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族元素知识点梳理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氧族元素》课件

《氧族元素》课件

硫单质
总结词
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稳定,加热 易燃烧
详细描述
硫单质包括硫磺和硫化物,它们在常 温下比较稳定,加热时易燃烧,发出 蓝紫色火焰。硫单质在自然界中广泛 存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 产硫酸、染料、橡胶等。
硒单质
总结词
化学性质与硫相似,有毒性
详细描述
硒单质包括硒粉、硒化物等,其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加热时易燃烧。硒单质有毒性,对人和 动物有害,但也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生物体具有保护作用。
麻醉剂
氧族元素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麻醉 作用,如氧化亚氮、氟代烃等,可 用于手术麻醉和牙科治疗。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大气污染治理
氧族元素中的一些化合物可用于 大气污染治理,如二氧化硫、三 氧化硫等可用于脱硫脱硝处理, 减少燃煤烟气中的硫化物和氮氧
化物含量。
水处理
氧族元素中的一些化合物可用于 水处理,如臭氧、二氧化氯等可 用于消毒和杀菌,三氯化铁等可 用于混凝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
催化剂பைடு நூலகம்
氧族元素在工业催化领域也有广泛应 用,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可用于 石油裂化催化剂,三氧化二砷可用于 合成氨催化剂等。
在农业上的应用
01
02
03
肥料
氧族元素中的磷是植物生 长必需的元素之一,磷肥 的施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
杀虫剂
氧族元素中的硫和硒等具 有杀虫作用,可用于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如硫磺粉 、亚砷酸等。
硫化物合成
硫化物性质
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如离子型硫化物、共 价型硫化物和配位型硫化物等。
可以通过热分解、硫化还原反应等方法合成 。
02
01
硫化物应用

第一节 氧族元素

第一节 氧族元素

第一节氧族元素第一节氧族元素第一节氧族元素一、考点:1.以硫元素为代表,了解氧族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意义;3.掌握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及有关的多步反应的计算;4.了解硫酸的性质、用途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了解几种常见的硫酸盐。

5.掌握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知识结构:1.氧族元素原子结构、单质性质元素名称和符号氧(O)硫(S)硒(Se)碲(Te)原子原子序数8163452结构示意图电子式·∶·∶·∶·∶主要化合价-2-2,+4,+6 -2,+4,+6 -2,+4,+6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个电子不同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大原子半径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无色无味气体淡黄固体灰色固体银白色固体密度熔点(℃)沸点(℃)水、有机溶济溶解度化学反与金属反应易与金属反应易与金属反应反应较难多数不反应与非金属反应易与H2、C、P、S等反应能与H2、C、O2反应反应难一般不反应与化合物应能与许多物质反应能与氧化性酸、强碱反应反应少反应很少一、硫1、游离态——自然界存在于火山喷口、地壳岩层。

人类在远古时代发现并使用硫。

存在化合态——存在形式有:FeS2(非盐)、CuFeS2(复盐)、石膏、芒硝、煤和石油中含少量硫——污染大气物主要。

17-氧族元素

17-氧族元素

17-氧族元素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7、氧族元素1.复习重点1.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2.硫单质、臭氧、过氧化氢、硫化氢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3.重点是硫的化学性质及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难点聚焦(一)、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递变规律2H2O2===2H2O+ MnO2(二)臭氧和过氧化氢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大气中臭氧层是人类的保护伞过氧化氢不稳定分解,可作氧化剂、漂白剂。

归纳知识体系一、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见上图)注意:1、氧化性酸与酸的氧化性的区别酸根部分易得电子——有氧化性——氧化性酸酸的氧化性应包括H+的氧化性(酸所共有的)与酸根的氧化性(氧化性酸的特点)两种类型2、根据氯气、硫等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学习,掌握非金属单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与氢气的反应;与金属的反应;与氧气的反应;与非金属的反应;与水的反应;与氧化物的反应;与碱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与盐的反应;(与有机物反应)等。

3、掌握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稳定性;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特殊性等。

3.例题精讲[例1]哪些实验事实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并用原子结构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目前,已学习过多种非金属元素,通过卤族、氧族元素的学习可得出,比较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一般可根据以下几方面的实验事实:①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③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答案:可以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主要实验事实有:①氯气与氢气反应时光照可发生爆炸,反应剧烈,硫单质加热变为蒸气才可与H2化合,且H2S不如HCl稳定;②H2SO4的酸性不如HClO4强;③H2S与Cl2反应可生成硫单质;④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S、Cl两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且Cl原子半径比S原子小,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引力较大,故氯元素非金属性应比硫元素强。

