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幼儿教育”、 “儿 展过程对儿童特定 地、有差别
“儿童教育”则包含了婴 儿期(0~3岁)、幼儿期
童教育”更为古老, 发展阶段的教育作 原始社会就有了对儿 出界定,其主要依据
地予以考虑。
(3~6、7岁)、儿童期
童的教育 。
(6~11、12岁)儿童的教育。
是不同年龄阶段儿 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6
二、学前教育的性质及特点
• ——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 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方法,揭示 在儿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怎样对儿童施 加教育影响,促进儿童在体育、智育、德育、 美育几方面主动发展的规律。
14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1、总结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借鉴国外学前教 育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探讨学前教育的规律及 发展趋势;
(2)亚里斯多德 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
育的教育家,主张“教育遵循自然”。 (3)昆体良
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
18
(二)萌芽阶段(15世纪~18世纪中叶)
1. 代表人物及其学前教育理论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母育学校》
英国教育家洛克
代表作: 《教育漫话》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16
四、学前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一)孕育阶段(15世纪前)
特点: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中国古代 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的重要
性 “三翻六坐九爬”——婴儿发展的一般规律 《颜氏家训》——幼儿家庭教育的教科书 外象内感——影响深远的早教思想代表
17
2、西方古代
(1)柏拉图《理想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 共学前教育的主张。
作业: 1.辨析下列概念: (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与早期教育 (2)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 2.论述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3.结合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你对学前 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4)认为游戏对增强智慧、培养品格有积极作用。
萌芽阶段(P3)15世纪-18世纪中叶
• 在此阶段,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繁荣,教育 科学得到很大的发展。从17世纪夸美纽斯写成 1632《大教学论》到1806年赫尔巴特写成的 《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科学独立。在许多 教育家的教育著作中,都论述了学前教育思想。
(一)学前教育学的内涵
•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
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P2)
• ——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 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方法,揭示在儿 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怎样对儿童施加教育 影响,促进儿童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几方
面主动发展的规律。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白板说”
• 白板说: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 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本来状 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17世纪英国唯物 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 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 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 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2.关于智慧和知识的教育
(1)向幼儿进行广泛的、启蒙的知识教育; (2)重视保护和训练儿童的感官; (3)重视语言训练; (4)在智育进行中,应按能力进行,尤其是初 步的算术教育; (5)提出多种用于丰富知识,发展智慧的方法 ——‚心智‛的教育; (6)特别注意同龄儿童的相互学习和帮助; (7)主张‚直观教学‛。
学前 教育学
主讲:王晨霞
一、课程介绍
• 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0-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 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 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 育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0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历史与人类社会历史一样久远,而学前教 育机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世纪之前,学前教育往往在家庭中进行,虽然有人提出了学前儿童公共教育和保育 的思想,但是当时的社会既没有创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足够物质基础,也没有相应的要求。 19世纪初,大工业机器生产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很多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工厂工作,教 养孩子的需求被提出,此时社会已经具备了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 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其中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了“幼儿学校”,把 1~7岁的幼儿组织起来进行集体保育,这是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在这一时期,学前教 育机构多由慈善家、工业家创办,其实质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
从生理年龄角度来说,广义的学前期指的是0~6岁,狭义的学前期指的是3~6岁,也 称幼儿期。对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即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下位概 念必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能够影响学龄前儿童身体成长、认知、 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或其他专业的学 前教育机构)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教育资源,对0~6岁的儿童施以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的活动。学前教育可细分为0~3岁的早期教育 和3~6岁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或在亲子园 等早教机构中开展;3~6岁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中实施。
在学前期,儿童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如果受到良好教育,他们就能 形成许多好习惯,如爱清洁、懂礼貌、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等,形成良好的性格、个性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 为规范。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导论一、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对学前教育概念的认识观点不一,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黄人颂黄人颂先生提出,“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梁志燊我国学者梁志燊先生认为,学前教育是对“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3.国外学者(1)国外一些学者提出,学前教育是从胎儿到正式受教育前这段时期的幼年照管和教育。
(2)国外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学前教育是指能激起出生至进入小学的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因国家不同而有5~7岁之别)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体验,且有助于他们整体发展的活动总和。
4.李生兰李生兰认为,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
