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精)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害虫防控:采取入菜园前施药除虫,采用除虫药或化学诱杀剂杀虫。
发现虫害后配合有效施药,以改善蔬菜生产环境。
肥料应均匀施用,要注意把握施肥量,以防虫害发生。
2、病害防控:要改善蔬菜栽培环境,利用增菜及拔苗等方法,增加蔬菜抗病力。
施用有效的转基因抗病菜种,结合定植距离及适度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善栽培技术,增强植株抗病力。
3、绿色防控:适当进行精挑细选,组织蔬菜育种人员科学施肥,强化病虫害的现场管理,并定期开展病虫害调查,进行蔬菜的健康管理。
采取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剂以及植物激素等技术进行绿色防控,避免滥用农药。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期植物保护学摘要本文总结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等方面内容,并分析了应用该技术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1-0132-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01.05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王锡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江苏南通226006)十字花科蔬菜是南通市崇川区常见的一类蔬菜,种植品种有西兰花、大白菜、甘蓝、青菜和萝卜等,常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和烟粉虱等。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风险不断增加,不仅影响蔬菜质量安全,更危及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1-2]。
近年来,崇川区转变植保防灾方式,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开展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初步形成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在崇川区观音山、钟秀街道进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控害效果。
1技术模式综合采用农业防治(轮作换茬、清除残株败叶、平衡施肥等)、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黄板诱杀或防虫网阻隔(烟粉虱、蚜虫等)、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等措施,绿色、有效防控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
2防控目标2.1防控效果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0%以上,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总体防效达到90%以上,蔬菜产品农残检出合格率达到100%。
2.2减损目标总体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内,十字花科蔬菜不因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斜纹夜蛾、菜粉蝶、甜菜夜蛾、蚜虫和烟粉虱等病虫害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

猿叶甲
幼虫2-3龄时,用锐劲特1000倍 龄时, 锐劲特 幼虫 龄时 倍 敌杀死3000倍、敌百虫 敌杀死 倍 敌百虫600硫酸铜或密哒 0.5KG/亩拌毒土撒施.
其它害虫
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蚜虫
菜青虫
幼虫2-3龄时用锐劲特/ 龄时用锐劲特 幼虫 龄时用锐劲特 锐丹/除尽 除尽等 锐丹 除尽等1000倍 倍 液喷雾。 液喷雾。
小菜蛾
在幼虫2-3龄时,用锐劲特1000倍、 龄时, 锐劲特 在幼虫 龄时 倍 除尽1000倍、安打 除尽 倍 安打3000倍喷雾。 倍喷雾。
跳甲
幼苗期, 幼苗期,用90% 晶体敌百虫 敌百虫600倍 晶体敌百虫 倍 锐丹1000倍浇淋。 倍浇淋。 或锐丹 倍浇淋 成虫发生高峰期 敌杀死3000倍 用敌杀死 倍 + 乐斯本 乐斯本1000倍 倍 喷雾。 喷雾。
病毒病
苗床选择; 苗床选择; 注意治蚜虫; 注意治蚜虫; 幼苗5叶期 叶期、 叶期 移栽后10-15天 叶期、 幼苗 叶期、7叶期、移栽后 天 病毒A或病毒必克 或病毒必克1000倍液喷雾。 用病毒 或病毒必克 倍液喷雾。
霜霉病
发病初期, 普力克 发病初期,用普力克/ 霉多克/卡莱理 卡莱理/安泰生 霉多克 卡莱理 安泰生 等600-800倍液喷雾。 倍液喷雾。
菌核病
清除病残体; 每亩施生石灰100KG; 轮作 清除病残体; 每亩施生石灰 ; 发病初期喷45%施保克 施保克2000倍或菌核净 倍或菌核净1000倍液。 倍液。 发病初期喷 施保克 倍或菌核净 倍液
炭疽病
每亩施石灰 100KG; ; 发病初期用 45%施保克 施保克 1500倍液、 倍液、 倍液 43%好力克 好力克 3000倍喷雾, 倍喷雾, 连续2-3次。 连续 次
湖北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湖北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湖北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气候温暖湿润,是蔬菜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
在秋冬季节,露地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花菜、油菜等,往往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了解这些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对有效防治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包括蚜虫、菜青虫、菜粉虱、夜蛾、甜菜夜蛾等。
这些害虫主要发生在露地蔬菜的生长期,其中若不及时发现和防治,很容易造成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蚜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包括甘薯蚜、红菜蚜等。
