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接收系统简介

合集下载

卫星定位接收机原理

卫星定位接收机原理

随着各行业对定位精度的需求不断提高, 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卫星定位接收机技术 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智能化与自动化
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未来卫星定位接收机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 自动化的技术发展,提高设备的自主性和 智能化水平。
未来卫星定位接收机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导 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提高全球覆 盖和应用能力。
信号解码
解调后的信号通常以数字形式存在, 需要对其进行解码才能被接收机理解 和使用。解码过程涉及对数字信号进 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04 定位解算
伪距测量原理
伪距测量
利用卫星信号传播时间测量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由于卫星钟存 在误差,测量得到的距离并非真实距离,称为伪距。
信号传播时间测量
通过测量卫星信号从卫星发射至接收机接收所用的时间,结合光速 不变原理计算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
滤除噪声和其他干扰信号,提 高信号的信噪比。
信号解调
将调制的卫星信号进行解调, 还原出原始的卫星位置信息。
定位算法原理
时间同步
多重定位
卫星和卫星定位接收机之间的时间需 要同步,以便计算卫星和接收机之间 的距离。
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利用多个 卫星的位置信息和伪距测量结果,解算出 卫星定位接收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卫星定位接收机原理
目录
• 引言 • 卫星定位接收机原理概述 • 卫星信号接收 • 定位解算 • 卫星定位接收机性能指标 • 卫星定位接收机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卫星定位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泛 应用于导航、定位、测量等领域。了解卫星定位接收机原理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机制,为相关领域的 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简介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是常见的电视接收系统,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传输信号,并在用户家中接收到电视节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

有线电视接收系统有线电视接收系统是通过有线电缆传输电视信号到用户家中,用户通过有线电视盒接收信号并显示在电视上。

有线电视信号通常是数字信号,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和声音。

工作原理1.信号传输:有线电视信号通过有线电缆传输到用户家中。

2.接收设备:用户需要有一台有线电视盒连接到电视接收信号。

3.显示:有线电视盒将信号解码后显示在电视上。

优点•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和声音。

•稳定的信号传输。

缺点•受限于有线电缆的覆盖范围。

•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通过卫星传输电视信号到用户家中,用户需要安装卫星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卫星电视盒将信号解码后显示在电视上。

工作原理1.信号传输:卫星电视信号通过卫星传输到卫星天线接收信号。

2.接收设备:用户需要安装卫星天线和卫星电视盒连接到电视接收信号。

3.解码和显示:卫星电视盒将信号解码后显示在电视上。

优点•覆盖范围广,几乎全球接收。

•提供多样化的节目选择。

缺点•受天气影响,如暴雨或暴风可能影响信号接收。

•安装和调整卫星天线可能比较复杂。

应用场景•有线电视:适用于覆盖范围相对较小的地区,如城市或县镇。

•卫星电视:适用于覆盖范围广,如偏远地区或没有有线电视覆盖的地区。

以上是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介绍,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加了解这两种常见的电视接收系统。

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简介

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简介

#4 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简介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就是在离地面高度为35786千米的赤道上空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

其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绕行方向一致,与地球是相对静止的。

馈源有什么功能馈源又称波纹喇叭。

主要功能有俩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搜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