主要原因包括:(1)遗传学、优生学的研究表明,青年男女在成立家庭的时候,就应慎重择偶,精心选择受孕时间,注意孕期保健、营养、教育,以有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2)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3岁前是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发展的巨大潜力储存在这个时期。
(3)教育实践证明,胎儿教育和婴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密切相联的,对胎儿进行教育,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4)世界上学前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胎儿、婴儿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学前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学前教育的机构来进行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胎儿学校胎儿学校是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主要由医务部门管理。
其招收的对象是孕妇及其丈夫,教育方式是让孕妇对胎儿说话、听音乐,适当拍打、抚摸肚皮上的一定部位,使胎儿出生后的学习更容易,发育更正常,同时可巩固家庭关系。
2.托儿所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主要由妇联部门创办和管理,属民办性质。
托儿所的儿童按月份或年龄分班。
3.幼儿园幼儿园是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学前教育学 教材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学前教育是以学龄前儿童(0-6岁)为对象的教育。
学前教育包括两个阶段的教育:婴儿教育阶段(0-3岁)和幼儿教育阶段(3-6岁)。
学前教育按其实施场所又可以分为:家庭中的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中的教育(也即组织化了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概念、命题、历史发展轨迹和理论的学科。
其目的是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和规律,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使学龄前儿童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其特征(一)学前家庭教育学前家庭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家庭的产生。
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家庭之后,就有儿童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极大的。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1.领先性: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生活环境2.长久性:家庭教育陪伴着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3.单独性: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个体4.随意性:家庭教育的形式和质量受施教者的水平和意愿影响5.随即性:家庭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是一种生活化的随时随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二)学前社会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是指学前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学前教育的机构来进行的。
1.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1)群体性:学前设施面向众多儿童,不是针对单个个体进行(2)目标性:有明确培养目标的指引(3)计划性:教育的实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4)多样性:实施教育的机构具有多样性2.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托儿所托儿所具有教育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双重性质。
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社会教育机构,全天开放。
我国的托儿所主要是为1岁以上的儿童进行服务的。
班容量在30名儿童左右,有保育员2名,并且保育员受到的专业训练较少。
(2)幼儿园幼儿园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通常所说的“保教结合”。
幼儿园是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社会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家庭是学前教育实施的场所,父母和其他家庭 成员是学前教育者。
学前儿童同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具有血缘 亲情关系,所以,家庭学前教育具有独特的优 势。
(二)社会学前教育
社会学前教育是在家庭以外的社会场所、由专职人 员对学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称。其 可分为两种形式 :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意义
三、研究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一)认识学前教 育,涵养适宜的学
前教育理念
通过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学前教育具有怎样的特点、幼儿教师需要 怎样的素质、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遵循怎样的规律等,将有助于准备成为幼 儿教育工作者和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人们澄清观念,从而形成合理的儿童 观、教师观、教育观,进而提高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作为课程的学前教育学,也称“幼儿教育学”、“学前 教育概论”、“幼儿教育概论”,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进行选择、重组 而建构起来的以介绍或阐述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原则 与方法为核心的专业学习领域。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四、学前教育的类型
(一)家庭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学就是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 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 对儿童的教育从出生就开始了,0~3 岁 儿童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3~6 岁儿童 的教育称为幼儿教育,两者是相互连接、 性质相近又密切联系的。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一)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各要素的组成和发展规律 (二)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学前教育活动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不同时空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和 理论进展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学前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的影响
案例:在幼儿园学到最重要的东西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 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的一位:“在您的 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 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 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 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 到:“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 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研究还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 儿童,在学龄阶段更难适应学校生活,交往困 难、厌学、逃学、纪律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少年 犯罪率更高,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 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走 上犯罪的道路。
4.学前教育对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影响
3-6岁是基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 3岁是幼儿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如果此 时能积极地加以指导和训练,幼儿可以获得 许多动作技能和经验。
思考: 幼儿教育是否等同于学前教育?
