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艺术家成长故事_早逝的音乐天才莫扎特
莫扎特的励志故事

莫扎特的励志故事如果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间。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莫扎特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莫扎特的励志故事篇1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如同别的婴儿学说话一样发自天然。
他有一个姐姐叫玛丽安娜(marianne)。
当沃尔夫冈刚会走路时,在父亲给小玛丽安娜上音乐课的时侯,他就听着。
然后他蹒跚着走到拨弦古钢琴那里把教材从头到尾弹得一点不差。
到他四岁时,他不仅能弹拨弦古钢琴,而且开始写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为乐队写一部协奏曲。
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着拉它。
有一天,当他的父亲和三个朋友正在花园的凉亭里弹奏一部弦乐四重奏时,小沃尔夫冈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点不错地拉了出来!他们都大为惊讶,他又同样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
他是出色的钢琴家,可视谱演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
从六岁开始作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一岁写下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写下第一部歌剧,十四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演出。
他在1773年听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后,同年首次写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时年十七岁。
起初,莫扎特的父亲把两个孩子带到德国的音乐城市慕尼黑。
在那里,他们使所有的人都愉快得发狂。
他们在德国和奥天时的每一个市镇停下来,在贵族们的宫殿里开音乐会。
在一个寺院里,孩子们在管风琴上以娴熟的技巧使那些仁慈的修羽士们大惊失色,由于他们从前素来也没有试过这样演奏这个乐器。
未几他们就常被邀请到公爵和王子们的家里演奏。
后来,他们盼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接到邀请,到天子的宫殿里去演出。
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们的全部宫廷眼前演奏。
【名人故事】名人成长故事:莫扎特_1200字

【名人故事】名人成长故事:莫扎特_1200字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世界上最杰出的音乐天才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如今仍然被广泛地演奏和欣赏。
他的成长之路并不顺利,他的一生也充满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一个音乐世家。
他自小就展示出了非凡的音乐才华。
年仅三岁时,他便能深思熟虑地演奏钢琴,并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
他的父母立即意识到他的天赋,并开始全力支持他的音乐发展。
尽管莫扎特的天赋惊人,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
他的父亲非常苛刻,对他的音乐要求极高,常常给他施加巨大的压力。
他的童年失去了游戏和快乐的时光,完全被音乐训练填满。
这对小莫扎特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在十几岁的时候,莫扎特开始在欧洲各地进行巡回演出。
他的演奏和创作受到了很高的赞赏,但他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成功。
他面临了来自音乐界的嘲笑和挑战,许多人认为他太年轻,不值得被认真对待。
这使得莫扎特非常沮丧,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并陷入了创作低谷。
莫扎特并没有放弃。
他决心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他开始向其他作曲家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音乐理论和技巧,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方法。
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他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莫扎特的成功并没有使他的生活变得幸福。
他的财政状况一直非常困难,他经常为了支付生活费用而四处奔波。
他还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和亲人的离世,这对他的精神状态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尽管如此,莫扎特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创作,并继续为人们带来美妙的音乐。
他的死亡来得非常突然,他仅仅活了36岁,但他的音乐才华将永远流传下去。
莫扎特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努力和坚持同样重要。
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总是能够从中找到力量前行。
他的音乐作品仍然激励着无数的人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音乐天才的力量和魅力。
励志故事:莫扎特短暂的一生

励志故事: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励志故事:莫扎特短暂的一生莫扎特,短暂的一生一、初恋德国著名音乐家韦伯有四个漂亮的女儿,莫扎特曾爱上了阿洛伊西亚(Aloysia)这个有着美妙的女高音嗓子的十五岁的女孩子。
父亲怕他的儿子在他找到一个好职位以前结婚而惊恐不安。
他写信催促这年轻人到巴黎去试试他的运气。
象一个顺从的儿子那样,沃尔夫岗与阿洛伊西告别,失望而忧伤地到巴黎去了。
几年之后,失意的莫扎特伤心地转回家乡。
他在路上访问韦伯,发现那漂亮而感情易变的阿洛伊西亚已经变了心,对他已相当冷淡。
二、婚姻莫扎特到维也纳这个大城市去找他的幸运。
他的老朋友们——威柏一家,都在那里。
阿洛伊西亚已经成为维也纳歌剧院工资最高的歌唱家,但是她这时已经嫁给一个名叫朗格的演员。
莫扎特再一次堕入情网,这一次是同阿洛伊西亚的妹妹——那个愉快的、黑眼睛的康斯坦斯(Constance),她也欣然接受了他的爱情。
莫扎特的父亲反对他在没有稳定的收入的时候结婚。
康斯坦斯的监护人拒绝让莫扎特见她,除非他签署一个文件,答应和她结婚。
康斯坦斯立即把这文件撕碎说:“亲爱的莫扎特,我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诺言,我相信你的话。
”在经过许多麻烦事之后,他们终于结婚了。
过了一天,他们收到一封信,里面写着父亲老莫扎特的祝福。
象故事书里面的情人一样,他们经过好的时光和坏的时光,互相间都很快乐。
