式7.1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7.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7.3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第8章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8.1 全等形与相似形 8.4 相似三角形 8.5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8.6 相似多边形第9章解直角三角形 9.1 锐角三角比9.2 30?,45?,60?角的三角比 9.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 9.4 解直角三角形 9.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九年级上册第1章特殊四边形 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 图形的中心对称 1.5 梯形 1.6 中位线定理第2章图形变换2.1 图形的平移 2.2 图形的旋转 2.3 图形的位似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3.1 一元二次方程3.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4.1 圆的对称性 4.2 确定圆的条件 4.3 圆周角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5 三角形的内切圆 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7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九年级下册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索 5.1 函数与它的表示法 5.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5.3 反比例函数 5.4 二次函数5.5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5.6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和性质5.7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8 二次函数的应用 5.9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6章频率与概率6.1 频数与频率 6.2 频数分布直方图 6.3 用频率估计概率 6.4 用树状图计算概率课题学习质数的分布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7.1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 7.2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7.3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第8章投影与识图 8.1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8.2 盲区 8.3 影子和投影 8.4 正投影 8.5 物体的三视图篇二:青岛版初中数学目录(2015年3月12日整理)青岛版初中数学总目录篇三:新旧版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对照旧版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2 几何图形1.3 线段、射线和直线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第2章有理数2.1 有理数2.2 数轴2.3 相反数与绝对值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3 有理数的乘方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5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1 普查和抽样调查4.2 简单随机抽样4.3 数据的整理4.4 扇形统计图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5.1 用字母表示数 5.2 代数式5.3 代数式的值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第6章整式的加减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6.2 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第7章数值的估算 7.1 生活中的数值估算 7.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7.3 估算的应用与调整第8章一元一次方程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7.2 一元一次方程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12新版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七(上)(60课时)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8课时)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课时 1.2 几何图形2课时1.3 线段、射线和直线2课时 1.4 线段的比较和作法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2章有理数(5课时)2.1 有理数1课时 2.2 数轴2课时 2.3 相反数与绝对值1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13课时) 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4课时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课时 3.3 有理数的(来自: 小龙文档网:青岛版初中数学目录)乘方2课时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3.5 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1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6课时)4.1 普查与抽样调查1课时 4.2 简单随机抽样1课时 4.3 数据的整理1课时4.4 扇形统计图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5.1 用字母表示数1课时 5.2 代数式2课时 5.3 代数式的值1课时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2课时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综合与实践你知道的数学公式2课时第6章整式的加减(6课时)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1课时 6.2 同类项2课时 6.3 去括号1课时 6.4 整式的加减1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12课时)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1课时7.2 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课时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6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9章角 9.1 角的表示 9.2 角的比较 9.3 角的度量 9.4 对顶角 9.5 垂直第10章平行线 10.1 同位角10.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行线的判定第11章图形与坐标11.1 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11.4 函数与图象11.5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2.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 12.3 图象的妙用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13章走进概率13.1 天有不测风云13.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3.3 可能性的大小 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课题学习掷币中的思考第14章整式的乘法14.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 14.2 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14.3 科学记数法14.4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14.5 单项式的乘法 14.6 多项式乘多项式第15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5.1 三角形 15.2 多边形15.3 多边形的密铺 15.4 圆的初步认识15.5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第8章角(7课时) 8.1 角的表示1课时 8.2 角的比较1课时 8.3 角的度量2课时 8.4 对顶角1课时 8.5 垂直1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9章平行线(6课时)9.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课时 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1课时 9.3 平行线的性质1课时 9.4 平行线的判定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10章一次方程组(9课时) 10.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时 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课时 *10.3 三元一次方程组2课时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3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11章整式的乘除(14课时) 11.1 同底数幂的乘法1课时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2课时 11.3 单项式的乘法2课时11.4 多项式的乘法2课时 11.5 同底数幂的除法1课时11.6 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4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12章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7课时) 12.1 平方差公式1课时 12.2 完全平方公式2课时1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1课时 1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10课时) 13.1 三角形4课时13.2 多边形2课时 13.3 圆2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2课时第14章位置与坐标(6课时) 14.1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1课时 14.2 平面直角坐标系1课时14.3 直角坐标系中的简单图形2课时14.4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1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1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3 角的平分线 1.4 等腰三角形1.5 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 1.6 镜面对称1.7 简单的图案设计第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2.1 平方差公式 2.2 完全平方公式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3章分式3.1 分式的基本性质 3.2 分式的约分3.