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

高频头有什么功能高频头又称低噪声降频器(LBN)。

其内部电路包括低噪声变频器和下变频器,完成低噪声放大及变频功能,既把馈源输出的4GHz信号放大,再降频为950-2150MHz第一中频信号。

卫星天线的种类卫星天线通常由抛物面反射板与放置在抛物面凹面镜核心处的馈源和高频头组成。

目前KU频道多采用馈源一体化高频头。

按馈源及高频头与抛物面的相对位置分类,有前馈式(又称中心馈源式)、偏馈式和后馈式。

前馈、偏馈式多用于接受,后馈应用于发射。

什么样的天线好卫星接收天线的增益是重要参数之一,且增益与天线口径有关。

口径越大,增益越高。

天线的波束细如线状,要求天线的精度与表面光滑光洁度越高越好。

一般的天线抛物面为板状及网状,显然板状抛物面要比网状抛物面增益要高,而板状整体抛物面又要比分瓣拼装抛物面增益要高。

IRD是什么IRD(Intergrated Receiver Decoder)是指综合译码卫星接收机。

数字IRD与仿真IRD的对比数字IRD比仿真IRD有如下长处:1。

数字IRD 接受的图像大体与发送端一致;2。

完全消除色亮干扰、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失真引发的图像畸变;3。

长距离数字传输不会产生噪声积累;4。

便于加工处置、保留、多任务制和加密处置;5。

节约频谱资源。

若是说数字IRD有缺点的话,就是价钱略高于仿真IRD。

如何选购数字卫星接收机选购数字卫星接收机,除通常注意的因素,如技术指标、外形、质量、价钱及售后服务之外,以下问题应慎重考虑:(1)选低门限值的,才能保证在弱信号、小口径天线接收,在一只高频头进行双星接收或多只高频头配一副天线接收等条件下取得满意效果。

gnss接收机原理

gnss接收机原理

GNSS接收机原理1. 概述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是使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的设备。

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系统的信号,接收机能够计算出接收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等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GNSS接收机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2. GNSS系统概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目前主要包括GPS(美国)、GLONASS(俄罗斯)、Galileo(欧盟)和BeiDou(中国)等系统。

这些系统由一系列卫星组成,它们围绕地球运行,发射导航信号。

GNSS接收机接收这些信号,并通过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几何关系,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3. GNSS接收机的组成GNSS接收机通常由天线、前置放大器、中频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和用户接口等组成。

3.1 天线天线用于接收来自卫星的导航信号。

天线的性能对接收机的定位精度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天线非常重要。

3.2 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用于放大天线接收到的微弱信号,以增强信号的强度和抗干扰能力。

3.3 中频处理器中频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3.4 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是接收机的核心组件,它用于提取信号的导航信息,并进行信号处理和解算。

3.5 用户接口用户接口用于与接收机进行交互,显示定位信息和设置接收机参数等。

4. GNSS信号接收原理GNSS接收机的信号接收原理基于卫星导航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

当GNSS接收机收到卫星发送的信号时,它会执行以下步骤来获取位置信息:4.1 信号接收接收机的天线接收卫星发送的导航信号。

4.2 信号处理接收机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与接收机内部的时钟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出接收信号的传输时间差。

4.3 定位解算接收机使用测距原理和多个卫星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接收机位置。

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差,接收机可以确定其与每个卫星之间的距离。

4.4 误差校正为了提高位置定位的精度,接收机还需要对信号进行误差校正。

常见的误差包括大气延迟、钟差和多径效应等。

北斗接收机

北斗接收机

北斗接收机北斗接收机:实现全球定位和导航的关键设备引言北斗接收机是一种关键设备,用于接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送的信号并实现全球定位和导航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旨在提供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

北斗接收机作为接收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北斗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 北斗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北斗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卫星导航系统发送的信号。

北斗系统由一组卫星和地面控制系统组成。

卫星发射信号,包括导航信号、时间信号等。

当北斗接收机接收到这些信号时,它会利用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自己的位置信息。

北斗接收机通过与至少四颗卫星进行信号通信,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自身的经度、纬度以及海拔高度等信息。

2. 北斗接收机的应用领域北斗接收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2.1 航海和航空北斗接收机在航海和航空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船舶和飞机通常会安装北斗接收机以实现导航和定位功能。

船舶和飞机可以通过接收北斗卫星的信号,确定自身位置,并准确导航到目的地。

2.2 汽车导航北斗接收机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导航系统中。

许多汽车配备了内置的北斗接收机,以提供精确定位和导航功能。

驾驶员可以通过接收北斗卫星的信号,获得当前位置、最短路径、交通状况等信息,以便快速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2.3 物流和运输北斗接收机在物流和运输领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公司可以使用北斗接收机来跟踪货物的位置,并提供实时的物流信息。

这有助于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2.4 农业和测绘北斗接收机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测绘领域。

