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质化验标准操作规程 (1)
锅炉水质化验工规程7篇

锅炉水质化验工规程7篇【第1篇】锅炉水质化验工的操作规程一、普通规定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固定式低压锅炉水质化验工作。
第2条锅炉水质化验人员必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平安监察机构颁发的操作证,持证上岗。
第3条水质化验人员应仔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矩和标准,严格遵守各项规则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4条锅炉水质化验人员应认识本地水源状况及锅炉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装备的技术性能;应协作有关人员对水举行定期检验,检查与评价水处理效果。
第5条按规定妥当保管各类化学药品和试剂。
第6条化验工作所需的量具,仪器等应按规定定期校验。
二、操作前的预备工作第7条按照化验项目的详细要求,备好适用的器具,使用前应仔细洗涤,保证其清洁无污染。
第8条按照化验项目的详细要求,备齐所需的化学药品和试剂,并仔细检查其成份、浓度、纯度等级、有效期等,品质参数应符合规定。
第9条备齐并检查化验所需的各种仪器、量具等,应标定合格,保证其精确牢靠性。
三、操作第10条采集水样用的容器应是玻璃、陶瓷器皿,采水样时应先用水样水冲洗三次后才干采集水样,采后快速将瓶盖盖好。
第11条采集原水水样时,对城市自来水,应先冲洗管道5--10分钟后再取样;对井水,应在水面下500毫米处取样;对江、河、湖及泉的地表水,应将采样瓶浸入水面下500毫米处并在不同地点分离采集,保证所采水样的代表性。
第12条采集锅炉给水的水样时,应在水泵的出口处或给水的流淌部位取样。
第13条采集炉水水样时,接有水样冷却器者,应调整冷却水量及取样阀门,使水样温度在30--40℃范围内,流速稳定并控制在500--700毫升/分范围内;没有水样冷却器者,取样时应使用耐热器,并注重缓开取水阀门,取样人员应避免水流方向正面,防止烫伤。
第14条采集水样的数量应能满足实验和复核的要求。
第15条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等不稳定成份时,按规定的办法在现场化验。
第16条各项水质化验分析的办法,应按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附录a“水质分析办法”执行。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3篇)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锅炉水质化验是锅炉运行和维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锅炉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锅炉水质化验的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1. 确保化验室的环境整洁和净化,严禁吸烟、食品、饮料等杂物进入。
2. 检查化验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包括pH计、密度计、溶解氧仪等。
3. 根据需要准备好所需化学试剂,包括标准溶液、指示剂、配制溶液等。
二、水样采集1. 在锅炉运行正常工况下,选择代表性的锅炉水样进行采集,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2. 使用铜质材料的容器进行水样采集,避免与其他金属材料产生化学反应。
3. 采集时要保持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气体和杂质的进入。
三、化验操作1. pH值测定a. 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b. 在pH计电极的玻璃球上涂敷一层内液体及电极涂层。
c. 将电极放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pH值。
2. 密度测定a. 在密度计中填充适量的纯净水,并调节水温到设定值。
b. 按照仪器说明,将水样注入密度计中,待测量稳定后记录密度值。
3. 溶解氧测定a. 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将溶解氧传感器插入水样中。
b. 开启溶解氧仪,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溶解氧浓度。
4. 硬度测定a. 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加入适量的配制溶液。
b. 按照试剂说明,进行滴定反应,记录所需用量。
5. 总碱度测定a. 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加入适量试剂。
b. 进行酸碱滴定反应,记录滴定所需用量。
6. 总磷酸盐测定a. 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加入适量试剂。
b. 进行化学反应,记录颜色变化。
7. 总硅酸盐测定a. 取一定量的水样,并加入适量试剂。
b. 进行化学反应,记录颜色变化。
四、结果判定与处理1. 将化验结果与锅炉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2. 根据化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锅炉水质化验标准操作规程

锅炉水水质理化检测标准1 目的阐述锅炉水质化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2 范围适用于锅炉水质化验的全过程。
3 规程3.1 硬度测定3.1.1试剂1)C=0.01mmol/L的EDTA标准溶液;2)氨-氯化铵缓冲溶液;3)铬黑T指示剂。
3.1.2测定方法(此法适用于水样硬度小于0.5mmol/L)1)取100ml被测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5ml氨-氯化铵缓冲液,再加入1-3滴铬黑T指示剂。
在不断摇动下,如果水已经发蓝,表示合格,水质硬度为0;如果水样发红,继续下一步;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记录EDTA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公式如下:C×VYD=—————— ×103(mmol/L)V S标准:YD≤0.03mmol/L。
式中:C指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V指滴定时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V S指水样的体积。
(简单计算,把EDTA消耗量除以10即得出硬度的数值)2)将硬度测量结果填入《水质检验报告单》。
3.2 碱度测定3.2.1试剂1)酚酞指示剂;2)甲基橙指示剂;3)C=0.1mol/L硫酸标准溶液;3.2.2测定方法1)取100ml被测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若显红色,则用0.1m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体积V1,然后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橙红色,记录第二次耗酸体积V2(不包括V1)。
