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在园饮水记录表
【幼儿园必备】 幼儿饮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

幼儿饮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一.托小班喝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1.正确认知,了解水的作用1)通过教学活动等,让幼儿了解认识水,了解喝水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喜欢喝水。
2)通过一些小实验,让幼儿了解水和饮料的不同,减少幼儿喝饮料的习惯。
2.重点示范,模仿练习。
教师在喝水环节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比如如何接水、如何使用口杯喝水等要领。
在这些难点地方,教师要重点示范动作要领,引导幼儿进行模仿练习,帮助幼儿掌握喝水的方法和要领。
3.家园同步,巩固习惯。
教师要跟家长保持密切练习,及时反馈幼儿喝水情况,在指导家长在家同步引导幼儿正确的喝水。
4.情景设置,故事迁移。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情境表演,故事等教育策略,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促使幼儿不断调整自己不适宜的喝水行为。
5.注重游戏形式。
教师应组织和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引导幼儿主动的喝水,喜欢喝水,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二.中大班喝水环节常规培养方法1.集体协商,制定规则。
中大班幼儿有自己的对事情的分辨,教师要尊重幼儿,跟幼儿一起讨论喝水环节的事项,幼儿集体制定的班级喝水规则,更能提高幼儿遵守喝水规则的自觉性和稳定性。
2.了解规律,掌握时间。
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探究喝水的规律,比如什么时间喝水,喝多少等等让幼儿在探究中了解规律,养成科学饮水的习惯。
3.案例分析,榜样引领。
1)教师可带领幼儿讨论喝水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边喝边聊天、水洒到地上、衣服上等,通过谈话,和幼儿一起进行分析,了解这些行为的危害性,帮助幼儿减少喝水环节中的问题。
2)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榜样,教师在要求幼儿要遵守喝水规则时,自己也要做到,这样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幼儿,身教更能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4.操作统计,观察判断。
教师可创设喝水统计的墙饰,比如,一天喝水记录表、科学喝水区等,让幼儿自己进行统计自己的喝水量。
来观察幼儿的喝水量。
教师要对幼儿的喝水行为和喝水记录情况给予关注和指导。
【幼儿园必备】 幼儿饮水环节解读

幼儿饮水环节解读
- 活动方案 -
一.幼儿喝水环节概念
幼儿喝水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课题。
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具有主动饮水的意识,能否喝够足量的水,不仅反映出幼儿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反映出班级教师营造的精神氛围及师生关系如何。
教师应有效的引导、帮助幼儿养成主动、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知道
1.饮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饮水的基本常识,喜欢喝白开水;
2.幼儿能逐渐做到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主动喝水,适量喝水;
3.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能安静、有序地喝水,及时喝水,保证身体健康。
二.幼儿喝水环节常规要求
1. 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3. 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
4. 能独立喝适量的水。
5. 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
6. 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根据身体需要适量喝水。
7. 知道按时喝水,遇到特殊情况能及时喝水。
幼儿园水和油的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水和油的观察记录表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喜欢动手实验,有积极的探索兴趣,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l、实验材料:水,食用汕,酷,透明一次性杯子,筷子,幼儿个人记录表,记号笔,大的记录表一张。
2、幼儿经验准备:先认识油和水,感知其特性活动过程: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们看杯子里有什么呀?〔出示水和醋)如果把水和醋倒在一起,会怎样呢?1、幼儿自山猜想并表述。
2、教师实验,幼儿观察现象。
3、集体交流各自的发现:水和醋混合在了一起。
二、第一次操作: 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的分离现象1、出示汕和水,让幼儿自由猜想:如果把汕倒入水中或把水倒入汕中会怎样呢?教师记录幼儿猜想结果。
2、幼儿动手操作,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
3、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自己的记录: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4、教师小结、记录幼儿操作结果:无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
三、第二次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出示筷子,让幼儿猜测搅拌后油和水会怎样2、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搅拌静止后的现象,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4、教师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
教师总结:无论是先倒汕还是先倒水,不论用筷子怎么搅,最后结果都是分成两层,汕在上面水在下面,油和水是分离的,是不会混在一起的。
四、幼儿尝试“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卫生观察记录表

入园环节教师关注了幼儿的健康,对先到的幼儿能妥善组织,不足之处在于晨检不够细致,有个别家长走进班级教室的情况。
早餐
8:00-8:30
教师指导幼儿,取饭时要用双手,吃饭用勺子或筷子,并对个别幼儿不正确的坐姿进行纠正。餐后提醒幼儿擦嘴和收拾餐具。
在早餐过程中,教师比较关注幼儿交谈情况,多次提醒幼儿不要说话,对幼儿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帮助。不足之处餐后没有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式擦嘴
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能够有序、安静的用餐,注意幼儿饮食卫生,不挑食,不浪费,保持桌面、地面清洁。
离园
17:00-17:30
离园前搞好个人卫生,收好自己的东西,主动与老师、同伴道别。
教师能够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组织适宜的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卫生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第一幼儿园
班级:中班
观察日期:2023年X月X日
观察者:李XX
环节
起止时间
主要内容/关注点
评价/反思/存在问题
入园
7:40-8:00
1.做好入园前清洁工作;
2.接待家长和幼儿,关注幼儿的情绪与健康状况,做好晨检工作,提醒带药的家长填好药单;
3.指导幼儿洗手,漱口;
午点/喝水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15:30
安静的用餐,细嚼慢咽。喝水时,会用自己的杯子定时喝水,不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喝水,喝完水后能将杯子放回原处。
幼儿吃午点、喝水时秩序井然,幼儿午睡时教师为幼儿准备合适水温的水给幼儿午睡后喝。不足之处:个别幼儿会过量喝水
游戏/户外活动/教学活动
15:30-16:30
1.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专注于活动,不随便更换区域;
幼儿园保育活动一日观察记录表

