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

作 品仍令 老一辈 观众 记忆犹 新 ,比如 《 地 道 战》 《 地 雷战》
等。
改 革开放 后 , 随着 《 血 战台 儿庄 》 的登 台 , 国军抗 战 的
正面形 象 开始 逐渐 切入 观 众生 活 , 近两 年 还有 电视 剧《中
为一种 简便 易行 的驱 动 力量 , 突破常 识逻辑 便 只是 时间 问
俨然成 了抗 日剧 的核 心要求 , 像《 红色 娘子 军》 还被 改编 为
芭蕾舞 剧。应该 说 , 这 个 时期 的绝大 多数抗 战剧 虽然不 乏 过于偏 重主旋律 的宣传色 彩 . 人物 尤其 是反 面人物 过于 脸 谱化 , 但也 不 乏尊 重观 众感 受 的优 秀 之作 , 直 到今 天许 多
时下 . 引发观 众 大倒 胃口 的抗 日“ 神剧” 之所 以迭 出 , 已经 不再像 是纯粹 的光 影艺 术问题 , 更像 是仅供 公众 茶余 饭后争 相谈论 的一个扭 曲笑柄。那些令 人匪夷所 思的弱智 桥段 , 原 本就违背 了常识 。但问题恰 恰是 , 这些违 背常识 的 抗 日剧为什 么就 能一再 登堂 入室 . 且愈 演愈烈 ?抗 日剧 到 底是 如何逐步异 化为 “ 神剧 ” 的呢? 不妨 看看现 在的 电视 台 。说黄金 时段每个 台都在放抗
题 。比如 , 互联 网 曾披 露 了 电视剧 《 箭在 弦上》 中有这 么一
个桥 段 : 一位 抗 日女英 雄 在被 一 帮 日伪 兵 轮奸 后 , 小 宇 宙 顿时爆 发 , 一跃 而起 , 居然利 用不知 哪来 的神 箭 , 抢在 日伪 兵扣 动扳机 前 . 将 二十余 名壮汉 全部 射杀 。类似 匪夷 所思 的作 品无 需一一枚 举 。可 以肯定 , 这 些作 品 既不可 能在 艺 术 上 留下可 圈可 点之 处 .更 不会 给观 众 带来 任何 精 神 享 受. 唯一 能够 留下的是竞相 攀比恶俗 的笑柄 。

抗日神剧传播的错误价值观

抗日神剧传播的错误价值观

烈 纪念 园内的照相 摊使用 日本侵
华 时的“ 鬼子” 装束招揽生意 , 一 些 青少 年 纷 纷 掏 钱 过 一 把 “ 鬼子 ” 瘾, 要“ 享受” 一下作 为“ 鬼子” 可 以 作
豳懿 翻露
威作 福 的 乐趣 。 据凤 凰 网 2 0 1 1 年7 月3 0 日报 导 ,黄 山市 黄 山 区 谭 家 为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比 如 , 它 把 日本
飞 机 ,这 与 大 刀 长 矛 对 洋 枪 火 炮
战 的 试 金 石 。令 人 遗 憾 的是 , 这 样

日题 材的 电视 剧进行 整治 ,各 卫
视 被 要 求 对 电 视 剧 黄 金 档 已 安 排
段 历 史 在 大 量抗 E l 题 材 的 电 视
剧 里 却 演 化 成 了 毫 无 历 史 真 实 和
播 的 错 误 价值 观 。 关键词 : 抗 日神 剧 价 值 观 历 史
国家 广 电 总 局 下 令 对 有 关 抗
均 下来 一个 月 “ 死” 了 四五百 次 。 这 样 胡 编 瞎 拍 的抗 I t 神剧 引起观 众 反感 , 自在 情 理之 中 。 八 年 抗 战 ,我 们 先 辈 高 唱 着 “ 大 刀 向鬼子 们 的头 上砍 去 ” , 用 劣质武器对 抗着 装备先进 的侵略 者 。他 们 手 里 拿 的 是 “ 汉 阳造 ” 、 “ 中正式 ” ,对 抗 日本 的 装 甲车 和
兵 面 对 一 大 群 手 持 机 枪 的 日本 士 兵 跳 跃 腾 挪 ,迎 着 枪 林 弹 雨 硬 是
没 有 什 么 质 的 区 别 。武 器 的 代 差 , 决 定 了抗 战 是 一 场 持 久 战 。抗 战 初 ,国民党正规 军往往 要用数倍 甚 至 十 数 倍 的兵 力 才 能 勉 强 与 日 本 侵 略 军 对 阵 。淞 沪 会 战 、 太 原会 战、 徐 州会 战 、 武汉 会 战 , 国 民 党 军 队损 失 惨 重 , 节 节 败 退 。共 产 党

