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环保综合实践课《绿色家园》活动设计及案例
《绿色家园》教学设计

《绿色家园》教学设计《绿色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态度;2.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表达、合作与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 如何保护环境,减少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污染;3.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实践。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享,激发团队合作和创造力;2. 探究式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3. 观察和实践:通过观察身边的环境和参与实际的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感。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现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2. 大组讨论: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身边人的影响。
然后,各组代表上台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3. 小组合作: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要求他们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并制定解决方案。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进行互动讨论和评价。
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和污染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和视频,展示造成垃圾和污染的主要原因,引发学生对减少垃圾和污染的思考。
2. 生活垃圾分类:现场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分类经验和难题,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3. 制作环保手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环保手工品,如使用废旧物品做成的小玩具或装饰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4. 互动游戏:设计环保主题的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可持续发展实践1. 导入:通过案例分享和视频展示,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兴趣。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如太阳能发电站、垃圾分类中心等。
学生需要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
创建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范文

创建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范文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活动主题:构建绿色家园倡导低碳生活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2.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3. 传播绿色生活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讲座组织专业人士进行环保知识讲座,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如何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2. 环保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环保科技园、生态农庄等地,了解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引导学生重视环境科学和技术创新。
3. 绿色家庭行动鼓励学生从家庭出发,改变生活习惯,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组织学生制定绿色家庭行动计划,如减少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 环保宣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设计环保海报、制作环保宣传视频等,用创意表达环保意识,引发公众关注。
5. 环境保护义务组织学生参与环保义务活动,如参与义务清理河岸垃圾、义务植树等,实际行动贡献环保力量。
6. 绿色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绿色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环保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的环保社团等,培养学生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投入。
7. 环保分享交流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分享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成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活动评估:1. 学生问卷调查: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环保意识的认知程度和行动的改变情况。
2. 活动总结会议:组织活动总结会议,邀请学生代表分享活动心得和感受,总结活动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环保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3. 社会影响评估:评估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媒体报道、社会反馈等,以了解活动对社会的宣传和感召效果。
以上是一个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范文,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活动更贴近实际需求。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课例(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环保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例以“绿色家园,从我做起”为主题,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关爱家园、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危害,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环境污染的成因。
3. 教师介绍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1)设计环保宣传海报,宣传环保知识和理念。
(2)制作环保手工艺品,提高环保意识。
(3)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心得。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环保宣传海报、手工艺品、环保知识竞赛成绩。
3. 自评与互评:学生相互评价,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反思本次综合实践课教学,以“绿色家园,从我做起”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绿色家园环保实践活动方案

绿色家园环保实践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保事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责任。
本方案旨在通过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倡导社会关注环境保护,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2. 培养公民的环保责任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3.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4. 创建绿色家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座谈会、讲座、宣传展览、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结合社交媒体等渠道,传递环保信息,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
2. 环境清理活动:组织志愿者进行社区、公园、河岸等地的环境清理工作,包括捡拾垃圾、清理污染物等,倡导大家爱护环境,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与美观。
3. 节能减排活动:推广节能减排的理念和技术,引导公众使用能源高效、低碳的家电和交通工具。
组织开展能源管理咨询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节能减排的咨询和辅导。
4. 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活动,通过设立垃圾分类桶、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引导公众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减少垃圾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绿色出行活动:倡导公众绿色出行,鼓励步行、骑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组织举办环保出行示范活动,展示绿色交通工具的优势和使用方法。
四、活动计划1. 活动准备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和时间安排,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分工合作,筹备宣传和物资准备工作。
2. 活动宣传阶段:利用各种媒体、社交平台等宣传渠道,发布活动宣传信息,邀请公众参与。
同时,联系相关合作单位和媒体,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3. 活动实施阶段:按照活动内容和计划,组织开展各项环保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加强与志愿者、社区居民和相关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活动进展顺利。
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教案7篇

