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圆锥曲线是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技巧,可以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归纳总结圆锥曲线解题的一些常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主题。

1.判别式法:对于给定的二次方程,可以根据判别式的符号来判断它表示的曲线类型。

当判别式大于零时,曲线是一个椭圆;当判别式小于零时,曲线是一个双曲线;当判别式等于零时,曲线是一个抛物线。

2.参数方程法:对于给定的圆锥曲线,可以使用参数方程来表示。

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可以将曲线表示为一系列点的集合。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问题,使得求解过程更加直观和方便。

3.极坐标方程法:对于给定的圆锥曲线,可以使用极坐标方程来表示。

通过将直角坐标系转换为极坐标系,可以更好地描述和分析曲线的特性。

这种方法在求解对称性等问题时非常有用。

4.曲线拟合法: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点,可以使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来找到一个最适合的圆锥曲线。

通过将数据点与曲线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曲线的参数和特性。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例如地图估算、经济预测等领域。

5.曲线平移法:对于给定的圆锥曲线,可以通过平移坐标系来使其简化。

通过选取合适的平移距离,可以将曲线的对称轴对准到坐标原点,从而更方便地进行分析和求解。

6.曲线旋转法:对于给定的圆锥曲线,可以通过旋转坐标系来改变其方向和形状。

通过选取合适的旋转角度,可以使曲线变得更简单和易于处理。

这种方法在求解对称性、求交点等问题时非常有用。

7.曲线对称性法:对于给定的圆锥曲线,可以通过研究其对称性来简化问题。

根据曲线的对称轴、对称中心等特性,可以快速得到曲线的一些重要参数和结论。

8.曲线的几何性质法:对于给定的圆锥曲线,可以通过研究其几何性质来解决问题。

例如,对于椭圆可以利用焦点、半长轴、半短轴等参数来求解问题;对于双曲线可以利用渐近线、渐近点等参数来求解问题。

9.曲线的微积分法:对于给定的圆锥曲线,可以通过微积分的方法来求解其一些重要特性。

高中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规律技巧总结

高中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规律技巧总结

八、圆锥曲线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大于21F F ,当常数等于21F F 时,轨迹是线段F 1F 2,当常数小于21F F 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小于|F 1F 2|,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 <|F 1F 2|不可忽视。

若2a =|F 1F 2|,则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 ﹥|F 1F 2|,则轨迹不存在。

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如(1)已知定点)0,3(),0,3(21F F -,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 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 A .421=+PF PF B .621=+PF PF C .1021=+PF PF D .122221=+PF PF (答:C );(2)方程8=表示的曲线是_____(答:双曲线的左支)(2)第二定义中要注意定点和定直线是相应的焦点和准线,且“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其商即是离心率e 。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此点到相应准线距离间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第二定义对它们进行相互转化。

如已知点)0,22(Q 及抛物线42x y =上一动点P (x ,y ),则y+|PQ|的最小值是_____(答:2)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1)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12222=+b y a x (0a b >>)⇔{cos sin x a y b ϕϕ==(参数方程,其中ϕ为参数),焦点在y 轴上时2222b x a y +=1(0a b >>)。

方程22Ax By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C 同号,A ≠B )。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及性质总结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及性质总结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椭圆与双曲线的经典结论+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总结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1、定义法(1)椭圆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r 1+r 2=2a 。

第二定义中,r 1=ed 1 r 2=ed 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a r r 221=-,当r 1>r 2时,注意r 2的最小值为c-a :第二定义中,r 1=ed 1,r 2=ed 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

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 1,y 1),B(x 2,y 2),弦AB 中点为M(x 0,y 0),将点A 、B 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 。

(2))0,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3)y 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总结椭 圆1. 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5.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6.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 7. 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2F PF S b γ∆=.8. 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焦半径公式: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9. 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11. AB 是椭圆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 b k k a ⋅=-,即0202y a x b K AB -=。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5篇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5篇教育的现代化和大众化是推进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

科学科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1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 ,y+y )。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 0的反向量为0 AB-AC=CB. 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a=(x,y) b=(x ,y ) 则 a-b=(x-x ,y-y ).3、数乘向量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 0时,λa与a同方向;当λ 0时,λa与a反方向;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 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 0)或反方向(λ 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当∣λ∣ 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 0)或反方向(λ 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

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4、向量的的数量积定义: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记为〈a,b〉,且〈a,b〉∈[0,π]。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6篇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6篇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6篇第1篇示例: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为三种: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在数学中,圆锥曲线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应用,掌握其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其在几何、物理、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圆锥曲线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进行详细总结。

我们从圆锥曲线的定义入手。

圆锥曲线是平面上一点到一个固定点(焦点)和一条直线(准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根据这个定义,椭圆的准线是实直线,双曲线的准线是虚直线,而抛物线的准线是平行于其自身的直线。

