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三大病害,分别如何防治

小麦三大病害,分别如何防治小麦的三大病害主要有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以及小麦全蚀病。
1、小麦赤霉病:在发病初期,小穗以及颖片上会有水渍状淡褐色的小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小穗会枯黄。
2、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靠近地表或在地表的叶鞘上会有椭圆形或梭形的黄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向内侧发展,危害茎部。
一、小麦三大病害1、小麦赤霉病(1)小麦赤霉病一般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易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的危害最大。
(2)以穗腐的症状为例,在发病初期,小穗和颖片上会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的小病斑,随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会有粉红色的胶状霉层,在发病后期会密生小黑点,导致病部枯褐。
2、小麦纹枯病(1)该病主要发生在叶鞘以及茎杆上,在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者靠近地表的叶鞘上会出现黄褐色病斑,形状为椭圆形或梭形。
(2)随后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颜色也会变深并向内侧发展,危害茎部。
3、小麦全蚀病(1)在抽穗灌浆期发病后,病株会变矮、褪色,生长不齐,叶色以及穗色深浅不一,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旱枯。
(2)在苗期,初生根以及地下茎的颜色会变成灰褐色,发病严重时,次生根的局部会变黑。
二、小麦三大病害分别如何防治1、防治小麦赤霉病(1)选择抗病品种,并及时将田园清理干净,减少和控制病菌的来源途径。
(2)按照1:500的比例用2.5%咯菌腈种子剂拌种防治;可用50%福美双,按照种子重量的0.5%进行拌种;在小麦抽穗期,亩用28%井冈霉素多菌灵悬浮剂110ml进行防治,亩用水量50-60kg。
2、防治小麦纹枯病(1)播种时间不能过早并根据土地的肥力水平,掌握合适的播种量,针对重病田需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按照种子重量的0.2%,用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3、防治小麦全蚀病(1)选择耐病品种,比如烟农15号,并增施腐熟有机肥。
(2)在播种小麦后的20-30天,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进行喷洒,在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
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治

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治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病虫害的侵害,小麦生产常常受到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类型、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病虫害的类型小麦常见的病害包括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
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上,会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穗上,会导致小麦穗变黑、产量下降。
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上,会导致叶片上出现红褐色锈斑。
小麦常见的虫害包括蚜虫、蓟马、草地贪夜蛾等。
蚜虫是小麦上常见的害虫,它会吸取小麦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生长不良。
蓟马是一种昆虫,主要以小麦的花穗为食,会导致小麦花穗减少、形态畸形。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昆虫,主要以小麦的叶片为食,会导致小麦叶片被啃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2. 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病虫害对小麦生产有着直接而严重的影响。
首先,病虫害会导致小麦的减产甚至绝收。
病害如白粉病、赤霉病等会导致小麦叶片受损严重,影响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降低产量。
虫害如蚜虫、草地贪夜蛾等会通过吸食或啃食小麦来破坏其正常生长,造成小麦减产。
其次,病虫害会降低小麦品质。
受到病害侵害的小麦往往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如感染锈病的小麦会出现红褐色锈斑,从而降低小麦的外观质量。
同时,被虫害侵害的小麦也容易受到其他污染,导致品质下降。
最后,病虫害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农民需要购买农药、昆虫防治设备等进行防治,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同时,病虫害导致小麦减产,农民的收入也会相应减少。
3. 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
选用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病害与虫害的发生。
b) 加强田间管理。
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定期清除草丛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c) 合理施肥。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
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山东省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但由于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小麦作物,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认真研究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叶锈病叶锈病是小麦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一般出现在小麦生长初期。
叶锈病主要以斑点和虫斑的形式出现在小麦叶片上,会逐渐蔓延,导致叶片干枯,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方法:① 合理施肥,增强抗病能力。
适当提高小麦的肥料用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叶锈病的发生。
② 喷施化学药剂。
在小麦叶片出现病斑时,可以喷施合适的杀菌剂,及时控制叶锈病的蔓延。
③ 合理轮作,消灭病原。
在种植小麦前,可以适当轮作其他作物,消灭病原菌,减少叶锈病的发生。
2、白粉病白粉病是小麦上另一种常见病害,主要以白粉状的孢子堆聚在叶片上为特征,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① 及时清除病叶。
定期检查小麦叶片,发现有病叶时,要及时清除,减少病原的传播。
② 喷施药剂。