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教案7篇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教案(篇1)一、班会目的:1认知目的:通过本次活动班会,使学生认识到“爱护校园,保护环境”不但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更是实现学生与校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一种形式。
从而增强学生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爱护校园,生生有责”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2 行为目标:通过班会,使学生养成爱护学校,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对破坏校园,破坏环境的行为做到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并能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二、班会背景:在双江中学全面推进校园保洁行动规划和整个世界都在共同关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爱护校园,保护环境是实现这一主题的具体措施之一。
如何让初三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树立起“校园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意识,因此,召开这次主题班会是很有现实必要性。
三、班会形式:看课件讨论、环保知识竞赛抢答、辩论、讲故事、学生演讲四、班会时间:_年_月_日下午第三节课五、班会地点:多媒体教室六、活动准备:主持人培训、查找收集资料图片、课前布置教室七、参加人员:各班班主任及_级_班全体学生八、活动过程:班主任:我宣布:“爱护校园,保护环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有请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校园是我们老师和同学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它幽雅恬静,让我们在生活、学习、精神上身心愉悦,快乐无限;而环境保护是我们整个社会世界正在共同关心的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
因此,在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活动,和大家一起探讨“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班主任老师的光临指导。
我们的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参天耸立的法国梧桐、蟠龙虬枝的黄桷树、苍劲挺拔的青松翠柏、枝繁叶茂的小叶榕、亭亭玉立的玉兰树……_年_月,我们的学校被_县环保局、_县教育委员会授予了“县级绿色学校”;__年_月被_市教育委员会授予了“绿色学校”(边说边点课件)。
《绿色家园》教学案例及分析

《绿色家园》教学案例及分析《绿色家园》是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课题。
本单元内容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及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两部作品的选曲组成。
本课的第二课时则确定为欣赏课,就是欣赏该作品的选曲部分《瀑布与溪流》、《日出》,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的《瀑布与溪流》和《大峡谷组曲》的《日出》部分,感受体会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
并在聆听中想象音乐表达的情景,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
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用歌声和行动来表达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
让学生知道“音画”“组曲”的内涵。
以下是这一节课的两种教学。
第一种:老师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一组老师自拍的五一中学学生在校内打扫卫生照片,老师问:“照片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打扫卫生”,又问“打扫卫生为什么?”显然这一问有点简单,学生还猜不出老师的用意,多数学生处于被闷住的状态,心想,老师你想干什么呢?经过积极思考一位同学勇敢的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老师是环保吧?”老师总算没有枉费心机,终于有同学像鱼一样上钩了。
于是老师便很牵强的引入教学,由环保问题切入到九寨沟的风光及名字的由来,接着就按习惯欣赏教学的模式走下去:介绍曲作者及作品――聆听――选三段音乐配画面――根据音乐画面再推出第二部作品《大峡谷组曲》的《日出》――学唱主题――播放公益广告《海之歌》旨在和前面的美丽视觉形成鲜明的对比,要震撼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并要求学生时时刻刻从我做起,最后总结:倡议学生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并在老师指挥下学生一起演唱《大海啊,故乡》结束本课。
第二种:老师首先以音乐的形式,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由容中尔甲演唱,视频播放九寨沟优美的地域及风情。
接着老师问“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九寨沟”老师又问:“你们到那里游览过吗?”学生答:“没有。
”老师又说:“我和大家一样也没有去过,本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以音乐的方式去领略九寨沟的美丽风光,感受《九寨沟音画》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接下来老师则从九寨沟的名字的由来到作者作品体裁介绍――聆听(初听)《瀑布与溪流》――分辨主奏乐器及音乐的表现力――细听(复听)感受体验整体把握乐曲的艺术美感――再介绍欣赏《大峡谷组曲》的《日出》部分,――在分辨该作品的主奏乐器及音乐的表现力乃至旋律的走向等等。
创建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创建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号召,我们制定了一个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活动目标: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旨在:1. 引导以树立绿色生态文明意识为主题,倡导绿色生活方式;2. 提高大家对“低碳、环保、节能”理念的认知度,推广绿色生态家园建设;3. 加强学生绿色环境保护及实践能力,培养协作意识、责任感。
二、实践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1)策划人员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社区、学校环境现状。
(2)根据活动目的准备宣传资料,比如海报、传单等。
2. 开展实践活动(1)分组:组建志愿者小组,每组3-5人,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组。
(2)主题确定:根据志愿者小组的兴趣和专业特长设置相关主题,比如“垃圾分类”、“能源节约”、“环境公益”等。
(3)小组建议方案:通过小组会议讨论,提出行动方案,制定时间安排、目标、操作流程、风险评估等。
(4)行动实施: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践行动,比如做宣传海报、开展垃圾分类讲解、义务植树等。
(5)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改进提出方案。
三、实践活动方案设计1. 绿色理念宣传:在校园、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传单,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2. 环境公益行动:策划志愿者进行环境保护义务活动,比如植树、捡垃圾等。
3. 垃圾分类普及: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教育讲座和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4. 绿色出行促进:组织绿色出行行为宣传和推广,学生如何做到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5. 能源节约宣传:发动学生节约水、电、气燃料资源的实践,在家中和学校中进行相关的节能宣传和实践。
四、实践活动的效果1. 提高了对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理念的认知度。
2. 传达了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绿色生态理念。
3. 加强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将培养了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初中绿色家园美术教案

