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川大网教《通信专业通信网应用综合》讲解
宽带通信网

1.1.3 通信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在通信网上,信息的交换可以在两个用户间进行,在 两个计算机进程间进行,还可以在一个用户和一个设 备间进行。
交换的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如话音、数据、图像等)、 控制信息(如信令信息、路由信息等)和网络管理信息 三类。
由于信息在网上通常以电或光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 因而现代通信网又称电信网。
通常传输系统的硬件组成应包括: 线路接口设备 传输媒介 交叉连接设备
1.1.3 通信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传输系统一个主要的设计目标 提高物理线路的使用效率。 通常传输系统都采用了多路复用技 术,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 复用等。
传输系统必须与交换节点协调一致
保持帧同步和位同步 遵守相同的传输体制(如PDH、SDH等)
通信网理论与应用
第一章 通信网概述
通信网技术是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网络方 面的技术。 要想把通信网建设好维护好,必须了解各种类 型的通信网的结构、接口、协议和技术指标, 了解各类通信网之间的关系和互连,网络技术 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内容十分丰富, 已成为通信工程领域重要的基础知识。
最常见的交换设备有
电话交换机 分组交换机 路由器 转发器
1.1.3 通信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功能结构如图1.2所 示,其主要功能有:
用 用户线 户 接 口 交换 功能 中 继 接 口 中继线
控制功能
信令功能
图1.2 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结构
1.1 通信网的概念
1.1.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1.2 通信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3 通信网的分层结构 1.1.4 通信网的业务及网络分类
1.1.3 通信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传输系统
四川大学智慧树知到“通信工程”《通信系统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1

四川大学智慧树知到“通信工程”《通信系统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下不可用于描述数字信号的是()。
A.便于用统一编码格式对信息进行处理与存储B.可以在编码序列中加入附加信息代码,实现控制、管理和纠错等功能C.不适用于保密通信D.可以设计不同的编码格式,表示码字的码型、波形,以提高抗干扰、抗噪声的能力2.常用的最佳接收机包括()。
A.相关接收机B.匹配滤波器C.包络检波器D.相干解调器3.数字通信系统常用的最佳接收准则包括()。
A.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B.最小均方误差准则C.最大似然接收准则D.以上都是4.数字通信系统中,压缩信息数据频带的措施不包括()。
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多进制调制D.码型变换5.分组码110110与100011的码距为()。
A.2B.3C.4D.5 6.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当码元速率相同时,占用带宽最宽的是()。
A.2ASKB.2FSKC.2PSKD.2DPSK7.在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方面,2ASK、2FSK、2PSK从优到差的次序为()。
A.2FSK\2ASK\2PSKB.2ASK\2PSK\2FSKC.2ASK\2FSK\2PSKD.2PSK\2FSK\2ASK8.某2FSK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2MB,数字信息为“1”时的频率f1为2.048MHz,数字信息为“0”时频率f2为1.024MHz,其已调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为()。
A.4.096MHzB.5.024MHzC.3.072MHzD.6.144MHz9.信息与消息是等价的,消息就是信息,信息就是消息。
()A.错误B.正确10.只要无误码,PCM接收机输出的模拟信号中就没有噪声。
()A.错误B.正确11.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A.MSKB.ASKC.FSKD.PSK12.若一个线性系统的输入是平稳的,则其输出也是平稳的。
()A.错误B.正确13.以下不属于通信系统工作方式的是()。
通信与广电知识点总结