在小麦叶片出现白粉病时,可以喷施具有杀菌作用的药剂,控制病害的蔓延。
③ 加强排水,保持通风。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病原在田间的传播。
3、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出现在小麦果实上,使小麦籽粒变黑,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小麦主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1、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以吸食小麦汁液为食,严重危害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小麦叶片卷曲、干枯。
2、小麦飞虱3、小麦种子螟小麦种子螟是小麦上的一种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以侵蚀小麦种子为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研工作。
只有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才能更好地保护小麦作物,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中,它也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
些病虫害不仅会破坏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增加农民的成本和负担。
因此,科学防治小
麦病虫害,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1. 灰霉病
灰霉病是小麦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病害,主要是在高湿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生。
该病害会
使小麦的茎、叶、穗被感染,导致生长不良和减产。
防治措施:早期定期进行农药喷洒,清理田间积水和秸秆,定期轮作,保持通风透气,加强养分管理。
2. 棕带叶枯病
棕带叶枯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该病害会导致叶子枯黄、枯萎,并且会
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小麦的产量。
水稻叶枯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发病期一般在初秋,会导致草翦率增加、
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增加土壤通透性,加强肥料和水分管理,及早采取药物喷洒和轮作措施。
1. 小麦蚜虫
2. 麦蛾
麦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会在小麦叶上产卵,导致小麦叶片变得枯黄,严重时还会
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防治措施:采用药物喷洒、翻耕和日光杀虫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3. 金针虫
金针虫是一种常见的根部害虫,能导致小麦根系腐烂、黄化,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总之,小麦病虫害防治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们
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和病虫害卫生,加
强养分管理等。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丰收。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小麦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对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小麦病害1.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又称麦枯病,是小麦茎秆、叶片及穗部的一种真菌病,病原菌主要为赤霉菌。
赤霉病的症状主要为小麦叶片和秆部呈现黄褐色、干枯、易折断,受病势较重的秆节数目增多,严重时可导致整株小麦倒伏,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在种植小麦时要选择抗病品种;适时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及时清除小麦田内麦秆等秸秆垃圾,减少病害菌的存活;适时喷洒防治药剂,以预防和控制。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为白粉菌。
病害主要表现为在小麦叶片和穗部上出现白粉状斑块,并伴有病斑组织干枯脱落等现象。
重度感染导致叶片枯死,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在种植小麦时,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垃圾,增加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当小麦叶片和穗部出现白粉现象时,及时采取化学或生物治疗,并对小麦进行掩膜防治,减少重复感染。
小麦扁豆病是小麦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虫媒传播,病原体为小麦扁豆病毒。
病害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黄化、弯曲和萎缩,干生重的情况下,小麦产量将严重受损。
防治措施:在种植小麦时,首选抗病品种,适时开展病毒病虫害监测,并采取生物、化学或物理控制措施,以降低病毒和虫媒的数量;加强田间管理,建议施用病媒昆虫防治药剂,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1. 车轮虫车轮虫属于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地下部分。
受害植株叶片出现黄化、干枯,叶片和茎部中断、死亡,导致小麦植株不能正常生长。
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化学防治常规是在种植小麦时混加有机无机复合肥,夏季注意清理小麦田内杂草和垃圾,增加害虫自然天敌,在施肥时注意根部松土,增强农田通风性,缓解车轮虫的侵袭。
2. 麦蚜麦蚜是小麦的一种害虫,以吸取小麦组织汁液为生,受害植株主要表现为叶停、叶面色浅、叶缘乾燥,黄化等症状,并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和收量。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土壤质量下降以及农业生产模式的单一性,小麦病虫害日益严重,给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一、健全土壤环境,增强小麦抗病虫害能力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土壤养分的合理调控,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首先,进行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小麦的生长需求,科学地配制化肥,避免过量施肥或缺乏营养。
其次,采取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等措施,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是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
我们应该建立严密的监测体系,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