椭圆是圆锥曲线中最简单的一种。

椭圆的定义是到焦点和准线的距离之比小于1的点构成的轨迹。

椭圆具有对称性,其焦点到准线的垂直距离之和恒等于两焦距之和,这个性质被称为焦点定理。

椭圆还有面积、周长等重要性质,在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

抛物线是圆锥曲线中最特殊的一种,其定义是到焦点和准线的距离相等的点构成的轨迹。

抛物线具有对称性,其焦点到准线的垂直距离恰好等于焦距。

抛物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曲线,常见于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抛物线运动、光学、无线电通信等领域。

除了上述基本性质外,圆锥曲线还有许多重要的定理和性质。

焦点、准线、焦距、离心率等概念是理解圆锥曲线的重要基础。

圆锥曲线的方程形式也是研究和应用圆锥曲线的关键,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别为x^2/a^2 + y^2/b^2 = 1和x^2/a^2 - y^2/b^2 = 1,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 = 2px。

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其基本性质和定理对于理解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圆锥曲线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几何形体的性质,还可以应用圆锥曲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的能力。

加强对圆锥曲线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第2篇示例: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中最重要的一类曲线,它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这三种。

这些曲线在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我们熟悉的常见数学概念之一。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方法总结

圆锥曲线1.圆锥曲线的两定义: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且此常数2a一定要大于F1F,当常数等于F1F2时,轨迹是线段F1F2,当常数小于F1F2时,无2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且此常数2a一定要小于|F1F2|,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F 1F2|不可无视。

假设2a=|F1F2|,那么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假设2a﹥|F 1F2|,那么轨迹不存在。

假设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那么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如方程2222(x6)y(x6)y8表示的曲线是_____〔答:双曲线的左支〕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方程2222xyyx〔1〕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1〔ab0〕,焦点在y轴上时=1〔ab0〕。

2222abab22AxByC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0,且A,B,C同号,A≠B〕。

2y2假设x,yR,且3x26,那么xy的最大值是____,2y2x的最小值是___〔答:5,2〕2222xyyx〔2〕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1,焦点在y轴上:=1〔a0,b0〕。

方程2222abab 22AxByC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0,且A,B异号〕。

如设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F、F2在坐标轴上,离心率e2的双曲线C过点P(4,10),1那么C的方程为_______〔答:226xy〕〔3〕抛物线:开口向右时22(0)ypxp,开口向左时22(0)ypxp,开口向上时22(0)xpyp,开口向下时22(0) xpyp。

3.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首先化成标准方程,然后再判断〕:〔1〕椭圆:由x 2,y2分母的大小决定,焦点在分母大的坐标轴上。

22xy如方程1m12m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m的取值X围是__〔答:3(,1)(1,)〕2〔2〕双曲线:由x 2,y2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在系数为正的坐标轴上;〔3〕抛物线:焦点在一次项的坐标轴上,一次项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最全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最全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最全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的定义是指平面内一个动点P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PF1+PF2=2a>F1F2),那么这个动点P的轨迹就是椭圆。

这两个定点被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被称为椭圆的焦距。

注意:如果PF1+PF2=F1F2,则动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如果PF1+PF2<F1F2,则动点P的轨迹无图形。

2)对于椭圆,如果焦点在x轴上,那么它的参数方程是x=acosθ,y=bsinθ(其中θ为参数),如果焦点在y轴上,那么它的参数方程是y=acosθ,x=bsinθ。

如果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2/a2+y2/b2=1(a>b>0),那么它的范围是−a≤x≤a,−b≤y≤b,焦点是两个点(±c,0),对称中心是(0,0),顶点是(±a,0)和(0,±b),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离心率为e=c/a,椭圆即为0<e<1的情况。

3)关于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如果点P(x,y)在椭圆外,那么a2+b2>1;如果点P(x,y)在椭圆上,那么a2+b2=1;如果点P(x,y)在椭圆内,那么a2+b2<1.4)焦点三角形是指椭圆上的一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

5)弦长公式是指如果直线y=kx+b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A、B,且x1、x2分别为A、B的横坐标,那么AB=√[1+k2(x1−x2)2]。

如果y1、y2分别为A、B的纵坐标,则AB=√[1+k2(y1−y2)2]。

如果弦AB所在直线方程设为x=ky+b,则AB=√[1+k2(y1−y2)2]。

6)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可以用“韦达定理”或“点差法”求解。

在椭圆中,以P(x,b2x,y)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a2y。

1.已知椭圆 $m x^2 + n y^2 = 1$ 与直线 $x+y=1$ 相交于$A,B$ 两点,点 $C$ 是 $AB$ 的中点,且 $AB=2\sqrt{2}$,求椭圆的方程,若 $OC$ 的斜率为 $\frac{1}{2}$,求 $m,n$ 的值。

