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三章第4节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相互作用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13

(3)合力大小的范围:|F1-F2|≤F≤F1+F2
注意 合力F 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 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
二 . 求合力大小的方法
求共点力的合力一般有两种方法: 1.图解法
选标度
作F1、F2的图示
作平行四边形
用刻度尽量对角线长度
计算合力大小
用量角器量F与F1(或F2) 的夹角
得出合力方向
答案
(1)等效替代
(2)平行四边形.
3.用硬纸板剪成五个宽度相同的长条,其中四个两两长度分别
相等,第五个较长些,然后用螺丝铆住(AE与BC、CD不要铆住),
如图所示.其中AB表示一个分力,AD表示另一个分力,AC
表示合力.
(1)改变∠BAD的大小,观察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化时合力
如何变化?
相当于改变分力间夹角
答案 (1)现象: 合力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3.用硬纸板剪成五个宽度相同的长条,其中四个两两长度分别
相等,第五个较长些,然后用螺丝铆住(AE与BC、CD不要铆住),
如图所示.其中AB表示一个分力,AD表示另一个分力,AC
表示合力.
举例:
(2)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吗? F1=5 N,F2=4 N,合力 1 N≤F≤9 N,合力F 的最小
值为1 N,比任何一个分力
答案 (2)不一定.
都小
合力与分力的大小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由几何知识知,合力大小的范围
|F1-F2|≤F≤F1+F2
【要点提炼】
1.合力与分力的相互关系 (1)等效性:合力与分力产生的__效__果__相__同_____,
可以等效替代. (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_同__一____物体上的.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三章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可能没有受力物体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有作用力答案 C解析有力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A错误,C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错误;两个物体有力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如磁铁吸引小铁钉时,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但磁铁与小铁钉可以不相互接触,D错误。
2.如图所示,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
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
关于飞行中的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垂直向下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答案 B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向下,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向上的引力,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发动机喷出的气流,C错误;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错误。
3.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 m/s2)()A.仅甲图B.仅乙图C.仅丙图D.甲、乙、丙图答案 B解析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斜面光滑,故物体不受摩擦力;将重力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进行分解,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一定与支持力大小相等;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应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mg sinα=3×10×12N=15 N,故只有乙图情况下物体平衡,B正确。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第四节 多普勒效应

解析 交警可以根据发射电磁波频率与接收到反射的电磁波频率的变化 来测车速,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故选项A正确; 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故选项B正确;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测到的频率增大,反之,当波源与观察 者相互远离时,观测到的频率减小,故选项D错误; “红移”现象中光波频率变小,因此遥远天体应正在远离地球,故选项 C错误.
123456789
考点二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5.(多选)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交警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出汽车速度 √B.不仅机械波会发生多普勒效应,电磁波也会
C.由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发生“红移”现象(各条谱线的 波长均变长),可以判断遥远天体正靠近地球
D.静止的观察者听到某个单一频率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说明 声源正在远离观察者
第三章 机械波
第四节 多普勒效应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了解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2.了解多普勒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
些现象.