通信与广电知识点总结一、通讯原理1. 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信息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等形式,而传输的手段可以是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
2. 信号与噪声在信息传输中,信号是指要传输的信息,而噪声则是指干扰信号的不良因素。
要保证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就需要尽可能减少噪声的影响。
3. 信道与带宽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通道,而带宽则是指信道能够传输的信息量的大小。
带宽越大,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
4.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模拟信道传输,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
5.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指将信息转换成数字代码的过程,解码则是指将数字代码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编码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可以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和传输,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通讯技术1. 有线通讯技术有线通讯技术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有线通讯技术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
2. 无线通讯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是指通过电磁波等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无线通讯技术的优点是传输灵活、覆盖范围广、成本低等。
3. 光纤通讯技术光纤通讯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讯技术。
光纤通讯技术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
4. 卫星通讯技术卫星通讯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作为信息传输中转站的通讯技术。
卫星通讯技术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等。
5. 移动通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的通讯技术。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方便地进行通讯。
三、广播电视原理1.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是指在空间中传播的电场和磁场的波动。
电磁波的传播具有波长、频率等特性,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2. 调频与调幅调频是指根据音频信号的大小变化来改变载波频率的技术,调幅是指根据音频信号的大小变化来改变载波振幅的技术。
2013秋川大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2013秋川大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第一二次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答案问题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分类:1.无线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环境信息的节点,具有感知和监测能力。
2.中继节点:负责转发数据和连接网络的节点,可以是普通节点或专门的中继节点。
3.基站:负责与节点通信并管理网络,一般拥有更强的计算和通讯能力。
问题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通讯的方式:1.广播通讯:节点向整个网络广播信息,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且节点数量较少的情况。
2.单播通讯:节点之间点对点地进行通讯,适用于信息传输目标明确、实时性要求高的情况。
3.多播通讯:节点向部分节点广播信息,适用于关注同一事件的节点较多的情况。
问题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有:1.跳数最小路径(Shortest Hop Count):由于最短路径不一定是跳数最小,因此通过把节点转发的次数作为路由选择的依据来实现跳数最小。
2.能量最小路径(Shortest Energy Path):根据节点剩余能量最小的路径,实现降低网络负载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3.基于信号质量的路径选择(Signal Quality-based Path Selection):根据节点之间的物理距离和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路径。
第二次作业答案问题一MICAz型号CC2420无线传感器节点特点:1.高度集成:CC2420集成射频发射、接收器、MSP430微控制器和电源管理单元,占用空间小,功耗低。
2.高速数据传输:支持256个不同的寻址节点和对数据包加密处理,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为250kbps,支持802.15.4标准协议。
3.强大的射频性能:内置arma无线电协处理器,可分别设置15个信道数,符合FCC和ETSI规范。
问题二混沌传感器网络的优点:1.动态性强:混沌传感器网络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可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适应复杂和不确定的动态系统。
2.鲁棒性好:传感器节点使用随机的混沌周期,降低节点被破坏或攻击的风险,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与实务——互联网技术

目 录
上篇 综合能力
第1章 通信管理法规与行业规章 2
1.1 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 2
1.1.1 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 2
5.4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95
5.5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95
5.5.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95
5.5.2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与映像 96
5.5.3 数据库系统的外部体系结构 97
5.5.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97
5.5.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98
第5章练习题 98
10.2.1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简介 146
10.2.2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网络功能和相关技术 148
10.3 UNIX操作系统 150
10.3.1 UNIX操作系统简介 150
10.3.2 UNIX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151
10.3.3 UNIX网络文件系统 151
9.3.3 IP包格式 131
9.3.4 ICMP 132
9.3.5 TCP和UDP 133
9.3.6 IPv6 134
9.4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136
9.4.1 路由信息协议 136
9.4.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136
9.4.3 边界网关协议 136
9.5 虚拟专用网技术 137
3.7.3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 70
3.7.4 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要素 70
3.7.5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 71
通信网络及应用

通信网络及应用通信网络及应用是指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的技术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及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来详细探讨通信网络及应用。
通信网络是指将不同的通信设备通过特定的技术连接起来,使得这些设备可以相互传输和交换信息的系统。
它可以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或者互联网(Internet)等。
通信网络的实现需要依靠各种设备和协议,如路由器、交换机、光纤传输技术等。
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电话网络。
当时,人们通过电话线路进行语音通信。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于是乎局域网、广域网等通信网络出现了。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普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电子邮件、网页浏览以及在线聊天等交流方式。
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传输和交互。
通信网络及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商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通信网络实现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离不开通信网络的支持,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方式进行商业交易。
其次,通信网络及应用在教育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传统教育模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而通过网络教育,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网络教育也方便了远程教育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通信网络及应用还在医疗、娱乐、出行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医疗领域,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预约医生、在线咨询等方式获得医疗服务。
通信网络及应用的发展还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用户面临着信息泄露、个人隐私被侵犯等风险。
通信网理论基础第1章