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批判性分析

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批判性分析

目录绪论1.研究意义与内容1.1论文的研究意义1.2论文的研究内容2 抗日剧的概述2.1抗日剧的简述及神剧的出现2.2 抗日神剧的现状2.3抗日神剧风靡的原因2.3.1创作者个人的选择2.3.2 媒体的推波助澜2.3.3社会环境的影响3 抗日神剧神在何处3.1故事情节杂糅,言情成主导3.2抗日英雄浓厚的传奇色彩3.3 英雄多有草寇气息3.4抗日变成武侠3.5偶像色彩浓厚3.6差距极大的双方形象3.7故事娱乐化4 抗日神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 抗日神剧产生的不良影响4.2 抗日题材电视剧该何去何从致谢参考文献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批判性分析【摘要】:抗日题材电视剧以讴歌英雄人物为主题,一直以来作为严肃题材电视剧不乏优秀作品,力图通过佳作精品折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但是近年来抗日剧扎堆荧屏,并且呈现出的言情化、偶像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文章在探析抗日剧热播的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抗日剧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抗日剧、热播、内容、分析绪论随着观众审美和需求的多样性,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争相搬上电视荧屏。

抗日剧便是其中异常火热不得不说的一类。

抗日电视剧是以抵抗日军侵略为题材的电视剧,主要反映抗击日军的史实并反映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

优秀的抗日剧可以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历史,然而近来荧屏上真实描写抗日史实的抗日剧正遭受着着抗日神剧的严重冲击,出现了诸多的抗日神剧,着实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人深思。

1.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1.1 论文的研究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已经更多的从纸质文字转向了电视和网络,而中国电视的受众主体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一般知识水准的普通百姓,电视剧成为最大众的电视节目。

作为展现中华民族苦难历史和抗争精神的抗日战争,一直是我国影视剧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红色资源。

然而,近来电视荧屏却充斥着“抗日神剧”的身影,盲目跟风、模仿泛滥、制作水平低下、歪曲历史等问题突出优秀的抗日剧。

抗日神剧带给我们的的思考

抗日神剧带给我们的的思考
视 作 品 出现 ,敢 于 担 当 的 影 视 人 充 分 的 文 化 自觉 和 文 化 自信 的 回 归 , 必 能 让 影 视 作
蔓必然伴 随精 神 反 思 能 力 的衰 减 ,
辛 力 的 神 经错 乱 。
思 考之三
副、导演 、制 片人 的 艺术 追 求和 职
必要 重提 和规 范。 面对 当前影 视


I ~ 谈天说地
— — 一

佩圄圈

江眄南丰
能 用原始脆 弱的 弓箭拦截极 速飞驰 的子 弹 , 甚至 可 与 国 爱 巨
关枪 还 厉 者导弹媲 美。原始 冷兵 器 “ 倒 刺 ” 比 日本 军 的机

飞d
去 了又可飞回 来再使 用 ,机 关机 还 需填 装子 弹 … 这

素 本- r  ̄ .
武侠 影视 中才能见到 ,现 在居 然在 一统 荧屏 的 “ 打鬼子居 U ’中层 d
不穷。如 果偶 尔恶搞 一二 次 “ 举起 手 来”还 可 以 理 解 为 娱 放 松 张的情 绪 ,缓解 压力 。但从 2 0 0 3年 《 举起手 来 》
多 年 ,抗 日神 剧 充 斥 整 个 影 视 界 或 至 少 占据 了半
战 争的血腥 ,西藏人 民保 卫 家 乡的英 勇顽 强和壮 怀激烈 、视 死
的 英雄 气概 ,还 把 镜 头 对 准 文 明 形 态 的 差 异 ,把 影 片 的 主 题 上
文 化反 思的 高度 。
《 紫 日》通过讲 三 个不 同 国家人 的故 事 ,细 ( 动乱 )点燃 。整 个作 品没有
品 的认 识 、教 化 、 审 美 、娱 乐的 功 能得 以
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