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3.4 分式的通分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3.6 比和比例 3.7 分式方程第4章样本与估计 4.1 普查与抽样调查4.2 样本的选取4.3 加权平均数4.4 中位数4.5 众数4.6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课题学习学生课外生活情况的调查第5章实数 5.1 算术平方根 5.2 勾股定理5.4 由边长判定直角三角形 5.5 平方根 5.6 立方根 5.7 方根的估算5.8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5.9 实数第6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6.2 一元一次不等式 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章全等三角形(9课时) 1.1 全等三角形1课时1.2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4课时 1.3 尺规作图3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12课时) 2.1 图形的轴对称1课时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2课时 2.3 轴对称图形1课时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课时 2.5 角的平分线1课时 2.6 等腰三角形3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3章分式(15课时)3.1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2课时 3.2 分式的约分1课时3.3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课时 3.4 分式的通分1课时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2课时 3.6 比和比例3课时 3.7 分式方程3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4章数据分析(9课时) 4.1 加权平均数2课时 4.2 中位数1课时 4.3 众数1课时4.4 数据的离散程度1课时 4.5 方差2课时4.6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及方差1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综合与实践统计开放日模拟现场会(暂定)2课时第5章几何证明初步(12课时) 5.1 定义与命题1课时 5.2 为什么要证明1课时 5.3 什么是几何证明1课时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1课时 5.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课时 5.6 几何证明举例4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7章二次根式7.1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7.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7.3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第8章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 8.1 全等形与相似形 8.2 全等三角形8.3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8.4 相似三角形8.5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8.6 相似多边形课题学习有趣的分形图第9章解直角三角形 9.1 锐角三角比9.2 30,45,60角的三角比 9.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 9.4 解直角三角形9.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10.1 数据的离散程度 10.2 极差10.3 方差与标准差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第11章几何证明初步11.1 定义与命题 11.2 为什么要证明 11.3 什么是几何证明1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1.5 几何证明举例 11.6 反证法第6章平行四边形(11课时) 10.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课时 10.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时 10.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4课时 10.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7章实数(15课时) 6.1 算术平方根1课时 6.2 勾股定理1课时 6.32是有理数吗2课时6.4 由边长判定直角三角形2课时 6.5 平方根1课时 6.6 立方根1课时6.7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2课时 6.8 实数3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课时) 7.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课时 7.2 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时7.3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1课时 7.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9章二次根式(7课时) 8.1 二次根式和它的性质3课时8.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课时8.3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第10章一次函数(9课时) 9.1 函数的图象2课时9.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2课时 9.3 一次函数的性质1课时9.4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1课时 9.5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综合与实践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2课时第11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9课时) 11.1 图形的平移3课时 11.2 图形的旋转3课时 11.3 图形的中心对称2课时回顾与总结1课时综合与实践哪条路径最短第1章特殊四边形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 图形的中心对称 1.5 梯形1.6 中位线定理第2章图形变换2.1 图形的平移 2.2 图形的旋转 2.3 图形的位似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 3.1 一元二次方程3.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4.1 圆的对称性 4.2 确定圆的条件 4.3 圆周角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5 三角形的内切圆 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7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第1章相似多边形(12课时)1.1 相似多边形1课时1.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5课时 1.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课时1.4 图形的位似2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2章解直角三角形(11课时) 2.1 锐角三角比1课时2.2 30°,45°,60°角的三角比1课时 2.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2课时 2.4 解直角三角形2课时2.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3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第3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18课时) 3.1 圆的对称性3课时3.2 确定圆的条件2课时 3.3 圆周角3课时3.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课时 3.5 三角形的内切圆1课时3.6 弧长与扇形面积计算1课时 3.7 正多边形与圆2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综合与实践图形变化与图案设计2课时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13课时) 4.1 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4.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4.3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4.4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课时*4.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课时4.6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课时回顾与总结2课时。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电子版青岛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电子版青岛版《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一、章节简介1. 第一章:二次函数——学习这一类常见函数,探究它们的性质,理解关系式空间中的曲线及函数图象,并能求解一些实际问题。