农民可以使用北斗接收机来精确测量农田的面积,以便更好地规划种植。

测绘领域可以借助北斗接收机进行精确测量和地图绘制。

3. 北斗接收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北斗接收机作为全球定位和导航的关键设备,其未来发展仍具有许多潜力和机遇。

以下是北斗接收机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3.1 高精度定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北斗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将不断提高。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是一种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的设备。

它可以用于导航、定位、测量和时间同步等应用。

为了正确操作GNSS接收机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操作规程。

1. 安装和放置:在安装GNSS接收机时,应选择一个空旷的位置,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挡住卫星信号的物体。

接收机应放置在水平稳固的平台上,并避免受到震动和外界干扰。

2. 连接天线:使用合适的天线连接器连接天线和接收机。

确保连接器牢固,没有松动。

天线的安装位置要能够优化卫星信号接收,并且要避免与其他设备的干扰。

3. 供电和开机:将接收机正确地连接到电源,确保电压和频率与设备规格相符。

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指示打开接收机电源,并等待其启动。

4. 设置参数:在接收机启动后,根据具体需求设置相关参数。

这些参数可能包括所需的GNSS系统(如GPS、GLONASS、Galileo等),数据更新频率,采样率等。

确保所选参数与实际工作要求相符。

5. 等待信号:当接收机正确连接和设置后,它会开始搜索和跟踪卫星信号。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在首次使用或重新安装后。

请耐心等待,不要干扰或移动设备。

6. 数据记录和处理:一旦接收机成功接收到卫星信号,它将开始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

根据需要,可选择将数据存储在接收机内部内存中或通过外部设备进行实时传输。

请确保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设置准确,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7. 进行定位和导航:当GNSS接收机成功接收到卫星信号并处理相关数据后,它可以用于定位和导航。

通过正确配置GNSS接收机,您可以获得精确的位置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导航。

8. 监测和维护:定期监测接收机的工作状态和数据质量。

检查并修复任何可能的故障或问题,以确保接收机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接收机进行维护和校准,包括清洁连接器、校准天线方向和检查数据记录的一致性等。

9. 升级和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NSS系统可能会进行更新和升级。

gnss知识点

gnss知识点

gnss知识点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一种利用一组卫星和地面接收器,提供全球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的技术系统。

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地质勘探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从GNSS的概念、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介绍GNSS的知识点。

一、概念GNSS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包括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格洛纳斯)、欧洲的Galileo(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这些卫星通过发射精确的微波信号,由地面接收器接收并计算出自身位置的经纬度、高度和时间等信息。

二、原理GNSS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卫星发射信号的传播时间差来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利用三角定位原理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同时,接收器还可以利用卫星的导航信息来确定当前时间和速度等参数。

三、应用1. 航空航天:GNSS在飞机导航、自动驾驶和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飞机可以利用GNSS定位和导航系统准确地确定自身位置和航向,实现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

2. 交通运输:GNSS在车辆导航、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系统中广泛应用。

车辆可以利用GNSS导航系统选择最佳路径、避免拥堵和事故,并提供实时交通信息。

3. 地质勘探:GNSS在地质灾害预警和地震监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地壳运动和变形,可以提前预警地质灾害,并为地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 科学研究:GNSS在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测量大气延迟、地壳运动和星际导航等数据,可以深入研究地球和宇宙的运动规律。

四、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NSS在精度、覆盖范围和可靠性等方面将继续提升。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增加卫星数量、引入新的导航系统和利用GNSS与其他技术的融合等。

同时,GNSS还将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智能城市、农业和海洋监测等。

总结:GNSS是一种全球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的技术系统,通过一组卫星和地面接收器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

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

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

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是一种用于接收和解码卫星广播信号的设备。

它将从卫星发射站发出的信号接收并转化为有用的数据,可用于电视广播、音频广播、互联网接入以及其他数据传输服务。

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天线:用于接收卫星信号的装置。

天线必须能够接收到指定的卫星信号,并将其导入到接收器中。

2. 接收器:接收器是交互系统的核心组件。

它负责接收和解码卫星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数据。

接收器通常具有一系列输入和输出接口,以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格式。

3. 解码器:解码器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接收器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解码为有用的数据,例如视频、音频或其他传输的数据。