高三化学 氧族元素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化学 氧族元素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化学 氧族元素 知识精讲 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氧族元素二. 重点、难点:1. 运用已学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复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2. 以硫的阶梯式价态变化为主线,复习不同价态的硫具有的性质,引出其单值及多种化合物的相关知识,重点是二氧化硫和硫酸。

三. 具体内容:(一)氧族元素(O 、S 、Se 、Te ) 1. 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① 氧族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都为6个电子,均为典型非金属元素(钋Po 除外) ② 最高正价为+6,负价为2- ③ 均可形成气态氢化物H 2R④ 最高价氧化物(RO 3)对应水化物均为H 2RO 4,其水溶液呈酸性(氧O 除外) (2)递变性① 周期表中从上到下O→S→Se→Te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② O→S→Se→Te ,与H 2化合能力逐渐减弱,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稳定性H 2O >H 2S >H 2Se >H 2Te③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二)氧气(O 2)1. 分子组成和结构: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非极性共价键结合成非极性分子;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2. 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沸点-183℃、熔点218-℃。

3. 化学性质:具有强的氧化性 (1)与金属发生反应:2222O Na O Na 点燃+MgO O Mg 222点燃+3Fe+2O 2(纯)点燃Fe 3O 4 (2)与非金属发生反应:2H 2+O 2点燃2H 2ON 2+O 2点燃2NOS +O 2点燃SO 22H2S+3O2点燃2SO2+2H2O4FeS2+11O2点燃2Fe2O3+8SO24. 制法:2KMnO4∆K2MnO4+MnO2+O2↑工业制法:从液化空气中分离出O2(蒸馏原理)5. 用途:液氧为高能燃料,制炸药、制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高一化学第一节 氧族元素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第一节  氧族元素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第一节氧族元素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节氧族元素二. 教学目标:1. 记住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 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4. 掌握臭氧和过氧化氢的有关知识三. 能力目标:1. 初步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2. 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

五.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六. 知识分析:(一)氧族元素1. 原子结构2. 单质的物理性质2热稳定性中的几点具体情况是:2与2易发生爆炸,2在高温下也难分解;S 、Se 与2H 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够化合,S H 2、Se H 2受热易分解;Te 通常不能与2H 直接化合,Te H 2只能通过其他反应间接制得,Te H 2很不稳定。

讨论:第ⅥA 元素与同周期第ⅦA 族元素相比,原子结构、位置、性质上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以S 、Cl 为例)(二)臭氧1.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注意:(1)两“同”:同种元素,同种类型(单质); (2)三“不同”:不同结构,不同物质,不同性质。

介绍几种同素异形体:(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足球烯(80C )等; (2)硫元素:4S 、8S 等 (3)磷元素:白磷、红磷等。

3. 阅读比较氧气和臭氧。

(三)过氧化氢22O H 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它有什么性质呢? 1. 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请同学们写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注意与过氧化钠比较) 分析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推测它的化学性质。

3.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① 弱酸性:NaCl O H HCl O Na 222222+=+(强酸制弱酸) ② 氧化性:(还原产物为O H 2,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③ 还原性:(氧化产物为2O ) ④ 不稳定性:有资料显示,纯的过氧化氢相当稳定,22O H 的质量分数为90%的浓双氧水在C ︒500时每小时仅有0.001%的22O H 分解。

高三化学氧族元素 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三化学氧族元素 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三化学氧族元素知识精讲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氧族元素二. 教学目标:了解氧气、臭氧和双氧水的性质及用途;了解关于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用氧化还原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认识硫的重要性质;理解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三. 教学重点、难点:硫元素的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四. 教学过程:(一)氧气和臭氧1、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ⅥA族,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得到电子而使最外层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为-2、+4、+6(O只有负价),氢化物的通式为H2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通式为H2RO4。

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氢化合的难易程度逐渐增强,H2R稳定性逐渐减弱,H2RO4酸性逐渐增强。

2、(2)臭氧的化学性质和用途①不稳定性2O3(g)=3O2(g);△H=-284kJ/mol],说明氧气的稳定性比臭氧低。

②极强的氧化性,能将Ag、Hg等不易被空气氧化的金属氧化,能将有机色质氧化,故可用作脱色(漂白)剂,也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则又可用作消毒剂。