计算公式如下:C×(V1+V2)JD总=———————— ×103(mmol/L)V S式中:JD总指碱度,值在8-26mmol/L之间为合格。
C指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mol/L);V1、V2指两次滴定时所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ml;V S指水样体积,单位ml。
(简单计算,把两次滴定时所耗硫酸标准溶液的量的值既是碱度的数值)2)将碱度测量结果填入《水质检验报告单》。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一、前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为了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需要对锅炉水进行定期的化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水质化验的操作规程。
二、化验设备和试剂准备1. 化验设备:pH计、电导率仪、硬度测定器、溶氧仪等。
2. 试剂准备:酚酞指示剂、缓冲溶液、离子交换树脂等。
三、化验操作步骤1. 取样: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在锅炉水系统的不同位置进行取样。
取样前应先检查取样管道是否畅通,并用蒸汽吹扫法将管道内的残余水排干净。
2. pH值测定:取一定量的锅炉水样本,放入pH计中,按照pH计的使用说明进行测定。
测定前应用去离子水对pH计进行校准。
3. 电导率测定:取一定量的锅炉水样本,放入电导率仪中,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测定。
测定前应用去离子水对电导率仪进行校准。
4. 硬度测定:取一定量的锅炉水样本,放入硬度测定器中,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测定。
5. 溶氧测定:取一定量的锅炉水样本,放入溶氧仪中,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测定。
6. 其他指标测定:根据需要,可以对锅炉水中的其他指标进行测定,如铁离子、总碱度、总磷酸盐等。
四、化验结果分析1. pH值分析:根据锅炉水的pH值,可以判断锅炉水的酸碱程度,了解是否存在酸腐蚀或碱腐蚀的情况。
2. 电导率分析:电导率是衡量水中溶解物质的能力,可以间接反映水中的总固体含量。
通常情况下,电导率越高,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越高。
3. 硬度分析:硬度是指水中钙和镁离子的含量,高硬度水会导致锅炉水垢的形成,增加锅炉的热阻力,影响热传递效果。
4. 溶氧分析:溶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高溶氧水会导致锅炉金属部件的腐蚀和锈蚀。
5. 其他指标分析:根据锅炉水中其他指标的测定结果,可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和是否需要进行处理。
五、化验结果记录和处理1. 化验结果记录:将每次化验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包括锅炉水的各项指标测定值、日期、位置等信息。
2. 结果分析: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锅炉水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锅炉水质化验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锅炉水质化验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锅炉水质安全,保护检验员的人身安全,规范锅炉水质化验工作,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锅炉水质化验员应具备一定的化学和锅炉水处理知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化验过程安全、规范、准确。
第三条锅炉水质化验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化验工作,禁止擅自更改操作程序和参数设置。
第四条锅炉水质化验员应熟悉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各种化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知识。
第五条锅炉水质化验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第六条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饮食、吸烟等在化验室进行。
第七条切勿独自进行高危操作,涉及高危化学品的化验工作应有他人协助或监督。
第八条化验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实验服、手套等。
第九条化验员在进行化学试验时要小心谨慎,操作时应保持专注,防止疏忽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第十条化验员在操作化学试剂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并储存试剂,防止因试剂泄漏、溢出而引发危险。
第十一条化验员应定期进行自我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因患病或身体不适而影响工作安全。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第十二条化验员应熟悉和掌握常用化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确保操作正确和结果准确。
第十三条仪器设备的操作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现象。
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的操作后,应及时清理并进行维护保养,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第十五条仪器设备停用时,应进行封存,确保设备安全。
第四章化验操作规范第十六条进行化验工作前,应熟悉试剂的性质和化验原理,并准备好必要的试剂和辅助器具。
第十七条进行化验操作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遵循化验方法和流程,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第十八条小心操作,防止试剂泼洒、瓶盖掉落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化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台面和仪器设备,保持化验室的整洁和清洁。