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无人机等,对小麦田进行远程监测,提前预警病虫害的爆发,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三、合理选择和利用抗病虫害品种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离不开抗病虫害的品种。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情况,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利用遗传工程和育种技术,培育出更具抗病虫害能力的小麦品种,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四、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我们不能依靠单一的防治手段,而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首先,采用农艺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种植,调整播种密度,促进小麦生长和抗病虫害能力。
其次,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安装纱网、建设陷阱,对危害小麦的昆虫进行阻挠和捕捉。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如引入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
最后,必要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手段,但要注意选择安全、环保的农药,并严格遵循使用规定,避免滥用和过量施药。
综上所述,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健全土壤环境,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选择和利用抗病虫害品种以及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等。
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小麦的产量受到了各种病虫害的影响。
病虫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对于小麦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及其对小麦的影响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麦病害1. 黄瘟病黄瘟病是小麦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通过麦根腐病菌引起。
黄瘟病会导致小麦植株叶片出现黄斑,加重的话会出现叶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受黄瘟病侵害的小麦产量也会明显下降。
防治措施:为防治黄瘟病,可以预防措施与治理结合,例如提前把握好播期,及时除草、松土;合理施肥,保持小麦生长良好的状态,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喷施杀菌剂等措施。
2. 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赤霉病病菌主要在小麦上形成并传播。
赤霉病会导致小麦穗部出现霉斑,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小麦穗部的枯死。
赤霉病会导致小麦产量的显著下降。
防治措施:为了防治赤霉病,可以适当提前播种,采用抗病品种,定期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管理,及时喷施杀菌剂等措施。
3. 灰霉病灰霉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灰霉病会导致小麦植株受害部位出现灰色霉层,观察到植株受害部位还会发现一些细白色的中生菌丝。
灰霉病会导致小麦叶片枯死,根部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1. 假单胞菌假单胞菌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虫害,主要通过假单胞菌引起。
假单胞菌危害小麦叶片、苗床和穗部,严重的话会导致小麦植株死亡。
假单胞菌还会导致小麦产量的显著下降。
2. 绿飞虱绿飞虱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危害小麦。
绿飞虱主要吸食小麦植株的汁液,严重的话会导致小麦植株枯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防治措施:为了防治绿飞虱,可以采用混播、灭虫灯、物理防治,适时进行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小麦常见的虫害及治疗方式

小麦常见的虫害及治疗方式
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杀虫的话,很容易使得小麦产生病虫害,那么,今天本人就来说说,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它的防治方式。
麦蜘蛛以若虫、成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
解决办法:使用阿维·哒螨灵或1.8%阿维菌素1000倍
+2.5%联苯菊酯800倍选择中午时间叶面喷雾。
金针虫幼虫在土中取食播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解决办法:
(1)用含吡虫啉、噻虫嗪、克百威成分的拌种剂拌种或使用噻虫嗪、吡虫啉、毒死蜱成分的颗粒剂在播种时进行土壤处理。
(2)虫害发生后使用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灌根处理或将喷雾器喷头拧掉,直接对着根部喷施。
线虫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及暗褐色粉粒状胞囊。
苗期侵染对产量影响较大。
一旦发生,
难以防治。
解决办法:在小麦播种期用阿维菌素、噻唑膦、克线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
以上就是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式,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要注意给小麦进行除虫,要时常注意小麦生长情况避免小麦长出病虫害,加大种植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9-20
No.20
小麦白粉病
麦类白粉病分布于世界各产麦区,危害小麦、 大麦和燕麦,尤以小麦受害最重。 小麦白粉病过去仅在我国西南各省和山东沿海 地区发生较重。目前,已扩展到江淮、黄淮及全 国主要产麦区。
2006-9-20
No.21
小麦白粉病症状
2006-9-20
No.22
小麦白粉病的药剂防治
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层
2006-9-20 No.32
通过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
2006-9-20
No.33
060FS
小 麦
防治对象
推荐剂量
纹枯病 全蚀病 根腐病
5-6.7毫升 每10公斤种子
2006-9-20
No.34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006-9-20
No.1
Content
小麦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吸浆虫、蚜虫和 麦蜘蛛) 小麦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赤霉病、白粉病、 锈病、散黑穗病等) 百理通和立克秀
2006-9-20
No.2