2. 第二章:弦、角和三角函数——学习这些函数的性质,探究它们的关系,掌握弦长与角度的求法,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能结合所学知识求解三角形面积。
3. 第三章:直线与平面几何——学习直线、圆及其特征,学习平面图形分解及构图方法,学习八边形、六边形及正多边形的内角和边界,学习几何体及其表面积与体积。
4. 第四章:统计数据处理——学习处理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掌握数据的归类,会制备表格和图表,能正确统计数据,并从中推出有意义的结论。
二、主要内容1. 二次函数:(1)学习方程y=ax2+bx+c的图像及性质;(2)学习一般易形式y=ax2+bx+c=0的图像、根的求法和特点;(3)学习二次函数及其定义域的应用;(4)学习数学模型的作用。
2. 弦、角和三角函数:(1)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2)掌握弦长与角度的求法,能结合所学知识求解三角形的面积;(3)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4)熟悉应用三角函数求解实际问题的方法。
3. 直线与平面几何:(1)学习直线、圆及其特征;(2)学习彻分解及构图方法,学习正多边形、八边形及六边形的内角和边界;(3)学习几何体及其表面积与体积;(4)学习声子、抛物线及其应用。
4. 统计数据处理:(1)学习处理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2)学习数据的归类,会制备表格和图表、统计数据;(3)能推出有意义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分析及改进建议。
三、教学特征1. 重视概念的形成与系统的学习,以函数、曲线与几何形式的统一和函数关系的应用为中心;2. 重视理论与实践、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现实能力的培养;3. 加强数学思维能力、拓展性思维能力和竞赛能力的培养;4. 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有关要求,融入了数字化资源(图片、视频),使教学紧扣时代要求,努力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
目录
七年级上册(最新)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 几何图形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
第2章有理数
2.1 有理数
2.2 数轴
2.3 相反数与绝对值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3.3 有理数的乘方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5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
算
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4.1 普查和抽样调查
4.2 简单随机抽样
4.3 数据的整理
4.4 扇形统计图
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
识
5.1 用字母表示数
5.2 代数式
5.3 代数式的值
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
第6章整式的加减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6.2 同类项
6.3 去括号
6.4 整式的加减
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
7.2 一元一次方程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
第9章角
9.1 角的表示
9.2 角的比较
9.3 角的度量
9.4 对顶角
9.5 垂直
第10章平行线
10.1 同位角
10.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行线的判定
第11章图形与坐标
11.1 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1.4 函数与图象
11.5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2.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
12.3 图象的妙用
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第13章走进概率
13.1 天有不测风云
13.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3.3 可能性的大小
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
课题学习掷币中的思考
第14章整式的乘法
14.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
14.2 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
14.3 科学记数法
14.4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14.5 单项式的乘法
14.6 多项式乘多项式
第15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5.1 三角形
15.2 多边形
15.3 多边形的密铺
15.4 圆的初步认识
15.5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
八年级上册
第1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1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3 角的平分线
1.4 等腰三角形
1.5 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
1.6 镜面对称
1.7 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1 平方差公式
2.2 完全平方公式
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第3章分式
3.1 分式的基本性质3.2 分式的约分
3.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3.4 分式的通分
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3.6 比和比例
3.7 分式方程
第4章样本与估计
4.1 普查与抽样调查
4.2 样本的选取
4.3 加权平均数
4.4 中位数
4.5 众数
4.6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课题学习学生课外生活情况的调
查
第5章实数
5.1 算术平方根
5.2 勾股定理
是有理数吗
5.4 由边长判定直角三角形
5.5 平方根
5.6 立方根
5.7 方根的估算
5.8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5.9 实数
第6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6.2 一元一次不等式
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八年级下册
第7章二次根式
7.1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7.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7.3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第8章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
8.1 全等形与相似形
8.2 全等三角形
8.3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8.4 相似三角形
8.5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8.6 相似多边形
课题学习有趣的分形图
第9章解直角三角形
9.1 锐角三角比
9.2 304560
,,角的三角比
9.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
9.4 解直角三角形
9.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10.1 数据的离散程度
10.2 极差
10.3 方差与标准差
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第11章几何证明初步
11.1 定义与命题
11.2 为什么要证明
11.3 什么是几何证明
1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1.5 几何证明举例
11.6 反证法
九年级上册
第1章特殊四边形
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 图形的中心对称
1.5 梯形
1.6 中位线定理
第2章图形变换
2.1 图形的平移
2.2 图形的旋转
2.3 图形的位似
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
3.1 一元二次方程
3.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
程
3.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4.1 圆的对称性
4.2 确定圆的条件
4.3 圆周角
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5 三角形的内切圆
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7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九年级下册
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索
5.1 函数与它的表示法
5.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5.3 反比例函数
5.4 二次函数
5.5 二次函数2
y ax
=的图象和
性质
5.6 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
图象和性质
5.7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8 二次函数的应用
5.9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6章频率与概率
6.1 频数与频率
6.2 频数分布直方图
6.3 用频率估计概率
6.4 用树状图计算概率
课题学习质数的分布
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
7.1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
7.2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7.3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第8章投影与识图
8.1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8.2 盲区
8.3 影子和投影
8.4 正投影
8.5 物体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