康斯坦斯象《天方夜谭》里的公主一样,有会讲各种逗人笑的故事的窍门,而且她在穷困和身体不好的时候也从来不失去她愉快的心情。
当他们有任何可安排的东西时,她都能安排得令人赞赏。
莫扎特经常愿意把他所有的一切借给或送给任何看上去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三、艰难时世莫扎特是不靠一个教堂或宫廷的职位而能辛苦地挣一点钱勉强糊口的第一批音乐家中的一个----而那是多么穷困而毫无保障的生活呀!他每逢有机会找到一个学生就给他上音乐课。
他每星期在自己房间里开室内音乐会,为此卖季度票或预订票。
为了开这些音乐会,他创作了一些人们从未写过的最好听的奏鸣曲、四重奏和三重奏。
【名人故事】名人成长故事:莫扎特_1200字

【名人故事】名人成长故事:莫扎特_1200字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德国作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被誉为西方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不仅天赋出众,而且经历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成长之路。
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他的父亲勒奥波尔德是一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培养了莫扎特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的父亲发现他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于是决定全力支持他发展。
在四岁时,莫扎特已经开始演奏钢琴,并能够灵巧地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
他熟练地演奏了许多复杂的作品,令人惊叹。
莫扎特的天赋不仅表现在演奏上,他还对音乐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
莫扎特的才华不仅被他的父亲所赞赏,还引起了当时的皇帝约瑟夫二世的注意。
皇帝对莫扎特的音乐赞不绝口,并成为他的资助人。
这使得莫扎特有机会在年轻的时候获得最好的音乐教育和发展。
莫扎特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的父亲强烈地控制着他的音乐事业,使得莫扎特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由。
莫扎特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失去了资助,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生活。
尽管有这些困难,莫扎特并没有放弃他的音乐梦想。
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创作。
他的音乐作品数量庞大,维也纳交响乐团邀请他成为他们的常驻指挥,并成为维也纳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莫扎特的成长故事并不总体如此美好。
尽管他的音乐才华被人们普遍认可,但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他的财政状况一直不佳,并且在晚年时逐渐陷入了困境。
尽管莫扎特在生活中遭遇了许多挫折,他始终没有失去他对音乐的热情和创作的动力。
他在他的短暂生命中创作了超过600部作品,其中包括交响曲、钢琴曲、室内乐、歌剧等。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灵感,成为了古典音乐的瑰宝。
莫扎特去世后,他的作品开始受到世人的喜爱和赞赏。
人们纷纷为他的音乐才华和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所敬佩,并将他视为音乐史上的伟大人物。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莫扎特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那么关于他的励志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莫扎特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篇1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
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
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
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莫扎特励志小故事篇2有一次,七岁的莫扎特随父亲到奥地利维也纳旅行演出。
皇后玛利亚一德丽萨非常怜爱他。
他在皇后面前演奏了几首钢琴曲,得到皇后的赞赏。
莫扎特听了皇后的赞赏后,竟然得愈地爬上皇后的膝盖,吻她的头,并指着旁边的公主说:"我喜欢她,我要娶她做新娘。
"这位公主就是后来的法兰西皇后。
莫扎特结婚之后,夫妇二人都不知助俭节约,日子过得非常窘迫。
但夫妇间的感情很投合,无论何时都互相慰藉。
阴湿的冬天,莫扎特的房间里异常寒冷,有时他冻得无法正常练习弹奏曲子。
有一次,一个朋友去拜访他们,一踏进门便看见莫扎特夫妇正在跳舞。
这位朋友说:"这么冷的天气你们还有兴致跳华尔兹啊!"可当他看见莫扎特夫妇身上单薄的衣裳和冻得发紫的嘴唇,一切都明白了。
原来,他们夫妇快冻僵了,只好发疯地在屋里跳舞来抵御寒冷。
这位朋友赶快跑了出去,为他们买来了木炭。
莫扎特励志小故事集锦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名人故事】名人成长故事:莫扎特_1200字

【名人故事】名人成长故事:莫扎特_1200字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全球音乐界最具天赋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
他的音乐才华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为后世音乐家树立了标志。
他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充满了努力和挫折。
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兹堡,是古典音乐大师莱奥波德·莫扎特的儿子。
尽管他很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
莱奥波德对他的教育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训练,他经常利用自己的天赋行为自己的粉丝演奏,甚至在世界各地演出。
莫扎特的童年没有时间去享受天真的欢乐,他的父亲把他当成一种投资,试图通过他赚更多的钱。
莫扎特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音乐奇才,所以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莫扎特身上。
在他六岁生日时,他父亲开始教他键盘乐器,如钢琴和管风琴。
他很快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可以在第一听到一首音乐后即可准确地重新弹奏出来。
