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员操作规程正式版

水质化验员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水质化验的准确性和工作的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水质化验员应遵守本规程,严格执行化验操作程序,确保化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条水质化验员应具备扎实的水质化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第四条严禁私自操作,非经相关人员及主管部门允许及指导,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或破坏工作状态及试验设备。
第五条遇有试剂耗尽、损坏或其他应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第六条操作完毕后,应将实验室恢复整洁,并对仪器、试剂、样品及废液进行规范的处置。
第二章化验操作第七条样品检验前,水质化验员应保证个人卫生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第八条样品接收时,应仔细核对样品名称、编号和样品性质,并在记录本上进行详细记录。
第九条样品检验前,应进行样品预处理,如过滤、蒸馏等操作,确保样品的净化。
第十条样品分装时,应注意防止样品交叉污染,避免误导检验结果。
第十一条对于不同的水样,应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和试剂,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化验。
第十二条在进行化验操作时,应注意验操作规程中试剂的加入顺序、试剂的计量和搅拌等操作细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第十三条操作中应防止样品的变质、污染等情况出现,注意保持操作器具的干净整洁。
第十四条化验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明确化验的流程和结果。
第十五条化验结果须进行核对,如有错误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正。
第三章仪器设备保养第十六条水质化验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灵敏度。
第十七条化验员应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第十八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防止残留物污染环境。
第十九条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严禁私自修理。
第四章安全防护第二十条水质化验员在化验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将试剂或其他有害物质带出实验室。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总铁含量
硫氰酸盐比色法:
器材
试剂
硫氰酸钾、硫酸或盐酸、高锰酸钾、硫酸高铁铵以上药品均为分析纯。
蒸馏水2000mL。
试剂配制
1.20%硫氰酸钾溶液:称取20克分析纯KCNS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2.盐酸(1:1):1份分析纯HCl同1份蒸馏水混合。
3.KMnO4(0.5%):取0.5克KMnO4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4.铁标准溶液:称0.8634克硫酸高铁铵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
再加硫酸(1:1)3-5点,或HCl(1:1)至溶液透明,最后将溶液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含铁0.1mg/mL标准液。
分析步骤
1.取两支50mL比色管,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其中一支再用水样冲洗三遍,然后用该试管取水样25mL,另一支取蒸馏水25mL。
2.两管同时加盐酸(1:1)10滴,KMNO4(0.5%)1滴,若水样中含铁过高,加入KMNO4后退为无色,应继续加KMNO4,不断摇动,直到呈红色为止,然后再加KCNS(20%)5滴。
3.用移液管取标准铁液在盛蒸馏水的比色管中进行滴加,直到两比色管颜色完全相同为止,读出标准铁液的消耗体积。
4.当含铁量超过0.5mg/mL,可少取水样用蒸馏水稀释后再做,所得含铁量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水样实际含铁量。
4.2.6 计算公式
C=V1·T/V2×1000
式中:C—水样中铁的含量mg/L;
V1—标准铁液消耗体积mL;
T—标准铁液使用浓度mg/mL;
V2—水样体积mL。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准备实验室准备是水质化验工作的第一步,确保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实验室环境准备a.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灰尘和杂质的干净工作台。
b. 实验室温度应保持稳定,不应受外界因素影响。
c.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气体排放和气味的散发。
d. 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灯、透明玻璃器皿以及其他必要的试验用具,以满足不同水质化验的要求。
2. 仪器设备准备a. 校准仪器:在进行水质化验之前,要先校准使用的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b. 准备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试剂,保证试剂的纯度和质量。
c. 确保仪器设备的干净和完好,首次使用前应检查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操作。
二、水样采集与保存水样采集与保存是水质化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采集水样前,应提前了解采集点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采样计划。
1. 采样点的选择a. 根据实验需要,在不同位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b. 考虑到水质的变化情况,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进行重复采样。
c. 避免采样点受到废水排放口、工业排放口等造成的污染。
2. 采样容器的准备a. 选用干净无菌的容器进行采样,可使用玻璃瓶、聚乙烯瓶等,避免使用容易污染的塑料袋。
b. 确保采样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水样产生二次污染。
3. 采样方法a. 采样前要先将采样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水质。
b. 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铲子等工具进行采样,避免手部和工具的污染。
c. 采样时要深入水体,保持水样的代表性,避免表层污染的影响。
d. 采样时要注意水样的标识和记录,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信息。
4. 水样保存a. 采样后,要立即封闭容器,避免水样受到空气、光线和其他外界因素的污染。
b. 所采集的水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时间保存和运输造成水质变化。
三、水质化验操作步骤水质化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试剂配置、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化验室水质采样方法操作规程