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

7、手榴弹打飞机 !《永不磨灭的番号》中 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 了下来。即便以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 度来作假设,依靠投掷手榴弹来击中飞机仍属 天方夜谭。
8、包子雷!这是2012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 剧《敌后便衣队传奇》,只看第一集,观众就 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传奇”。包子,咬一口, 随手一丢,竟然炸了!
9、逆天车技!第一幕中,主角将自行车骑出直升机的 效果,旱地拔葱式直接起飞,顺便搬动火车的道闸,同 时躲开了飞来的子弹;在另一幕中,主角以自行车为武 器轻松制敌;还有一幕是主角在自行车的帮助下逃过追 兵,并飞越铁轨,直接辗压日军的机械化部队。
抗日剧成了神剧有哪些影响
1、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历史价值观与民 族认同感,甚至有一些国人会因厌而生 恨,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赔了夫人又 折兵! 2、抗日神剧大多没有什么逻辑思维, 受众大多以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少年儿 童群体为主,这些人明辨是非能力较低 ,难免使他们产生代入感,使得他们认 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抗日剧成了神剧?
李博 TCJT080班
近年来抗日剧泛滥成灾,其中的 英雄都会神化,能徒手撕鬼子,又能 手榴弹炸中空中飞机,以一敌几十的 场面司空见惯。实话说,抗战剧脑残 场面太多,有的甚至让人忍无可忍。
1、手撕鬼子,不堪一击。电视上中国人杀日本 人和砍瓜切菜一样,以一敌百。就这样中国还 打了8年死了上千万人,那日本人得死多少啊。
3、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 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 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 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 恐怕后人就很难理解与反思为何这场战 争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4、严重影响中国的此作 为否认历史的理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 走越远。 6、不利于传播健康营养的影视文化, 抗日神剧本质是充满糟粕腐朽元素的作 品,有损影视产业的阳光发展。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韩松【摘要】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期刊名称】《视听界》【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评价体系;抗日;电视剧;神话;历史局限;戏剧类型;“神”;生物学【作者】韩松【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采购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7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抗日题材,表现的是离现实非常近的历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所以在创作中,不适宜采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

因此,“神剧”被普遍认为是胡编乱造、荒唐雷人,也有称之为“雷剧”的。

但“雷剧”这个词太情绪化,无法在学术层面使用,故本文用“神剧”不用“雷剧”。

“神剧”的题材源于“红剧”,但手法来自武侠剧。

按创作者的设想,“红剧”题材可以规避审查风险,武侠手法可以增加市场收益。

的确,“神剧”是2010年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剧类型。

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四方参与者——管理者、制作方、播出方和观众,这个“成功”有不同的意义。

对制作方(特别是演员)而言,是产量(工作机会)巨大;对播出方而言,是收视率丰收。

上述两方就金钱而言都是获利者,但在制作水准、社会形象、公众评价等方面就有所欠缺。

代表市场的观众被动地参与狂欢,他们贡献着收视率;但同时,他们失去的是对电视剧类型的选择权和欣赏电视剧的快乐。

管理者的态度最有意思,前几年,“红剧”以市场取向颠覆革命传统和传统价值观时,广电总局曾经专门发文,表示要严格管控,但随后却没有强力约束。

自欺欺人的“抗日神剧”帮日本大忙

自欺欺人的“抗日神剧”帮日本大忙

自欺欺人的“抗日神剧”帮日本大忙彭玉宇抗日题材电视剧《一起打鬼子》因有“裤裆藏雷”等雷人情节,剧中的松下裤带子“翔嫂”葛天成了舆论热词,网友纷纷痛批该剧太过色情低俗,广电总局对此剧予以“禁播”处罚;电视制片协会也对该剧给予通报批评,直指该剧部分画面和情节低俗,影响恶劣。

近年来,手撕鬼子、弹弓歼敌、裤裆掏手榴弹……等不着调情节的影视剧被称为“抗日神剧”,贬义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类影视剧却在人们不断吐槽中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大有充斥荧屏的趋势,剧情几乎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地步。

“手撕鬼子”的武林高手流星一般划过不见了,也许拎着自己头发上天去了;用弹弓打鬼子的人也不知所踪,这回从裤裆里掏手榴弹的女演员却被人记住了,不过,让人记住的不见得是她裤裆里有东西,而是因为她是“翔嫂”。

这是题外话,过多追究翔嫂实在没多大意思,就算翔嫂不掏别的什么嫂也会从裤裆里东西,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杆枪也没准,譬如三八大盖啥的。

