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教案+反思

颠公晚上到地主家,对虾公说:“姐夫,我姐同意了,喊我来问你什么时候去接亲,她好准备准备。”虾公很高兴,留颠公在他家吃晚饭。
吃饭的时候,颠公装出很贪吃嘴很搀的样子,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饭吃了一碗又一碗,筷子密密往盘子里夹菜。虾公一家人都吃饱了,他还在慢慢吃。桌上四只盘子的菜吃光了,拿起空盘子来舔,舔干净一只又换一只,舌头舔不到的地方,用手把残渣刮进嘴里,油汤沾湿胸前的衣服也不顾,把盘子舔完还装未饱的样子。虾公一家在一旁象看傻子耍杂技一样。地主婆说:“老弟,你这样舔盘子太难看了,不饱再炒嘛。”地主公嗤之以鼻说:“穷鬼的肚子就象潲水桶一样,有填饱的时候吗?”
第二部分(第 6 自然段):满月小猫的活泼可爱。
4. 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课文小结
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猫的喜爱
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词。
2. 熟读课文。
2. 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四、随堂练笔
你能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出示总起句(任
选一题):(1)猫很尽职。(2)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猫
古怪
可爱 喜爱之情
好玩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说课稿带教学反思-第四单元-13《猫》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说课稿带教学反思-第四单元-13《猫》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品课文。
课文以作者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情感的体会等。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对于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深入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体会也需要教师的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事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关爱动物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理解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情感教学法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关爱动物的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起生活中见到的猫,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3.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4.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家的猫的古怪性格和它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会尚有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了解和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猫的性格特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和与家人亲密关系的句子,并进行分析理解。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动物的关爱和珍惜生命的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依据,生动地描绘了猫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用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动物的兴趣也比较浓厚。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用法。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教学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相关图片:用于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猫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些生字的发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 13.猫

13猫[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语文要素】4.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2.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能感受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体会总分结构在表达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猫的图片。
2.让接触过猫的学生介绍一下猫。
3.教师总结:猫——聪明灵活,行动敏捷。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课文《猫》。
(简介作者)老舍先生一生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两大爱好——养花和养猫。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老舍先生家里的猫。
(出示课文插图)向它打个招呼吧!二、检查预习情况,分类识记生词1.识字写字指导。
(1)读准字音。
(2)将15个生字按照结构归类,分析其结构特点,再总结书写要点。
对学生反应有难度的字重点指导。
2.多种方法,理解四字词语。
出示:无忧无虑、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枝折花落、生气勃勃、屏息凝视(1)读准字音。
(提示“折”易读错,要留意)(2)多种方法,理解意思。
要点:把握关键字词的意思,“生气勃勃”中的“勃勃”意为有旺盛生命力的样子;根据构词特点揣摩意思,“无忧无虑”“枝折花落”“屏息凝视”,前后两个字的意思相近;关注相对的字,“长短不同”“粗细各异”,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各不相同。
3.分析相对的词句,感受事物的多面性。
出示:老实又贪玩、贪玩又尽职(1)读正确。
注意停顿。
(2)比较,发现词组间的相同点。
(每组两个词,表达的意思是相对的。
)(3)找一找。
这些相对的词都是形容猫的,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句。
新版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
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无忧无虑任凭尽职蹭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责打生气勃勃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
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②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屏息凝视的情形吗?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进行说话练习。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遭殃:遭受灾殃。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课文,划分段落。
想一想: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写小猫的什么特点?第一部分(1~3):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第四单元⼈类的伙伴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绚丽地落下。
每⼀天,都有⼀些⽣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些⽣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些⽣命永远地消失。
我们⽣活的世界多姿多彩,⼈类孜孜不倦地⽣产劳动,花草⽇夜不停地吐纳芬芳,⽽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类的知⼰、亲⼈、⽼师。
⼈类的⼩伙伴带给我们⽆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本单元让我们⾛近这些⼩伙伴们,⼀起去感受⽼舍先⽣笔下猫的调⽪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恺先⽣笔下⽩鹅别有趣味的⾼傲。
让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类与动物的交流⽅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
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篇是另⼀位作家写的动物。
每⼀篇⽂章的内容和表达⽅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猫细致⽽⽣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的⼩猫的特点,字⾥⾏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课时母鸡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鲜明的对⽐,塑造了⼀位“伟⼤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鸡雏的那种伟⼤的母爱。
2课时13 猫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标1.会认8个⽣字,会写15个⽣字,重点理解“尽职、淘⽓”等词语。
2.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动具体地描述⼤猫的古怪和⼩猫淘⽓可爱的性格,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虑、职、屏”等8个⽣字(包括2个多⾳字),会写“忧、贪、蹭”等15个⽣字,正确读写“⽆忧⽆虑、呼唤、贪玩”等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
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无忧无虑任凭尽职蹭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责打
生气勃勃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
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
②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屏息凝视的情形吗?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进行说话练习。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遭殃:遭受灾殃。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课文,划分段落。
想一想: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写小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1~3):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部分(4):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2.请你把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
四、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之后,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古怪、可爱)
- 第二课时 -
一、检查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上一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写了猫的古怪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看看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猫性格的古怪。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 找出描写猫“古怪性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
①你能找出概括猫性格的词语吗?(老实、贪玩、尽职)
②它的老实、贪玩、尽职各体现在哪里呢?
引读:说它老实,是因为——
说它贪玩,是因为——
说它尽职,是因为——
③“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性格古怪?(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感到奇怪。
因为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
④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体会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对猫的喜爱)
⑤反复读,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3.课文第2、3自然段也写出了猫性格的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
4.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①“小梅花”指的是什么?(猫的脚印)
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老舍先生非但不冒火,反而戏称是“踩印几朵小梅花”。
②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听来会是“丰富多腔”的。
模仿猫的叫声,理解“丰富多腔”。
③猫的叫声是“丰富多腔”的,这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猫的喜爱)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二)猫的可爱。
1.出示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①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
②你从“更”字体会到什么?(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
)
2.小猫的可爱,你感觉到了吗?找出写小猫淘气的句子。
①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的淘气?(没完没了、再跑再跌、胆子越来越大、摔跤、打秋千)
②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小猫当成一个孩子来写,突出了它的天真可爱。
)
④出示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读一读。
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
(从《养花》一文,可以体会到老舍对花的喜爱,再联系课文中小猫对花的糟蹋,可以看出老舍对小猫的爱更深。
)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三)朗读全文。
一只普通的猫,在老舍笔下是那么栩栩如生,这都源自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吧!
三、拓展延伸。
1.不仅老舍爱猫,很多作家都喜欢猫,如夏尊、周而复等,认真读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
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不同之处:老舍——猫的性格古怪、可爱淘气;夏丏尊——人们对猫的态度;周而复——猫的外貌和神情。
)
四、布置作业。
1.搜集关于老舍的资料,阅读老舍的作品。
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特点,表达出对它的感情。
猫
性格古怪小猫可爱
1.抓住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引导学生体会猫的古怪性格。
在思考中,学生明白了,作者把这些矛盾的词语用“可是”连接起来,说明在猫的身上同时具备这些特点,从而理解了它的古怪。
2.在学习满月小猫的可爱时,通过对《养花》一文的拓展阅读,感受老舍对花的喜爱之情,又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加以体会,从而品悟到老舍对猫的爱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