4.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

它可以是电视机、计算机屏幕、专门的遥控器等。

用户界面通常提供了功能按钮、设置选项、频道切换以及其他用于控制和访问不同的内容和服务。

5. 婴儿间和金属重力:这些是设备的维护部分,它们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号质量。

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的优点是其覆盖范围广,可以接收到较远处地区的广播信号。

它还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传输,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使用户能够访问各种在线内容。

此外,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相对便携,可以在不同地点使用,适合户外活动和移动环境。

然而,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其依赖于卫星发射站的信号传输,天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接收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系统的安装和设置可能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

总体而言,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是一种强大的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和内容。

虽然它可能存在一些限制,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改进,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将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是一种用于接收和解码卫星广播信号的高级技术设备,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和内容。

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的发展几乎是与卫星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进,使得这种接收系统具备了更高的接收质量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接收系统简介卫星接收系统简介卫星广播系统的构成卫星广播可以大致分为上行地球站(卫星地面站)、通信卫星或广播卫星、卫星接收站三个子系统。

上行站的功能:首先对电视台节目播控中心传送来的信号进行基带处理,然后进行中频调制,形成中频信号,其后通过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环节,产生足够强的微波信号馈送至天线上,进一步将卫星广播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同步轨道的卫星去。

广播卫星的功能:接收发自地球站的上行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下变频和功率放大等环节,生成卫星广播的下行信号,通过天线将此信号转发其服务区域之内。

卫星接收站的功能:通过天线接收来自卫星的下行信号,首先经过低噪声放大、下变频和中放等环节,生成卫星接收系统内的第一中频信号,该信号经同轴电缆传送到室内一个或多个卫星接收机,在接收机内部,进一步产生第二中频信号,经过中放、解调、等处理,分别还原出视频和音频信号,作为个体接收这些信号可直接输入电视机,而作为集体接收系统来说,视音频信号则输送到有线电视系统前端内的调制器,进一步形成射频信号,传送到该系统内的每一个用户端。

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介绍卫星接收系统又称为卫星接收站,它由卫星接收天线、高频头、第一中频电缆、功分器和卫星接收机等几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数字卫星接收系统框图卫星接收天线将广播卫星传送的电磁波接收下来,然后送入高频头。

C波段的卫星下行频率是3700~4200MHz,带宽为500 MHz,其内采用了频率复用技术共安排了24个卫星转发器,每个转发器的带宽是36 MHz。

Ku波段的情况不很统一,转发器的数量和转发器的频带宽度也不大一样。

(C波段,频率从4.0- 8.0GHz的一段频带,Ku 波段,12-18GHz频段10.7-12.75G)1.卫星接收天线:卫星接收天线的作用是,有效地接收卫星辐射到地面的电磁波,并将它传送高频头之内。

卫星接收天线的类型有反射面天线和微带天线。

反射面天线是由反射面和馈源两部分组成的,馈源本身就是一种天线。

在工程上通常根据馈源与反射面的相对位置,将反射面天线分为前馈天线、后馈天线和偏馈天线三种形式,而从作原理上来分,卫星广播系统中使用的反射面天线可以分为旋转抛物面线、卡赛格伦天线、格里高利天线、球形反射面天线等几种类型。

有线电视系统中常用的为旋转抛物面天线中的前馈与偏馈天线。

2.高频头功能是:(1)低噪声放大,(2)下变频,(3)中频放大。

将C波段和KU波段信号的下行频率,转换成第一中频950~2150MHZ,通过馈线输送到机房。

高频头的供电通常是由卫星接收机来提供的直流电压,电压数值一般在13V~18V之间,通过第一中频电缆输送到高频头。

(从外形上看,C波段高频头比KU波段的大,标记上本振频率不一样,C波段的大部分是5150,KU的是11300)3.数字卫星接收机:又称QPSK综合接收解码器(IRD),主要完成频道调谐、QPSK解调、信道解码、解复用、MPEG-2解压缩和PAL编码形成全电视信号等功能,对有条件接收功能还需加有系统控制和用户智能卡。