化验室水质采样方法操作规程一、引用标准GB/T6907—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标准二、水样的采集(一)取样装置:1、硬质玻璃磨口瓶:常用的水样容器之一,但不宜存放测定痕量硅、钠、钾、硼等成分的水样。
2、聚乙烯瓶:使用最多的水样容器,但不宜存放测定重金属、铁、铜、有机物等成分的水样。
3、特定的水样容器:有些特定需要使用特定的水样容器,应遵守有关标准的规定。
如溶解氧、含油量等。
(二)采集水样的方法:1、取样器的安装和取样点的布置应根据锅炉的类型、参数、水质检测的要求(或试验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布置,以保证采集的水样有充分的代表性。
2、除低压锅炉外除氧水,给水的取样管均采用不锈钢管制造。
3、除氧水、给水、锅水的取样装置,必须安装冷却器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并接在能连续供给足够冷却水量的水源上,以保证水样流量约为700mL/min,水样温度应在30~40℃之间。
4、取样冷却器应定期检修和清除水垢。
锅炉大修时应安排人检修取样器和所属阀门。
5、取样管道应定期冲洗(至少每周一次)。
作系统分析取样前要冲洗有关取样管道,并适当延长冲洗时间。
冲洗后应隔1~2h方可取样,以确保水样有充分的代表性。
6、测定除氧水中的溶解氧和汽机凝结水,其取样阀的盘根和管道应严密不漏空气。
7、采集天然水样时,应根据试验目的选用取样器,不同深度取样器以及泵式取样器进行取样。
8、采集地表水或普通井水时,应将取样瓶浸入水面以下0.5m处取样,并在不同地点采集混合成供分析用的水样。
9、根据试验要求,需要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时,应对不同部位的水样分别采集。
(三)水样采集的要求:1、采集有取样冷却器的水样时应调节冷却水的取样阀门,使水样流量在500~700mL/min,温度为30~40℃的范围内,且流速稳定。
2、采集给水、锅水水样时原则上应是连续流动的水。
采集其它水样时应先将管道中的积水放尽并冲冼后方可取样。
水质化验、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水质化验、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本文旨在规范水质化验和水泵操作的安全技术规程,确保水质检测和水泵运行符合相关标准,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水质化验实验室和水泵使用单位。
二、水质化验规程1. 实验室装备和设施1.1 实验室应配备完善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确保能够进行准确可靠的水质化验。
1.2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通风设施,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防止有害气体积蓄。
2. 实验人员要求2.1 所有进行水质化验的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实验室操作流程,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2 实验人员应正确佩戴实验室服装、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个人安全。
2.3 实验人员应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和吸烟,确保实验环境的纯净与安全。
3. 试剂的使用和管理3.1 所使用的试剂应进行标识,确保能够准确识别,避免混淆。
3.2 强酸、强碱等危险试剂应储存在专用储柜中,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3.3 各类试剂应定期检测过期情况,避免使用过期试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实验操作规范4.1 实验前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4.2 操作前应认真查看实验操作流程,了解试剂用量和实验步骤,确保能够正确执行实验。
4.3 在进行危险试剂的使用时,应戴好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4.4 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并及时整理实验记录和报告。
三、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水泵设备安装1.1 水泵设备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和安装环境,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周围环境符合安装要求。
1.2 水泵设备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1.3 安装完成后,应对水泵设备进行检测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无异响和泄漏。
2. 水泵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1 操作前应检查水泵设备的所有连接部位,确保无松动和泄露。
2.2 水泵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本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本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 实验室环境的准备:a. 确保实验室内干燥、温度适宜,并保持良好的通风;b. 确保实验室内无杂物,工作台面清洁整齐;c. 检查实验室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材料和试剂的准备:a. 检查所需的试剂和材料是否充足,并检查其质量和保质期限;b.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磁力搅拌器等,并确保其清洁干净;c. 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控制样品。
二、样品采集和处理1. 样品采集:a. 根据采样点的位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并确保其干净无污染;b. 在采样前,清洗双手并戴上手套,以避免样品污染;c. 对于液体样品,用适当的容器进行采集,并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d. 对于固体样品,采集时要注意避免杂质的混入,并使用干净的工具进行采集。
2. 样品处理:a. 对于液体样品,搅拌均匀后,取出适量的样品(根据需要的实验量);b. 对于固体样品,需要进行样品制备和处理,以获得合适的试样;c. 对于大气样品,如气体和颗粒物,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和收集。
三、实验操作流程1. 外标法浓度测定法:a. 准备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b. 依次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加入样品容器中;c.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如光强、温度等;d. 记录测得的吸光度值,并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2. 比色法浓度测定法:a. 准备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b. 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c. 使用比色计对比色皿中的溶液进行测量;d.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3. 其他测定法(如电位滴定法、电导率测定法等)的操作流程与上述类似,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a.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随时记录所得数据,并标明所测量的物质和条件;b. 确保记录的数据准确、清晰,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
