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身份
党课辅导: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意识自觉

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意识自觉有学者过度解读马克思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一定要把它解释为马克思对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切割,解释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马克思的继承人。
这个关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问题,与其说是一个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它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提问一样,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种特殊规律性现象,构成科学马克思主义史观的经验基础。
一、身份认同与主体意识可以说,对于每一位从事马克思主义事业(无论是实践的还是理论的)的人来说,都有一个是否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问题。
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说,做什么事就是什么人。
但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就不能简单地用职业来定义。
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代表一种资格和品质。
这种资格和品质高于职业选择。
马克思主义者除了从事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事业,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与传播等实际的活动外,对其还有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与态度的要求、有科学世界观的要求、有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的要求、有对无产阶级事业和人民忠诚的要求、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政治觉悟的要求、有对马克思主义事业实际贡献的要求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质,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实际是一种政治身份。
本文提出“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意识自觉”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发生过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认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自我认同现象与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意识自觉问题联系起来,是因为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否具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意识问题,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意识自觉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身份认同”现象实际成为一个反映、检验甚至激发马克思主义者的主体意识自觉的经验基础。
二、经验基础与问题实质在马克思自己的文献中,是查不到马克思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的出处的,目前流传的马克思的这句话都来自他人之口。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08071515王珊马克思是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到底伟大在哪里?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法绕开的人物。
德国人威廉•魏施德在《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一书中,曾就马克思的话题提出了一个极为有趣的问题。
他说,假如马克思实现了自己原来的抱负(理想)成为了一个诗人,而不是哲学家的话,那么今天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因为大家知道,马克思年轻的时候,曾认为自己是个天才的诗人,并常常沉迷于写诗(尤其是爱情诗)。
以至于马克思的父亲,一个很有名望的律师,曾在一封写给马克思的信中语重心长地对马克思说:“如果看到你将来成为了一个平庸的小诗人,我会非常痛心的。
”尽管非常痛苦,马克思最终还是放弃了成为一名诗人的梦想。
德国文学史上因此少了一个平庸的诗人(读一读马克思全集第一卷上马克思所写的诗就知道了),但世界上却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1999年德国柏林墙倒塌十周年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经在英国民众中作了一个民意测验,让民众选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英国民众选出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不是别人,正是马克思,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则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后来穷困潦倒,他所生的六个孩子也只有三个活下来了,大部分时间生活上都要靠恩格斯来帮助和接济,但我们不要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马克思出身于安逸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律师;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则出身贵族之家(她的父亲威斯特华伦是个男爵)。
政治家和革命家更多地从他的革命经历,来看待他。
更多地从无产阶级的领袖,解放人类的旗手,这一角度来理解马克思。
马克思同情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怜悯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马克思号召人民起来革命,马克思是正义的化身、伟大的理想主义者,高尚的人格……。
把一切人类最美好的词汇,道德的、伦理的都是用在马克思身上。
却淡化了他作为学者、科学家的身份。
马克思可以有很多地头衔,但是最本质的的头衔是科学家——是把社会当作学术对象的科学家,他一生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它的两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修改)

1、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 3月17日被安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
一代伟人走了, 但是他给人类留下了 巨大文化思想! 3月17日,在马克 思隆重而简朴的葬礼 上,他的亲密战友恩 格斯在墓前发表了悲 痛万分的讲话……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 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 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 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 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 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 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 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 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 谤的折磨。尽管如此,他一生义无 反顾地追求真理。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
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 德国莱茵省的巴门市。憎 恶专制制度,追求民主与 自由,成为家庭的“叛逆 者”。 德国哲学家,马克 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 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被 誉为“第二提琴手”。
1、 1842年11月,恩格斯前往他父亲开办 的营业所,路过科伦,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 次会见了马克思。
英国《焦点》月刊
2、伟大合作之马克思——《资本论》
马克思邀请恩格斯以《资 本论》合著者的身份与他共同 题名,恩格斯婉言拒绝了马克 思的盛情。但在马克思逝世后 ,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 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 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 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 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 1885年和1894年问世成为这部 巨著的实际完成者。
(1)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直接因素:
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的会晤.
④促成因素: 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声援波兰人民的斗争. ⑤领导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说到已经仙逝一百多年了的马克思,在我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马克思那“大胡子”的照片或者画像了。
从小学时,楼道墙壁悬挂的马克思的画像开始,对这位“大胡子”伟人有了最初的印象。
之后,通过初高中到大学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历史,政治课,西方经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等各种课程的学习,我对马克思的了解,逐渐清晰起来。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这是官方书本百科中对马克思最言简意赅的介绍。
然而,在我的印象中,马克思,就像一个多面体,在政治,历史,哲学,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伟大的成就!在第二国际宣传影响下的马克思,是《资本论》的作者,是一位面孔严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在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则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一位激情满怀的革命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学那里,马克思则又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一位人道主义思想家……等等。
一位身兼多重身份,而在各种身份之下都有着历史性贡献的人,真的,不能不令人钦佩!先说说哲学方面吧。
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许大家都会觉得枯燥,无味,深邃等等,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经常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有时候我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而已。
试想,我们从小是如何一点一点的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小学的自然课,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的自然规律,社会课告诉我们世界的社会规律,思想品德课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是与非,因与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必然的联系,而从我们出生到这个世界开始,通过父母的教导,学习各种的客观规律,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与相互之间的联系,逐步了解这个世界,对其产生各种意识,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注重的是初步的认识与学习,这条规律就是这样,知道他的一般规律性,客观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卡尔·马克思:(1818~1883)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184