庭和社会发展的 意义
(一)学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学前教育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智力递减理论, 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
4岁 ——50% 4-8岁 ——30% 8-17岁——20%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 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 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了错事要 表示歉意;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 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 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 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20世纪初期,福禄贝尔、蒙台梭利以及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很多教会开始设立幼稚园 和培养幼稚园师资的幼稚园师范学校。随着幼稚园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涌 现出一批致力于研究和创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其中陈鹤琴、 陶行知、张雪门、张宗麟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习
目
3 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标
4 能运用学前教育的有关原理,分析当下学前教育的现象
1
PA R T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含义、价值、特点、 要素与任务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 心健康,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无论这种 活动是有组织的、自觉地、系统的,还是无组 织的、自发的、零散的,都属于教育。广义的 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 构和专门的教育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 活动
(四)发展新阶段
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行了提高理论化 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
主要表现为: 1、理论化水平的提高 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20世纪中叶,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心理学, 特别是幼儿心理学和社会学、人类学都有了 很大发展,为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科 学依据。
(一)学前教育的目标
1、托儿所的保教目标 托儿所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下: (1)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 增强幼儿的抵抗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幼儿 的身心正常发展。 (2)发展幼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 语言及认识周围事物,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发展,并获 得简单的知识。 (3)对幼儿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 品德教育。 (4)培养幼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 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呢?
内容概要
一 教育与学前 教育 二 学前教育 的特点 三 学前教育 学概述
四 学前教育的 历史发展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
教育学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什 教育是指人类传授知识经验、训练 么 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及习惯、塑造人 是 教 格的一种基本社会活动,是人类得以 育 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什 么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够促进儿童 是 学 身体发育、促进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 前 塑造性格等方面的活动,都可以说是 教 学前教育。 育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什 么 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工 是 学 作者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在学 前 前教育机构中对儿童施以有目的、有计 教 划的一系列影响活动。 育
学前教育学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目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要素、内容、目的及原则
第三节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
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
学前教育与学 前教育学的内 涵与特点。
掌握
学前教育的要 求、内容、目 的及原则。
了解
我国学前教育 法规及规章。
学前教育是什么?
学前教育专业要学些什么?
谈谈你对幼儿教师 的看法。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指所有能够发展人们的身体
什 么 是 教 育
机能与智力水平、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
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目的: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
员。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在专门设置
什 么 的教育机构中,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是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受教育 教 育 者,使受教育者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
了“癸卯学制”,标志着我国的学前教育正式进入教育的舞 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uimao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特点
3 门化
1规模扩 大化
师资专
2 形式多 样化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湖北幼稚园 南京钟鼓楼幼稚园 江西实验幼师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二、学前教育的特点
特点 一
学前教育的
非义务性 学前教育的 启蒙性 特点 三
保护和教 育相结合
学前教育的 保教合一 特点 二
三、学前教育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学的内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 的科学。 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学前 教育规律的学科。 目的是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和规 律,使学龄前儿童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学的内涵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1.学科概念、特点和研究对象。 2.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3.学前教育的目的、原则和要素。
4.学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5.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配合。
6.幼小衔接问题。
三、学前教育学概述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1.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2.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最早出现于西方。
19世纪初,欧文在他的模范区苏格兰新拉纳克建立了 “性格形成新学园”,是历史上为工人阶级创办的第一个学 前教育机构。最初出现的这些学前教育机构多是慈善性质的 社会福利机构。
我国的学前教育出现要晚于西方。1903年,清政府颁布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 著名儿童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开山鼻祖
福 禄 贝 尔
主要教育思想和实践: (1)明确了幼儿园的任务 (2)强调游戏在儿童教育 中的地位 (3)创造了“恩物”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蒙 台 梭 利
教育思想: (1)儿童自我学习法则 (2)敏感期与感官教育 (3)重视教育环境和教 师的作用
1.掌握理论,善于思考
三、学前教育学概述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2.联系实际,参与实践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初期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四、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陈 鹤 琴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活教育”理论 (2)强调学前教育要适应儿童的 发展规律 (3)注意儿童整体全面的发展 (4)强调家园配合
姓名: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