父亲开始把莫扎特带到欧洲各地的音乐厅和宫殿里展示他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才能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他在年轻时就写下了许多作品,且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作品从未出现错误。
尽管他的音乐才华非常出众,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莫扎特在成年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
在尝试在维也纳谋生失败后,他返回家乡,并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不得不依靠为贵族家庭工作以维持生计,并创作一些受限制的音乐作品。
他的音乐才华终于得到了承认,并于1787年成为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的宫廷音乐总监。
莫扎特在1791年12月5日因重病去世,享年35岁。
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他的音乐天才将永远流传。
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和欣赏,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的成长故事充满着努力和坚持。
尽管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创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创造自己的辉煌。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他是一位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也是被公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之一,他被誉为“音乐之神”或是“音乐魔法师”,享誉国际音乐界。
莫扎特一出生便展现出了卓越的音乐天赋。
他的父亲是一名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他小时候就开始灌输音乐知识,他的姐姐和父亲都是出色的钢琴家。
莫扎特三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五岁便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
他的音乐才华在幼年时期就开始蓬勃发展。
莫扎特自幼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喜欢在钢琴上弹奏,喜欢唱歌,喜欢创作音乐。
他并不满足于一般的音乐发展,更加渴望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他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才华被当时的音乐界所赞叹,他在五岁时曾经在萨尔茨堡的宫廷演奏。
七岁时,莫扎特和他的姐姐被父亲带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让他们的音乐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展现的机会。
他们在巴黎、维也纳、罗马、伦敦等地演出,受到了各地音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他们的演出具有很高的质量和水平,很快就让莫扎特在欧洲音乐界获得了声誉。
莫扎特在他的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和《魔笛》、交响曲和协奏曲等。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当时就已经获得了乐坛上的认可和推崇,直至今天,莫扎特的作品仍然被视为经典作品。
莫扎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安魂曲》是他在逝世前创作的最后的作品。
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和精神内涵,它表达了莫扎特对生命短暂而无常的感慨和深情。
这也是莫扎特音乐成就的一个巅峰。
莫扎特的短暂一生仅有35年,但他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他的音乐成就对整个音乐史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的音乐不仅仅是传达了美妙的音乐情感,更是传达出了深厚的思想和哲学内涵,这也是莫扎特永不磨灭的音乐魅力所在。
艺术天才莫扎特的励志人生

艺术天才莫扎特的励志人生人们常常将莫扎特称为音乐史上的一个天才,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演奏与欣赏。
然而,莫扎特的成功并非是来自偶然,而是源于他努力的奋斗和励志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莫扎特的艺术天分、奋斗历程和人生信念三个方面,展示他的励志人生。
一、天分与早期的音乐探索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音乐世家中。
他从小展现出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仅在三岁时便能熟练演奏一些乐曲。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名作曲家和音乐教师,对他的天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培养。
由于他的迅猛发展,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莫扎特六岁时,他已开始在欧洲各地的音乐厅上演奏,并在维也纳受到普遍赞誉。
正是因为这种早期的成功经历,莫扎特的自信和对音乐的热爱被进一步加深。
二、不断追求的艺术之旅虽然莫扎特从小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但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持续地致力于自我完善与探索。
在不断进修和学习的过程中,他受到了巴赫、海顿等前辈作曲家的深刻影响,并从中汲取灵感与技巧。
莫扎特贯彻着一种持续探索的精神,他的音乐风格不断演进,从初期的轻快明朗到后期的深沉哀婉,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
他在作曲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创作的限制,勇于尝试新的曲式和音乐结构,这也是他之后成为古典音乐巨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传递音乐的激情与坚定信仰莫扎特深信音乐是一种语言,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
他的作品传达着他对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莫扎特认为艺术应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传递给听众。
尽管莫扎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扰,包括财务困难和家庭压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坚定的信仰。
他相信自己的音乐才华是上天所赐予的礼物,因此,他不会轻易放弃,并始终坚持创作。