圆锥曲线的运算技巧总结

圆锥曲线的运算技巧总结

圆锥曲线的运算技巧总结龚胜良1.已知椭圆上一点P 00(,)x y ,求过这点的直线l 与椭圆的另一个Q 11(,)x y .方法:将直线l 与椭圆联立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1x ,再代入直线l ,从而得到1y .2.若过P 00(,)x y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联立的相关表达式中.又有过该点且斜率为1k-的直线1l 与椭圆联立的表达式,只需将第一个表达式中的k 换为1k -即可.3.许多情况不宜将直线写成点斜式,这样代入曲线计算量会变大(当然做整体处理计算量也不见得很多,具体见2010年辽宁高考数学理),常常设直线l :y kx m =+,再将点代入直线.4.当过一点P 00(,)x y 引曲线C 的切线(切线有很多条)时,将切线设为一条与曲线相联立,从而得到了关于斜率k 高次方程,将k 解出,若为二次用韦达定理.5.在圆锥曲线中,遇到面积比、线段比时.面积比通过找同底或等高或同角,转化为线段比,线段比通过作梯形或三角形转化为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的绝对值比,这样问题变简单,计算量变小.6.要会灵活设直线.当斜率为k ,过点M (,0)m 设直线为1x y m k =+.注意用弦长公式时不要弄混.7.当求证:过定点,定值,关系式恒成立时,直接计算或证明计算量很大,那么我们就先讨论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定值,定点,关系式怎么样.再讨论斜率为0时,定值,定点,关系式怎么样.如果情况是一致的,那就上述得到的情形来假设k 存在且不为0时也成立,接下来就证明该结论即可.8.设直线l 与曲线交于A ,B .1l 为A ,B 的垂直平分线且交曲线于C ,D .两点,l 的斜率为k ,11l k k=- 现设1l :代入曲线得到中点,中点在l 上,得到一元二次方程1∆>0,计算量变小很多(1l :x ky b =-+)9.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0.许多学生记不下来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遵循:左加右减,同负异正(左右指焦点,同异指焦点与曲线的支是否对应)12,F F 为左右焦点,1122(,),(,)P x y Q x y 为曲线的左右两支 11()PF a ex =-+ 21PF a ex =-12QF a ex =+ 22()QF a ex =--11.注重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12.相切0∆=有一交点,容易解出交点,也方便计算.13.12||||x x α-=,去掉绝对值得到两根之差12x x - 14.要充分利用向量(线段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考点及方法总结(江苏)1 化斜为直:利用相似三角形将斜线段之比转化为直角边之比,然后再将直角边之比转化为坐标之比这就将几何量转化为代数值
2相关点法求曲线轨迹如求p的轨迹方程若知道A点所在的曲线方程L 只需找出P与A之间的坐标关系然后带入L即可
3设点、设线然后将问题向X1+X2、x1*x2、y1+y2、y1*y2 上转化,然后联立直线与曲线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涉及最值或范围问题时注意带塔>0;
4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通常构造函数转化为求函数最值(导数求解),也可以保留两个变量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当然在设点时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这样最值问题最终转化为三角函数最值问题
5几何性质:角平分线定理
6公式化法则
7焦半径公式
8极坐标方程(与焦半径有关的题目才能用)
9参数方程(涉及最值与定值问题时可尝试)
10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t|的几何意义是直线上的点到定点的线段长度注意线段的方向性即t的正负(在涉及线段长度的题目中有效)
11注意利用点在曲线上这一基本条件许多
设而不求最终都会用到这一条件
12常见椭圆结论:k1*k2为定值(与椭圆对称点)点差法的到的结论椭圆切点出的切线方程椭圆是对称图形
13弦长公式
14 SOAB=
15代换技巧:如两直线过同一点只有K不一样,则算出k1的数据后用k2代换就能得到另一条线的数据(不只斜率K可以代换,点也可以代换)减少计算量
16当化简到非常复杂的式子时,考虑能否整体代换,将形式复杂的部分用一个变量代替
17利用三点共线列等式
18直线过定点问题
方法一;求出AB直线方程再求定点
方法二:取两个特殊位置的直线,解出交点C,验证交点C是否在直线AB上,只需算k1=k2即可
方法三,若能观察出定点在x轴上,解出AB方程令y=0,解出x为定值即可
19对设而不求方法的具体介绍:大胆设点,利用以下结论
一:点在曲线上
二:点满足一定条件(题目所给)
三:韦达定理
运用好这三点,就可以做到舍而不求
20定比等分点的应用
21涉及垂直首先想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度然后是向量的数量积为0 最后是斜率相乘
22计算技巧1代换技巧2遇到整体可先换元,算到最后再还原23万能公式已知椭圆上一点坐标A(x1,y1)B(m,0)则AB 与椭圆另一交点C坐标立刻可知,自己推出结果,作为结论记忆
江苏省泗洪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