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合集下载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的分类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

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

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

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纵向受力筋。

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

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

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

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

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

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梁的配筋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

具体表示方法详见03G101-1。

梁钢筋的计算梁需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表示。

梁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下面以楼层框架梁为例简述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梁柱钢筋计算汇总

梁柱钢筋计算汇总
总根数=加密*2+非 加密
二、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 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高— 1层非连接区Hn/3+1层 非连接区Hn/3+搭接长 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 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 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 均为(1/6净高、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2*梁高-50)/ 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 密区-右加密区)/非 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 加密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二-四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1.5*梁高-50)/ 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 密区-右加密区)/非 加密间距-1

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
构造腰筋=净跨+15d*2+弯勾*2

抗纽腰筋=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拉接筋=梁宽-2*保护层+2*11.9d+2*d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2倍计算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梁柱钢筋计算
一、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本文主要从预算的角度,结合梁钢筋计算的实例简述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文|王甜甜浙江江南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在钢筋计算中应该算比较复杂的了,因为梁种类较多,梁中钢筋的种类也较多,且不同的梁钢筋设置存在一些区别,所以在讲述梁钢筋计算之前首先要了解梁的分类、梁中钢筋的种类以及梁的配筋表示方法。

笔者认为在掌握这些知识后,梁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其实不难。

梁的分类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

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

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

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纵向受力筋。

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

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

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

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

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

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梁钢筋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计算过程

梁钢筋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计算过程

例题4:梁钢筋的费用计算过程分析:本工程现浇混凝土梁钢筋:0104160011.钢筋工程量计算:(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1)梁上部通长钢筋:25锚固长度LaE=30d=750mm>500-25=475mm,应弯锚;平直段长度为500-25=475mm≥0.4LaE,弯段长度取15d可满足要求锚固长度要求。

L单根=7200+2×250-2×25+2×15×25=8400(mm)=8.4mN=2(根)(2)左、右负弯矩钢筋:25,负弯矩筋要求锚入支座并伸出Ln/3。

L单根=(7200-2×250)/3+500-25+15×25=3083(mm)=3.083mN=2×2=4(根)(3)梁下部钢筋:25L单根=7200+2×250-2×25+2×15×25=8400(mm)=8.4mN=6(根)(4)抗扭纵向钢筋:18锚固长度LaE=30d=540mm>500-25=475mm,应弯锚;平直段长度为500-25=475mm≥0.4LaE,弯段长度取15d可满足要求锚固长度要求。

L单根=7200+2×250-2×25+2×15×18=8190(mm)=8.19mN=2(根)(5)附加吊筋:14(如图)L 单根=250+2×50+2×(700-2×25)×1.414+2×20×14=2748.2(mm )=2.748m N=2(根)(6)箍筋:φ10(按03G101-1)根据抗震要求,箍筋端头为135°/135°弯钩,且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所以每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为:10d+0.5D+d =13dL 单根=(300+700)×2-8×25+13×10×2=2117.4(mm )=2.117m12007005.122502720021100507005.1-⨯⨯-⨯-+⨯⎪⎭⎫ ⎝⎛+-⨯=箍筋根数 =44(根)另主次梁相交处应在主梁上沿次梁两边各附加3根箍筋,则:箍筋根数=44+6=50(根)钢筋长度汇总:L φ10=2.117×50=105.85(m )L 14=2.748×2=5.496(m )L18=8.19×2=16.38(m)L25=8.4×2+3.083×4+8.4×6=79.532(m)钢筋清单工程量:Ⅰ级钢φ10以内(010*********):T=105.85×0.617=65.31(kg)=0.065(t)Ⅱ级钢综合(010*********):T=5.496×1.21+16.38×2.00+79.532×3.85=345.61(kg)=0.346(t)2.钢筋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参考河南省《综合单价》)(1)Ⅰ级钢φ10以内(010*********):对应子目(4-168)实际工程量=清单工程量=0.065(t)人工费=443.76(元/t)材料费=3392.33(元/t)机械费=26.25(元/t)管理费=207.02(元/t)利润=103.51(元/t)综合单价=4172.87(元/t)填表(2)Ⅱ级钢综合(010*********):对应子目(4-170)实际工程量=清单工程量=0.346(t)人工费=291.11(元/t)材料费=3329.17(元/t)机械费=50.09(元/t)管理费=166.56(元/t)利润=112.45(元/t)综合单价=3949.38(元/t)填表3.钢筋清单项目费用填表(1)Ⅰ级钢φ10以内(010*********):费用=0.065×4172.87=271.24(元)(2)Ⅱ级钢φ10以上(010*********):费用=0.346×3949.38=1366.49(元)合计:271.24+1366.49=1637.73(元)。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一、理论部分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是指钢筋每米长度的质量,单位是kg/m。