在一定条件下臭氧和氧气可相互转化。

3、过氧化氢①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极性分子,为无色粘稠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医用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一般为3%。

②化学性质:a. 是一种二元弱酸,具有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H 2O2H++HO2-和HO2-H++O22-b.氧化性,如能把Fe2+氧化成Fe3+,酸性条件下的反应式为:2Fe2++H2O2+2H+=2Fe3++2H2O;c. 还原性,如能发生H2O2+Cl2==O2+2HCl,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

d. 不稳定性(受热会分解,MnO2作催化剂时反应更快)。

过氧化氢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还可作为火箭的燃料。

氧族元素的说课稿

氧族元素的说课稿

氧族元素的说课稿(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氧族元素的说课稿氧族元素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的第一节,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氧族元素,这部分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它处于学生刚刚学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因此完全有可能有条件,也应该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教材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依据,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表,采取讨论的方式来安排氧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学习。

第二部分是臭氧,介绍了臭氧的初步知识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教材从正反两方面介绍臭氧,使学生全面地看问题,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第三部分是过氧化氢,对这部分内容现行大纲只要求做常识性介绍,教材也只是侧重于从用途的角度做了简单的介绍。

在全节的最后,还安排了关于硫化氢的选学材料。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安排在第六章的第一节,紧接在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因此,对氧族元素的学习可以说是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初步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同时又是对学生思维、分析、推测能力的训练,因此本节教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单质和化合物性质递变的关系。

(2)使学生对臭氧和过氧化氢有大致了解。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运用所学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巩固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概念,初步学会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方法,加深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因此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无机化学《氧族元素》教案

无机化学《氧族元素》教案

无机化学《氧族元素》教案教学要求]1. 掌握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硫化氢的特性及硫化物的水溶性。

3. 了解掌握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一般性质及用途。

[ 教学重点]1. 氧的单质及双氧水的结构、制备和性质2. 硫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制备和性质[ 教学难点]1. 氧的单质及双氧水的结构、制备和性质2. 硫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1. 氧族元素的通性2. 氧及其化合物3. 硫及其化合物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一、氧族元素的存在氧族元素有氧、硫、硒、碲和钋五种元素。

氧是地球上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元素。

约占地壳总质量的46.6% 。

它遍及岩石层、水层和大气层。

在岩石层中,氧主要以氧化物和含氧酸盐的形式存在。

在海水中,氧占海水质量的89% 。

在大气层中,氧以单质状态存在,约占大气质量的23% 。

硫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45% ,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元素。

它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出现棗单质硫和化合态硫。

天然的硫化合物包括金属硫化物、硫酸盐和有机硫化合物三大类。

最重要的硫化物矿是黄铁矿FeS2,它是制造硫酸的重要原料。

其次是黄铜矿CuFeS2、方铅矿PbS 、闪锌矿ZnS 等。

硫酸盐矿以石膏CaSO 4· 2H 2 O 和Na2SO 4 · 10H 2 O 为最丰富。

有机硫化合物除了存在于煤和石油等沉积物中外,还广泛地存在于生物体的蛋白质、氨基酸中。

单质硫主要存在于火山附近。

二、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氧族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性质氧硫硒碲原子序数原子量价电子构型常见氧化态815.992s 2 2p 4-2,-1,01632.063s 2 3p 4-2,0,+2,+4,+63478.964s24p 4-2,0,+2,+4,+652127.605s 2 5p 4-2,0,+2,+4,+6共价半径/pmM 2 - 离子半径/pm第一电离能/(kJ/mol)第一电子亲合能/(kJ/mol) 第二电子亲合能/(kJ/mol) 单键解离能/(kJ/mol)电负性(Pauling 标度) 661401314141-7801423.441041841000200-5902262.58117198941195-4201722.55137221869190-2951262.10三、氧族元素的电极电势氧的电势图:2.07 0.68 1.77φ A θ / V O 3 ——— O 2——— H 2 O 2 ——— H 2 O1.24 –0.08 0.87φ B θ / V O 3 ——— O 2 ——— HO 2 -——— OH –硫的电势图:2.05 0.20 0.40 0.50 0.14φ A θ / V S 2 O 82 -——— SO 4 2 -——— H 2 SO 3 ——— S 2 O 3 2 - ——— S ——— H 2 S-0.92 -0.58 -0.74 -0476φ B θ / V SO 4 2 - ——— SO 3 2 - ——— S 2 O 3 2 -——— S ——— S 2 -15-2 氧及其化合物一、单质氧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种同位素,即16 O 、17 O 和18 O ,在普通氧中,16 O 的含量占99.76% ,17 O 占0.04% ,18 O 占0.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族元素知识点梳理臭氧O31. 同素异形体:有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