结语莫扎特的励志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传奇,他通过天赋、奋斗和信念,留下了一世音乐的精彩创作。
他的故事鼓舞着每一位追逐梦想的人,帮助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不断追求自我成长与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
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
他仅仅活了36岁。
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10年的旅行演出均获成功。
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代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又结识了作曲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等,跟他们学习作曲技术,这使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少年莫扎特在旅行演出中一方面熏染了贵族上流社会的风尚礼仪和华丽的艺术风格,另方面因处于市民音乐家的低下地位,也养成了清高自傲、蔑视权贵的性格。
而带有商业性质的繁重的演出任务,又摧残了他的健康。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伦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长笛)的奏鸣曲,写作了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西拉》(1772)等作品。
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显示莫扎特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
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与文化的学习,同时利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与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包括歌剧《假园丁》(1775)和《牧人王》(1775)。
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
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
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
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
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谋到职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创作了2首长笛协奏曲1首双簧管协奏曲、7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3首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
在巴黎,他还写了《巴黎》交响曲、交响协奏曲、管弦乐序曲、长笛和竖琴协奏曲、长笛弦乐四重奏、4首钢琴变奏曲、4首钢琴奏鸣曲等。
第2次途经曼海姆时,写了一些宗教音乐3部交响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响协奏曲、小夜曲、嬉游曲、两架钢琴的协奏曲、3首风琴协奏曲等。
1780年完成了歌剧《伊多梅纽》的创作。
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如奏毒鸣曲式第1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1主题相对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题在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于呈示部的处理,在第1、2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等。
这些手法,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维也纳时期(1781~1791)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到维也纳谋生。
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
但是以后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
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10年,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
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该剧于1782年7月首演,获得很大成功。
1782年,他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了婚。
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J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曲创作的经验,并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赠送给海顿。
1784年,他参加了“共济会”,是维也纳第八支部的成员。
他热心地参加了这个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写出了许多作品。
1785年,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恢复,莫扎特有了从事歌剧创作的机会。
他写了一部滑稽戏《剧院经理》(1786年演出)。
1786年完成并上演了《费加罗的婚姻》,该剧的影响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户晓。
1787年《唐璜》完成并得到演出。
在维也纳,莫扎特发现了J.S.巴赫的作品。
他对巴赫的复调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这对他后期的创作起了重要影响。
1789年4月,贫困中的莫扎特,由他的学生卡尔·利希诺夫斯基公爵带领,到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地演出。
虽然轰动一时,却未能解脱他的经济困境。
1790年1月,他的歌剧《女人心》上演。
2月,皇帝去世,莫扎特向继任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请求接任宫廷乐长L.霍夫曼的职位,得到同意,但未实现。
1791年,他写了歌剧《蒂托的仁慈》,未获成功。
同年9月写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并在重病中写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追思曲》,未能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了。