1.做好幼儿起床后准备工作取午点盘、打好热水
2.准备好消毒后的梳子
3.当幼儿全部离开睡眠室穿衣后,打开门窗通风
4.与教师一起组织幼儿起床,指导中大班幼儿叠好自己被褥
(1)起床后整理床铺要求:被子折叠方正有形,床单无杂物清扫平整,地面无尘土
(2)每天擦地消毒,保持空气流通,整个睡眠室整洁、有序、卫生
(4)幼儿饮水后,及时擦净地面水迹,避免幼儿滑倒
如厕:指导幼儿如厕,督促上完厕所洗手的习惯,培养其节约用水的习惯,并对厕所进行打扫。
喝水:实施到位。在户外活动后督促幼儿喝水,然后清洗饮水桶,提醒幼儿多喝水,并及时把地面水迹擦净。
提示:在中、大班,可邀请担任值日生的幼儿参与协助,指导幼儿做事细心,培养幼儿认真有条理的行为生活习惯
(六)户外活动环节
1.做好户外活动前的准备
2.提前检查活动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3.必须取户外活动材料三筐以上,以保证幼儿人手两份以上
4.户外活动中照顾体弱幼儿,注意幼儿活动安全,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器材玩具,分类收好送回
5保育员必须参加教师组织的一切户外体育活动,做好配班工作,协助教师指导幼儿参加体育锻炼
(4)五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桌子第四遍
2.擦桌子方法:将桌布对折一次铺平,双手按在桌布上从内向外推擦,擦完一组桌子后换清洁桌布再接着擦
3.发放餐具
按桌布、盘子、碗、勺子(筷子)的顺序发放,要求餐具摆放整齐,勺子(筷子)方向一致
4.帮助洗手幼儿把衣袖整理好
(1)提醒幼儿洗手后进餐
(2)秋冬季为洗完手的幼儿抹擦护手霜
实施到位,入园时要求幼儿做好晨检;
早餐时早用具及卫生纸由保育员负责摆放,在幼儿吃早餐时要求幼儿安静的吃,吃完漱口,并且有小小值日生进行打扫卫生,并且要求幼儿把漱口杯摆放整齐,并在早餐后清洗餐具并且消毒。
幼儿园幼儿饮水注意事项

幼儿园幼儿饮水注意事项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饮水是幼儿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幼儿园幼儿年龄小、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在给幼儿饮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饮用水的来源
幼儿园应严格控制饮用水的来源,应该选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或经严格处理的自来水。
不建议使用不明来源的水源,如井水、水桶水等。
二、水杯的选择和清洗
幼儿园应该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杯,杯子应该无毒、无异味、易清洗。
杯子应该定期清洗,每日更换一次水。
幼儿杯子不宜过大,以小杯子为宜,方便幼儿拿取和饮用。
三、饮水方式
幼儿饮水应该由老师帮助或监督,避免幼儿自行取用水杯或共用水杯。
幼儿应该正确使用水杯,避免将杯子倒放或随意摆放。
四、温度控制
幼儿饮用水应该控制好温度,水温应该在20℃-35℃之间,避免给
幼儿带来烫伤或感冒等问题。
五、饮水量的控制
幼儿饮水量应该适量,避免饮用过多水分,引起腹泻等问题。
幼儿应该注意饮水的时间,不宜在进食前后或睡觉前饮用过多水分。
六、开展健康教育
幼儿园应该加强健康教育,让幼儿了解饮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方式,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幼儿饮水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重视饮水安全,严格控制水源和杯子的卫生,正确引导幼儿的饮水方式和饮水量,加强幼儿健康教育,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幼儿在园表现记录表

生活自理情况
吃饭情况
口能独立吃饭口吃饭时有小动作
睡觉情况
口上床能很快睡□偶尔有睡不着情况
口经常睡不着
孩子整体表现
生活自理
口上升□稳定口退步
生活习惯
口优秀口良好□一般口较为薄弱
性格表现
□积极乐观□胆小退缩
其他建议
幼儿在园表现记录表
班级:幼儿姓名:记录日期:
记录项目
记录内容
备注
上课情况
老认真口较认真口爱讲话□偶尔讲话
口上课爱做小动作口上课偶尔做小动作
参与游戏
口积极主动口情绪不高口不愿参与
口与小朋友争抢
小朋友间协作
□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基本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口不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表模板

麻沙中心幼儿园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表麻沙中心幼儿园在园服药幼儿记录表麻沙中心幼儿园班级卫生消毒检查记录表备注:患某种传染病在该栏内划“√”。
麻沙中心幼儿园2014-2015学年上学期在园服药幼儿记录表2014年9月麻沙中心幼儿园2016-2017学年下学期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表2017年2月麻沙中心幼儿园2014-2015学年下学期儿童传染病登记表2015年3月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消毒对象物理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方法备注空气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采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时间60分钟。
1.不具备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条件时使用。
2.应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
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需要量。
3.禁止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人体体表。
4.采用反向式紫外线杀菌灯在室内有人环境持续照射消毒时,应使用无臭氧式紫外线杀菌灯。
餐具、炊具、水杯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1.对食具必须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消毒。
2.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水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餐具消毒柜、消毒碗柜消毒。
按产品说明使用。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
2.保洁柜无消毒作用。
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进行消毒。
毛巾类织物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后,置阳光直接照射下曝晒干燥。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
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250~400 mg/L、浸泡消毒20分钟。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抹布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煮沸消毒时,抹布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