它们主要取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生长迟缓,叶片发黄,甚至导致花芽脱落。
蚜虫的发生规律主要与气温和湿度有关,夏季多为繁殖期,秋冬季多为孤雌产卵的期间,因此对蚜虫的防治应在其季节适时进行。
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另一主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均以植物叶片为食,幼虫尤为猛烈,叶片被啃食后会呈现不规则的状况,极大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菜青虫的发生规律与气温和湿度有关,气温偏高且湿度适宜时易大量繁殖。
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害虫数量至关重要。
菜粉虱也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常见害虫,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导致植物叶片发黄甚至枯萎,同时还可能传播一些植物病毒。
菜粉虱的发生规律主要与气候、植物品种等因素有关,多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条件下猖獗生长。
适时采取措施减少害虫数量非常必要。
一、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田间环境,避免杂草生长和积水,减少害虫的繁殖生长条件。
二、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天敌、施用微生物防治剂等,来减少害虫数量。
三、使用化学农药,根据害虫种类和密度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达到防治效果。
四、运用物理防治方法,如覆盖网、黄板诱捕等,来减少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五、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通过育种培育具有抗虫能力的植物品种来减少害虫危害。
通过以上有效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湖北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保障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十字花科病虫害

十字花科病虫害十字花科蔬菜是一类重要的蔬菜,包括卷心菜、花椰菜、油菜等。
然而,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蔬菜种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十字花科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方法以及常见的管理措施。
一、病害种类1. 黄萎病黄萎病是十字花科蔬菜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病菌主要通过土壤传播,感染植株的根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
防治黄萎病的方法包括合理轮作、翻耕、消毒土壤等。
2. 菜蛾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
幼虫以叶片为食,造成植株叶片的损坏和生长受阻。
常见的防治措施包括黄板诱捕、灯光诱杀、化学防治等。
3. 病毒病害十字花科蔬菜还容易受到多种病毒的侵害,如花叶病毒、扁豆花叶病毒等。
病毒通过介体传播,感染植株后导致叶片发黄、变形、生长不良等症状。
预防病毒病害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选用品种、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治、加强植物健康管理等。
二、病虫害防治方法1. 轮作轮作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改变蔬菜的种植位置,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的滋生。
合理选择轮作作物,可以进一步增加土壤的养分,提高土壤质量。
2. 清除病虫株及时清除受到病害或虫害侵害的植株,可以防止病菌和害虫的扩散。
被病虫害侵害的植株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菌和虫卵残留在土壤中。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也需要谨慎使用。
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
三、管理措施1. 种植健康苗种植健康苗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
在种植过程中,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浸泡消毒、加强调养等。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性。
根据不同蔬菜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3. 加强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包括及时修剪植株、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清除积水和杂草、合理灌溉等。
十字花科病虫害

软腐病
叶片和茎出现水渍状斑 点,组织软化腐烂,有
恶臭。
黑腐病
叶片出现近圆形或不规 则形病斑,边缘黄褐色 ,中央灰白色,内部组
织坏死。
病毒病
叶片出现黄色或深绿色 斑点,畸形,植株生长
缓慢,甚至死亡。
虫害种类与识别
01
02
03
04
菜青虫
幼虫啃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 不全,严重时全叶被吃光。
蚜虫
群集在叶片背面吸取汁液,造 成叶片卷曲、皱缩,严重时影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和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可选用霜脲锰锌、恶酮霜脲氰等药剂 进行喷雾防治。
案例二:菜青虫的生物防治措施
菜青虫的危害