钢筋密度按7850kg/m³计算。

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πd²/4)X7850X(1/1000000)=0.006165d²,其中d——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弯钩按弯起角度分为180°(旋转90°的“U”)、135°、90°三种。

见图1-103、钢筋锚固长度(L Ae、L a)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

(如梁内钢筋伸入到柱内)见图1-12所示4、为了便于钢筋的运输、保管及施工操作,钢筋是按一定长度(定尺长度)生产出厂的,如6m、8m、12m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进行连接。

钢筋的连接包括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等方式。

5、绑扎搭接:是利用钢丝(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接头方式,其用于纵向受拉的接头。

见图1-186、钢筋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长度X单位理论质量X构件数量),其中钢筋长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计算;单位理论质量——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按施工图纸计算。

7、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配筋,均为双向配筋,其注写规定如下: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见图2-8(a)中集中标注的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见图2-8(b)中集中标注的②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打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放射状配筋时,以R S 打头,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

见图2-9当独立基础底板的边长不小于2.5m时,钢筋长度按基础底板的边长缩短10%,即按边长的90%交错配置,最靠边的钢筋除外。

见图2-4所示。

8、条形基础钢筋标注:条形基础钢筋标注采用集中标注。

如图2-14中B、C轴线基础TJB p02钢筋标注的“B:”、“T”分别表示:①代号B: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筋。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2. 箍筋的弯勾长度:平钩(180 °)6.25d ;直钩(90 °) 3.5d ;斜钩(135 °)4.9d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30 °:0.268H0;45 °:0.41H0;60 °:0.585H04. 箍筋长度: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基础(一)条形基础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

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10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0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0梁钢筋工程量计算梁钢筋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验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梁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工程施工中合理布置和使用钢筋。

以下是梁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详细步骤。

一、确定梁的几何尺寸首先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要求,测量得到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根据梁的平面形状可以确定梁的截面形式,一般有矩形梁、T形梁、钢筋混凝土梁等。

二、计算截面面积根据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计算梁的截面面积,一般以平方米为单位。

三、确定钢筋布置形式根据梁的受力情况、跨度和截面形状等综合考虑,确定梁的钢筋布置形式。

一般常用的有单排、双排、桁架、等距布置等。

四、计算钢筋截面面积根据梁的钢筋布置形式,计算每组钢筋的截面面积。

一般截面面积计算公式为A=π×(d/2)²,其中A为截面面积,d为钢筋直径。

五、计算钢筋数量根据梁的截面面积和钢筋的截面面积,计算出每组钢筋的数量。

数量计算公式为数量=A×ρ,其中ρ为配筋率,表示单位长度内的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之比。

六、计算钢筋总长度根据每组钢筋的数量和长度,计算出每种规格、每组钢筋的总长度。

总长度计算公式为总长度=长度×数量。

七、计算钢筋总重量根据每组钢筋的总长度和重量,计算出每种规格、每组钢筋的总重量。

总重量计算公式为总重量=总长度×单位长度的钢筋重量。

以上就是梁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详细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梁的抗震要求、施工工艺等,以确保梁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的分类
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

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

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

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
纵向受力筋。

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

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

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

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

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

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梁的配筋表示方法
梁平法施工图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

具体表示方法详见03G101-1。

梁钢筋的计算
梁需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表示。

梁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下面以楼层框架梁为例简述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上下部通长筋长度计算直锚。

当梁支座足够宽时,上部纵筋直锚在支座里,应满足如下条件:
楼层框架梁上下部贯通筋长度
=通跨净长+左右锚入支座长度
=ln+max【(laE),(0.5hc+5d)】
其中:ln—通跨净长;hc—柱截面沿框架梁方向的宽度;ma x—取大值的意思;laE—锚固长度;d—钢筋直径。

上下部通长筋长度计算弯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