高频头对于C/Ku频段的卫星电视节目需要设置不同的本振频率。

4.功分器:从结构上,可分为无源功分器和有源功分器,功分器的功能是:(1)将电缆传送到室内的一路第一中频信号平均分配几路,提供给各个卫星接收机,(2)对各个卫星接收机进行比较有效的隔离,尽量减少各个接收机之间的干扰。

(与分支分配器的区别)功分器的口芯与功分器的金属外壳的直流电阻为无穷大,分支分配器的口芯与与其金属外壳的直流电阻为零是短路的。

5.线路放大器:其作用是弥补电缆产生的损耗,在卫星天线与系统前端的距离过远的情况下使用。

卫星接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数字卫星接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可以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

1.机械部分要考虑天线的风荷,由于福建处多台风地区,天线抗台风能力应大于12级,必要时需钢绞线固定,天线基础的承重应按相应的标准。

特别是在高楼楼层面安装时,应将天线基座固定在承重梁上,如果梁的承重不够的话,应在梁的上方安装“工”字槽钢,而且槽钢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承重设计。

2.在电气部分,应从以下方面考虑1)天线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减轻地面微波中继线的干扰;以及还要考虑在天线的主瓣方向上是否存在遮挡物。

对于卫星接收天线来说,要求在距天线波束中心(即天线方向图主瓣的中心线)5度的范围以内,不能有任何建筑物、电线、树、山峰等遮挡物存在。

2)天线的防雷:应该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来实施。

3)若卫星接收天线附近已经有合格的避雷针的话,同时卫星天线有处于该避雷针的有效防护区域之内,则无需给卫星接收天线加装避雷针,但此时要求卫星底座的接地电阻要小于4欧,避雷针一定要位于卫星接收天线的背面,否则它会对天线产生遮挡。

4)若卫星接收天线处于空旷地带或处于有避雷针的有效防护区域之外,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天线的背面安装符合防雷规范的避雷针,或直接在天线主反射面上单独焊接一个长度约为2.5m,直径约0.02m的避雷针,材料应该选择镀锌的圆钢,顶部成针状5)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中,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电视机等部件用电缆和接插件连接过程中,做好防雨、防漏、匹配工作,确保最大功率输出,在节目接收过程中不应有黑屏、马赛克等误码现象(雨衰、日凌等因素除外)。

6)高频头到前端机房的馈线应固定绑扎好,防止被风刮断。

3.天线的安装与调试步骤1)将天线安装在天线的基础上之前,应确保组装天线过程不应产生变形。

2)正确地安装好馈源,确保馈源位于反射面的焦点处。

3)接收线极化波时(垂直与水平极化),则要调整好极化角,调整过程中,注意位于接收地点西南方向的卫星与位于接收地点东南方向的卫星的极化角调整方向是完全不同的,以前馈天线为例,从馈源向反射面看,在接收正南方向的卫星时,馈源法兰盘的窄边代表了天线的极化方向;在接收西南方向的卫星时(接收地点的经度大于卫星的经度),需要将馈源逆时针转动一个极化角;而接收东南方向的卫星时(接收地点的经度小于卫星的经度),需要将馈源源顺时针转动一个极化角。

4)在天线、馈源、高频头安装完毕后,可由高频头输出的馈线联接到天线下面的临时系统,现在大部分的卫星接收机都有信号场强指示,事先确定好一个卫星节目,所需参数举例如下,并在卫星接收机调整好各项参数,在显示器上指示卫星场强。

下一步调整天线的仰角与方位角。

5) 天线仰角和方位角的确定:为了将接收天线对准广播卫星,在每一个卫星接收地点都要确定该点接收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