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S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2. 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也比氧气易溶于水。

液态臭氧呈深蓝色,沸点为-112.4℃,固态臭氧呈紫黑色,熔点为-251℃。

3. 臭氧不稳定,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生成氧气,在高温时可以迅速分解。

2O33O24.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银、汞等在空气或氧气中不易被氧化的金属,可以与臭氧发生反应。

5. 臭氧可用于漂白和消毒。

某些染料受到臭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会褪色,臭氧还可以杀死许多细菌,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脱色剂和消毒剂。

6. 在空气中高压放电就能产生臭氧。

放电3O22O3过氧化氢H2O21.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

2. 市售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一般约为30%。

医疗上广泛使用稀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3%(或更小)作为消毒杀菌剂。

工业上用10%的双氧水漂白毛、丝以及羽毛等。

过氧化氢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等,也可作为火箭燃料,及生产过氧化物的原料。

3. 过氧化氢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MnO22H2O22H2O + O2↑综合实验活动:H2O2性质研究及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活动任务:通过实验研究H2O2的化学性质,并讨论反应条件如浓度、温度、反应介质(水溶液的酸碱性)、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结果的影响。

任务一:研究H2O2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研究H2O2的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1. 请你根据你对H2O2性质的了解和对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的分析,预测过氧化氢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2. 请选择具体试剂,实现上述反应关系。

可供选择的试剂:5% H2O2溶液、二氧化锰、碘化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硫酸提示:(1)双氧水对皮肤、眼睛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使用时不要沾到皮肤上。

一旦双氧水沾到皮肤上或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双氧水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烧,使用时应避免双氧水与可燃物接触。

当外溢的双氧水与可燃物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稀释。

实施实验方案请实施你的实验方案,检验你的预测,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交流与研讨1.归纳总结H2O2的主要性质2.通过活动,你对利用实验方法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请你查阅资料,丰富你对H2O2的认识。

知识小结H2O2中氧元素显-1价,化合价即可升高为0价又可降低为-2价,所以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过氧化氢主要具有以下性质:1.氧化性H2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和很多还原剂发生反应。

例如:H2O2 + 2I- + 2H+I2 + 2H2O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是它能作为漂白剂、杀菌消毒剂的主要原因。

2.还原性H2O2的还原性很弱,只有遇到强氧化剂时才能使它氧化。

例如:2KMn O4 + 5H2O2 + 3H2SO42MnSO4 + K2SO4 + 5O2↑ + 8H2O3.不稳定性H2O2不稳定,易分解,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MnO22H2O22H2O + O2↑利用这一性质,可快速制备少量氧气。

4.酸性H2O2可以看成一种二元弱酸,酸性比水强,能和强碱反应。

金属过氧化物可以看做是H2O2形成的盐。

任务二: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浓度、反应介质(溶液酸碱性)、温度、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可供选择的试剂:5% H2O2溶液、2% H2O2溶液、二氧化锰、氯化铁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交流与研讨1.为什么不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来比较不同浓度的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而是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分解速率?这一实验中,为什么不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2.H2O2在什么条件下分解较慢,在什么条件下分解较快?3.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双氧水?为什么?4.你还能举出其他实例进一步说明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吗?知识小结双氧水见光、遇热、遇大多数金属氧化物都会加速分解。

此外,反应介质对双氧水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在酸性介质中双氧水性质稳定,分解较慢;在碱性介质中双氧水不稳定,分解较快。

因此,双氧水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严禁与碱、金属化合物、易燃品混存;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

任务三:反应介质对化学反应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KMnO4溶液与Na2SO3溶液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条件下的反应。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酸性、中性、碱性KMnO4溶液,然后分别向其中滴加Na2SO3溶液,观察现象,分析产物。

实验记录:交流与研讨1.KMnO4溶液与Na2SO3溶液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条件下的反应的生成物分别是什么?2.请再举出当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结果不同的实例。

