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题-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作者:***来源:《声屏世界》2013年第09期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穿皮衣、戴雷朋、骑哈雷,抗日英雄徒手撕烂日本兵,这是抗日剧还是抗日科幻剧?若侵略者可如此轻而易举地消灭,八年抗战怎么过来的?抗日剧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这是爱国还是愚民?2013年4月10日,央视《新闻1+1》节目播出《“抗日剧”可以这么拍?》,顿时将“抗日神剧”现象推向高潮,与之同时步入高潮的,还有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奚落。
抗日剧到底有多神国内荧屏,如同不同更迭的四季风。
近年来,先后兴起侦破剧热、婚恋(包括三角恋、出轨恋)剧热、宫廷剧热、红色经典剧热、神话剧热、谍战剧热、军旅剧热,其中抗日剧的热潮更是久盛不衰。
以2012年为例,有媒体调查发现,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剧。
曾经推出过《闯关东》等优秀作品的知名编剧高满堂更是愤怒直言:“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
”网上亦曾流传着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一位刚在北京下飞机的外籍游客想看一下中国最著名的抗日景点,导游满口答应,然后直接将其一路带到了浙江横店影视基地。
横店,被网民们戏称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也是战果最丰的“抗日基地”。
有媒体曾测算横店一年的抗日“战绩”发现,即便按照不完全统计,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2012年使用群众演员共计30万,其中60%演过鬼子;全年48个剧组在“抗日”,一人最多一天死8次,一部30集电视剧至少拍摄四个月——这样一算,横店去年“消灭鬼子”接近10亿……实际上,八年抗战,到底消灭了多少“鬼子”呢?著名旅日作家萨苏经过调查发现这样几种数据: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中国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44万余人。
原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为48万,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而中国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根据国民党军战地统计数字计算,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98万。
【高中议论文阅读】《抗日神剧》阅读答案及解析

【高中议论文阅读】《抗日神剧》阅读答案及解析抗日神剧陈季冰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手痛批那些充斥着牛鬼蛇神的打鬼子剧后,这一话题迅速成为热点,足见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对它的反感已经压抑很久抗日神剧陈季冰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手痛批那些充斥着“牛鬼蛇神”的“打鬼子剧”后,这一话题迅速成为热点,足见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对它的反感已经压抑很久。
从射箭拦子弹、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到村姑全裸敬礼抗战红军战士……按照《人民日报》和央视的说法,所有这些离奇的情节都折射出眼下抗日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武侠化” “玄怪化” “言情化” ……简而言之,就是娱乐化,而它的同义词是庸俗化。
“投资方和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而肆意涂抹严肃的历史,将原本应当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篡改成了迎合一部分观众低俗口味的愚昧主义……”最让我不满的倒不是“打鬼子剧”的胡编乱造,而是它的铺天盖地、一统荧屏。
如果你在每天的黄金时段拿着遥控器轮番调台,你会觉得,各个卫视的抗战剧情节,甚至都能直接连上!《人民日报》和央视的统计,明白无误地证实了这一点:,全国主要电视频道黄金档共播出200多部电视剧,其中涉及抗战及谍战的超过70部。