仰角和方位角可以有很多现成资料直接查询得到。

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的方式得到,下面介绍用矢量代数法计算仰角和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具体过程可参考其它资料。

a) 接收天线仰角 ELψξψξ22115127.0tan COS COS COS COS EL ---=注:ξ为接收地点的纬度,经度为R φ,卫星的经度为Sφ,接收地点与卫星的经度差称为相对经度ϕ,-=R φϕS φ,b) 接收天线的方位角AZ Tan AZ=tan ψ/sin ξ,南:AZ=00,西:AZ=090,东:AZ=-090 天线的仰角由所接收节目的卫星来确定,并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出具体数值,若能在天线上找到一个与天线口面平行的平面,利用普通的量角器就可以方便地确定出天线的实际仰角,如下图所示,分别为前馈天线和偏馈天线的仰角确定方法。

M注:F 为焦点,F’为卫星主瓣方向前馈天线偏馈天线卫星主瓣方向天线方位角的确定:有二种情况a) 以正北为00,顺时针转动,如亚洲3S 的卫星方位角为02.209。

b) 以正南为00,顺时针转动(偏西)为正,如亚洲3S 的卫星方位角为02.39,逆时针转动(偏东)为负。

6) 此时观察卫星接收机输出的信号场强指示,并以确定的方位角左右转动天线,直到信号场强指示值最高。

这样天线的调整工作就算好了,拆除临时接收系统,将高频头引下线连接好,并绑扎固定,在接头处上好防雨胶带,这样卫星接收系统就算调试好了。

卫星天线系统的日常维护1.保持馈源和反射面的清洁,不要让馈源进水、结冰,不要让反射面积水、积雪或让其它杂物覆盖,否则卫星信号将受到一定程度的衰减,影响卫星信号的接收。

2.接收Ku波段的数字卫星广播时,要注意雨衰对卫星接收的影响,下大雨时,Ku波段的信号影响较C波段的严重,甚至信号中断。

适当地加大接收天线的口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雨衰的影响,但是不可能根本解决雨衰的问题。

3.每年的春分前和秋风后会发生日凌现象,此时前端机房所接收的卫星信号将出雪花、马赛克、黑屏现象,因此值班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日凌影响时间,在日凌结束后,对未恢复信号的数字卫星接收重新开机。

4.除了以上的维护外,应每周检查卫星接收机场强指示,每月检查卫星接收天线的接收方向和加固情况,每个季度对接收天线进行全面性能检查和维护。

知识拓展:数字卫星广播的发展方向从C波段逐步向Ku波段过渡:C波段卫星的下行频率为3.7~4.2GHz,虽然其技术成熟,但同时也是地面微波所用的波段,因此卫星接收站易受地面微波干扰,同时上行地球站的选址较严格。

另外,C波段通信卫星下行波束宽、覆盖面大,到达地面的信号功率密度较小,加之频率较低,为达到良好的广播电视接收效果,地面接收天线口径需3-4.5m以上。

而Ku波段的下行信号使用12 GHz,该波段波长短,下行波束窄,可使用小口径天线接收Ku波段传送的广播电视信号。

采用Ka波段:Ka波段的频率范围为26.5-40GHz,其段内的电波波长约在1.5cm左右,所以接收天线的口径可以更小,更有利于直播卫星业务的推广。

本振频率本振频率由本振电路产生,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与所接收的高频信号混合而产生一个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

当本振频率高于信号频率时(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高一个中频),称为高本振,而当本振频率低于信号频率时(本振频率比信号频率低一个中频)就称为低本振。

由于本振频率不容易作得很高,因此Ku波段高频头多采用低本振,而C波段的高频头多采用高本振。

高本振和低本振比较而言,高本振抗干扰能力较强,也加之C波段和通信频段共用更易受到干扰,而Ku波段属于卫星广播电视专用的频段相对而言干扰少一些。

由于C波段和Ku波段高频头输出的频率都在卫星接收机第一中频范围之内,所以才使C波段和Ku 波段卫星接收机兼容成为可能。

接收C波段时,由于C波段的下行频率在3700~ 4200MHz,高频头本振频率都相同为5150MHz,所以接收C波段时都使用本振相同的高频头。

现在C波段的下行频率已从原来3700MHz扩展为3400MHz,相应的频带也由原来的500MHz带宽扩展到800MHz。

因此在C波段内接收时,也存在选择高频头接收频率范围的问题,应选择所接收频道的下行频率在高频头接收范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