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鳞翅目害虫,主要危害 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幼虫取食叶片,造成 叶片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菜青虫 还排泄大量虫粪,污染花菜和叶球,影响蔬 菜的品质和产量。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控制病虫害。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喷雾、灌根等。但 要注意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污染。
02
十字花科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霜霉病
症状识别
霜霉病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初期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病斑,逐渐扩 大成不规则形,边缘界限不明显。病斑背面长出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病斑连 片,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如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同时注意控制浇水,避免湿度过大。
03
十字花科植物虫害诊断与防治
菜青虫
诊断
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十字花科植物虫 害,主要危害菜心、青菜等蔬菜。受 害叶片出现不规则的孔洞,严重时叶 片全部吃光,仅留叶脉。
十字花科病虫害

十字花科病虫害十字花科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家族,包括蔬菜如卷心菜、花椰菜和辣椒等,以及油菜、芥子、芥菜等油料和调味品作物。
尽管这些作物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但它们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十字花科作物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十字花科作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是黄单胞菌病。
这是一种由黄绿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黄绿单胞菌散布在土壤中,通过伤口、叶片或种子进入植物体内,引起叶片出现黄绿色斑点、萎缩和枯死等症状。
为防治黄单胞菌病,农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可以帮助植物增强抵抗力。
其次,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害早期症状时,立即采取措施,如剪去受感染的叶片。
此外,适量灌溉并保持植物周围的空气流通也很重要。
除了黄单胞菌病,十字花科作物还容易受到白菜黄斑病的侵袭。
白菜黄斑病是一种由霜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植株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这些斑点后期会出现黄褐色的孢子层。
白菜黄斑病传播迅速,一旦发现病情,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首先,农民可以使用含有苯酚酞等有效成分的药剂进行喷洒,可有效抑制霜霉菌的繁殖。
其次,在种植新一季作物之前,要进行彻底的疫病区域清理和消毒工作,以减少病原体的侵入。
十字花科作物最常见的昆虫害为菜青虫。
菜青虫是一种以十字花科作物为食的青虫,它常出现在叶片的背面。
菜青虫以植物叶片为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叶片被啃食殆尽,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
农民可以使用虫害喷雾剂进行防治,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自然捕食菜青虫的天敌,如瓢虫和寄生蜂等。
此外,十字花科作物还容易受到其他病虫害的困扰,如菌核病、菜蚜、菜蛾等。
对于这些病虫害,农民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来防治。
例如,在播种前进行疫病综合防治,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合理的灌溉管理,适宜的施肥和病虫害监测也很重要。
另外,保持作物周围的清洁和卫生环境,及时清除残留物和杂草,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总而言之,十字花科作物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十字花科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

有翅 胎生 雌蚜
触角第三节感觉圈 额瘤 腹管
9~16个,排成一列
明显,向内侧倾斜
细长,绿色,圆柱形,中 后部稍膨大,末端缢缩,
黑色
16~26个,排列不规则
不明显
较短,暗绿色,圆桶形,近末 端收缩成瓶颈状
36~50个,排列不规则
无
腹管短于尾片,中部稍膨大, 末端收缩成花瓶状,浅黑色
尾片
圆锥形,两侧各有3根毛 圆锥形,两侧各有2~3根长毛 宽短,圆锥形,两侧各有2根毛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四Fra bibliotek菜蚜类桃蚜
萝卜蚜
甘蓝蚜
三种蚜虫形态特征
虫
种类
态 项目
桃蚜
萝卜蚜
甘蓝蚜
体长 体色
约2 mm
约1.6 mm
约2 mm
头胸部黑的,腹部黄绿色、 头胸部黑的,腹部黄绿至暗绿, 头胸部黑色,腹部浅黄绿色,
绿色或赤褐色
被有稀少的白色蜡粉
全身被有白色蜡粉
七、夜蛾类 甘蓝夜蛾
外缘有7-8个 三角形黑斑
外横线黑 色锯齿状
斜纹夜蛾
3条由前缘伸向 后缘外方的白 色斜线
中胸至第9腹节背面亚背线 内侧各有一对三角形或半圆 形黑斑
甜菜夜蛾
气门后方有一个白点
气门下线黄白色
八、黄条跳甲
鞘翅中间有一条弯曲的黄 色纵条纹,两端向内侧弯 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无翅 胎生 雌蚜
体长/mm 体色
触角第三节感觉圈 额瘤
腹管和尾片
约2 绿色、黄绿色、黄色、红
褐色,并带有光泽
无
同有翅胎生雌蚜 同有翅胎生雌蚜