第二十条化验员应保持专业精神,不得泄露化验结果和相关信息,确保化验的机密性和客观性。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文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锅炉水质化验的操作过程,确保锅炉水质安全稳定,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锅炉,包括工业用锅炉和民用锅炉。
二、设备和试剂准备1. 化验设备:玻璃仪器(烧杯、量筒、试管等)、电子天平、锅炉水样采集器等。
2. 试剂准备:锅炉水样预处理试剂(硫酸、氯化铵等)、水质分析试剂(PH试剂、硬度测试剂等)。
三、操作步骤1. 锅炉水样采集a. 先关闭锅炉的给水阀,排空锅炉内的水,待排空完毕后,关闭放水阀。
b. 在锅炉的不同位置采集水样,使用锅炉水样采集器将样品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
c. 用电子天平称量水样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2. 锅炉水样预处理a. 将采集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硫酸和氯化铵,使水样中的杂质沉淀下来。
b.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水样,使预处理试剂充分混合。
c. 等待沉淀物沉淀完全,并倒掉上清液,保留沉淀物。
3. 水质化验a. PH值测试:取预处理后的水样,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记录下测试结果。
b. 硬度测试:取一定量的预处理后的水样,加入硬度测试剂,根据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记录下测试结果。
c. 氯离子含量测试:取一定量的预处理后的水样,加入氯离子测试试剂,根据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记录下测试结果。
d. 溶解氧含量测试:将水样倒入试管中,封闭试管,并用溶解氧测试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记录下测试结果。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1. 对于测试结果明显偏离正常范围的数据,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2. 通过对多次水质化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判断锅炉的水质是否稳定。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锅炉的水处理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进行水质化验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避免与试剂接触导致伤害。
2. 在处理锅炉水样时,必须注意防止水样的溅出,以免造成污染或伤害。
3.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试剂或处理后的水样倒入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应妥善处理废液和废弃物。
锅炉水质化验工操作规程

锅炉水质化验工操作规程锅炉水质化验工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持有效证件上岗,掌握《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
2.熟悉水处理设备及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二、操作前准备1.备齐化验项目所需化学药品和试剂,并认真检查其成分、浓度、有效期等。
2.备齐化验所需的各种仪器、量具,应标定合格,保证其准确、可靠性。
器具使用前应认真洗涤,保证清洁无污染。
三、操作1.采集水样用的应是玻璃或陶瓷器皿。
采水样时应先用水样冲洗三次后采集。
采集水样的数量应能满足化验和复核的要求。
2.采集原水水样时,应先冲洗管道5-10分钟后再取样。
每天化验一次硬度。
采集锅炉给水水样时,应在水泵的出口或给水流动部位取样,每班化验一次硬度。
3.采集炉水水样时,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使用耐热器皿,缓慢开启阀门,人员避开水流方向。
4.化验的水质应符合标准的规定,达不到要求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在使用具有腐蚀性药品时,严格按药品使用规定执行。
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给水标准:a.浊度≤5毫克/升;b.总硬度≤0.03毫摩尔/升,c.PH值(25℃)7-9,d.含油量≤2毫克/升,e.溶解氧≤0.1毫克/升。
2)炉水标准:a.总碱度6-24毫摩尔/升,酚酞碱度4-16毫摩尔/升,b.PH值10-12,c.溶解固行物≤3500毫克/升,d.相对碱度<0.2.5.离子交换器输出的软水每运行1小时化验一次硬度,4小时化验一次氯根(用H-Na离子交换器时还需2小时化验一次PH值和碱度),炉水应每2小时化验一次硬度、碱度、PH 值和氯根。
6.根据炉水化验结果,由化验人员监督锅炉排污或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建议。
四、测试步骤及要求1.硬度测定操作步骤:取100ml透明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l氨-氯化铵缓冲液,再加入2滴铬黑T指示剂。
在不断摇动下,用0.001m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记录EDTA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V。
2.计算:计算公式如下:YD=〔(C×V)/Vs〕×103(mmol/L)式中:C—指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V—指滴定时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Vs—指水样的体积。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可靠,延长锅炉寿命,提高燃烧效率,保护环境,减少锅炉维修费用,保持锅炉水质稳定以及防止水腐蚀和尺度结壳形成,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试验设备第二条实验室必备的试剂有: 1、磷酸二氢钾:用于测定水中总硬度; 2、硝酸二银:用于测定水中氯离子; 3、硝酸钠:用于测定水中硝酸盐; 4、水合硫酸铜:用于测定水中氯化物; 5、铵磺酸:用于测定水中亚硝酸盐。
第三条实验室必备的试验仪器有: 1、半自动电位滴定仪;2、分析天平;3、超净工作台。
第四条实验员应掌握正确使用和保养实验仪器的方法。
第三章实验规范第五条锅炉水质化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以及企业要求进行。
第六条在进行锅炉水质化验前,应先将试验设备清洗干净,并确认试剂和仪器的有效期限。
第七条开始实验前,应先搞清楚试验的目的、步骤、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所需的试剂的用量。