这就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贫血现状。
然而,恐怕很少有人会认为,中国的电视剧投资者、制作发行人、编剧导演和电视台负责人,统统都是思想觉悟如此低下、想象力如此贫乏、审美趣味如此庸俗。
假如“打鬼子剧”的总量减少到现在的1/l0,还会有那么多烂片吗?抗战剧的“武侠化” “玄怪化” “言情化”,正在日益朝暴力、迷信和色情的方向豪迈前进,恰恰说明,本来只是电视剧宽广领域中的一个类型(历史战争剧)的抗战剧,承载了观众太多的娱乐需求。
甚至可以说,它承载了观众对电视剧的一切期待,从严肃的历史和战争本身,到动人的爱情与阴谋,直至等而下之的暴力、色情、玄怪……无奈的编剧和导演们都在动足了脑筋,把上述所有内容,一股脑儿硬塞进“打鬼子剧”这件狭窄的外衣中。
辩论赛抗日神剧

1、央视《新闻1+1》盘点镜头1:某少女全身赤裸,背对镜头,面朝战士相互敬礼致意镜头2:一位抗日英雄竟将日本兵撕成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镜头3:手榴弹炸掉天上飞机,飞刀消灭地面重炮,还有鹰爪功、铁砂掌、绣花针、弓箭……抗日奇侠们可以凭借功夫和冷兵器与敌人的机枪、大炮相抗衡,再低劣的武器“神剧”绝非爱国主义2、如果一部抗日剧出现了雷人剧情,可能是编剧、导演出了问题,但如果一部接一部的抗日剧是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然后去看谁更雷的话,在这些抗日剧中,历史真相与当下真实被娱乐得无影无踪,这绝非爱国主义,而是愚民主义抗日剧底线应该在哪里3、“抗日神剧”拍摄剧组多,是因为有电视台愿意播。
业内人士认为,雷剧的收视率有时并不差,尤其成为话题之后,反而会有不少人想看,虽然边看边骂,总好过没人看。
“就是因为收视率不差,投资商能迅速收回成本,摆明了要赚快钱,那就不会给编剧、导演留时间好好写好好拍,于是就会越来越幼稚,越来越荒诞。
”某卫视电视剧采购部门负责人邵先生说。
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副教授倪骏认为,抗日剧应该有底线的,就是其情节不能超越观众作为普通人的一种认知。
4、文艺创作讲究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然而,纵观国内外经典战争题材影片,包括近年来热播的《亮剑》《历史的天空》,其中真正吸引并打动观众的,是对美好人性的传达,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对自强不息的颂扬,是对民族精神的讴歌。
从而让观众们能在战火与硝烟中,体会英雄们血染的风采,并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不是雷人的、夸张化的镜头!5、抗日剧的过度播放,正面效应是不忘国耻,反日。
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抗日剧的负面效应没有人真正的去考量一下,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抗日剧宣传的思想是什么?抗日剧多表现我党英勇,以一当十,一个人挡一排鬼子,最后因鬼子狡诈壮烈牺牲。
给人一种印象就是敌人过于脆弱,实际上在太平洋战争中鬼子铁骨铮铮,和美军相比,被俘与战死比是1比7,而美军是1比就是说美军战死四个就有一个被俘,而日本是七个。
抗日神剧

7、手榴弹打飞机 !《永不磨灭的番号》中 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 了下来。即便以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 度来作假设,依靠投掷手榴弹来击中飞机仍属 天方夜谭。
8、包子雷!这是2012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 剧《敌后便衣队传奇》,只看第一集,观众就 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传奇”。包子,咬一口, 随手一丢,竟然炸了!
9、逆天车技!第一幕中,主角将自行车骑出直升机的 效果,旱地拔葱式直接起飞,顺便搬动火车的道闸,同 时躲开了飞来的子弹;在另一幕中,主角以自行车为武 器轻松制敌;还有一幕是主角在自行车的帮助下逃过追 兵,并飞越铁轨,直接辗压日军的机械化部队。
抗日剧成了神剧有哪些影响
1、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历史价值观与民 族认同感,甚至有一些国人会因厌而生 恨,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赔了夫人又 折兵! 2、抗日神剧大多没有什么逻辑思维, 受众大多以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少年儿 童群体为主,这些人明辨是非能力较低 ,难免使他们产生代入感,使得他们认 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抗日剧成了神剧?