31
表 1.1 主要业务网的类型
业务网 公共电话网 移动通信网 智 能 网 IN 分 组 交 换 网 (X .25) 帧中继网 数字数据网 DDN 计算机局域网 Inte rne t AT M 网 络 基本业务 普通电话业务 移动话音、数据 以普通电话业务为基础的增值 业务和智能业务 低 速 数 据 业 务 (≤ 64 kb/s ) 局 域 网 互 连 (≥ 2 M b/s ) 数据专线业务 本 地 高 速 数 据 (≥ 10 M b/s ) W e b、 数 据 业 务 综合业务 交换节点设备 数字程控交换机 移动交换机 业 务 交 换 节 点 、业 务 控制节点 分组交换机 帧中继交换机 D XC 和 复 用 设 备 集 线 器 (H ub)、 网 桥 、 交换机 路由器、服务器 AT M 交 换 机 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电 路 /分 组 交 换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帧交换 电路交换 共 享 介 质 、随 机 竞争式 分组交换 信元交换
管理等所需的控制信息。
22
2) 交换节点 交换节点是通信网的核心设备,最常见的有电话交换机、 分组交换机、路由器、转发器等。交换节点负责集中、转发终 端节点产生的用户信息,但它自己并不产生和使用这些信息。 其主要功能有: (1) 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功能。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 继接口组成。 (2) 交换功能。通常由交换矩阵完成任意入线到出线的数据 交换。 (3) 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和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 其他控制功能。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 计、维护管理等。
13
网络负责管理和分配的最重要资源: 通信线路上的带宽资源。 网络为此付出的代价: 需要一套复杂的控制机制来实现这种“按需分配”。
14
因此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网络技术之 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配、管理网络资源策略上的 差异,它们直接决定了网络中交换、传输、控制等具 体技术的实现方式。
通信网络计算机综合实践大纲(刘连宇)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通信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实践英文名称:Synthetic Practice of Computer课程性质:基础课程代码:本大纲主笔人:通信工程系面向专业:通信工程(网络教育本)实验讲义名称: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书编写单位: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3年5月主编:一、课程学时学分实验总学时:32 实验总学分:2二、课程简介通行工程专业作为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
在学习教科书、阅读课程教学光盘,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本实践性课程为此而开设。
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1、计算机基础应用:熟悉常用Office组件的基本操作;2、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进行汇编语言及接口程序设计的实践;3、计算机网络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际的网络数据包进行捕捉,分析数据包的结构,加深对网络协议分层概念的理解。
三、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通信等计算机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习这些课程不能仅满足于看懂书上的内容或程序,而且应当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这种完整实践过程的锻炼,将加深学生对书本或光盘上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实践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独立的学习和研究。
四、实践方式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实践过程,并提交实践报告。
五、实践报告报告是整个实践过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写实践报告达到对整个实践的总结和提高。
实践报告可包括:实践报告、实验内容、结果、分析和体会等内容。
六、考核与考试以考查方式检查学生。
考查内容:实验报告综合上机调试能力及实践报告质量给定本实践课程成绩(已非百分制计)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通用微型计算机,每生一台。
软件环境要求:1.操作系统:Windows xp/2003/72.语言环境:计算机基础应用:office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Debug调试程序、MASM宏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尾纤(标记为)
以上配置完成后,根据组网图连接好物理链路就可以对数据进行验证了。
实验验证
通过EB通信软件完成实验数据的配置操作后,方可进行实验结果的测试验证。
可采用与程控出局对接,即正常实现出局通信。
其程控及光传输平台2M端口分布如下所示:
:cfg-add-sncppg:1&&2,rvt;
:cfg-set-sncpbdmap:1&&2,work,5,1,1,1&&2,6,1&&2,0,0,vc12;
:cfg-set-sncpbdmap:1&&2,backup,5,2,1,1&&2,6,1&&2,0,0,vc12;
:cfg-add-xc:0,6,1&&2,0,0,5,1,1,1&&2,vc12;
:cfg-add-xc:0,6,1&&2,0,0,5,2,1,1&&2,vc12;
:cfg-verify;
:cfg-get-nestate;
:logout;
注:将以上命令行编辑成文本文件,将可进行批处理操作。
光接受端11 3 7 1 5 9 灵敏度-6 -10 -8 -12 -2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