5、研究的领域很多,发现独到,不是浅尝辄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 命的力量 (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
真正使命:推翻资本主义及其国家制度
7、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解放无产阶级
8、在当代的巨大影响
革命业绩:宣传方面 组织方面 敌人: 忌恨 诬蔑
战友: 尊敬 爱戴
革 6、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
命 用的、革命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
家 实
因 果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践 家 7、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真正使命:推翻 解放 革命业绩:宣传 组织
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
对象上
2、逝世造成的损失
对于历史科学
(生前的巨大贡献) 程度上: 不可估量 空白
体裁:悼词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悼词的特点
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 其次,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 最后,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
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然后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分析,或 分成几个方面来谈;结尾再加以重申, 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 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条理性
感染性。演说辞是说给人听的,因而语言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是产生感染力 的先决条件。同时,为使演说辞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里行间 都应倾注演说者的真情实感。
内容:
悼词
(1)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
(2)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
9、深切悼念马克思(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关于马克思的十个冷知识

关于马克思的十个冷知识马克思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对于现代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关于马克思的知识可能并不仅限于人们通常所熟悉的那些。
下面将介绍十个关于马克思的冷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马克思并不是德国人。
虽然马克思在德国出生和成长,但他的家庭背景是犹太人。
马克思的家族是从荷兰迁移到德国的犹太商人家庭。
后来,由于犹太人的身份,在德国社会中受到了歧视和限制。
2. 马克思的真名是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斯·哈耶克。
在他成为一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之前,马克思曾担任过新闻编辑和记者。
在这个时期,他使用了马克斯·哈耶克这个笔名。
3. 马克思曾是一位激进的革命家。
在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中,马克思积极参与了德国和法国的革命活动。
他曾是一位活跃的革命家和社会主义者,为了自己的政治信仰,马克思曾遭受过逮捕和流亡。
4. 马克思的合作伙伴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好朋友和合作伙伴。
他们一起合作写作《共产党宣言》并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5. 马克思的理论包括经济、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马克思主要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
他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将导致其灭亡,进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创造条件。
6. 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
这本书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作机制和内在矛盾。
《资本论》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7. 马克思的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成为多个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8. 马克思的理论也受到了批评和争议。
尽管马克思的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革命性的,但也有人对其进行了批评和质疑。
马克思的自白.ppt

2019年8月29
感谢你的观看
32
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 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 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 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 故事呢?
2019年8月29
感谢你的观看
33
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
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
2019年8月29
感谢你的观看
2
《马克思的自白》
您最讨厌的缺点?奉迎。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2019年8月29
感谢你的观看
3
卡尔·马克思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叨着雪茄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没有职业到处流浪
用鹅毛笔写字
2019年8月29
感谢你的观看
26
美文欣赏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拉
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 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 吉·德·莫泊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19年8月29
感谢你的观看
27
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 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 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 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 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只言片语; 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 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 他喜欢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 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西伯利亚的寒流
字迹非常潦草
弄得他摇晃了一下
他太忙
但很快就站稳了
跨越时空的马克思——重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跨越时空的马克思——重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何土凤潘宁来源:《求知》 2021年第3期何土凤潘宁马克思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人物,从唯物史观大的历史时代来看,当今世界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即人类仍然身处由马克思打开的历史时空中。
早在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用英文发表对马克思逝世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指明了马克思“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为后人惋惜。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历史功绩、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基于《讲话》文本,从理论价值、政治价值、指导价值三个维度解析《讲话》的重要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近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讲话》蕴含的理论价值对马克思多重身份和主要理论贡献的阐释,是《讲话》蕴含的重要理论价值。
1.深入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首先需要了解马克思。
《讲话》揭示了马克思的多重身份。
其一,革命家身份的界定。
《讲话》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这表明革命家是马克思的首要身份。
同时,《讲话》没有着重强调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而是从侧面诠释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获得高度评价的原因,这表明批判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讲话》也提到,马克思“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极大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
其二,思想家身份的界定。
《讲话》开篇提到“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着重强调了马克思是那一时代为推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最多贡献的思想家。
其三,哲学家和科学家身份的界定。
“两个发现”成为确定马克思身份标识的重要依据,即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属于哲学范畴,由此可以将马克思视为哲学家;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属于科学范畴,由此可以将马克思视为科学家。
总括上述,马克思既是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2.《讲话》深刻阐述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其实马克思并不是一个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的一生的工作都只是为了他内心的伟大理想——人类的幸福。
人民大众的幸福,大多数人的幸福。
身在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摆在他面前的两个重要的阶级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为什么资产阶级不用劳动却每天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为什么无产阶级一生操劳却还只能养家糊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公平???
马克思一直在追寻,一直在思考,它广泛的阅读他深深地思索,为的不是自己的事业成绩,流垂千古,而是在为人类的自由而不断奋斗!
在为了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说明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基础上,成就了他伟大的哲学家!
在为了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以及资本主义怎样成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什么它必然走向灭亡,成就了他伟大的经济学家!
在为了总结阶级斗争,特别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革命指导,成就了他伟大的历史学家。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马克思心中伟大的信念,那就是人类的自由,他真实的身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一生为了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这才是真实的马克思!!!
1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09政本·刘庆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