李博 TCJT080班
近年来抗日剧泛滥成灾,其中的 英雄都会神化,能徒手撕鬼子,又能 手榴弹炸中空中飞机,以一敌几十的 场面司空见惯。实话说,抗战剧脑残 场面太多,有的甚至让人忍无可忍。
1、手撕鬼子,不堪一击。电视上中国人杀日本 人和砍瓜切菜一样,以一敌百。就这样中国还 打了8年死了上千万人,那日本人得死多少啊。
3、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 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 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 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 恐怕后人就很难理解与反思为何这场战 争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4、严重影响中国的此作 为否认历史的理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 走越远。 6、不利于传播健康营养的影视文化, 抗日神剧本质是充满糟粕腐朽元素的作 品,有损影视产业的阳光发展。
探究“抗日神剧”背后的伦理思考

探究“抗日神剧”背后的伦理思考作者:叶骏强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9期[摘要]“抗战神剧”一词来源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抗战剧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题材的电视剧。
抗战剧出现初期多为展示中国人民精神上坚韧不屈、物质上的艰苦卓绝等诸多优秀品质,具有重振中华雄风,还原历史事实的使命。
然而近年抗战剧却呈现了一种逻辑混乱,过度娱乐化的怪圈。
从“抗日神剧”的由来入手,分析其呈现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梳理出其产生原因。
[关键词]“抗日神剧”;特征;产生原因[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1 “抗日神剧”的由来之所以称之为“神剧”,就是因为这一类抗战剧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即主角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超脱了人性的制约,体现出神性,这些剧中的主角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束缚,可以飞檐走壁,可以手撕敌人,可以将手榴弹扔上天炸下飞机;使用的武器也不受二战时期的时间背景的约束,可以是冷兵器时代的杀猪刀,也可以是现代才出现的武器装备,甚至还可以是日常生活用品的绣花针。
这种以抗战题材为表皮,剧情内容上虚构和歪曲历史,表现形式上又有过分夸张、荒诞甚至戏说的成分,同时兼具武侠、科幻、穿越、言情等多剧种特质的电视剧被观众称作“抗日神剧”。
2 “抗日神剧”的特征2.1 游戏化的战争,淡化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艰苦二战时期,日本不管从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超积贫积弱的中国,两国的实力对比悬殊,因此环境的艰苦是必然的。
同时,战争是什么?“一将成名万骨枯”便是对战争残酷的描述,战争中每一次胜利或者失败都是建立在士兵的负伤甚至牺牲的基础上的,战争本身就是一出悲剧,而现在的“抗日神剧”放弃了对人性的思索,对战争背后价值的思考,更加入了逻辑混乱的恶搞情节。
何谓温故而知新,抗战剧除了要表现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时刻提醒中国人民不忘历史,这是温故;还要表达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崇高愿景,这便是知新。
“抗战神剧”背后,是价值观在市场利益前被扭曲

“抗战神剧”背后,是价值观在市场利益前
被扭曲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爱调研和民意中国网对20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46.8%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的“抗战神剧”歪曲历史,缺乏基本的历史观。
抗战剧审查标准理应高于一般影视剧,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在宣传纪律上却曾有过明确的规定。
199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曾下发《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拍摄和审查问题的规定》,其第六条规定: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影片、电视剧或纪录影片、电视专题片都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历史,不得随意虚构,不得随意拔高或贬损。
“神剧”背后,是价值观在市场利益前被扭曲。
踩着歪曲历史事实和客观真实的步子前行,制作方在追求产量,演员在谋求名气,播出方在赢取收视率,节操却碎了一地。
如果审查底线被拉低,靠行政化的“运动式”治理,不可能终结“抗战神剧”。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严格抗战影视剧的审查底线:实事求是。
用审查底线终结“抗战神剧”,既是对抗战胜利70周年很好的纪念,也是让抗战历史得以真实传承的需要,更是正确的价值导向的需要。