约1.8 黄绿色,被有一薄层白色蜡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粪肥中 越冬。 (2)传播: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 (3)侵染: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 子先侵染老叶,病部产生的菌丝体通过病健株的接触进 行重复侵染,生长后期在受害部位产生菌核越冬。 (4)发病条件: 温度20℃左右 相对湿度在85%以上 连作 地势低洼 密植 偏施氮肥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预测预报 选早播地块、感病品种,从齐苗起开始,5点取 样,每点取100株,每5d调查1次,发现中心病株, 应立即喷药,控制苗期病情的发展。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5.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圆球型品种抗病 一般抗病毒病的品种一般也抗霜霉病。 (2)合理轮作 (3)栽培防病 秋菜应适当晚播,合理密植。 (4)药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及时喷雾 防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
(5)防止烂窖 减少机械损伤,适当晾晒。入窖前用 40倍的福尔马林液消毒旧窖,窖温保持在0~4℃左右, 贮藏期间及时进行倒垛,防止烂窖。 (6)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 50%代森铵水剂600~800倍液 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植物病虫害防治
于俊强
项目六 蔬菜病虫害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任务一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
二、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四、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 五、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六、菜蚜
七、菜粉蝶 八、小菜蛾 九、夜蛾类 十、黄曲条跳甲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别名:孤丁病、抽疯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病毒在南方可周年循环,北方主要在留种
株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2)传播:蚜虫传播。 (3)侵染:病毒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染
(4)发病规律: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感病时期、气
候条件、栽培管理及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一般感病 越早、苗期高温干旱时间越长,发病越重。蔬菜生长
寄主:萝卜、大白菜、白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
科作物。
危害特点:幼苗、成株、留种株都可发病,危害
严重。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一)症状
明脉
坏死斑点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一)症状
叶片皱缩不平扭曲畸形
花叶皱缩
叶脉上坏死条斑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采种株薹弯曲畸形
萝熟品种、青帮品种、抗病毒病
和霜霉病的品种一般也抗软腐病。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灌良好的岗地、砂壤土种植 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 避免与茄科和葫芦科蔬菜轮作 勿久旱后突然灌水及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水 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 (3)消毒病穴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及时防治害虫 及时防治地蛆、菜青虫、黄条跳 甲、小菜蛾等害虫,减少虫伤。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1.症状
甘蓝叶柄基部软腐
油菜菌核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病原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真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菌核黑色,鼠粪状。子囊盘呈盘状,褐色。子囊 无色,棍棒状,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
单孢,椭圆形。 病菌寄主范围广范,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 能危害19科71种非十字花科植物。 5~10℃的低温最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对湿度 要求不严格。
二、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别名:跑马干、白霉、霜叶病 寄主;大白菜、油菜、甘蓝、萝卜、芥菜等。 危害特点:为害叶片、茎,花梗和种荚等。愈是 秋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 危害愈重。
地理分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北方地区大白菜
发生重。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1.症状 白菜霜霉病
受叶脉所限的黄色病斑
叶背密生白色霉层
前期连阴雨或降大雨、秋菜适当晚播、与非十字花科
蔬菜邻作发病轻。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杂交品种比普通品种抗病 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2)加强栽培管理
秋菜适当晚播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及邻作
及时间苗,淘汰病弱苗
苗期勿缺水 播种后适量追肥。