【内容索引】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逐点落实
课时 对点练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LIJIAOCAI HANGSHIJICHU
1.(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多选)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测到多普勒效应 B.只要观测者在运动,就一定能观测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波源与观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且两者间距发生变化,就一定能
观测到多普勒效应
√D.当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可能在增大,也可能在
√A.当f=f′时,表明前车与无人车速度相同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三章训练4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训练4 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基础题]1.如图1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果用水平力F作用在木板上,推动长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在长木板露出桌面到其翻转之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A.木板对桌面的压力逐渐减小B.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大小不变D.水平推力大小不变2.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 A.都向后B.都向前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3.如图2所示,小铁块贴在有磁性的黑板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2A.铁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均是黑板B.铁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磁力和弹力C.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4.如图3所示,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若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到的摩擦力仍保持不变5.如图4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受到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图4A.1 N,0 B.0,1 NC.2 N,1 N D.1 N,1 N6.如图5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图5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7.如图6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B、C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B绳竖直,则C球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C球的受力示意图.图68.如图7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B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7A.受到三个力,也可能受到四个力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D.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9.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F=1N的恒力作用,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是下图中的( )10.如图8所示,一重为4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其中F1=13 N,F2=6N.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图8(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当只将F1撤去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又如何?[能力题]11.如图9所示是皮带传动示意图,右侧轮是主动轮,左侧轮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N的物体同传送带一起运动,若物体与传送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N,则物体所受传送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传送带上P、Q两处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图9A.5 N,向下、向上B.0,向下、向上C.0,向上、向上D.0,向下、向下12.如图10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左端通过轻质弹簧测力计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向右拉B,使B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的拉力为F T,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0A.木块A受到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TB.木块A受到B的滑动摩擦力大于F TC.若木板B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T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为F T[探究与拓展题]13.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11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信息,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 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 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图11答案1.CD 2.C 3.D 4.BD 5.D 6.D7.三受力情况见解析图解析先分析B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B受重力G B及AB绳的拉力F AB,BC绳无拉力.再分析C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C受重力G C、AC绳的拉力F AC及水平拉力F共三个力作用.8.BCD 9.A10.见解析解析(1)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所受外力和为零.由于F1>F2,故静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f=F1-F2=7 N.(2)当只将F1撤去时,由于F2=6 N,比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滑=μF N=8N小,故不能运动起来,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大小为6 N,方向向右.(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由于F1=13 N比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滑=μF N=8 N大,此时物体开始运动,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8 N,方向向左.11.D 12.AD13.0.4 4 N。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卷

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L如下图所示,久氏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m. m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力均可不让,若8随A —起沿水平桌而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左()A.物体人与桌而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B.物体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C.桌而对人、8对&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均D.桌而对人、3对&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2•如图所示,轻杆BC的一端用铁链接于C,另一端悬挂重物G,并用细绳绕过左滑轮用力拉住,开始时,二BC4>90。