3.请与同学们讨论变量控制的实验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方面的意义。

知识小结反应介质会对化学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随溶液酸碱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溶液中的MnO4-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中与SO32-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是Mn2+、MnO2和MnO42-。

2MnO4- + 6H+ + 5SO32-2Mn2+ + 5SO42- + 3H2O2MnO4- + H2O + 3SO32-2MnO2↓ + 3SO42- + 2OH-2MnO4- + 2OH- + SO32-2MnO42- + SO42- + H2O研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结果影响的核心思路是:只改变一种条件,观察实验结果,从而得出该条件对化学反应结果的影响。

这里体现的就是变量控制的思想。

通过任务二和任务三的研究,我们发现,浓度、温度等反应条件会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影响化学反应的结果。

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该控制反应条件。

单质硫S1. 自然界的硫: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印度尼西亚工人在火山口附近采挑硫磺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和芒硝(Na2SO4·10H2O)等。

硫还是一种生命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时离不开它,这也正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硫单质俗称硫磺(sulfur)。

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很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点和沸点都不高。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

S 是非金属,能和金属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

S 能和氧气反应生成SO 2,体现了硫单质的还原性。

生成的SO 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Fe + SFeS 加热(和金属反应)扩展实验室处理打破温度计的情况为什么撒硫粉?S + O 2点燃SO 2(和非金属反应)硫磺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火药、烟花爆竹等。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硫磺、硝石和木炭。

点燃后发生迅猛的氧化还原反应:点燃K2S + 3CO2↑ + N2↑S + 2KNO3 + 3C硫化氢H2S作为火山爆发或细菌作用的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事实上也是单质硫的主要来源之一。

1. H2S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密度比空气大。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5mg/L时,使人感到烦躁,达到10mg/L会引起头疼和恶心,达100mg/L就会使人休克而致死亡。

2. H2S微溶于水,通常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2.61体积H2S,其水溶液成为氢硫酸,是一种弱酸,具有算的通性。

当氢硫酸受热时,H2S会从水里逸出。

3. 在较高温度下,H2S分解,生成H2和S:H2S ==== H2 + S在硫化氢中,硫处于最低化合价,—2价,它能够失去电子变成单质硫或高价硫的化合物。

在反应中,硫的化合价升高,H2S具有强还原性,能和许多氧化剂(如Cl2、Br2、KMnO4、浓H2SO4等)反应:2KMnO4 + 5H2S + 3H2SO4 ==== K2SO4 + 2 MnSO4 + 8H2O + 5S ↓H2S + 4 Cl2 + 4H2O ==== H2SO4 + 8HClH2SO4(浓) + H2S ==== SO2↑+ 2 H2O + S↓H2S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H2O和SO2 (或S)。

2H2S + 3O2 ==== 2H2O + 2SO22H2S + 3O2点燃2H2O + 2SO22H2S + O2 ==== 2H2O + 2S4. 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跟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制取硫化氢:Fe S + 2HCl ==== FeCl2 + H2S↑Fe S + H2SO4 ==== Fe SO4 + H2S↑二氧化硫SO21.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2. SO2的化学性质(从化合价分析;从物质分类分析):(1)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溶液显酸性。

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SO2,因此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一个可逆反应。

SO2 + H2O H2SO3SO2也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 NaOH Na2SO3 + H2O(2)SO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为+4,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

SO2 + 2H2S3S↓ + 2H2OSO2 + Cl2 + 2H2O2HCl + H2SO4SO2在适当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

2SO2 + O2催化剂加热2SO3SO3 + H2O H2SO4三氧化硫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应是生成硫酸盐。

SO3 + CaO CaSO4SO3 + Ca(OH)2CaSO4 + H2O(3)漂白性SO2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工业上常用SO2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SO2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回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SO2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

此外,SO2还用于杀菌、消毒等。

SO2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

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常见漂白剂及其漂白原理:常用于漂二氧化硫氯水双氧水漂白粉活性【实验】问题:1、这套装置能否验证SO2的化学性质?;能2、你的依据是:。

(提示:根据现象去判断)3、面对这套装置,如果你是出题者,你会提出哪些问题来考考生?(思路: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1、写出最左边反应装置的化学方程式:;Na2SO3(固)+H2SO4(浓)= Na2SO4 + SO2↑+ H2O2、F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原因是;A广口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和便于观察SO2的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