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我爱校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四课 我爱校园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课我爱校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美,发现校园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绘画表现,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珍惜校园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发现校园的美,包括自然景观、建筑物、人物等。
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珍惜校园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发现校园的美,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校园的美,以及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美。
2. 观察与发现: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的自然景观、建筑物、人物等,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的美,并做好观察记录。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回到教室,分组讨论自己在校园中发现的美好事物,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绘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将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5. 评价与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绘画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的美。
2.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
3. 注重评价与展示环节,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4.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4. 我爱校园》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4. 我爱校园》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4. 我爱校园》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绘画技法和创作思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好校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校园生活充满热爱,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但在绘画表现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校园美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的美,学会用绘画表现校园景色。
2.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色彩的搭配、绘画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校园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讲解法:讲解绘画技法和创作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4.互动评价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提高绘画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书包、鞋子等校园生活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漫步校园,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美。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校园景色的特点。
同时,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绘画表现校园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技法和创作思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绘画对象,如教学楼、操场、花坛等。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4. 我爱校园》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4. 我爱校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4. 我爱校园》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校园内的景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校园景物的图片,以及绘画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绘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简单的绘画技巧有所了解。
他们对校园环境比较熟悉,对于校园内的景物有较多的观察和体验。
但是,学生在绘画时往往缺乏观察和表现的能力,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校园环境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观察和表现校园内的景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校园内的景物,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景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3.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校园内的景物图片,以及绘画的基本技巧的指导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校园内的景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校园内的景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的基本技巧,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校园景物的绘画作品,巩固所学的绘画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修改和加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我爱校园-湘美版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我爱校园-湘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的不同,学会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创作技巧,提高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维护校园环境、热爱小家庭的意识,促进互助友爱和团队精神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以校园环境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预习(10分钟)提前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让他们到学校周围去看看校园中的景物和人文景观。
2. 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与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校园环境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3. 呈现(10分钟)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图片中呈现了校园中的不同景物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发现美、寻找美。
4. 讲解(1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一些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创作技巧,如:在画面中突出主体、刻画形象特征、运用鲜艳的色彩等。
5. 创作(40分钟)让学生自由创作,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美好景物和人文景观,让他们在创作中学会欣赏、发现和表达美。
6. 展示(15分钟)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价,互相欣赏、帮助,并对有亮点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分享。
7.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和体会。
四、教学资源及评价方法1. 教学资源教师图片、文具、颜色笔、色纸等。
2. 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注意力、参与度,以及完成作品的质量与丰富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绘画技能,还培养了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提升了审美和创造能力,增加了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关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课 我爱校园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课我爱校园︳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绘制一幅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画作。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创新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3. 指导法: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答疑。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优点和不足,提高绘画水平。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重点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3.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绘制一幅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作品。
六、课后作业1. 学生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创作一幅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作品。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绘画活动。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我爱校园》教案

《我爱校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行为的文明也是美的一种表现。
2、知识目标:如何合理地规划和布置我们的学习环境,使之更加文明美丽。
3、能力目标:学会如何用美术技能表现校园美丽的环境并用绘画作品点缀我们的校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我们的校园画出来。
教学难点:画面的组织与构图。
课前准备:铅笔,水彩,校园美丽一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通过欣赏有关校园的照片或者录像片,让学生感受校园中的美丽景色。
2、教师引导学生对所看的美丽景色进行评述,可以用一个词,一句话。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一个词,一句话串成一段话。
(二)发展阶段:
1、欣赏课本图画,对画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从建筑物的环境建设以及人物活动等,先示范性地向学生说一说,如建筑物的外形,颜色等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问: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最吸引人?要是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如何向学校提出建议,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美化?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展示表现校园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教师应该注意选择采用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材料的作品来展示,让学生了解进行美术创作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材料。
(四)表现阶段:
1、学生自由创作,画一幅想象的校园的作品。
2、教师巡堂指导学生作画。
(五)展示阶段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
湘美版美术四下第4课《我爱校园》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四下第4课《我爱校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爱校园》是湘美版美术四下第4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校园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校园风景画的欣赏、绘画技巧的讲解、学生作品的展示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校园风景画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对校园风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描绘校园美景时,往往难以把握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因此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校园美景,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校园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美景,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具观赏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校园风景画,了解绘画技巧。
2.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校园风景画的绘画方法和注意事项。
3.采用实践法,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采用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些校园风景画,让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对校园美景的感受。
2.讲解:讲解校园风景画的绘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
3.实践: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我爱校园》2.教学目标:欣赏校园美景,培养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3.绘画技巧:观察、构图、色彩搭配4.评价: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如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绘画技巧等。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 《我爱校园》(教案)

那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到这了,请同学们课后仔细观察校园的每一处美景和精彩瞬间,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线描淡彩方法在你们的画面上完美呈现出来,老师非常期待你们一幅幅的精彩的作品表现哦!
好的,同学们再见。
教学难点
学生能掌握淡彩画的基本方法,在色彩处理上要把握住水分、用笔、调色三大要点。
设计思路
本节微课设计思路分为三个部分:一.视频导入激趣:学校美景及学生熟悉的活动场景图片
二.知识讲解:讲授新知,明确课题,了解画法
三.学生尝试练习,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教学过程(微课视频脚本)
项目
内 容
解说词
时间
画面一:片头开场动画,展示课题名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解决以线造型问题;解决色彩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条与色彩的有效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增强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及美化校园、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树的外形结构及其特征,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先涂浅色、后涂深色,掌握画树的三个基本步骤。
《我爱校园》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我爱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我爱校园
教学目标:
◆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难点: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
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三、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
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四、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五、欣赏学生作业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第二课时
一、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
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三、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四、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