,现用拉力F使二BG4缓慢减小,直线3C接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杆BC所受的压力()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3•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泄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垂直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左为零4•重为4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而上,桌面受到4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体是木块C.这个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引起的D.这个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地而,是由于地而发生形变引起的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拉弯了的弓,由于静止,所以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小明推一辆车,怎么推也没推动,由于车没推动,则小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后停下来了,是因为它受到了力的作用D.磁铁吸引钉子,是因为钉子是受力物体,它不能对磁铁有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A.人B.球拍C.乒乓球D.无法确定7•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英中8为固左钱链,若在&较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墙壁的力F, 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及滑块C的重力不计, 图中<7=0.5 m, b=0.05 m,则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的比值为()B.5C.10D.18•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 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左的方向,与F成30。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平行四边形法则:用于计算力的合成和分解。将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绘制,对角线所代表的力即为合力或分力。
③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绳、木板、滑轮等。
-实验步骤:通过改变绳子的数量和方向,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验证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效果。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理解合力、分力、平行四边形法则等基本概念。
(2)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步骤,能够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3)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工程、物理学等领域的应用。
(4)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识别并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进行问题分解和解决。
举例说明:
对于教学重点中的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可以举例说明如下:
问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向东;另一个力为15N,向北。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解答:首先,将两个力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将10N的力向东作为一条边,15N的力向北作为另一条边,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合力的大小为对角线的长度,方向为对角线的方向。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合力的大小为25N,方向为东偏北45°。
3.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绳、木板、滑轮等。
-实验步骤:通过改变绳子的数量和方向,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验证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效果。
2019-2020年新教材突破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三章+阶段回顾(第4~5节)及答案

阶段回顾(第4~5节)易错点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理解不到位1.(多选)如图所示,一件重为G的行李,被轻绳OA和OB吊在空中,拉力分别为F1、F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的合力是GB.F1、F2的合力是FC.行李对轻绳OA的拉力方向与F1方向相反,大小相等D.行李受到重力G、OA绳拉力F1、OB绳拉力F2,还有F共四个力答案BC解析在受力分析中,分力和合力不能同时看作物体所受的力,行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OA绳拉力F1、OB绳拉力F2三个力的作用,D错误;F1、F2的合力是F,A错误,B正确;行李对轻绳OA的拉力与F1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C正确。
2.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静止不动,把物体所受的重力G分解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是物体受到的下滑力,F1是斜面受到的压力B.F2是使物体有下滑趋势的力,F1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G cosθ,与F2等大反向D.若只减小斜面的倾角θ,两个分力F1、F2均减小答案 B解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与摩擦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G sinθ,与F2等大反向,C错误;F1、F2是重力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不是物体受到的力,A错误;F2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下滑,F1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压紧斜面,B正确;若只减小斜面的倾角θ,分力F1=G cosθ增大,分力F2=G sinθ减小,D错误。
易错点二不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3.如图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的两个分力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 B.2和4C.3和4 D.3和2答案 C解析小球的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绳子拉伸,二是使斜面受压,这两个分力方向分别是3和4,C正确,A、B、D错误。
易错点三绳的“活结”与“死结”模型认识不清4.如图甲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所示的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成30°角,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BC对滑轮的作用力为m1g 2B.图乙中HG杆受到绳的作用力为m2gC.细绳AC段的拉力F AC与细绳EG段的拉力F EG之比为m1∶m2D.细绳AC段的拉力F AC与细绳EG段的拉力F EG之比为m1∶2m2答案 D解析图甲中绳跨过滑轮,与滑轮接触的点是“动点”,也称为“活结”,绳上拉力大小处处相等,两段绳的拉力都是m1g,互成120°角,因此合力的大小是m1g,故BC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也是m1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A错误;图乙中绳与杆的端点连在一起,杆的端点与绳接触的点是“静点”,也称为“死结”,两段绳上的拉力不一定相等,此时,杆对G点的弹力方向沿杆,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HG杆受到绳的作用力为3m2g,B错误;图乙中F EG sin30°=m2g,得F EG=2m2g,故F ACF EG=m12m2,C错误,D正确。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4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新人教版选修

[解析] 当开关K接通时,根据安培定则知电磁铁附近磁感 线的分布如图所示,由左手定则知通电直导线此时左端受力指 向纸内,右端受力指向纸外,故导线将转动,转到与磁感线接 近垂直时,整个导线受到的磁场力将竖直向下,故悬线张力变 大,选项D正确.
[答案] D
考点三 磁电式电流表 磁电式电流表的灵敏度较高,那么其原理是什么呢?
左手定则应用的两个要点 (1)安培力的方向既垂直于电流的方向,又垂直于磁场的方 向,所以应用左手定则时,必须使大拇指指向与四指指向和磁场 方向均垂直. (2)由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不一定垂直,所以磁场方向不一 定垂直穿入手掌,可能与四指方向成某一夹角.但四指一定要指 向电流方向.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导线 ABC 为垂直折线,其中电流 为 I,AB=BC=L,导线所在的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匀强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为 B,求导线 ABC 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把整段导线分为多段电流元,先用 左手定则判断每段电流元受力的方 电流元法 向,然后判断整段导线所受合力的 方向,从而确定导线的运动方向 环形电流可等效成小磁针,通电螺 等效法 线管可以等效成条形磁铁或多个环 形电流,反过来也成立
通过转动通电导线到某个便于分析的特殊 特殊位置法 位置,然后判断其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从
(3)形象记忆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则的不同用途:“力”字最 后一笔是向左写的,用左手判断安培力的方向,电流的磁场中的 “电”字最后一笔是向右写的,用右手判断电流的磁场方向.简 称“左力右电”.