初中绿色家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概念,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绿色家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保知识介绍2. 绿色家园主题绘画3. 环保手工艺制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景,引发学生对绿色家园的向往。
2. 环保知识介绍:教师简要介绍环保的概念、意义以及环保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 绘画指导:教师演示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绿色家园。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绘画作品。
4. 手工艺制作:教师展示环保手工艺制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环保手工艺品。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手工艺作品。
5. 作品展示:学生将绘画和手工艺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环保理念。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和手工艺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4. 学生对绿色家园的热爱程度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环保知识资料。
2.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手工艺制作材料(如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
4.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为构建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4月22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世界地球日)你们知道“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什么吗?是的,环境问题已日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今天,我们活动课的主题是“绿色家园”
大屏幕显示:绿色家园
大屏幕显示:
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用真实的照片与环境保护的有关记录片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引起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主持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看罢上面的破坏环境的照片,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下面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心声。
《绿色家园》活动设计及案例
活动主题:绿色家园
活动成员:初二(2)班全班同学
一、活动背景: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根据我国政府环保部门提出的“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对地球、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使之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6、学生讨论。
7、班长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
8、老师总结发言。
全体师生在“绿色家园”横幅上签名,要求写下自己的环保心愿以及对“绿色家园”的美好祝福。
附:环保倡议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实践表明,要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除依靠政府的努力之外,公众的自觉行为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公众的环境保护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是保护我们美好家园的希望所在。
2、小品:我想有个家
编剧:李志羽中;表演者:李志羽中毕宇璇李晨亮等
3、演讲:地球,你好!
表演者;朱苏里江
4、歌曲:珍爱地球
词曲:蔡枫丹(学生);演唱:蔡枫丹;音乐:龚一昕
5、现场作画。主题为“绿色家园”,并附有言简意赅的诠释。
表演:程曦黄轶沈蔼彬等
主持人: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我们应成为环境文明的有力缔造者与参与者。那么,在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今天,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个公民,爱护环境,崇尚文明,无疑更是自身的道义和责任。
为此,我们倡议同学们改变传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爱护环境,崇尚文明,无疑是每一个公民自身的道义和责任。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美英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当时正硝烟弥漫,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大自然带来破坏与污染。非典型肺炎的传播让人们惶惶不安,全国上下正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因此,“绿色家园”活动课的开展,在当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心灵的震撼性。正如学生在演讲中说,“没有人心的污染,岂会有生态的污染”。我想,这正是学生在活动课中的一种情感上的体验与升华。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除了社会性与可操作性外,还要突出情感性,要驾驭学生的情感空间,调动学生的情感脉搏,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这是一节活动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主持人:首先请欣赏歌曲《神奇的九寨》。
主持人:歌中唱道:“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她有着生命祈求的梦想,她有着日月轮回的沧桑”。的确,祖国山川秀美,如黄山奇峰、桂林山水、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美丽的西双版纳等让人陶醉,令人神往。
同学们,你们到过那些名山秀水的地方?请讲述与描绘。
1、学生代表讲述。
主持人:是的,简直太美了!我也到过一些地方,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看见了一些人为的破坏环境的现象,如乱涂乱刻,乱扔垃圾,践踏花草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时代文明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观念,享受大自然之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使学生有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理解环境的复杂结构,对环境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到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培养学生参与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责任感与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
五、课后反思
我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已经两年了,所承担的课题是:“体验黄金分割”,“创造性学习”。在两年的学习与摸索中,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是:源于生活,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感悟真知。下面我就针对前不久上的公开为五个阶段。
(一)、课题的确立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领域。另外,班级活动、团队活动等也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范畴。
活动课的课题必须主题鲜明,在主题的选择上必须符合社会性与可操作性两大特点。社会性是指主题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某一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保护、公德意识、理想情操等。可操作性是指在主题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感知与体验,要求全员参与与合作。通过实地考察,实际参与与探究,了解与探究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寻求情感上的体验与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高度责任感与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方案的设计在整个活动课的安排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体现主体性、全员性、有序性、实效性。要以课题内容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活动有序,注重实效。《绿色家园》这节课在方案的设计上,我把它分成四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