第八条实验员应穿戴工作服,并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做到实验室卫生与操作安全。
第四章实验内容第九条锅炉水质化验内容主要包括: 1、总硬度的测定;2、氯离子的测定;3、硝酸盐的测定;4、氯化物的测定;5、亚硝酸盐的测定。
第十条根据试验内容,实验员应准备好相应的试剂,并按照试剂说明书正确使用。
第十一条实验员应仔细操作,准确测量和记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第五章实验分析第十二条实验员应将试验结果与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判断锅炉水质是否合格。
第十三条若发现锅炉水质不合格,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水质,保持锅炉运行稳定。
第十四条实验员应将实验结果及时整理,制定锅炉水质监测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六章实验安全第十五条实验员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的安全操作方法,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六条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试验设备,并将废弃的试剂和废液正确处理。
第十七条实验中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实验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阐述锅炉水质化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2 范围
适用于锅炉水质化验的全过程。
3 职责
动力车间负责本规程的编写、修订、培训。
动力车间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 术语
无
5 规程
5.1 硬度测定
1)取100ml透明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l氨-氯化铵缓冲液,再加入2滴铬黑T指示剂。
在不断摇动下,用0.001m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记录EDTA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C×V
YD=—————— ×103(mmol/L)
V S
YD值不得高于0.03mmol/L。
式中:
C指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V指滴定时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V S指水样的体积。
2)将硬度测量结果填入《锅炉水质化验记录表》。
5.2 碱度测定
1)用干净的吸球取100ml透明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若显红色,则用0.1m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体积V1,然后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橙红色,记录第二次耗酸体积V2(不包括V1)。
计算公式如下:
C×(V1+V2)
JD总=———————— ×103(mmol/L)
V S
式中:
JD总指全碱度;
C指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mol/L);
V1、V2指两次滴定时所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ml;
V S指水样体积,单位ml。
2)将碱度测量结果填入《锅炉水质化验记录表》。
5.3 氯根的测定
1)取100ml透明水样注入锥形瓶中,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硫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无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再用硫酸滴回无色,再加入1.0ml10%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红色,并记录消耗体积V。
V×1.0
Cl-=————— ×1000 mg/L
V S
式中:
V指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ml;
1.0指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1ml相当于1mgCl-;
V S指水样的体积,单位ml。
2)将化验结果填入《锅炉水质化验记录表》。
5.4 p H值的测定(电极法)
5.4.1 利用PHS-25型酸度计进行测定。
5.4.2 仪器校正
1)干燥超过2小时的电极需校正。
2)更换新的电极后校正。
3)“定位”旋钮有变动或可能有变动时校正。
4)测量过浓酸(PH<2)或浓碱(PH>12)之后校正。
5.4.2 校正步骤
1)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
2)将选择开关置p H档,用洁净并经检验合格的温度计测量标准缓冲液的温度。
3)用蒸馏水将电极清洗干净,用洁净的滤纸吸干电极表面的水,然后将电极插入p H为6.86(25℃)的缓冲溶液中,调节“温度”旋钮,使显示值与PH为6.86一致。
4)调节“定位”旋钮,使显示值与p H为6.86一致。
5)取出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洁净的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再放入p H=9.18的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调节器,使显示值与p H=9.18一致。
6)反复进行上述步骤操作,直至显示值与两种缓冲溶液p H值一致为止。
经校正后的“定位”、“斜率”调节器不得再动。
7)接通电源,预热10分钟。
8)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电极,用洁净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将电极放入被测溶液中,待显示值稳定后,即可读数。
如被测溶液温度与“温度”调节器指示温度不一致,则调节“温度”调节器,使指示在被测溶液温度值上。
9)读数完毕,将电极清洗干净,然后用洁净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后保存在3mol/L的KCL溶液中。
5.5 悬浮物由品管部测定。
5.6 溶解固形物由品管部测定。
5.7 将校正结果填入SF/QR 07-G-351-01《PHS-25型酸度计校正记录表》中。
6 相关文件
SF/SOP 07-G-312 燃气锅炉标准操作规程
7 附件
SF/QR 07-G-313-01 锅炉水质化验记录表
8 变更记录
新版文件号生效日
期
变更内容原版文
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