不要说这是调侃,其实以女性裤裆长度手榴弹也是藏不下的,既然可以藏枚手榴弹,再想像发挥一下,藏下点其他长东西也是可以的。

但这个跟抗日无关,只跟金钱有关。

在理智社会,如此神剧怎么说也不可能会成为主流,但令人不解的是,它们既不为主流所容,亦不被舆论看好,甚至引来诸多口诛笔伐,名声并不好,可为何非但未能有所收敛,反而奇葩迭出呢?因为市场有需求,说白了就是有人看。

在近代史的百余年时间中,日本以一个小岛国却屡屡对泱泱中华极尽残酷恶毒之手段进行抢掠和杀戮,拜其所赐,中国国土面积也缩水了许多,每一块陆上领土被掠,几乎都跟日本人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而钓鱼岛及其水域等中国固有领土领海至今还被日本死乞白赖地占着,大有拐的就当买的赖皮劲儿。

再往前说,琉球群岛作为中国附属国也有很长的历史,被日本占领后竟然堂而皇之并入其版图,琉球人民至今还对日本的吞并耿耿于怀。

也许正是有此甜头在先,偷惯了嘴的日本现在又紧紧咬着钓鱼岛不放……仅二战期间,由于日本的侵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三千五百万人口的伤亡,财物损失更是难以计数。

“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

“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

“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作者:孙均桥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3年第07期去年以来,“抗日神剧”这个词突然走火,这个词主要是用来指称那些不顾历史事实,过度娱乐化抗战史,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加些夸张、魔幻情节和恋爱、偶像等元素的抗战题材剧。

盘点这类神剧,我们可以看出其流行的背后是商业资本和过度娱乐的文化市场共同合谋的结果,观众所诟病的种种情节,在曾经流行的谍战、宫斗、穿越等几大类型剧中都存在过。

以前的抗日剧怎么拍?中国的电视台产生于1958年5月1日,当年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此剧讲述的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

此后在长达几十年的中国电视发展史中,电视剧数目寥寥,而关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更是少之又少。

引起大家关注并掀起收视热潮的第一部抗日电视剧是上映于1984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共13集,在早期中国电视剧制作产量少的情况下,这部剧的制作水平,在如今看来都堪称一流,与现在大部分抗日剧都在横店影视城里拍摄不同的是,这部剧99%的外景都是在哈尔滨拍的。

据说,1983年底,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在看完《夜幕下的哈尔滨》前4集的样片后说:“今年不搞晚会了,就播《夜幕下的哈尔滨》!”1984年元旦之夜,《夜幕下的哈尔滨》开始播出,立即引得观众好评。

同样称为经典抗战题材剧的是上映于1985年的《四世同堂》,198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40周年。

《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剧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一时成为社会的中心话题,这部电视剧拍摄极力追求那种京味,在艺术处理上,编、导、演、摄、录、美、光、服、化、道追求的是老舍先生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中国传统的、浓烈的地方特色,即北京味。

该剧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也因旋律优美、词意深遠而随之走红。

这两部抗日电视剧的走俏,使电视剧制作方发现了抗日题材电视剧这个富矿。

之后,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这其中,有展示伪满洲历史的,如《末代皇帝》(1988年),有再现中日甲午海战历史的电视剧《北洋水师》(199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神剧的影响分析
据媒体公布的资料显示,2010年至今,中国主要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横店影视城群众演员共计30万,其中60%演过鬼子。

中国电视剧的繁荣发展自不必说,但现在遇到一个瓶颈问题,市场化后中国电视剧商业气息太浓,传递的正能量太少。

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应该是让人对战争有警惕,但是如果任由这样的抗日剧误导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真正的残酷的抗日战争历史就会被人淡化、遗忘。

抗日神剧这个名字的起源有些莫名其妙,讲的是一些本来是以抗日为题材的电视剧,却拥有武侠剧的开山裂石和科幻剧的匪夷所思,更兼有各种脱离人类认知的不科学因素,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堪称抗日神剧。

在抗日神剧里,观众看不到当年的战争氛围,体会不到战争的残酷,看不到战争造成的苦难。

看到了什么呢?小孩子戏耍日本兵,用弹弓打仗更像做游戏,还穿插各种奇怪狗血情节。

前辈们拿自己的生命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了八年,而导演把残酷的抗日战争拍成了农村娃娃打弹弓抗日,真是无语。