(3)灭蚜防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田间病株、病 残体、采种株上或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 (2)传播: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 (3)侵染: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在 受害部位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4)发病条件:一般高湿条件发病较重。 白菜黑斑病发病适温17~20℃。 甘蓝黑斑病发病适温25~31℃。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六、菜蚜
(三)甘蓝蚜
学名:Brevicoryne brassicae(L.) 分类:同翅目蚜科
寄主:甘蓝、菜花、卷心菜、白菜、萝卜、芜菁等。
为害特点:为害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 地理分布:甘蓝蚜是新疆的优势种,在陕西、宁夏及 东北等地也有发生。近年来在华北一些地 区有所发生和发展。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1.形态特征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发生规律
(1)生活习性:北方地区年发生十余代,南方地区
年发生数十代。终年生活在同一种或近缘的寄主植 物上,属留守式蚜虫。北方在秋白菜上产卵越冬,
或以成蚜、若蚜在菜窖内越冬或在温室内继续繁殖,
南方可终年为害。 (2)发生条件:萝卜蚜的发育适温较桃蚜稍广,在 较低温情况下萝卜蚜发育快,9.3℃时发育历期17.5 天,桃蚜9.9℃,需24.5天。 萝卜蚜对有毛的十字花科蔬菜有选择性。
甘蓝病毒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病原 芜菁花叶病毒 Turnip mosaic virus,TuMV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TMV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由以上三种病毒单独或复合 侵染引起,其中芜菁花叶病毒是主要病原。 芜菁花叶病毒:病毒粒体线状 大小12~13nm×700~800nm 稀释限点5×10-4~2×10-4 体外保毒期1~7d 钝化温度55~65℃ 主要通过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病菌主要在留种株及病残体上越冬。 (2)传播: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 (3)侵染:伤口(虫伤、病伤或机械伤)或生理 裂口侵入。
(4)发病条件: 土壤瘠薄、土质黏重、多雨、大水漫灌、害虫 为害重、平畦栽培等发病重。 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五、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别名:黑霉病
寄主:白菜、大白菜、甘蓝、萝卜等
危害特点:春秋两季发生普遍,流行年份,可减产 20%~50%。 地理分布:国内普遍发生。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1.症状
白菜黑斑病结球
甘蓝黑斑病
萝卜黑斑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病原 芸苔链格孢 [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Sacc.] 芸苔生链格孢 [A.brassicicola(schw.) Wiltshire (A.oleracea Milbr.)] 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两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态相似,长条形或倒棍棒形, 棕褐色,有多个纵横隔膜,单生或串生。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轮作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 (3)种子处理 按种子重量0.4%拌种。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或用50℃温水浸种20min,浸后立即在冷水中冷 却,晾干后播种。 (4)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收获后及时清洁田 园并深耕。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雾。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甘蓝霜霉病
初期叶面出现淡黄色病斑 (叶背生白色霜状霉层)
叶面形成黄色病斑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萝卜霜霉病
叶片背面
叶片正面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病原 寄生霜霉菌 〔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 Fr.〕,属真菌鞭毛菌 亚门霜霉属。 孢囊梗无隔,二叉状分枝,顶 端尖锐。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 形。卵孢子近球形,黄色至黄褐色, 表面光滑或有皱纹。 病菌为专性寄生菌,有明显的 生理分化现象。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北方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 中越冬,或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混杂在种子 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留种株上越冬。 (2)传播:病菌在田间主要通过风、雨传播。 (3)侵染: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部产生孢子囊 进行再侵染。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4)发病条件: 低温(平均气温16℃左右)高湿有利于病害的 发生和流行。 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轮作,秋菜播种早,栽 培密度大,发病重。 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六、菜蚜
(一)桃蚜
学名:Myzus persicae(Sulzer)
别名:烟蚜、桃赤蚜
分类:同翅目蚜科 寄主:白菜、桃、香石竹、番茄、烟草、茄、油菜、 李、樱桃、梅花、硬化、月季、夹竹桃、一品 红、金鱼草、大丽花、菊花、仙客来、瓜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