2. 安培力的大小 (1)当 B 与 I 垂直时,F=BIL;当 B 与 I 成 θ 角时,F=BILsinθ, θ 是 B 与 I 的夹角. (2)B 对放入的通电导线来说是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3)导线 L 所处的磁场应为匀强磁场;在非匀强磁场中,公 式 F=BILsinθ 仅适用于很短的通电导线(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直 线电流称为直线电流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第4节力的合成1.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__________,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_____ ___,原来的几个力叫做________.求几个力的________的过程或方法,叫力的合成.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________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__________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________.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对力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进行合成运算时,一般不能用代数加法求合力,而必须用平行四边形定则.3.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上,或者虽不作用在________上,但它们的________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4.当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一定时,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1、F2之间的夹角而变化.当夹角θ=0°时,力F1、F2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F=__________,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______,此时,合力最大.当夹角θ=180°时,力F1、F2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F=|F1-F2|,方向跟两个力中________________相同,此时,合力最小.当夹角θ=90°,F=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分析可知,合力的大小可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取值,取值范围为____≤F≤________.5.关于几个力与它们的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C.合力的作用可以代替那几个力的作用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6.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B.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7.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 N和7 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最大是12 N B.最小是3 NC.可能是28 N D.可能是1 N【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合力与分力1.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D.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2.关于两个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所受的力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知识点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G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将木板竖直固定好,在两条细绳套上分别挂上适当的钩码,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下结点的位置O以及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再用一条细绳套挂上适当的钩码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也到达同一个位置O,再次记录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实验时,用两个力拉橡皮条和用一个力拉橡皮条都使之伸长且使结点到达同一个位置O的目的是⑤________.图1知识点三平行四边形定则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B.一切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C.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是它们的合力D.与两个分力共点的那一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是它们的合力5.已知F1=F2=10 N,求以下两种情况下二力的合力:(1)F1与F2垂直.(2)F1与F2成120°角.【方法技巧练】一、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求物体所受合力6.图2如图2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作用,每个拉力都是20N,夹角是6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用两种方法求)7.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图3).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图3二、用力的合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8.图4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4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N/kg)( )A.50 N B.50 3 NC.100 N D.100 3 N1.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是共点力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力,则这两个力是共点力C.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2.关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B.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C.合力就是几个力的代数和D.合力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3.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5 N、7 N、8 N B.5 N、1 N、3 N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4.重10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0 B.40 N,方向向下C.60 N,方向向上 D.100 N,方向向下5.如图5所示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象,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图5A.1 N和4 N B.2 N和3 NC.1 N和5 N D.2 N和4 N6.图6如图6所示,物体M在斜向右下方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推力F和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A.竖直向下 B.竖直向上C.斜向下偏左 D.斜向下偏右7.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 N,F2=9 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9 N B.25 NC.6 N D.21 N8.图7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7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 )A.3F B.4FC.5F D.6F9.如图8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根竖直立柱,某人用绳子通过柱顶的定滑轮将100N的货物拉住.