千万别让抗日神剧毁了真正的历史啊!现在举例如下。

1.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

2.《抗日奇侠》了,其中各种匪夷所思,包括大鹏的大力可以生撕鬼子,宋无娇打的鬼子七窍流血的化骨绵掌,廖天生比子弹更犀利的绣花针等,在烘托抗日人士高大形象的同时,却大肆的篡改了历史,让观众大呼伤不起!
3.《永不磨灭的番号》中孙成海营长竟用一枚手榴弹炸掉了敌人在空中盘旋的飞机,按照常理分析,即使按照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来计算,手榴弹炸飞机也属天方夜谭,更何况孙营长在之前已经遭受飞机机枪的贯通伤,能站着已经是奇迹了。

4.《利剑行动》中的男主角单枪匹马赤身肉搏十好几个带着长枪的敌人,从枪林弹雨里毫发无损地穿过,依靠一次掷一把飞刀硬生生把成片的敌人撂倒了,无怪乎网友纷纷惊呼:飞刀功盖过007。

5.国产豪华抗战大作《孤岛飞鹰》剧中使用的突击车,比蝙蝠侠的“蝙蝠车”还要时髦许多。

6. 抗日神剧再度降临,这一次是小伙伴虐鬼子,弹弓压制鬼子各式武器,广大观众再次被神剧导演的创意所折服!小朋友你这么刁,你家人知道么?
7. “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

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奇葩的风景线”。

“手撕鬼子”为“横店(某影视拍摄基地)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抗日神剧的存在不仅是亵渎文艺创作、侮辱观众智商,更是在贬低自己的民族,使先烈们的流血抗争变得毫无意义。

低端化的产出“神剧”对文化产业的创新极为不利,同时,电视剧作为最贴近群众的文化产品,更直接影响到了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好剧本需要沉淀,人云亦云或急功近利的创作态度只能砸自己的牌子。

在创作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时,必须公正、客观地还原真实历史,发掘和刻画中国军人当时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付出的巨大牺牲、代价和努力,并以此来表现出战争对生活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付出的各种沉重代价等,最终表达追求和平、幸福的全人类反战主题。

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

但这种“自
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然而在坚持大是大非的前提下,对人性的复杂多一些细腻的刻画,因为可能被不理性的声音所“抗议”,这样的尝试却不愿碰触。

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

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性、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

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


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

“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产生背景
高满堂说,目前抗战题材剧,也就是“鬼子剧”扎堆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电视剧的的原创越来越少,跟风越来越多,大量的复制、模仿致死的问题很多。

“到横店去看确实是,百分之九十的剧组在打鬼子,大家都在复制,我想这样中国电视剧是没有前途的。

必须抓原创,编剧是第一生产力,原创也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不大力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原创,中国电视剧没有什么出路。

”“我说过历史剧缺乏正气,年代剧缺乏神气、当代剧缺乏地气,我们的探索缺乏勇气,我觉得这几气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次提案我就想关于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原创,这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从剧作上、第一生产力上是最根本的东西。


提及此前热播的《甄嬛传》走出国门引发的关注,高满堂说,这是中国电视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中国的电视剧、中国的影视一定要走出去,但我觉得它应该开了个头,其实我们是个电视文化大国,但我认为还不是个强国,就是我们走出去的东西几乎没有,引进的特别多,这需要时间我觉得,需要时间。

抗日神剧的存在会影响青年一代的中国人,根本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以为战争很好玩,以为取得胜利很容易,随心所欲地看待战争。

其实,战争一点也不好玩,这种脱离真实、过度幽默的战争片看多了,年轻人会以为打仗很容易,那么,当战争真的来临时,他们是否真的有勇气去拿枪上前线呢?
其实很多人都相当的奇怪,原本严肃的抗日题材剧拍成了这样,那些负责影片审核的专员们呢?难道这类胡乱篡改严肃的民族历史的烂片也能如此顺利的通过审核?还有没有标准、有没有下限?我们天天批判日本人篡改历史,其实中国的编剧导演们早就在这样做了。

这甚至不是篡改历史,而是在亵渎历史,三国演义大多数内容还是基于三国志真实历史的,有艺术加工也是难免的,但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存在导致了三国志中真实历史只被极少数人知道了解,让我们试想一下,这种抗日神剧的存在越来越被大家习以为常,真实的历史将会被置于何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