对此,抗战影视剧制作方、审查方、播出方应达成一致的认知。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韩松【摘要】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期刊名称】《视听界》【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评价体系;抗日;电视剧;神话;历史局限;戏剧类型;“神”;生物学【作者】韩松【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采购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7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抗日题材,表现的是离现实非常近的历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所以在创作中,不适宜采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
因此,“神剧”被普遍认为是胡编乱造、荒唐雷人,也有称之为“雷剧”的。
但“雷剧”这个词太情绪化,无法在学术层面使用,故本文用“神剧”不用“雷剧”。
“神剧”的题材源于“红剧”,但手法来自武侠剧。
按创作者的设想,“红剧”题材可以规避审查风险,武侠手法可以增加市场收益。
的确,“神剧”是2010年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剧类型。
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四方参与者——管理者、制作方、播出方和观众,这个“成功”有不同的意义。
对制作方(特别是演员)而言,是产量(工作机会)巨大;对播出方而言,是收视率丰收。
上述两方就金钱而言都是获利者,但在制作水准、社会形象、公众评价等方面就有所欠缺。
代表市场的观众被动地参与狂欢,他们贡献着收视率;但同时,他们失去的是对电视剧类型的选择权和欣赏电视剧的快乐。
管理者的态度最有意思,前几年,“红剧”以市场取向颠覆革命传统和传统价值观时,广电总局曾经专门发文,表示要严格管控,但随后却没有强力约束。
“抗日神剧”的传播伦理研究

“抗日神剧”的传播伦理研究作者:张倩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6期电视剧作为文艺传播的一种表现形态,在广大受众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为电视剧受众提供娱乐享受和精神思考,同时承担着向海内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重任,是典型的文化产品。
近年来,一股“抗日神剧”潮悄然兴起,但是受到广泛诟病。
究其原因,是因为“抗日神剧”的传播主体未能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抗日神剧”未能有效地传播中国国家意志,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那么,“抗日神剧”关涉哪些传播主体的伦理法规政策?它与国家话语关系如何?它对跨文化传播有何影响?本文将探讨以上问题。
一、“抗日神剧”的相关研究及问题点抗战剧,是以展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和英勇壮烈为题材的电视剧。
它具有还原历史的使命,其作用是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类电视剧曾经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
但是近年来,部分抗战剧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被人们称作“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就是有过分夸张、过度脱离历史、偏离真实人物形象和场景的抗日题材电视剧。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1]”随着电视剧受众对“抗日神剧”的关注,学界也对典型的“抗日神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的研究。
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抗日神剧”的错误价值观、“抗日神剧”中的文化消费、“抗日神剧”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等。
目前鲜有研究从文艺传播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外“抗日神剧”与国家话语的关系、“抗日神剧”对跨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等研究尚待展开。
本论文将采用传播伦理分析的方法,以抗战剧《抗日奇侠》《孤岛飞鹰》《向着炮火前进》《永不磨灭的番号》为研究对象,解析“抗日神剧”传播主体的伦理、法规、政策等,总结“抗日神剧”与国家话语的关系,指明“抗日神剧”对跨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此抗日剧,不仅会让我们中国民众愤慨,还会让 其他国家的人笑掉大牙。我们的抗日战争史应该是一 部充满人民的血泪却又体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勇敢 精神的写照!
P A R T 2 社会发展的动力
1、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和根本动力
3、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 用
P A R T 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一八事件,侵占我东北蒙满.华北事件策反华北五省自
制.实则占领我华北,京津地区.但是日本狼子野心,贪
得无厌.于1937年7月7日,蓄谋已久卢沟桥事变爆发.
于是我中华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勿忘国耻!!!
当前我国抗战电视剧的现状
• 抗战电视剧的播放不断增多,我们了解和回顾那段艰苦岁 月。首先拍摄抗战剧是不犯政治性错误的。
看完了这些离奇的抗日 剧,了解了一段难忘的历 史,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这些优秀的抗日作品吧!
主会 章丹 姜小惠 黄昕 沈杨睿 杨张凤 宁佳丽 刘正放 陶宏 沈磊 何雨田 李文杰
一个女人用一个弓箭,还 近距离把前面一排手拿冲 锋枪的鬼子打得落荒而逃?