已知人拉着绳子的一端,且该端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则柱顶所受压力大小为( )图8A.200 N B.100 3 NC.100 N D.50 3 N10.图9如图9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D.先增大后减小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如图10所示,水平电线AB对电线杆的拉力是300N,斜牵引索BC对电线杆的拉力是500N,这时电线杆正好和水平地面垂直.如果电线杆自重800N,那么电线杆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图1012.图11如图11所示,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作用,风力大小F1为100N,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向与河岸垂直,求出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绳子拉力F2的大小.第4节力的合成课前预习练1.相同合力分力合力2.邻边对角线方向3.共同作用在同一点同一点延长线4.F1+F2相同较大的力的方向F21+F22|F1-F2| F1+F25.ACD6.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大小不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合力的大小也不随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也不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7.B[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F合F1+F2=4 N+7 N=11 N.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最小值F合′=F2-F1=7 N-4 N=3 N,合力范围是3 N≤F合≤11 N.只有B正确.]课堂探究练1.CD[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A错误;几个力同向时,合力为几个力大小之和,比任何一个力都大,只要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合适,合力可以为零,比几个力中最小的力还小,所以B错误,C、D正确.]2.AC[只有同一个物体的受力才能合成,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合成,合力是对原来几个力的等效替换,分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但受力分析时,分力与合力不能同时存在,故正确选项为A、C.]点评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换”关系,一个物体不能同时受到分力与合力,也就是说,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3.①两细绳的方向②两组钩码的个数③该细绳的方向④钩码的个数⑤两次拉到同样的位置O,橡皮条的伸长量相同,两次作用效果相同,这样一组钩码单独拉时的力,就是两组钩码共同拉时拉力的合力4.C5.见解析解析(1)当F1与F2垂直时,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示,由勾股定理可得:F=F21+F22=2F1=14.14 N.合力的方向与F1的夹角θ为:tanθ=F2/F1=10/10=1,θ=45°.(2)当F1,F2互成120°角时,作出平行四边形,由于F1=F2,故所得平行四边形为菱形,且F平分F1、F2的夹角,如图乙所示,F=F1=F2=10 N,F与F1的夹角θ=60°.点评作出力的合成的示意图,将求解合力的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的几何问题,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该问题.6.用作图法求得合力为35 N,用计算法求得合力为34.6 N解析解法一取图(1)中的某段长表示5 N,作出平行四边形,量得对角线长即可求出合力F大小为35 N,合力的方向沿F1、F2夹角的平分线.解法二由于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用计算法求得合力F,如图(2)所示,F=2F1cos 30°=3F1=34.6 N.7.519.6 N,方向竖直向下解析解法一图解法自O点引两条有向线段OC和OD,夹角为60 °.设每单位长度表示100 N,则OC和OD的长度都是3个单位长度,作出平行四边形OCED,如右图所示,其对角线OE就表示两个拉力F1、F2的合力F,量得OE长为5.2个单位长度.所以合力F=100×5.2 N=520 N.用量角器量得∠COE=∠DOE=30°,所以合力方向竖直向下.解法二计算法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右图所示,由于OC=OD,得到的是菱形,连结CD、OE,两对角线垂直且平分,OD表示300 N,∠COO′=30 °.在三角形OCO′中OO′=OC cos 30°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则有F2=F1cos 30°,所以合力F=2F1cos 30°=2×300×32N=519.6 N方向竖直向下.方法总结矢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法和计算法是运用这一法则进行矢量运算的具体方法:(1)作图法:要选取统一标度,严格作出力的图示及平行四边形,用统一标度去量度作出的表示合力的对角线,求出合力的大小,再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求出合力的方向.(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表示合力的对角线.8.C[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及两个等大的力互成120°的合力求法.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绳的张力是F=mg=100 N,故小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沿BC、BD方向,大小都是100 N.从右图中看出,∠CBD=120°,∠CBF=∠DBF,得∠CBF=60°,即△CBF是等边三角形,故F=100 N.]方法总结在力的合成问题中常遇见的题目有以下几种:①在合成图中有直角,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②若两个力相等,两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利用菱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的知识求解.③若两个力相等,且两个力的夹角为120°,可由几何知识知合力的大小等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课后巩固练1.A[根据共点力的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个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所以C、D项正确.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一定是共点力,故B正确.对于A选项中所描述的两个力,它们有可能一上一下,互相平行但不共点,所以A项错误.] 2.AD[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求几个力的合力是求这几个力的矢量和,C错.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对.]3.AD[对于A组,5 N和7 N的合力F所在的范围是:2 N≤F≤12 N,8 N处在合力范围内,A组合力可能为零,同理可知D组合力也可能为零,A、D正确.]4.A[60 N的力提不起100 N的物体,物体受地面支持力40 N,物体静止,合力为零.]5.B[由图象知,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为5 N.即F1+F2=5 N;方向相反时,合力为1 N,即F1-F2=1 N.故F1=3 N,F2=2 N,B正确.]6.A[物体M受四个力作用,支持力和重力都在竖直方向上,故推力F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推力F的方向斜向下,由此可断定力F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下.]7.B8.A[由几何关系得F3=2F,又F1、F2夹角为120°,大小均为F,故其合力大小为F,方向与F3相同,因此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3F.]9.B10.C[两个力的合力随着分力间夹角的减小而增大,夹角为0°时合力最大;合力随着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夹角为180°时合力最小,所以选项C正确.]11.1 200 N解析由题意可知,水平电线AB和斜牵引索BC两个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5002-3002N=400 N,故电线杆对地面的压力F N=G+F合=1 其大小为F合200 N.12.503N50 N解析如右图所示,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沿正东方向,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