水质化验工岗位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工岗位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质化验工岗位的操作流程,确保水质测试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化验工作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水质化验工作的人员。
2. 工作职责水质化验工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进行水样采集和准备工作;•根据要求进行水质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余氯等指标的测定;•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水样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记录,并编制相应检测报告;•管理和维护实验设备仪器,保证其正常运行;•参与实验室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工作。
3. 操作流程3.1 水样采集和准备1.根据采样计划和采样点位,准备采样器具和标签等。
2.在采样点位处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水样采集,避免交叉污染。
3.根据采样点位和采集时间等信息,正确标注样品容器。
3.2 水质检测1.准备好所需的试剂、仪器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校准。
2.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所需指标,记录相应的测量数值。
3.注意对样品进行处理,如过滤、稀释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步骤。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确保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5.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记录,在记录中正确标注样品的信息,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3.3 实验室管理1.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度。
2.定期进行实验室环境检测,如温度、湿度等,保证实验条件稳定。
3.做好试剂和标准溶液的管理,注意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4.参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检查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安全与环保1.在进行水质化验工作时,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随意操作仪器设备,禁止有害化学品的滥用。
3.合理使用和储存化学品,避免泄漏和事故发生。
4.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置。
5. 规程修订本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并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前言水质化验是对水污染控制和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的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能够保证水质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有助于提高水质测试的精度和效率,为水质监测、治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水质化验通常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酸碱度计、电导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色度计、离子色谱仪等。
试剂根据测试需要的参数不同,所需要的试剂也有区别。
主要有下面几类:•酸碱试剂:普通硝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比色试剂:酚酞、二氯苯酚、3,5-二硝基水杨酸等。
•指示剂:酚酞、溴甲酚、甲基橙、甲基红等。
•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等。
操作规程1. 样品采集采集水样应选择水体中心位置,并且距离岸边不应过近。
采集前应清洗容器,并用被测物清洗3次,使采样器材无残留。
水样容器应该尽量避免有死角,以免造成污染。
2.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
通常会进行过滤和预处理。
•过滤:使用0.45μm或0.22μm滤膜过滤水样,以去除颗粒物。
•预处理:一般会用酸或碱调整样品的pH值,使其处于测试范围内。
3. 确定样品参数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选择相应的方法。
比如:•pH值:用酚酞指示剂,用酸或碱调整至中性范围,使用酸碱度计来测定pH值。
•DO(溶解氧):使用电解法和间断采样法来测定溶解氧浓度。
•COD(化学需氧量):用色差计或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来测定溶液中氧化剂的消耗量,从而计算COD。
4. 记录样品参数在化验过程中,应当及时记录样品参数、测试方法、实验数据等等,以便后续分析、比对。
5. 报告撰写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水质测试报告。
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有:样品名、测试方法、测试参数、测试结果、分析等。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避免污染。
2.实验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免有害气体的累积。
3.操作前应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运行,试剂的保存是否正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1. 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 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 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 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避免发生差错。
7. 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 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 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 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
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 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 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