武器神马的弱爆啦~看咋 徒手撕开日本鬼子!力拔 山兮神马的,轻轻一撕鬼 子就两半了。。亲,你这是 在撕鱿鱼片吗?
帅气逼人的墨镜 照已不算稀奇, 多个抗战电视剧 内都有这样的造 型出现。
《抗日奇侠》剧中铁掌杜大鹏一拳击 毙鬼子。
于是,这些现象就出现了:
“小米加步枪”进化为使用AK47已经不算 传奇,更为科幻的是各种神功在抗日剧出现—— “李寻欢附体,飞刀敌炮火,秒杀数百敌军;疯 狂开外挂,徒手撕鬼子,逆天血飞满天。”网友 近日总结抗日电视剧中的雷点时感慨,其实应该 叫“抗日科幻剧”。 “道兰字幕组”则发微博称,“中国抗日电 视剧中,一个孩子可以灭几十个鬼子,一个农民 能干掉几百个鬼子。21世纪的中国人,脑海中的 现代战争还是埋地雷挖地道”。
这些如此离奇的抗日剧的存在,我们都知道 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那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这些抗日战争剧 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呢?
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PART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 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 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 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 用。
•
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
•
1,太多的抗战剧充斥着我们的荧屏,普通民众表示反感
•
2,忽视历史,胡编乱造.•源自3.血腥,暴力,造成视觉污染.
•
4,粗制滥造,低俗犯二.
•
看,这个柔弱的女子,在 一群鬼子的包围下,用轻 功,点穴神功,太极神功 什么的穿梭于各种鬼子之 间,徒手把那些鬼子都干 掉了……
抗日剧里出现全副武装的 我军特工,还开着沙地越 野车,你这是拍的抗日题 材吗?闹呢?
从唯物史观角度
——浅谈抗日战争剧离奇剧情
1、创立者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 义历史理论” 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
2、基本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 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 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 律。
百米悬崖轻松一跳, 跳下去还能抓住人家 鬼子正在移动的汽车, 上去还能一顿杀 敌……你跳下悬崖就 已经是万福了,还指 望能矫健的杀鬼 子???
看我盖世轻功!水上漂快过摩托车。。
这几幅图片最牛了,一个抗日“英雄”拿个手雷,一拉线扔向天空, 就把鬼子的战斗机打下来了!!!!!!敢不敢吹牛啊!???
抗战剧已经开始这样了
听说,它叫AK47,完 全忽视历史,你这是 玩穿越呢!
抗战剧成了武侠剧
横店影视城一观
• 拍摄17天,打死日伪军10846人,可绕地球两 圈半。
现今,在美剧、英剧的强势围攻下,国内电 视剧光靠“打鬼子”打“爱国主义”牌显然赢不 了精心构思、剧情跌宕的国外剧。业内人士呼吁, 在文化消费多元的当下,国产电视剧是不是也该 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里露出头来,呼吸点“新 鲜”空气,给观众不同的视听享受?
3、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 的一般方法论。
既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唯物史观,
那么我们开始了解一段历史,回顾那段 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对我中华大地,觊觎已久,
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
我中国抗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
最终的胜利
图为日军司令刚村宁次 向中方递交投降书
日本政府向反法联盟投降仪 式,图为美国战舰密苏里号, 日方有日本外相重光葵,梅 津梅志郎,中方有国民政府 官员何应钦.
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得知,这些离奇的 抗日剧中犯下了这些错误:
首先,它没有尊重历史,没有尊重实际。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抗日剧应该是根据中国的抗战史改编 的。历史中存在的武器应该出现在抗日剧中,那些现 代高科技产物我们那个时候有吗?如果有,我们的抗 日不是轻而易举了吗?那么,为何又会在抗日中死伤 无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