死后被葬在维也纳贫民公墓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莫扎特的短暂一生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到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歌剧莫扎特的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
他一生的36年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写了20余部。
其中《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和《魔笛》最具代表性。
《费加罗的婚姻》取材于当时在奥地利被禁演的P.A.C.de博马舍的话剧,歌剧脚本由意大利诗人L.达·蓬泰改编,1786年首演。
改编后的脚本虽然削弱了原剧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增添了抒情性的描写,但仍不失原作的批判精神而且揭露和讽刺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虚伪和骄奢淫逸的生活,颂扬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民正直、机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同封建主义斗争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莫扎特这部歌剧的主要贡献是没有沿用当时流行的意大利趣歌剧的滑稽夸张、和杂耍式的手法,而着重描绘了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心理刻画,增强了歌剧的抒情性,并在剧中发挥了重唱的技巧和表现力。
《唐璜》的脚本也自达·蓬泰改编。
1787年首演。
它取材于西班牙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
当时,该传说有各种版本广泛流传于欧洲各国,并已有话剧、歌剧、芭蕾等艺术形式,莫扎特和达·蓬泰选用了G.贝尔塔蒂的歌剧脚本《石客记》(意大利作曲家G.加扎尼加作曲),在剧情和人物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
通过贵族唐璜这个矛盾的人物及其欺骗、损害妇女行为的可鄙下场,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腐烂生活,同时又肯定了主人翁蔑视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一面。
这是一部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歌剧,反映了18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德奥知识界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兴趣和关心。
它是莫扎特在意大利趣歌剧的基础上发展歌剧式戏剧的重要作品。
在处理这部歌剧的音乐时,莫扎特加强了对人物的心理刻划,使人物的形象更为复杂、真实,同时运用戏剧化的重唱,增强歌剧的矛盾冲突。
《魔笛》是莫扎特1791年逝世前几个月写完和演出的最后一部歌剧。
其脚本是由莫扎特的老朋友热心于德国民族歌剧的一座小剧院经理E.希卡内德提议并编写的。
歌剧取材于维兰德的神话《露露》。
通过主人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艰苦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思想。
这部歌剧所反映的思想,和莫扎特追求启蒙主义和对“共济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有密切的关系。
其中几个主要角色可能隐喻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人物。
例如大祭司萨拉斯特罗使人联想到前不久去世的共济会首脑、莫扎特的朋友博恩。
莫扎特采用了典型的新教众赞歌式的音乐塑造,使他的音乐具有庄严、崇高的性质;反面角色夜后,则可能是影射玛丽亚·特蕾西亚(她在位期间曾镇压共济会),这个角色需自技巧较高的花腔女高音扮演,其音乐表演难度较大而没有内在的感情,剧中的英雄塔米诺王子可能是比喻同情共济会的约瑟夫二世,他的音乐优美动人,采用的是正歌剧中的抒情咏叹调,帕米娜是人民高尚精神的象征,音乐十分优美,半人半鸟的幻奇性人物帕帕盖诺及其妻子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音乐带有鲜明的德奥民间风格。
这部歌剧是莫扎特在德国及奥地利歌唱剧和神话剧的基础上,发展德国民族童话歌剧的代表作,它标志着18世纪德奥小歌剧发展告一段落,并为后来德国的浪漫主义歌剧的产生打下了基础,成为后者的先驱。
交响曲莫扎特一共写了约50部交响曲,其中41部有编号,并象其他器乐作品一样可以分为若干组。
交响曲大部分是早年受各种不同音乐风格影响写成的,因而带有模仿不同风格的痕迹。
其中可以看到J.C.巴赫,G.C.瓦根赛尔M.G.莫恩,特别是海顿以及以J.斯塔米茨为代表的曼海姆乐派等风格的影响。
莫扎特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有7部。
其中《第三十一交响曲》(《巴黎》)是为当时欧洲最杰出的交响乐团之一的巴黎交响乐团谱写的,具有巴黎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响,《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实际上是一首小夜曲,《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常被人们称作“没有小步舞曲的交响曲”,它只有3个乐章,不再是对意大利交响曲的风格模仿,而是一部地道的维也纳交响曲,《第三十六交响曲》(《林茨》)反映了莫扎特受海顿交响曲创作的影响。
莫扎特的最后3部交响曲──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是他最优秀的交响乐作品。
它们都写于1788年6~8月的6个星期之内。
人们通常将它们划归为一个组,但三者之间各有其特点: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了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庇特》)宏伟豪迈,乐观向上,预示了L.van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的出现。
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最后3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重视各乐章之间以及乐章中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协奏曲是除歌剧以外,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贡献最为突出的体裁之一。
他一生写了50余部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
这些作品在巴罗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3个乐章对比并置的套曲结构(第1乐章奏鸣曲式,第2乐章是类似咏叹调式的抒情乐章,第3乐章具有舞蹈性或通俗性格);双呈示部,独奏乐器有技巧性的华彩段等。
同时加强了独奏乐器的地位,强调了它不同于协奏乐队的音乐性格。
由于莫扎特的这些成就,使协奏曲不再片面表现技巧,而使之具有与交响曲同样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