--小麦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市场部 刘顺才)
2006-9-20
No.3
小麦田主要害虫-吸浆虫
2006-9-20
No.14
--小麦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开发部 李晓)
2006-9-20
No.15
小麦病害种类
真菌病害: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 全蚀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等 细菌病害:基腐病、黑颖病、蜜穗病等 病毒病:梭条花叶病、黄矮病、丛矮病 线虫病:粒线虫病
2006-9-20
2006-9-20
No.6
小麦田主要害虫-麦蚜
麦长管蚜、二叉蚜、麦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 麦长管蚜在南方越冬,气温回升后有翅蚜随气 流迁入北方冬麦区繁殖危害
穗蚜:95%为麦长管蚜
2006-9-20
No.7
小麦田主要害虫-蚜虫
发生:一年能发生10-20代,冬季以无翅蚜在小麦根茎或 地下根部潜伏,小麦返青后,开始大量繁殖为害。一般情况 下,麦蚜常在冬前10月份或当年2-3月份温暖、降水较少的 情况下大发生。
No.16
小麦赤霉病
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一种流行病害; 多发生于穗期多雨、气候潮湿地区,其中以长江 中下游冬麦区及北方春麦区发生最重; 一般减产10~20%,重时达80~90%,甚至绝产; 病麦粒中含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玉蜀黍赤霉烯酮等,人、畜误食后可发生中毒,怀 孕母畜中毒后可导致流产。
2006-9-20
No.28
小麦全蚀病发病症状
小麦枯白穗
2006-9-20
No.29
种传病害:黑穗病、黑粉病特效 土传病害:纹枯、全蚀和根腐病具较好的 抑制作用 风传病害:对早期锈病、白粉病有较好的 兼治作用
2006-9-20 No.30
随种子吸涨随水分一起进入种子内
2006-9-20 No.31
2006-9-20
No.17
危害穗部,造成穗腐;也可在苗期危 害,造成苗枯 粉红色胶状霉层
2006-9-20
No.18
2006-9-20
No.19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结合农业防 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农业防治:适时早播,使花期提前,避开发病有利 时期;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药剂防治:在病害流行年份化学防治仍是重要的防 病手段。常用的药剂有80%多菌灵和70%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50-100克/亩。
2006-9-20 No.11
麦长腿蜘蛛放大
小麦田主要害虫-麦蜘蛛
发生: 麦长腿蜘蛛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4-5月进 人危害盛期,10月上中旬越夏卵危害秋苗,喜干旱,白日活 动,以下午3-4时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时,即潜伏麦丛或土 缝中不动。 麦圆蜘蛛1年发生2-3代,以成若虫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 冬,3月中下旬至 4月上旬为害重,越夏卵10月始为害秋苗, 喜潮湿,多在早8-9时以前和午后4-5时以后活动。
分布: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
危害:若、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 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亡
2006-9-20
No.8
麦蚜的防治方法
防治指标:孕穗期蚜株率达50%,百株平均蚜量200一250头 或灌浆初期蚜株率70%,百株平均蚜量500头 药剂防治: 15%金好年20毫升1500倍 40%氧乐果2000倍液,兑水25公斤喷雾; 干旱地区亩用80%敌敌畏乳油75ml,拌土25kg,于小麦穗期 清晨或傍晚撤施。
2006-9-20
No.25
小麦散黑穗病
2006-9-20
No.26
小麦纹枯病
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 发病初期,在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淡褐色小点, 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 不断扩大,基部茎节腐烂。
2006-9-20 No.27
小麦纹枯病的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在病残体上 越冬或越夏,成为下季初侵染源。菌核在干燥 的条件下可存活6年左右。未经腐熟的病残体 的有机肥也可传播病害。
防治适期(病叶率2-5%),病叶、团发、普发 初期。 使用药剂:15%三唑酮80克/亩、25%百理通50 克/亩 使用方法:兑水喷雾。
2006-9-20
No.23
小麦锈病
夏孢子堆呈虚线排列 鲜黄色
夏孢子堆散生 桔红色
夏孢子堆杂乱无章 深褐色
2006-9-20
No.24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 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 合理密植。 药剂防治:三唑酮(粉锈宁)叶面喷施是目前 最常用的药剂,百理通和好力克效果优异。
2006-9-20
No.5
小麦田主要害虫-吸浆虫
防治方法
播种前撒毒土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土中幼虫(呋喃丹或甲 基异柳磷或辛硫磷)
孕穗期撒毒土防治幼虫和蛹,是防治该虫关键时期 抽穗开花期防治成虫。小麦抽穗时土温20℃,成虫羽化 或飞到穗上产卵,这时结合防治麦蚜,常用金好年1500倍 或敌杀死4000倍或辛硫磷、敌敌畏等2000倍液进行喷雾 处理。该虫卵期较长,发生重时可连续施药2次
2006-9-20
No.9
小麦田主要害虫-麦蜘蛛
麦圆蜘蛛
2006-9-20 No.10
麦圆蜘蛛放大
小麦田主要害虫-麦蜘蛛
分布:麦长腿蜘蛛在北方数量较大,南方以麦圆 蜘蛛为主 危害:麦蜘蛛春、秋两季危害麦苗,成、若螨都可 危害,被害叶片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 重者干枯死亡
麦长腿蜘蛛
又叫麦蛆,麦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 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麦粒汁液,造成空壳 大发生年份可形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
小麦9-20
No.4
小麦田主要害虫-吸浆虫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3月 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地表,4月中、下旬大 量化蛹,羽化后大量产卵为害。一般情况下,雨水充 沛、气温适宜常引起该虫大发生,成虫盛发期与小 麦抽穗扬花期吻合时发生、危害严重;土壤团 粒构造好、土质疏松、保水力强也利其发生。
2006-9-20
No.12
小麦田主要害虫-麦蜘蛛
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倒茬,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冬 春进行灌溉,可破坏其适生环境,减轻为害 虫口数量大时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也 可喷洒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
2006-9-20
No.13
小麦田其它害虫-粘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